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培训胶片课件_第1页
EMS培训胶片课件_第2页
EMS培训胶片课件_第3页
EMS培训胶片课件_第4页
EMS培训胶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MS培训胶片课前简介师生自我介绍内容:—姓名:—工作单位及岗位—学习及工作涉及的专业—学习目的课程内容(一)理解和掌握环境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理解和掌握ISO14001标准;会确定审核范围;会实施文件审查;会编制审核计划会编制检查表;会主持首末次会议会实施审核课程内容(二)会实施审核;会判断不合格项、编写不符合报告;会汇总分析评价环境管理体系;会编写审核报告;会跟踪验证纠正措施;了解监督审核、复审和复评课程安排见课程安排表课程评价与考核(一)连续评价内容:—学习态度;—口头表达能力;—课堂纪律;—书面作业—角色扮演课程评价与考核(二)测验—测验时间:2小时—题型和分数:选择题10第一章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第一节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化产生的背景一、人类社会的环境问题(一)人与环境的关系(二)严重的环境危机1.全球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2)臭氧层被破坏;(3)海洋污染和海洋保护问题;(4)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保护问题;(5)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6)生态环境恶化。2.我国的环境状况(1)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2)水体污染情况相当严重;(3)城市垃圾污染日渐突出;(三)环境问题的重要性1.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危的大问题;2.环境问题是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3.环境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性大问题。二、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采取的对策和行动地球日:4月23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第二章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标准ISO/TC207从1993年6月成立,先后制定并经ISO颁布了5个属于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审核的标准。它们分别是:GB/T24001-1996idt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4-1996idt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GB/T24010-1996idt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GB/T24011-1996idt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EMS审核GB/T24012-1996idt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E审核员资格要求一、ISO14001标准是建立和审核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1.GB/T24001-ISO14001结构上的特点2.GB/T24001-ISO14001的适用对象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环境。3.GB/T24001-ISO14001的基本思想和原则a.标准中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可与其他要求相结合,并尽量与组织的总体系和其他体系实现一体化。b.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多个层次与职能,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积极参与。c.着眼于持续改进。d.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并对坚持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作出承诺外,未提出对环境绩效的绝对要求。因此,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绩效的组织,可能都是符合本标准要求的。e.为实现环境方针、目标,组织应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考虑采取最佳可行技术,同时充分考虑到采用该技术的成本效益。4.GB/T24001-ISO14001对EMS的要求a.本规范仅仅是一个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并没有对其环境绩效提出绝对要求;b.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由5个基本要素组成。它包括: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c.建立一套文件化的体系支持有效的环境管理。二、ISO14001标准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南1.GB/T24004-ISO14004是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南性标准2.GB/T24004-ISO14004的内容3.ISO14004和ISO14001的关系a.ISO14001标准是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规范性要求;b.ISO14004标准是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南性标准,它告诉组织如何做才能满足ISO14001标准提出的要求。c.两个标准各自模式中,虽然基本思想原则是一致的,但两模式相似而不完全相同。第四节ISO14001系列标准的特点、作用和意义一、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1.自愿原则;2.广泛适用性;3.灵活性;4.兼容性;5.全过程预防;6.持续改进原则;二、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的作用和意义1.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的社会意义a.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b.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利于环境法规的实施;c.调动企业防治环境污染的主动性,促进企业通过建立自律机制,制定并实施预防为主、全过程的管理措施。d.ISO14000系列标准把治理环境污染同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同时并重;e.ISO14000标准意在保护环境,但它并不排斥发展;f.实施统一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有利于消除技术贸易壁垒;g.环境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第五节ISO14001和ISO9001的关系一、ISO14001与ISO9001相同和相近之点1.两套标准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型的国际标准;2.都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文件化管理体系;3.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对组织的活动、过程进行控制、优化,实现方针、承诺4.结构和运行模式相似,通过PDCA实现持续改进5.两套标准部分要素是相同的或相近的;6.两套标准均成为贸易的条件,都服务于国际贸易,意在消除贸易壁垒。二、ISO14001与ISO9001的不同之处a.两套标准的适用对象和目的不相同;b.两体系中要素的名称相同或相近,但内容差别很大;c.两体系的结构要素并不一一对应。d.满足不同相关方的要求。ISO9001标准在于帮助组织建立QMS,其目的是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期望和要求,增强顾客满意;ISO14001标准是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影响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其目的要满足众多相关方的要求,同进还要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三、两体系兼容或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两体系兼容或一体化的含义2.两体系兼容或一体化的必要性3.两体系兼容或一体化的现实可能性第二章GB/T24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这部分内容既是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又是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时的判别准则。第一节GB/T24001-ISO14001的特点和应用原则一、有效的环境管理须建立并实施结构化的管理体系二、遵循自愿原则,并不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三、适用广泛并作为认证依据的标准四、本标准着眼于采用系统的管理措施五、EMS不必独立于其他管理体系,并应纳入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六、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七、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以及全员参与第二节环境管理体系术语和定义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a.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c.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性;d.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e.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本标准中所有要求都准备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适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性质、运行条件等因素。对于本标准的任何应用,都应明确界定其范围。2引用标准3定义3.1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改进整体环境绩效。3.2环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3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3.4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5环境管理体系全部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客观地获取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该组织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并形成文件化的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3.7环境目标一个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3.8环境绩效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成效。3.9环境方针一个组织对其全部环境绩效的意图与原则的陈述,它为建立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3.10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是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绩效要求,它们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3.11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12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业、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3.13污染预防采用防止、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第三节EMS要求与理解要点环境方针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持续改进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整个第4节叙述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4.2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f.可为公众所获取。案例一: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环境方针:环境理念—人类汽车自然共存环境纲领—创造一个更加清洁的汽车社会;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扩展并持续改进尼桑和环境管理体系

