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重难讲义)(原卷版)_第1页
考点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重难讲义)(原卷版)_第2页
考点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重难讲义)(原卷版)_第3页
考点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重难讲义)(原卷版)_第4页
考点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重难讲义)(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栏目设置:考点解读—考点剖析●课标要求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新闻类、评述类文本和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试题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广东省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阅读能力有明确指出:1.阅读新闻报道、说明性文字以及非连续性文本,能区分事实与观点。2.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3.能利用掌握的多种证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度,能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具体问题。●考情分析考查分值:3道小题,共10分;分值大体分布为3分、3分、4分。考查形式:1.选择题:考查学生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2.主观问答题: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命题趋势1.命题分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最近几年被重视和考查的一种新的题型,它和以前语文综合运用考查中的“图文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一脉相承,也可以说是由这种题型演变扩大而来的。可以预测,以后的中考这种考查形式会成为常态。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须多加强这种题型的训练。2.考查特点。(1)考查形式灵活多样。非连续性文本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其话题鲜活,信息量大,概括性强,言语理解与表达问法新颖,题目设置机动灵活。(2)具有较强的探究性。阅读材料中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快速梳理、汲取与阅读目的相关的有效信息,并整合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达。(3)注重个性化阅读体验。考生阅读材料时,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注重提高个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提出自己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4.广东卷2021、2022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4年改为考查议论文,预计2024年中考会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和议论文阅读当中二选一。但也不排除考查说明文阅读的可能。(真题引领—满分指导—即时训练)※第一步:真题引领(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班级开展“低碳行动”主题学习活动,小文收集了一些材料。材料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适度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生存环境的必要保证。然而现代工业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另外,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削弱了植物因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使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严重威胁,例如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隐患,例如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将会增多,研究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整理自《光明日报》等报刊)材料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其他碳排放源中捕集,运到特定地点加以利用或封存的技术,被形象地称为“碳捕手”。2022年8月,我国最大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该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约900万棵。森林碳汇,主要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实现固碳、降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2020年底,全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23.04%。2022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4.02%,林木植被碳储量107.23亿吨,固碳、降碳作用明显。(整理自《人民日报》等报刊)材料三:我国能源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的能源)生产较快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我国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努力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2年,因内生声总值(GDP)超121万亿元,万元因内生产总值二我化碳排数比上年下降0.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排放二氧化碳约1吨,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排放二氧化碳约12吨。