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3 实验探究(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_第1页
题型03 实验探究(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_第2页
题型03 实验探究(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_第3页
题型03 实验探究(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_第4页
题型03 实验探究(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题源解密(全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题型03实验探究1.(2023•眉山)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提高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A、B、C、D、E五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生长期、长势大小相同的萝卜幼苗,白天温室内的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且夜间每个温室温度控制一样)。回答下列问题:温室ABCDE光照适宜光照适宜光照适宜光照弱光照弱光照温度25℃25℃10℃25℃10℃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0.1%0.03%(1)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和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2)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和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3)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和两个温室进行对照实验。(4)上述5个温室中,萝卜幼苗生长速度最快的是温室中的萝卜幼苗,原因是。(5)待温室中萝卜成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收获并将一部分萝卜加以储存,由于储存时间较长,萝卜出现了“空心”现象,其原因是。【答案】(1)BD(2)BC(3)AB(4)B光照适宜、温度适宜、二氧化碳浓度充足,光合作用最强(5)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解析】(1)要探究光照强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就要以光照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除了光照不同以外,其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因此他们应选择表中的B和D两组进行对照实验。(2)要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除了温度不同以外,其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因此他们应选择表中的B和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3)要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就要以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除了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同以外,其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因此他们应选择表中的A和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4)上述5个温室中,B组光照适宜、温度适宜、二氧化碳浓度充足,光合作用最强,故萝卜幼苗生长速度最快。(5)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由于萝卜在贮存时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是把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加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萝卜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有机物而使有机物减少导致出现“空心”现象。2.(2023•长春)为探究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同学们利用灭菌后的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请结合实验回答问题:组别甲乙丙装置步骤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3~5分钟,自然冷却置于4℃环境中置于室温条件下置于室温条件下连续观察3天结果3天内未见浑浊第3天明显浑浊3天内未见浑浊(1)如果以温度为变量,应选择甲组和组进行对照,该对照实验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2)乙、丙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导致肉汤腐败的细菌和真菌主要来自。(3)食品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引起的,其中细菌通过的方式进行繁殖。(4)该实验启示我们,延长食品保存时间可以采用的措施有:(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乙控制单一变量(2)空气(3)分裂(4)低温保存(真空保存)【解析】(1)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乙组和丙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细菌和真菌。如果以温度为变量,应选择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该对照实验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2)乙组和丙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细菌和真菌,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导致肉汤腐败的细菌和真菌主要来自空气。(3)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繁殖,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不到半小时就会分裂一次。(4)该实验启示我们,延长食品保存时间可以采用的措施有低温保存、真空保存。3.(2023•江西)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组装置(如图)用于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一:探究叶片是否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1)预测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相同环境下24小时后,乙组液面位置基本不变,甲组液面位置(填“不变”或“下降”),则证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实验二: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该同学在甲组枝条中选取相似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A、B两组。A组叶片两面涂抹凡士林,B组不做任何处理。将两组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使用测温枪测量叶面温度。记录并处理数据如下表所示。A组叶面温度B组叶面温度照射前27.0℃27.2℃照射10分钟41.7℃38.2℃照射20分钟42.9℃35.2℃(2)A组叶片涂抹凡士林的作用是堵塞气孔,植物通过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3)实验中,设置B组的作用是。对数据处理的方法是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4)与照射10分钟相比,照射20分钟的叶面温度下降的是组,根据该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答案】(1)下降(2)保卫(3)形成对照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4)B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面温度【解析】(1)图中甲组和乙组的变量是叶片,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甲组的叶片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液面位置下降比较明显;乙组没有叶片,液面位置基本不变,故证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2)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故植物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3)B组不做任何处理,设置的作用是形成对照。