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4.33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4.33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4.33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4.33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4.33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6·惠州模拟)布莱恩·蒂尔尼的《西欧中世纪史》把公元300—1475年称为中世纪。他认为,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动乱之所以没有导致文明的崩溃,是因为西欧人民表现出了非凡的再生能力。下列符合这种能力的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D.新航路开辟【解析】选A。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新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客观上有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避免了“文明的崩溃”,可见“非凡的再生能力”是指文艺复兴运动,故A正确。2.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A.反对世俗的物质享受B.仍然强调神和神性C.利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文精神D.影响局限于艺术创作【解析】选C。由题干中的“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可知文艺复兴并不反对世俗的物质享受,故A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反对神和神性,故B错误;“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利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文精神,故C正确;文艺复兴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故D错误。【拓展延伸】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原因(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容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是依据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较小,还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3.(2015·江西六校联考)皮柯在《论人的尊严》中说:“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与这一论述最为接近的是()A.“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之中”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D.“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解析】选D。“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体现了“高贵”和“自为”,故D正确。4.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在私人领域以外,必须把头发藏好,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天在露天中度过。这表明文艺复兴的重要特征是()A.宽容的心态 B.人性的复苏C.高雅的追求 D.理性的崇拜【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基督教会及神学思想束缚、压抑人性。文艺复兴时期头发是美丽的象征,充分追求并展示美,这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复苏,追求现世幸福有关,选择B符合题意。5.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地位受到冲击B.宗教改革使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C.15、16世纪的欧洲人们逐步放弃信仰基督教D.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逐步摆脱天主教会的统治【解析】选A。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已经传播开来,作为它的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父母给孩子起名字……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蔚然成风”正是这种思潮影响的产物,也表明了传统的神权统治面临冲击,故A正确。6.(2016·山西联考)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据此可以得出()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解析】选A。据材料“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故B错误;据材料“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可知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说法有误,故C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故D错误。【加固训练】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体现“离异”和“回归”特点的作品是()A.“九十五条论纲”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社会契约论》D.《十日谈》【解析】选D。材料中批判中世纪的黑暗和从古希腊罗马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精神,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和教会罪行的文件,是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故A错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于1687年发表的关于经典力学的著作,故B错误;《社会契约论》是启蒙运动时期卢梭的代表作,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故C错误;《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代表作,故D正确。7.(2016·安徽联考)某学者在评论“九十五条论纲”时说:“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这说明德意志宗教改革是()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B.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分离C.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冲突D.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平衡【解析】选A。从“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可知,偶然的行为带来了巨大影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故A正确。8.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地接受起来。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外在不论,只要内心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地接受”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赎B.其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C.马丁·路德的积极倡导D.其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解析】选D。“因信称义”体现了人的价值,摆脱了对教会的依赖,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这是人们“真正地接受”它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拓展延伸】欧洲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德国的原因(1)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阻碍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各阶层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的搜刮,影响了资产阶级的资本积累,引起他们的不满。(3)思想原因:文艺复兴的影响。(4)直接原因:罗马教皇派人兜售赎罪券。9.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上述观点()A.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B.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C.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D.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解析】选A。材料“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信息强调了个人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材料“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信息强调个人精神上的自由,故A正确。10.(2016·江淮十校联考)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以下解释符合路德本意的是()A.宗教信仰是愚蠢的B.神职人员不应存在C.反对封建君主统治D.现实世界人皆神圣平等【解析】选D。路德没有反对宗教信仰,故A错误;路德只是认为把人分为不同阶层是错误的,没有否定神职人员的存在,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反对封建君主统治的信息,故C错误;按材料“所有的基督徒”“并无区别”,可知路德意在强调平等,故D正确。11.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运动()A.创立了新的宗教派别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解析】选B。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成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故B正确。【加固训练】某书中写道:“(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和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A.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C.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D.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解析】选A。“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和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说明了宗教改革社会影响巨大,故A正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故B错误;宗教改革的核心目的是解决信仰问题,而不是消灭信仰问题,故C错误;从题干中看不出各国间的激烈冲突,故D错误。12.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解析】选C。依据材料“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可知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反理性的特点,故C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象。材料二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欧洲一般人所知。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以上材料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背景。(2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以及对文明发展的启示。(16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思考回答。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二问从第一问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可知文明发展需要开放、交流,同时文明发展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据背景可知文明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支持。答案:(1)唐宋文化复兴:中外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频繁;经济繁荣;文化政策开明;科举推动文化教育发展。(10分)西方文艺复兴: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宗教神学价值观,解放思想。(10分)(2)相似:传统文化的基础;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的要求。(8分)启示:文明发展需要开放、交流;文明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政治支持;文明发展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8分)14.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蓬勃开展。中世纪欧洲大学主要课程有经院哲学、神学、法学和医学等,使用教会的通用语言拉丁语。由于课程和语言相似,学生与教师常在不同国家大学间流动。16世纪维登堡大学的大多数师生支持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维登堡大学教授将日心说印刷出版。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等前往。莱比锡大学是反对路德主义的中心。新旧教派都认识到了大学的重要性。德意志新建了9所大学,开设人文主义和宗教两类科目,包括古典文学、伦理学、诗歌、物理学和神学等。加尔文在大学受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为严谨的宗教著作。加尔文创办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法国、荷兰和英格兰等地。西班牙、法国等政府严格限制本国人到国外大学研究、教学、学习或居住。以“欧洲大学和宗教改革的关系”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最少运用三则材料。)(16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题时须注意有明确的观点,并正确结合史实对二者关系进行相互论述。答案:示例1:欧洲大学影响并推动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