2022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5.9%;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17.5%。与2021年相比,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增长情况如下:表1指标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量清洁能源消费量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增速3%2.9%0.4%0.8%“十三五”时期,广东省给广州市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目标任务是不超过2.1%。下表是广州市“十三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表2指标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量天然气消费量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速6%1.7%12.1%-6.5%(整理自《人民日报》《广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材料四:低碳生活方式是个体在环境责任意识下的生活方式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中国。低碳生活方式意味着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大大减少,这有利于化解温室效应造成的生态危机,有利于消除全球变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隐患,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和谐共存。低碳生活方式还有利于人们走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迷途,把更多生命能量用于道德、情感、审美、求知等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探索,为心灵寻找真正的幸福归宿。宣传包括生态学、生态伦理学、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灾难问题等知识,有利于人们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行为动机。如果邀请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为大众树立榜样,有利于大众接受低碳生活方式。建立相应的奖惩和约束机制,对低难生活方式践行者给予荣誉和奖励,对违背低碳生活方式理念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也有利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整理自孟禹言《低碳生活方式的本质意义与影响因素》)1.为介绍低碳行动知识,小文对材料做了整理。其中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人们把这种现象叫作温室效应。B.捕集二氧化碳并运送到特定地点加以利用或封存的技术,被称为“碳捕手”。C.森林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实现固碳、降碳的过程。D.清洁能源指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的能源,如天然气等。2.为总结低碳转型成绩,小文对材料做了分析。其中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排放二氧化碳量有明显下降。B.表1显示,2022年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略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C.“十三五”时期,广州完成了广东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目标任务。D.表2显示,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6%,煤炭消费量低于天然气消费量。3.为讲明低碳生活意义,小文对材料做了归纳。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有利于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现代化美丽中国。B.化解温室效应造成的生态危机,从而有利于在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C.有利于消除全球变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隐患,例如避免结石病的发生。D.有利于人们走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迷途,成为形象完美、影响广泛的人。4.小文的“低碳行动”主题学习活动过程很有借鉴意义。请结合小文的资料及研究,向打算开展其他主题学习活动的同学提一些研究建议。(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小水滴”是咱们文博会可爱的吉祥物,名为“文鹏”,意为“文化鹏城”。今年,“小水滴”更是因“百变”而迅速“破圈”,收获大量关注。就在5月23日,首款数字门票“醒狮小水滴”正式发售,迎来了文博会的数字非遗首秀。以粤剧脸谱为基础的红色关公狮头饰,象征忠义、胜利和财富;身穿长衫马褂,体现“天人合一”的人文理念;脚踩舞狮鞋,展示狮子活力四溢的形象……带有广东非遗特色的数字文化IP“醒狮小水滴”可谓亮点满满,精准还原了醒狮的色彩、纹理和形态等艺术细节,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表一:历年来参加文博会的展馆面积、参会单位、国外参会人员年度展馆面积(万平方米)单位数量(个)国外人员(人)20044.37000201410.5226317696202312357625736表二:特色展馆抢先看展馆特点9号数字文化馆全面展示数字技术应用成就,通过创新办展技术和手段,改善线上线下参展和观展体验。10号文化产业综合馆A馆由各省区市宣传文化部门牵头组织政府展团,组织本地重点文化企业参展。突出展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优质文化项目和拳头产品。13号文旅消费馆·一带一路国际馆该馆设置了“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文化旅游展区、文化消费展区三大展区。其中“一带一路”国际展区细分为欧洲展区、亚洲展区、中东地区展区、非洲展区、拉美地区展区和文化进口贸易展区。14号非遗·工艺美术·艺术设计馆可沉浸式、一站式欣赏到众多艺术珍品与文化传承佳作。材料二:①“新”,是第19届文博会的最大特点。②这里有最新的科技。在“数字中国——AI时代的文化创新”主题展区,门口是一个超大的裸眼3D屏,上演着裸眼3D秀;展区内,铜奔马、后母戊青铜方鼎、四羊青铜方尊等国宝级文物,通过3D打印复刻,再结合透明的冰屏、全息屏等技术手段进行展示,比实物更加立体生动,让观众过足眼瘾。