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原卷版)_第1页
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原卷版)_第2页
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原卷版)_第3页
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原卷版)_第4页
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非生物因素(光照、温度、水分等)对生物的作用和影响;2、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002预习导学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a.生物因素:影响某生物生活的群落中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的其他个体和不同种生物)。b.非生物因素:生活环境中的________、空气、________、土壤、温度等。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只有________环境才能生存,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和生活方式。(1)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如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是为了适应缺水环境。(2)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a保护色:保护色是生物体通过与其周围环境相似的颜色模式,从而使自己在生态环境中更加融入或者隐蔽的颜色模式。保护色使生物体在环境中更难以被探测到,从而能够避免掉落掠食者的注意。保护色通常使生物体与其生态环境相融合,使其更加难以被发现或识别。b警戒色:警戒色是一种醒目的颜色模式,通常鲜艳而对比强烈,用于引起掠食者或其他生物体的警觉。警戒色的目的是让掠食者或其他生物体在接近时察觉到生物体的存在,并因为鲜艳的颜色而对其产生警觉或回避。警戒色在生态环境中通常用于警告潜在的威胁,如有毒动物或具有攻击性的生物体。c拟态:拟态是生物体通过模仿环境中其他物体的颜色、形状或者纹理,从而使自己在生态环境中更难以被探测到或者更难以被识别。拟态有助于生物体在生态环境中躲避掠食者的注意,提高其生存率。拟态可以使生物体看起来像环境中的非生物物体,或者是其他生物体,从而让它们在环境中更加隐蔽。拟态的目的是通过伪装来减少生物体的暴露,使其更难以被发现。2.生物影响环境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环境。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泄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等。003考向释疑(2023秋•江北区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改善环境的是()A.蚯蚓活动能改善土壤养分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地衣能够加快石头变成土壤的速度 D.鱼生活在水里(2023秋•余姚市校级期中)动物世界,千奇百怪,妙趣无穷。有时看似平静,实际危机四伏。动物的伪装技术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方式。黑脉金斑蝶不仅吃有毒的树叶不会中毒,还能将毒素储存在体内作为防御的武器。拥有黑色、黄色和白色条纹“外套”,十分醒目。这种现象属于下面哪一种?()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攻击性(2023秋•杭州期中)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此,某同学做出了归纳,你认为不恰当的是()A.娃娃鱼终身用鳃呼吸,与其能够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B.缝鱼身体呈流线型,靠鳍运动,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C.蛇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与其在陆地上生活相适应 D.鸟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与其飞行功能相适应(2023秋•余姚市校级期中)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开花时串串黄花,色泽亮丽且繁殖能力强,严重威胁到当地生物的生存。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2023秋•海曙区校级期中)地球上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表现出与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性:(1)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多汁的茎具有叶的功能,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2)落叶阔叶树冬季落叶,是植物对冬季环境的一种适应。(3)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是对空中飞翔生活的适应。(4)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环境表现。(2023•温州校级三模)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涨潮时,红树林大部分浸泡在水中,退潮后,才能在潮滩上显露。为了适应海岸环境,红树植物形成了许多的特殊结构。材料一:红树植物具有“胎生现象”,种子在还没离开母体时就已经在果实中萌发,形成幼苗。成熟后脱离母树,遇到适宜环境便能生根发芽。材料二:树皮富含丹宁,可增强红树植物耐盐渍、防海水腐蚀。红树植物的叶片表面带有蜡质,气孔下陷,长出茸毛等旱生结构。叶片上有专门的盐腺器官,将体内多余的盐分透过盐腺分泌到体外。材料三:红树植物具有密集且发达的支柱根,扎入淤泥中。此外,还特化出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有通气组织的地上根系。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请对红树植物能适应高盐、缺氧的海岸环境作出合理解释。00401强化训练(2023秋•慈溪市期中)下列描述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中错误的是()A.白天,沙漠中的蝎子把自己藏在深沙里以躲避高温的环境 B.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或树枝,不易被天敌发现 C.蝙蝠具有良好的视觉,以适应夜间光线不足的问题 D.萤火虫利用发光作为夜间求偶的信号(2023秋•余姚市期中)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C.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2023秋•北仑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植物的特征与其适应性相对应正确的是()A.野蔷薇的茎上长满了刺,是为了适应缺氧的高原环境 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为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C.捕蝇草生活在缺少钾肥的环境,所以需要捕食昆虫来补充 D.蒲公英的果实轻且小,是为了适应虫媒环境(2023秋•北仑区校级期中)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黄蜂。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A.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B.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C.警戒色、拟态、保护色 D.警戒色、保护色、拟态(2023秋•慈溪市校级期中)到了寒冷的冬天,枫树纷纷落叶,松树却仍郁郁葱葱,这表明()A.