a.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遵守法律法规

b.培育一种专注于环境保护的公司文化

c.与分公司和隶属机构共同承办活动

d.加强与顾客的交流与联络案例二、某某装饰责任有限公司环境方针:遵纪守法,强化环境意识;精心施工,做好污染预防;不断改进,营造绿色工程。案例三、环境方针遵守法律——遵守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包括国际公约、国家、地方和行业法律法规;防治污染——防治作业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维护施工和环境的和谐;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控制原材料选取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追求环境不断改善——实行全过程的环境管理,采用环保新材料、新工艺,坚持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4.3规划4.3.1环境因素——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便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考虑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及考虑的方面:范围:公司机关总部、分公司办公区域;油库、输转线路及机场工作区域的环境因素需考虑的方面: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六种形式:1)向大气的排放;2)向水体的排放;3)废弃物管理;4)土地污染;5)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利用;6)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

4.3.2法律与其他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它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适用法律,以及它所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4.3.3目标和指标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并形成文件。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并包括对预防污染的承诺。4.3.4环境管理方案组织应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与该项目相适应。

4.4实施与运行4.4.1机构和职责为便于有效的环境管理,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管理者应为实施与控制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职的管理者代表,除了其他职责以外,还应明确他们在下列方面的作用、职责和权限。a.确保按照本标准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以便评审,并为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依据。4.4.2培训、意识和能力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4.4.3信息交流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成文和答复;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4.4.5文件管理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管理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

a.文件便于查找;

b.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c.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d.及时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e.由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保存的失效文件,予以适当标识。——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4.4.6运行控制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认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应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按以下要求加以规划,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考虑到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成文的程序;

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标准;

c.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将涉及增加的有关程序《施工现场扬尘、施工垃圾及施工污水管理办法》《施工现场、生活区、食堂和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油料、油漆和化学品管理办法》《物资采购与环境行为控制程序》《劳务采购与环境行为控制程序》《节约用水、用电管理办法》《噪声控制管理办法》4.4.7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检验上述程序。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火灾爆炸施工现场突然停电/停水施工过程中挖断水\电\通讯\燃气管线施工过程中遇到大风施工过程中遇到暴雨地震各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制定本工程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明确发生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物质和场所分析可能发生紧急情况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人可能发生紧急情况应配备的器材情况发生时应急对策及信息传递渠道/方式4.5检查和纠正措施4.5.1监测组织应建立并保持成文的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其中应包括对环境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记录。监测设备应予校准并妥善维护,并根据组织的程序保存校准与维护记录。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4.5.2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规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对违章进行处理与调查,采取措施减少由此产生的影响,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予以完成。任何旨在消除实际和潜在违章原因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响相适应。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引起对成文程序的更改,组织应遵照实施并予以记录。4.5.3记录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标识、保存与处置环境记录。环境记录中应包括培训记录和审核与评审结果。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保存和管理的环境记录应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应规定其保存期限并予记录。组织应保存记录,在对其体系及自身适宜时,用来证明符合本标准的要求。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组织应制定并保持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案与程序,目的是:

a.判定环境管理体系:1)是否符合环境管理工作的计划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2)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b.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组织的审核方案(包括时间表),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为全面起见,审核程序中应包括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以及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4.6管理评审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供管理者进行评价。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管理评审应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方针、目标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第三章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第一节环境审核一、环境审核的含义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特定的环境活动、事项、状况、管理体系,或有关上述事项的信息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二、环境审核的四个基本特征

系统性客观性符合性文件化三、环境审核的主要特点以保护环境为最终目的以抽样检查贯穿于整个审核过程是一个系统化、文件化的评价过程按规定的审核准则实施环境审核客观性四、环境审核的类型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2.环境标志审核3.清洁生产审核4.环境行为符合性审核5.应负责任审核第二节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一、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1)对照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确定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情况;(2)判定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实施与保持;(3)确定受审核方EMS中可予改进的领域;(4)对受审核方管理评审在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方面的绩效的评估;(5)对一个有意与之建立合同关系的组织的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价。二、EMS审核的基本条件1.被审核的环境管理体系必须是正规的1)组织应建立并运行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2)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构清楚、层次分明;3)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有效并且受控。2.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必须是一种正式的活动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一种抽样过程三、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

EMS内部审核

EMS第二方审核

EMS外部审核

EMS第三方审核

第三节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概述一、环境管理体系内审二、环境管理体系内审的目的(1)判定EMS是否符合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满足EMS审核准则的要求;判定EMS是否按规定要求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2)为外部审核作准备;(3)使组织各级管理者了解体系运行状况三、审核准则(1)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2)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3)其他相关方要求(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四、审核范围(1)应覆盖的EMS的全部管理要素(2)应包括EMS覆盖的全部部门和职能(3)应覆盖组织EMS的场所范围(4)应覆盖组织EMS所涉及的活动、产品及服务五、审核的频次和时机六、EMS内审的一般步骤1.确定任务2.审核准备3.现场审核4.编写审核报告5.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6.全面审核报告的编写和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情况的汇总分析第四节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审核策划与准备审核审核范围指定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制定审核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审核准备结束实施审核阶段首次会议现场检查审核组内部交流和汇总与受审核方沟通末次会议现场审核结束纠正措施跟踪验证阶段受审方完成纠正措施审核组跟踪验证关闭不合格项审核报告形成阶段审核组长起草审核报告管理者审批分发审核报告第三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求第一节概述一、环境保护法1.环境保护法含义也叫环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或国际间共同制定我国参加并认可,强制执行,为调整因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环境法的任务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3.环境法的特点(1)综合性(2)较强的科学技术性(3)全球共同性和地域特殊性(4)广泛的社会性二、环境法体系1.国际环境保护公约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环境保护法4.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环境标准6.环境管理制度第二节主要环境法律法规一、主要环境保护法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污染防治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三)资源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煤炭法》《水法》《森林法》二、国际环境保护法规(一)国际环境法的目的和任务(二)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三)中国已签订的主要国际公约简介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2.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蒙特利尔议定书3.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第三节环境管理制度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三同时”制度三、征收排污费制度四、限期治理制度五、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六、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第第四节环境标准一、环境标准概述(一)环境标准的作用与性质1.环境标准2.环境标准的作用3.环境标准的性质(二)环境标准体系(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方法标准4.标准样品标准5.基础标准二、水环境标准体系(一)概述(二)主要水环境标准三、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一)概述(二)主要大气环境标准四、噪声控制环境标准体系五、执行环境标准的检查要点第五节环境管理的有关要求一、产业政策1.禁止类2.限制支持类3.优先支持类二、《关于逐步淘汰哈龙固定灭火系统和哈龙灭火器有关问题的通知》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概述一、环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