就说媒体开始尝试的“数字人主播”吧,本届文博会上,包括深圳特区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都推出了自己的Al数字人主播。“文化+科技”带来交互感和沉浸感更强的文旅体验,如丽日春风一样吹拂着文博会的每个展馆。③这里有最新的产品。在青岛出版集团展区,一块硕大的屏幕前,观众手指轻点,屏幕上显示出我国历史上各朝代的文物和背后的故事,触摸屏幕上的人物、动物、景物,观众不仅能欣赏图书内容的朗读,还能进行场景互动。实际上,这是一款能“动”起来、“唱”出来的数字文化产品。吉祥物、小“潮玩”、数字文创产品……文博会上,各种时尚、酷炫的文化产品令人爱不释手,无形之中培育着新的消费群体,打开市场之门。④这里有最新的理念。本届文博会上,深圳文交所城乡文化IP运营中心与《我是不白吃》IP版权方正式签约合作。据悉,本届文博会上,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IP运营中心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启动一系列合作签约,推动文化IP全产业发展。借文化IP加持推动产业发展,正在走向两全其美的现实。文博会期间举办的多领域多层次论坛,带来一场场头脑风暴、思想盛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最新的理念,为文化创新注入源头活水。⑤文化是在创新创造中发展的。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是中华文明连绵不绝的基因。以文博会来看,作为“中国文化第一展”,本身就是一个文化IP,年复一年不断线,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不断开新、创新、出新的。⑥文化传承发展之路,指向文化强国梦。唯有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博会是一扇窗口,也是一面镜子、一个标杆。材料三:①2023年6月11日文博会闭幕,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受访人表达了自己对此次文博会的感受。②外国参展商:2019年,韩国传统文化产业研究所理事长郑光昊第一次参加文博会,之后又连续3年组团线上参展。“时隔3年再度来到深圳,我们非常兴奋。下一届我们还会参加,而且我们的准备会更充分,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届文博会了。”郑光昊说。③本国参展商:在浙江伍马奥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体验者戴上特制的装备,就可以聆听悠扬琴声,可以亲手抚琴,仿佛“走”入画中。该公司利用元宇宙技术,让人可以“穿越”到这幅名画中,身临其境感受清雅的意境。④主办方: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曾相莱介绍,本届文博会重点组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组织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文化企业参展,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5.从材料一表1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6.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之中总结出第19届文博会能够成功举办的原因。7.选择题:如果要介绍淄博烧烤应该去哪一个展馆?(

)A.9号展馆 B.10号展馆 C.13号展馆 D.14号展馆8.仿照示例,另外从“小贴士”中选一个常用语,探究小水滴作为文博会吉祥物的寓意。小贴士:和水有关的常用语水乳相融

水涨船高

水滴石穿

水无常形

上善若水示例:我选“海纳百川”,水是流动的,小水滴汇入大海,像各类展品,汇聚文博会平台展示。(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近年来,有声阅读快速成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下的全民阅读新形态。有声阅读的“有声”,主要是指有声语言,也包括音乐、音响等。有声是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最明显的优势。有声阅读区别于纸质阅读,用声音、用语音来表达一切。②相关调查显示,有声阅读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模式。2021年,上海市民有声闻读覆盖率为76.72%,达到较高水平。59.18%的有声阅读使用者听书日均时长为半小时以下,43.03%的使用者听书日均时长介于11至30分钟之间。46.36%的有声阅读使用者选择在移动中听书,交通工具成为有阅读的重要空间。有声阅读使用者习惯在开车或乘坐地铁、公交,打开个人的“听觉空间”,有效利用了碎片化时间。(摘编自《2021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材料二近年来,有声阅读的兴起和繁荣,有效地推功了社会阅读文明的构建。有声阅读有可听的、与文本相应的音频,许多经典名著如《西游记》《红楼梦》等已纷纷上线,使读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切实可感。有声阅读将明确的、认真的、专注的学习型阅读与浏览型、消遣型的阅读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了全民阅读品质的提升。“听”和“看”作为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的体验上呈现不同的特征。有声语言表达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表达者在创作过程中融进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且运用一定的技巧把它表达出来。大量高水平高质量有声阅读产品的出现,逐渐满足社会的阅读需求,不仅使有声阅读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发展,而且在推动社会阅读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摘编自高国庆、马玉坤《有声阅读价值论刍议》)材料三截至2021年12月31日,微信公众平台有声阅读发文量达230万篇,相关文章的阅读量已达21.9亿次,有声阅读的热点话题热度也不断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声阅读氛围越来越浓,阅读率越来越高。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声阅读丰富了阅读内容和形式,促进了社会阅读文明的发展。有声阅读相关热点话题热度图【注】热度指数:指舆论在公开社交场景中对有声阅读相关话题的讨论和传播,由各平台公开渠道信息传播量综合加权计算并归一化处理后获得,满分100分。(摘编自《“有声”打开全民阅选新格局——2021有声阅读产业调查报告》)材料四①作为有声阅读的方式之一,听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我们容易在听书时走神,再加上还有言语知觉的制约、情绪感知、反复加工等因素,听书的信息接收效率不如看书高。