对数据处理的方法是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4)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照射10分钟相比,照射20分钟的叶面温度下降的是B组(下降了3℃)。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面温度。4.(2023•益阳)在学校组织的食品制作比赛活动中,同学们制作了豆浆、苹果醋、酸奶、腐乳、泡菜。小明制作了一份甜酒,他的操作过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①将浸泡好的糯米蒸成糯米饭;②冷却糯米饭至微热→添加妈妈上次用过的酒曲→搅拌均匀→压实米饭→在米饭中间挖个凹坑→加入少量凉开水;③将容器盖好置于温暖的地方。(1)同学们制作的(填食品名称)无需发酵,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在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2)制作甜酒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小明将糯米饭和酒曲拌匀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3)在甜酒制作过程中容器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由此推测步骤②将米饭压实、③将容器盖好的原因是。(4)小明制作的甜酒颜色微红,有酸味,这很可能是因为。(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非常广泛,除用于制作食品外还可以(试举一例)。【答案】(1)豆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酵母菌接种(3)制造无氧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发酵(4)被杂菌污染(5)利用甲烷菌净化污水(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同学们制作了豆浆、苹果醋、酸奶、腐乳、泡菜,其中豆浆无需发酵。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为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故在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制作米酒用的酒曲中含有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在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资小明将糯米饭和酒曲拌匀,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接种。(3)步骤②将米饭压实、③将容器盖好的原因是制造无氧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发酵。(4)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要尽量少的打开容器,防止杂菌的污染。小明制作的甜酒颜色微红,有酸味,这很可能是因为被杂菌污染。(5)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利用甲烷菌净化污水、利用苏云金杆菌杀灭害虫、利用大肠杆菌制造胰岛素等。5.(2023•南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是第一位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他研究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干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并且营养丰富。海水稻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为研究海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传规律,科研团队进行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亲本组合后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有芒(株)无芒(株)1有芒×有芒320002有芒×无芒160016003无芒×无芒8002400(1)海水稻的稻壳顶端有芒和稻壳顶端无芒是一对。根据亲本的杂交组合及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定是隐性性状。(2)若控制海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推测第3组亲本组合中无芒的基因组成是;在第3组后代的无芒植株中,基因型为DD的植株理论上应有株。(3)某同学认为海水稻细胞核内DNA的数量和基因的数量相等,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因为基因是有的DNA片段。(4)把海水稻种植在肥沃的地方,稻穗大且多;若把同株海水稻种植在贫瘠的地方,稻穗小且少,这说明生物的性状除受基因控制外,还受到的影响。【答案】(1)相对性状有芒(2)Dd×Dd800(3)遗传效应(4)环境【解析】(1)海水稻的稻壳顶端有芒和稻壳顶端无芒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根据亲本的杂交组合3,表现可以判定有芒是隐性性状,无芒是显性性状。(2)若控制海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推测第3组亲本组合中子代出现了有芒,无芒就是杂合的,基因组成都是Dd,遗传图为:在第3组后代的无芒植株中,基因型为DD的植株比例是,2400×=800(株)。(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海水稻细胞核内DNA的数量和基因的数量相等,这种认知是错误的。(4)把海水稻种植在肥沃的地方,稻穗大且多;若把同株海水稻种植在贫瘠的地方,稻穗小且少,这说明生物的性状除受基因控制外,还受到环境的影响。6.(2023•福建)生态治理技术已成为河流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发现,多种沉水植物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还会影响水体溶氧量。某河流的中、下游污染程度不同。为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科研人员对该污染河流的下游水域开展研究。(1)实验一: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及有机物的去除率。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实验材料去除率(%)氮磷有机物对照组?8.472.8127.92实验组25L下游水样+金鱼藻94.5773.4265.4625L下游水样+苦草69.5059.9035.65对照组的“?”应填。②对照组能去除有机物的原因是。(2)实验二:探究沉水植物对水体溶氧量的影响。科研人员于某日9:00~17:00监测以上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溶氧量变化,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实验组溶氧量的增加量比对照组,其主要原因是。②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人认为比较适合治理该污染河流下游的沉水植物是金鱼藻,而有人认为实验二的数据还不足以支持此结论,理由是。(3)若继续探究上述沉水植物对中游水域的治理效果,实验设计只需更改的一点是。【答案】(1)①25L下游水样②水样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2)①多沉水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或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释放氧气)②9:00~17:00溶氧量的变化不能代表全天溶氧量的变化(3)将下游水样改为中游水样【解析】(1)①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①对照组的“?”应填25L下游水样。②水样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因此,对照组要去除有机物,防止对实验的干扰。(2)①据图分析,沉水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或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释放氧气),因此,实验组溶氧量的增加量比对照组多。②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9:00~17:00溶氧量的变化不能代表全天溶氧量的变化,因此,实验二的数据还不足以支持此结论,理由是。