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孙中山中国古代西方近现代中国近现代选官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赐官制政党分肥制文官制度近代:废科举,学堂选官-孙中山文官制度-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当代:新中国初期党管干部制度——公务员制度朝代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两宋元明清制度世官制荐举功劳制(荐举、客卿、军功爵)重法吏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建立)科举制(完善)蒙古传统科举制(恢复)科举制(僵化)标准方式血缘才能、军功明习法律德行(孝廉等)家世门第道德才能才学(考试成绩)才学(考试成绩)血缘军功才学才学(考试成绩)世袭举荐、战功(自荐、他荐)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自下而上先考察后推举中正定品,吏部授官分科考试(制举、常举)分科考试(规模扩大,采用糊名与誊名法)科举占比小自主学习:根据知识储备与教材内容总结下表血缘贵族政治➡职业官僚政治选官权地方➡中央选官权门阀➡中央经济重心南移带动南方文化的发展

正因科举以个人素质与能力为选拔标准,及第者的特权及身而止,故而进士身份不足以使其将家族凝聚为世代为官的门阀。如此一来,即便进士群体取代了门阀的地位,继续遵循门阀社会的运转逻辑,但由于进士群体在人员方面的流动性,他们难以像门阀那样凝聚成为具有深厚社会基础的政治势力,于是原本门阀与皇室间的联合统治关系转化为科举官僚与皇帝间的共治关系。简而言之,由于科举官僚的流动性,士大夫与君主间的关系由门阀时代在国体层面的共有关系转变为科举时代在治理层面的协作关系。所以科举制的有效论域其实主要是在国家治理领域,而非在政权性质问题上。——李磊《官僚类型变迁:科举制与传统中国的治理模式》小组讨论:科举制相比其他选官制度在国家治理层面的优势:官吏考核是历代管理官员队伍的基本手段,是官员队伍有效运行德保障。朝代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结果秦汉每年岁末隋唐两宋每年明朝三年、六年、九年三年六年清朝三年朝代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结果秦汉上计制每年岁末地方行政长官官员赏罚的依据隋唐两宋尚书省吏部负责考核每年九品以上官员官员升降的依据明朝考满三年、六年、九年任职期满的官员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考察三年外地官员查处官员贪、酷和作为六年京官清朝京察三年京官官员奖惩的依据大计外省官员1、形成中央到地方完善的考核方法和制度;2、考核注重道德和才能;3、考核结果是奖惩激励的标准;中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亲绶,掌副丞相。”——《汉书·百官公卿表》地方:监察史“令人案行之,举劾不从令者,致以律,论及令、丞。”——《汉书·百官公卿表》秦汉隋唐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州刺史

刺史“居无常治”,他的工作方式就是巡行,在巡视中采察政情民情……对郡一级地方长官的行政能力进行赏罚,纠正冤狱……刺史只是六百石的小官,故而“以卑临尊”。——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独立性位卑权重中央:御史台(御史大夫)

地方:10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后期演变成一级行政机构“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唐玄宗《监察六法》两宋◎北宋中央行政体系◎北宋地方行政体系中央:“台谏合一”——宰相掌握的谏官的谏诤权收归皇帝;元朝地方:设四路监司,府州设通判;“风闻言事”重视舆论监察。“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元世祖皇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该载不尽应合纠察事理,委监察并行纠察。”——元《设立宪台格例》

赋予监察御史法律规定外的特权明清皇帝内阁六部都察院督抚十三道巡按御史六科厂卫制度提刑按察司中央:地方: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罢谏官,设六科给事中,正七品,以监察六部。都察院名义上是最高的监察机构,但管不了六科,六科“俱系近侍官员,与内外衙门并无行移”,直接对皇帝负责。工作中,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有不同意见,则“上疏互驳,皆控御前”,由皇帝做裁决。——《关于明朝监察系统的若干整理》◎清·《钦定台规》(御史台的规定)“国家设立都察院,职司风纪,为朝廷耳目之官,凡事直言无隐,上自诸王,下至诸臣,孰为忠勤,孰为不忠勤,据实奏闻,方为无忝厥职。

——《清世祖实录》中央:六科并入都察院,监察百官;(科道合一)地方:停派御史巡按各省朝代中央地方秦朝御史大夫监察史汉朝御史大夫十三州刺史隋唐御史台(御史大夫)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两宋御史台、台谏合一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元朝御史台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朝都察院、六科御史巡按各省清朝都察院/发展历程:合作探究:根据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过程,其核心价值是什么?发展特征有哪些?1.形成中央到地方完善的监察系统;2.监察法规系统完善,监察官位卑权重3.监察机构传承创新;4.监察权不断扩张强化5.监察制度日益严密,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钱穆在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时强调: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