②所谓言语知觉的制约,是指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声音在20-30分贝时,言语的可懂度为50%;增至50-60分贝,可懂度达到90%-95%;到了140分贝,人就会感到头痛。此外,一些噪声如地铁,飞机的轰鸣等,对言语感知的干扰也会很大。③情绪感知则是指听真人的读时,朗读者的语气会影响我们自主理解书中字面的意思,不像看文字时可以自己主导情节、节奏等,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果是听语音合成的朗读,技术上暂时还没有办法灵活地控制分词、韵律、情感等,听的过程中,我们又需要克服这些因素对理解连贯性的干扰。④大家可能没有留意到,在看书的时候,10%-15%的眼球运动是有“回溯”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经常会倒退重看。这个过程很快,我们有时候并没察觉,但这显然能加深我们对书的理解,当然,这也会降低我们的阅读速度。听书却通常不会倒回去重听,所以自然会损失对一部分内容的理解,留下的印象可能不如看书深。(摘编自唐义诚、池文《听书太被动,看书才有用?》)9.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有声阅读用声音、用语音来表达一切,“有声”是它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B.2021年,上海市民有声阅读覆盖率较高,且近半数使用者选择在移动中听书。C.作为全民阅读的新形态,有声阅读丰富了阅读的形式,推动了阅读文明的构建。D.看书时眼睛常会倒退重看,这虽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却导致阅读速度比听书慢。10.材料二提到有声阅读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请你用材料三的相关信息对这一提法加以说明。11.即将升入七年级的小文准备在暑假用一周时间读完《西游记》。他想采用听书的方式阅读,你是否赞成?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理由。12.(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在2022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学校图书馆志愿者的小明,对古籍保护很感兴趣,收集了相关资料。【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很早就注重书写的国家。与印度、伊朗以史诗传唱、经典传诵为主要传播方式不同,中国人更相信书写下来的文本,并以文本的形式传播自己的文明。中国是最早发明纸张的国家,这就为书写提供了廉价而又实用的书写载体,相比羊皮、简牍、石板、铜器,纸张能够书写更加丰富的内容,承载数量更多的文字。而且中国还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书籍文本利用印刷的手段大量复制出来,使得中国的典籍比世界其他文明的典籍更早地大量复制,并流传广远。此外,中国还是一个喜欢收藏图书的国度,举凡官府、学校、寺庙以及个人,都喜爱收藏,各朝各代都有公私收藏,保存了大量的图书典籍;而这些公私机构还组织抄书、印书,使得中国的古籍既得到保存,又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延至今日,海内外都有大量的中国古籍的留存。(整理自荣新江《展望古籍整理研究的明天》)【材料二】保护好古籍,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各地纷纷开展古籍普查工作,普查范围逐渐扩大,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馆、档案馆系统,拓展到文化博物馆等新领域。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系统性进展,一大批“大部头”古籍得到发掘、整理、校勘、刊布,焕发出新的文化光芒。数字化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让古籍走进人们的生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秀清表示,在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要针对古籍、壁画等活性文化遗产,积极构建科学的数字化保护利用体系,打造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保护古籍,人才是根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建议,将古籍保护设立为一级学科,有效整合现阶段相关学科资源,为古籍保护事业打造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让古籍保护更科学、更规范、更可持续发展。(整理自朱羿《加强古籍保护绵延中华文化》)【材料三】从整个古籍整理与保护来说,我们不但要对重要典籍进行整理、出版,还可以做深度注释、研究,乃至外译。另外,还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使古籍中的精华为大众所熟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引发了古籍新热潮,古籍保护及推广实践活动越来越多。许多地方积极组织古籍保护培训班,开展古籍保护与修复主题讲座,举办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等;各大短视频平台也推出大量与古籍相关的视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围绕古籍展开二次创作。古籍经典正引发新的关注,激荡着更多青年的灵感。(整理自《新华每日电讯》等报刊)【材料四】“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在古籍的普查、整理与出版、修复、数字化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下表例举部分项目及相关成果。领域项目相关成果古籍普查汉文古籍普查已普查到的汉文古籍总量为270余万部,占预计汉文总量的90%以上古籍整理与出版国家传统文化典籍整理工程推进历代海洋文献、石刻文献等的整理与研究,累计出版近200册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华再造善本》(续编)出版,共计收录583种珍贵典籍古籍修复清宫“天禄琳琅”等国家珍贵古籍重点修复项目古籍修复总量超过370万叶古籍数字化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建设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10万部(件),实现免登录在线阅览(整理自《光明日报》等报刊)(1)关于中国古籍大量留存的原因,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中国是很早就注重书写的国家,只用书写下来的文本来传播自己的文明。B.纸张的发明,为中国人提供了廉价实用的书写载体,有助于书写更多内容。C.