(3)若继续探究上述沉水植物对中游水域的治理效果,实验设计只需更改的一点是将下游水样改为中游水样与对照组形成对照。7.(2023•东营)生活处处有探究,简简单单做实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气球作为材料做了如下趣味横生的生物实验。(1)图1是同学们制作的膈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改变的模型。甲表示过程,此时“膈肌”处于状态。(2)图2是同学们设计的观察酵母菌发酵现象的装置。一段时间后,挤瘪的气球渐渐鼓起来的原因是。(3)图3是同学们利用气球等废旧材料制作的眼球结构模型。若要模拟看近处物体时眼球的状态,应使模拟睫状体的弹簧,此时气球(“A”或“B”)模拟的晶状体曲度变大,物像正好落在色铁丝模拟的视网膜上。(4)借助气球大致测量肺的容积。方法一:用圆气球、软尺测量肺的容积尽力吸气后,向圆气球内尽力呼气,直到不能呼出为止,扎紧气球。用软尺测量圆气球的最大周长为C厘米,根据数学公式计算出圆气球的体积为(毫升)。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尽力呼气,还会有1500毫升的气体存留在肺中不能排出。根据以上提示,计算出肺的容积为毫升。方法二:用排水法测量肺的容积材料器具:大烧杯、大气球、软管、脸盆、量筒、沙子;请水。方法步骤:①将适量沙子装入大气球,连接上软管后,放入大烧杯内。②将大烧杯放入脸盆内,并且将大烧杯注满水,注意水不能流到脸盆中。吸一口气,然后对着软管向大气球内尽力呼气,直到不能呼出为止。④。⑤计算出测试者肺的容积。【答案】(1)吸气收缩(2)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3)收缩A黄色(4)④将从烧杯中溢出的水取出,用量筒测量其体积【解析】(1)图1中甲肺扩张,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表示吸气。图1中乙肺缩小,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表示呼气。(2)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有氧时,能把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3)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A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黄色)上,才能看的清楚。(4)方法一:用圆气球、软尺测量肺的容积:肺的容积=圆气球体积+肺内存留气体=方法二:用排水法测量肺的容积:④将从烧杯中溢出的水取出,用量筒测量其体积。8.(2023•泰安)图1是甲、乙两种农作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图。图2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某种物质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1)由图1分析,当光照强度为时,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的叶片通过气孔排到外界环境的物质主要有。光照强度为b2时,假设乙植物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有机物是c毫克,通过呼吸作用每小时单位叶面积分解的有机物是d毫克,则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小时单位叶面积合成的有机物是毫克。(2)图2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对这株植物处理的方法是。随后光照3小时,摘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3)依据图1,在温室栽培甲、乙两种农作物时,为乙提供的光照强度应适当(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甲提供的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为b2时,在合理灌溉、合理密植的同时,可采取的措施提高乙的产量。【答案】(1)a1氧气和水c+d(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放置黑暗处一昼夜(3)大于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分析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a1时,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都是0,表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即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当光照强度为b1时,植物同时进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甲植物的叶片通过气孔排到外界环境的物质主要有氧气和水。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小时单位叶面积合成的有机物=乙植物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有机物+乙植物呼吸作用每小时单位叶面积分解的有机物,故光照强度为b2时,假设乙植物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有机物是c毫克,通过呼吸作用每小时单位叶面积分解的有机物是d毫克,则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小时单位叶面积合成的有机物是c+d毫克。(2)浓的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叶片A和叶片B的变量为二氧化碳,因此图2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为了避免实验植物以含有的有机物对实验的结果的干扰,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对这株植物处理的方法是放置黑暗处一昼夜。随后光照3小时,摘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A叶片没有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B叶片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滴加碘液变蓝。(3)依据图1可知,乙在高光照强度下生长的更好。故在温室栽培甲、乙两种农作物时,为乙提供的光照强度应适当大于为甲提供的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为b2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受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因此在合理灌溉、合理密植的同时,可采取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措施提高乙的产量。9.(2023•怀化)每年的10月15日为“世界洗手日”。乐乐同学为了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三套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分别标记为①、②、③号。步骤二:①号不做处理,洗手前在②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洗手后在③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处理如图所示),加盖封好。步骤三:将①号、②号和③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请分析回答:(1)在培养细菌、真菌的过程中,为了排除杂菌污染,应该对培养基进行处理。(2)在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3)上述实验中①号作为。(4)一段时间后,②号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明显多于③号培养皿,则实验结论为:。(5)请你为2023年的“世界洗手日”写一条宣传标语:。【答案】(1)高温灭菌(2)接种(3)对照组(4)洗手前比洗手后的细菌多(5)常洗手,健康永久(含义正确即可)【解析】(1)探究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因此实验前要将培养皿和培养基高温处理,其目的是杀死培养皿、培养基上原有的细菌、真菌,防止对实验的干扰。故在培养细菌、真菌的过程中,为了排除杂菌污染,应该对培养基进行高温处理。(2)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制作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因此,洗手前或洗手后往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培养菌落中接种。(3)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①号培养皿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4)一段时间后,②号培养皿中出现的细菌菌落明显多于③号培养皿。