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枫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树比枫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D.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2023秋•海曙区校级期中)“天宫课堂”上,航天员们展示了问天实验舱内水稻的生长情况。相比于地面,太空水稻出现了“株高变矮”,“开花提前”等现象,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环境可以适应生物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2023秋•上城区校级期中)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描述中和动物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 B.冬天蛇要冬眠,一直到春天才出来活动 C.人体最舒适的气温为22度,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 D.海参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也会选择夏眠(2023春•玉环市期末)我国北魏农学著作《齐民要术》最早记载“作物轮种”过程。作物轮种会影响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不同作物耕作方法不同,能改良土壤条件;栽种不同作物能破坏作物害虫的生活史。其中轮流草地栽种一些豆类植物,其根瘤有固氮作用。如图为4年作物轮种前两年示意图,以下有关作物轮作推测不合理的是()A.不同作物轮作可改善土壤质地 B.作物轮作无须再添加任何氮磷钾元素 C.栽种不同作物比单一作物不易受虫害 D.轮流草地含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含氮量(2022春•丽水期末)植物的抗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对SO2的抵抗能力即为植物对SO2的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作用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的意义。某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大小和多少有关,所得数据如表:被测植物平均受害面积/%气孔气孔密度/(个/厘米2)每个气孔面积/微米2甲植物13.53702.72乙植物33.52504.16丙植物57.51805.56(1)该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强弱与气孔密度的关系是。每个气孔面积越大,植物对SO2的抗性越弱;(2)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植物为主要绿化树种;(3)在汽车尾气中也含有SO2等有害物质,请你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一条建议。(2022春•庆元县校级月考)某中学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了“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在3号鱼缸中在加入等量的清水.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3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孵化回答下列问题(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填“卵生”或“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成蛙.(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2022•温州模拟)如图所示的树懒是世界上运动最慢的动物之一,最高速度仅为3厘米/秒,这样行动缓慢的树懒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呢?材料一:树懒生活的热带雨林,气候温暖、水分充足;树懒终年栖居在树上,以树叶和身上的藻类为食,一般每天仅食用60克树叶,除寻找配偶外,仅一周下树排便一次;材料二:树懒体表覆盖有厚而密的皮毛,初生时皮毛呈棕色,后因体表着生大量藻类,使部分皮毛呈绿色;材料三:树懒的肌肉功能蜕化严重,其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静止时体温变化幅度在28~35℃之间;材料四:树懒蛾生活在树懒的皮毛内,以藻类为食,产卵于动物类便中。研究发现,树懒蛾的密度越高,树懒皮毛中的氮元素含量也越高;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树懒能适应树栖生活的原因。(2023秋•鄞州区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B.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D.枯叶蝶的外形像一片枯叶(2023秋•鄞州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乌龟、鳄鱼用肺呼吸,是对水陆两栖生活的适应 B.青蛙冬眠是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 C.鸟类身体纺锤形前肢变成翼,是对空中飞翔生活的适应 D.鲜花有鲜艳的花,是对昆虫传粉环境的适应(2023秋•下城区月考)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哪项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的环境而引起的?()A.仙人掌的叶刺 B.骆驼的驼峰 C.热带植物树茎上长出“气根” D.昆虫表面的外骨骼(2023秋•鹿城区期中)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条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表面2cm深处4cm深处6cm深处干细沙的温度(℃)26242220湿泥土的温度(℃)24232221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2021春•开化县期末)小科探究“不同浓度钙离子对柔枝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①配制氯化钙溶液(含钙离子),浓度分别为4mmol/L、30mmol/L、50mmol/L、100mmol/L(mmol/L为浓度单位):②取5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A、B、C、D、E,并分别铺上2层滤纸:③在每个培养皿中放50粒大小、形态和饱满程度相似的柔枝槐种子,盖上盖子,置于25℃全黑暗人工智能气候箱中培养:④每天定时向A培养皿喷洒蒸馏水(钙离子浓度为Omol/L),其它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并记录数据,其中第20天的数据如表。编号氯化钙溶液浓度(mmol/L)第20天的幼苗平均根长、芽长和种子萌发率萌发率平均根长/cm平均芽长/cmA084%4817B481%4414C3073%358D5054%306E1008%80请回答问题:(1)该实验通过来判断钙离子浓度对柔枝槐幼苗生长的影响:(2)每个培养皿中放50粒柔枝槐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原因是。(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2020秋•余姚市期末)2020年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深海处首次发现一个长约3米的鲸落(如图)。从鲸死亡,尸体开始下沉到鲸落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大致可分为:(1)移动清道夫阶段:在鲸尸下沉至海底过程中,鲨鱼等生物以鲸尸中的上皮组织、组织、部分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为食。(2)机会主义者阶段:一些无脊椎动物以海底的鲸尸作为栖居地,在较短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