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中国的典籍比世界其他文明的典籍更早地大量复制。D.中国人喜欢收藏图书,公私机构组织抄书、印书,使中国古籍得到保存。(2)下列说法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A.古籍普查工作指的是对现存的典籍文献进行发掘、整理、校勘、刊布等。B.专家杨秀清和陈红彦在古籍普查、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C.只有将古籍保护设立为一级学科,才能在古籍保护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D.各地开展了丰富的古籍保护与推广实践活动,加深了人们对古籍的了解。(3)小明将材料四与其他材料进行对照,做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普查到的汉文古籍总量有270余万部,古籍普查工作取得了新突破。B.在整理与出版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古籍还可以扩大影响力。C.设立国家珍贵古籍重点修复项目,目的是让人们关注古籍修复的技艺。D.古籍数字资源免登录在线阅览,突破时空条件限制,实现了资源共享。(4)古籍保护利用,需要大家提高认识。请结合小明的资料,向同学们阐明古籍保护利用的意义。13.(2022·广东深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随着地铁的大规模建设,地铁文化墙逐渐兴起。它利用地铁公共空间,借助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和巧妙的设计策略,重塑城市公众集体记忆,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地铁文化墙以图像、视频、影音等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将静态展示转变为动态交互,运用互动装置,增添趣味性,从多个层面促进当代文化的积淀与创新。这种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丰富表现形式的设计策略,很好地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如,北京地铁清华东站艺术作品《学子记忆》,用特殊的透视和照明手法,在墙面“窗口”进行情境展示,向公众征集观看感受的录音作品,并在公众平台上发布。有些站点文化墙的设计,将城市景点、建筑等要素与城市历史变化,现代化城市氛围相结合,强化城市形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种注重古今融合,突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策略具有文化亲和力。如,北京地铁公交站的文化墙,以京剧为主题,结合剪纸造型,配以灯光特效,表现出北京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特性。现有地铁文化墙的设计创意还可以来自城市的历史故事,人文事件,或与城市文化相关的传统技、艺术等,这对彰显城市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凝聚城市文化特点的设计策略,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营造了艺术氛围。如,宁波地铁西门口站文化墙以当地的天一阁为背景,以书卷堆叠的表现形式传达宁波的藏书文化和人文精神,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摘编自束庭涟、任新守《基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地铁文化墙的设计研究》)材料二:深圳地铁各站点文化墙已经成为深圳的一道风景,公众进出各个站点,很自然地会被这道风景吸引。很多地铁文化墙案例展现深圳本土文化元素,凸显站点地域特色,具有惊艳的艺术效果。这些公共艺术文化作品增强了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深圳的名片,展现城市的特色与魅力。深圳地铁文化墙经典案例线路站点作品名称作品简介表达意义10号线华为站《像素多维进化》以动态大屏幕形式,展示科技元素,参与者利用手机APP与墙体互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10号线福田口岸站《同舟共济》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和“皮影”为创作灵感,结合现代光电效果,展现了赛龙舟的场面。奋勇争先,同舟共济的精神。11号线宝安站《围海造田》画面重现西乡公社翻身大队围海造田的场景。团结奋进,吃苦耐劳的精神。(摘编自钱珂《深圳地铁公共艺术初探》)材料三:即将开通的深圳地铁12号线自南向北串起蛇口片区、南山中心区、宝安中心区、大空港片区等区域。蛇口片区是改革的先锋者,见证了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代表深圳开放、包容、拼搏的精神。位于蛇口片区的起点站左炮台是深圳市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它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鸦片战争时期重要的海上屏障。1839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时,曾重修左炮台。后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也利用左炮台在伶仃洋、穿鼻洋战胜英军。左炮台记录了深圳人民正面迎击敌人的英勇事迹。南山中心区和宝安中心区同样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东晋古郡就隐匿其中。这两个片区以历史文化为主题,而大空港片区则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称为深圳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这些片区明确的主题将运用在12号线的公共艺术作品里,这些作品会展现城市的外在美,折射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特有的精神内涵。(摘编自杨颖《深圳地铁12号线线路文化主题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主导。B.宁波地铁西门口站文化墙的设计,可以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C.深圳地铁站公共艺术作品大多各具特色,表达不同意义,展现了城市特色与魅力。D.将要运用在深圳地铁12号线的公共艺术作品,会体现出城市特有的精神与内涵。(2)材料二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说明其作用。(3)请从材料二的列表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说说该作品的设计策略。(4)深圳地铁12号线左炮台是蛇口片区的起点站,现面向社会征集公共艺术文化墙的设计方案。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确定文化墙主题丙简要阐明表达意义。※第二步:满分指导广东中考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求考生具备筛选整合、解释说明、分析归纳、反思评价、实际运用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性的阅读能力。一、信息筛选与辨析答题技巧1.审题: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2.找关键词:在题干中仔细寻找能够帮助确定答案范围的关键词或短语。这些关键词通常是与题目要求直接相关的信息点,如人名、地名、时间、事件等。3.定位:使用找到的关键词,在文章或资料中迅速找到可能包含答案的句段。定位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以便更准确地找到相关信息。4.辨析:仔细比较原文和选项,判断答案与原文内容是否一致。注意选项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错误,如以偏概全、时态不清、主次不分、因果倒置、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是非颠倒、答非所问、歪曲事实等。二、材料概括与提炼答题技巧1.整体感知。(1)三看三抓,看标题、看开头、看结尾,抓各段中心句、抓过渡句、抓标志性词语,读懂全文内容。(2)关注文本结构。常见的结构包括总分结构、并列结构和递进结构。2.联系上下文,圈定答案区域。题干语句所在的位置,即答题要点密集的地方,同时要适当地扩大范围至前后句或前后段。3.信息归类,整理答案。理清段与段、层与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把找到的信息进行归类,去掉次要信息,留下主要信息,整理答案。4.分点答题。根据题目要求和信息要点,分点作答,力求全面完整。三、拟写标题答题技巧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文章主题,把握主要事件或观点。2.提取关键词:关键词通常指文章的核心信息点。3.简洁明了:尽量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题,让读者一眼就能理解文章的内容。4.突出重点:如果文章中有特别重要的观点、数据或事件,可以在标题中突出显示,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四、图文转换答题技巧图表类比较数据得出结论,或者根据图表提炼信息是图表题经常出现的形式。1.数据对比:不同类型的图表有不同的关注点:折线图——曲线变化趋势;柱形图——柱体高度及变化趋势;表格——表格项目(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及数据变化;饼状图——各部分所占比例。但读图的时候都需要看清楚标题、注释、数据的最大最小值,判断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或发展的整体趋势。2.信息提取:(1)观察图表:仔细查看图表的各个部分,包括标题、坐标轴、数据点等,对图表的主题和内容有整体的理解。(2)识别数据特征:识别关键的数据特征,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变化趋势等。(3)解读图表信息: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相互关系,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4)整合答案:将观察、识别和解读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答案。要注意避免信息遗漏、舍本逐末、表达不顺的问题。徽标类1.把握徽标的整体的外形特点,局部特征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注意文字的中英文大小写和字体,文字的内容等等。2.联系文本,围绕主题,说明徽标的含义,介绍的时候要分清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介绍徽标含义的基础上,由表及里,进一步判断徽标是否有更深的寓意。4.有的徽标暗含巧思,对徽标的创意的想象要合理,切忌答非所问、生拉硬拽。漫画类1.画面描述。把画面中的人、事、物交代清楚,注意其中的联系,叙述的时候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2.揭示寓意。明褒贬,找准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揭本质,由画面内容联系社会生活,由包含寓意的事物联系生活中的人与事。下结论,运用“反映”“赞美”“讽刺”“揭露”等词语进行概括。3.拟写标题。根据漫画的内容、所揭示的寓意拟标题。巧用修辞。4.宣传语、广告语。表达清楚,用词亲切,巧用修辞,语言简洁,讲究押韵,易记易诵。

五、建议与意见答题技巧运用文章中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解决实际问题,或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观点、感悟,是这类题目常见的形式。答题时需注意:1.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2.提出的办法要实际可行。3.应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无中生有。4.题目如果要求联系实际,答题时要联系生活,举出实例。六、拓展与运用答题技巧1.要通读全文,把握材料要领。对材料的评价探究要建立在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通读是前提,面对不同材料,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的脉络,明白材料陈述的对象和作者的观点,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2.选准角度,亮明观点。要归纳整理作者在材料中表达了什么态度,观点有哪些要点,明确评价探究的对象,在切合题干要求的前提下,选准切入点,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提出的方法,要有操作性;提出的建议,要有针对性。3.紧扣材料,理由充分。答题时要紧扣材料内容,根据具体探究、客观评价的原则进行作答,这是组织答案的核心部分。理由要充分合理。陈述理由,应要紧扣材料,多方分析;答案要层次清楚,语言流畅,力求从多角度回答。4.解答评价、探究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关键,全面分析把握文体的观点倾向,可以采用抓共同话题和关键句、梳理材料层次等方法。其中关键句包括总结句、主旨句、过渡句以及作者的评论句等,评论句又包括材料对人物、事物、事理等的评价内容。(2)尊重事实,有理有据。评价探究时,虽然允许发表不同的见解,但不能脱离事实,或只抓住细小的一点无限放大。对问题的探究评价,一定要以尊重事实为前提,对文本进行全面、客观、恰当的分析。(3)深入拓展,深度分析。评价探究时,要从具体事件,具体问题入手,由表及里,深入拓展,从而把握文体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分析时不能仅停留在表象上,要用学过的理论知识,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分析,这样才能使最终的评价探究具有一定的精度和深度。※第三步:即时训练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小普家要选购一辆新汽车。小普以“新能源电动汽车”为关键词在网络上搜索,下面是他保存的部分材料。【材料一】新能源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主要优点是零排放,不污染环境;以电能为动力,充电费用低;结构简单,日常维护成本低;行驶噪音小。主要缺点有电池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桩普及率不高;蓄电池寿命短,替换成本高等。【材料二】2022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年出口同比增长了1.2倍,贡献最大。2023年,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材料三】截止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连续9年位列全球第一,保有量超过1300万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被视为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机会。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电池技术。而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中国厂商已经拥有了行业优势。据统计,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目前排名前十的企业里,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占据了六席,分别位列第一、第三和第七至第十名,市场份额超过56%。麦肯锡202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认为知名度最高的五大燃油车品牌均为外资,而知名度最高的五大电动汽车品牌,有四个为中国品牌。14.下列选项是小普妈妈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新能源电动汽车采用蓄电池为动力来源,同时也需添加柴油、汽油等传统燃油材料。B.2023年我国燃油汽车销量大幅领先于电动汽车,说明目前燃油汽车更受消费者认可。C.在新能源汽车的助力下,2023年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D.材料三说明我国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的优势地位时,主要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15.小普妈妈认为新能源汽车没有燃油车卖得好,不赞成购买。请你根据【材料二】表格和文字,帮小普找出三条理由对其进行劝说。16.下面是小普一家在家庭会议上关于购车的讨论。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三】补全他们的发言。妈妈:新能源电力汽车日常使用能比燃油车省钱吗?爸爸:当然了。,。妈妈:好。那国产品牌和外国品牌选哪一个好呢?小普:选国产品牌吧。一方面是因为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我国的实力的确很强,;另一方面,从品牌影响力来看,国产品牌也毫不逊色。(2024上·广东揭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星。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摘编自民生智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有删改)材料二三五好友,起炭生火,煮一壶茶,烤红薯、柿子等,边烤边吃、边煮边聊。“围炉煮茶”,成为时下备受青年追捧的社交方式。不久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需要青年一代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非遗的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中国茶文化中的社交意味和仪式价值被年轻群体所提炼,与都市生活巧妙结合后便让“围炉煮茶”焕发新生机;短视频平台上来自戏校的青年学生将京剧与流行音乐结合演绎戏腔歌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戏剧……让非遗拥抱新平台、拥抱新生活、拥抱新时代,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守正创新。(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三“当木版年画脱离木板母体,被绣在被面上、画在葫芦上时,这些创新作品还能被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木版年画’么?”长期从事民俗学研究的江玉祥教授对绵竹木版年画目前的“创新”作品——刺绣年画、葫芦年画提出了质疑。和绵竹年画一样,在继承传统与开拓市场中徘徊,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工作中难以绕开的困境。市场的萎缩促使一些“非遗”走上求变图存之路。拿传统表演类曲艺杂技来说,面对主流娱乐方式的挤压,开始“嫁接”大量流行、外来元素。“一些地方在‘非遗’项目创新上走了弯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变为精髓尽失的‘转基因’产品,弱化甚至异化了其传统文化内涵,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技艺的一种破坏、伤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忧心忡忡地表示。那么,该如何在恪守传统与创新发展之间走好平衡木?部分专家提出“非遗”文化“优质基因”的观点,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保护其中的优质基因不变异。(摘编自新华网《“非遗”保护存三大误区:传承与创新之间把握失衡》,有删改)材料四非遗项目跨领域融合形式分布图为了更好地促进非遗传承和发展,国家大力支持非遗与其他领域相互融合借力,共同发展。运用广泛的融合形式主要有“非遗+校园”“非遗+文创”等,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一代积极继承非遗项目的兴趣。例如“非遗+旅游”,将非遗与旅游融合,开发好非遗旅游商品,可达到提升旅游体验、推广地方文化的双重作用。值得关注的是,传统手工艺制作等非遗项目体验也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兴产品。以观看、体验传统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景点、景区不断增多,成为地方旅游的热门业态,也成为非遗工坊等传习场所扩展旅游观光功能的重要方式。这一类旅游景点让非遗生产性保护与体验经济挂钩,将非遗的独特工艺流程、手工制作场景、特色生产风貌等转化为景区、景点的旅游元素,用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品牌、人们耳熟能详的地方特色产品等吸引目标人群,通过“观光工厂”实现文化传播和产品营销的有机整合。(摘编自民生智库、《光明日报》,有删改)小粤和小东所在班级正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7.结合四则材料,为本次活动选定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A.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C.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D.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领域融合18.下列表述与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民生智库开展调研的目的是发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B.超过半数受访传承人认为非遗领域面临消亡危机,可见非遗领域总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C.一些非遗创新走弯路,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市场萎缩、主流娱乐方式、流行文化等的影响。D.“非遗+校园”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融合形式,通过教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19.活动中,小粤和小东研读完材料二和材料三,引发了一场小讨论,请完成下面对话,每空不超过12字。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几年来,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不少家庭出行的选择:带孩子走进革命纪念馆,了解红色历史;与家人一起参观先辈故居,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和价值追求;借助数字虚拟场景技术,体验革命先辈突破重重关卡与大部队会合的场面……福建省是革命老区和红色文化资源大省,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发生过古田会议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有数不胜数的红色故事。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材料二】【材料三】小记者:阿姨好!请问您为什么选择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李华妈妈:我们上网做旅游攻略,看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微博上发布“重博文物会说话”话题,点击量一个月内超过2亿。微博上还介绍了“上甘岭战役树桩”“三枚银元”等革命文物,很有意思。我们想去现场看看,想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实物,了解战争年代的艰难,希望孩子能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小记者:李华,这趟旅游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特别的收获?李华:很受教育。我收集了好多文创产品,笔呀,公交卡套呀。我还认识了一位少年讲解员,他年龄跟我差不多,讲故事特别生动。小记者:叔叔您好!您对我们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印象如何?李华爸爸:我们省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啊。比如,古田会议会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军207团旧址等,我对我们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充满期待。链接材料: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20.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近几年来,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少数家庭出行的选择。B.福建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漳州市2021年拟推出动漫《闽西红小鬼》及红土名人寻踪一日游。C.“重博文物会说话”点击量一个月内超2亿,得益于传播方式,与从众心理无关。D.李华一家如果制定龙岩红色之旅的攻略,可以考虑去古田会议会址红色旅游区。21.学校举办“我的红色之旅”主题征文活动,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分析红色旅游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22.市文旅局将于2024年创新发展新时代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宣传和服务两个角度来分别举例谈谈怎样做好红色旅游工作。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候变化教育已经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28)于2023年12月13日在阿联酋迪拜闭幕。作为学校环保社团的一员,文佳收集了以下相关资料。【材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这一定义强调人类自身行为在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作用。【材料二】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气候变化教育界定为“面对气候风险、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气候不公正以及全球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理解和应对能力。气候变化教育以行动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协作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从100个国家采集的数据显示,世界上只有53%的国民教育课程提到气候变化,其他国家在文件中提到了气候变化,但涉及的深度不够,在提及这个主题的课程中,其重要性被严重低估,该组织提出,气候变化教育应成为每个国家的核心课程组成部分,将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