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洗手前比洗手后的细菌多。因此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一定要洗手。(5)通过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洗手后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前手上的细菌少。因此,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应做到勤洗手。世界洗手日的宣传标语可为:天天洗手,健康永久!每天洗手,快乐到手!勒洗手,好习惯等。10.(2023•宿迁)联合国预计,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九十多亿。随着人口增长,粮食问题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研究光合作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我市某中学生物社团同学设计的“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提高农作物产量关系”的实验。步骤如下:将一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选其中一片叶子,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甲都夹紧(如图1所示),然后将这盆天竺葵移至阳光下照射3~4乙小时;剪下叶片,去掉黑纸片,用酒精脱色后再漂洗;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酒,观察现象。(1)实验中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的目的是设置。(2)滴加碘酒后,发现图1中丙处变蓝,甲、乙两处没有变蓝,说明丙处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甲处和丙处对比,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乙处和丙处对比,说明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3)为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同学们通过访问当地农民,得知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图2中的措施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答案】(1)对照实验(2)淀粉叶绿体光(3)合理密植【解析】(1)用黑纸片将暗处理24h的天竺葵几片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让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进行对照,设置对照实验。(2)实验中,甲处和丙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唯一的变量是叶绿体,甲处(银边)不含叶绿体,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说明了光合作用必须在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乙叶片的遮光部分和丙未遮光部分对照,乙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故滴加碘液不变蓝;丙处(未遮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的丙部分变成了蓝色,乙丙对比说明光是绿色植物产生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3)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内的光照。为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同学们通过访问当地农民,得知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图2中的合理密植措施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11.(2023•益阳)卷叶象甲是一类常见的农业害虫。繁殖时,雌虫先将叶片基部切开,沿主叶脉折叠叶片,在叶片尖端产卵,再向上将整个叶片卷成筒状并切下,作为幼虫的食物和栖息场所。(1)叶片基部被切开,叶脉中导管被切断,叶片逐渐萎蔫。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卷叶象甲的这种卷叶行为属于行为。(2)某类植物有些变种的叶片不是全缘的,突变为深裂状,观察发现,具有深裂的叶片更能抵抗卷叶象甲破坏。有人对此提出两个假设:假设1:具有深裂的叶片营养(口感)不好,卷叶象甲的幼虫不喜食。假设2:具有深裂的叶片不利于折叠成卷筒状。为检验哪个假设更合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组别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叶片形状卷筒方式卷筒数每个叶片虫卵数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组成虫平均体重无显著差异甲组全缘叶片卷叶象甲自主卷叶30个1枚乙组具深裂叶片人工模拟制作卷叶30个1枚实验中统计卷筒的数量达30个,目的是。该实验结果支持哪个假设?,理由是。(3)有同学提出,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卷叶象甲可能污染环境。请你提出其他防治措施(写一种即可)。【答案】(1)先天性(2)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假设2甲乙两组的卵都能孵化出幼虫,并以叶片为食,成长为成虫,成虫的体重无显著差异(3)经安全评估后,适当引入当地卷叶象甲的天敌(或经安全评估后,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抗卷叶象甲的品种;或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具有深裂叶的品种;或收集卷叶集中销毁;或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雌虫等)【解析】(1)卷叶象甲的这种卷叶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2)实验中甲乙两组卷筒数量不用1个而是用了30个,符合探究实验的重复性原则,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1而支持假设2,因为甲乙两组的卵都能孵化出幼虫,并以叶片为食,成长为成虫,成虫的体重无显著差异。(3)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卷叶象甲,会造成环境污染,要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考虑其它的防治方法,如:经安全评估后,适当引入当地卷叶象甲的天敌或经安全评估后;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抗卷叶象甲的品种;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具有深裂叶的品种;收集卷叶集中销毁;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雌虫。12.(2023•襄阳)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为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目的是探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观察叶片下表皮某结构如图二,[M]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3)如图三所示,同学们在对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时,应该把收集到的花粉倾倒在雌蕊的上。(4)在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精心挑选100粒玉米种子,一次就测出了种子的发芽率。请指出该同学实验中的不足之处:。(5)番茄果皮有红色和黄色之分。萌萌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将红色番茄的花粉人工授粉到只保留雌蕊的黄色番茄花上,然后套袋处理。果实成熟后,番茄果皮的颜色是。(6)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对玉米植株进行了连续6小时光照处理,测得植株体内有机物增加了Amg:还进行了连续6小时黑暗处理,测得植株内有机物减少了Bmg。在光照强度、温度等条件不变情况下,对植株进行光照和黑暗处理共24小时,则光照处理的时间最低应超过小时,该植株体内才能积累有机物。(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7)植树活动中,为提高移栽花木的成活率,采取降低植物蒸腾作用的措施有:。(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空气(2)气孔(3)柱头(4)未重复测定(5)黄色(6)(7)带土移栽(去掉部分叶片移栽)【解析】(1)图一左图水没浸没种子,种子能接触到空气,右图水完全浸没种子,隔绝了空气,因此根据图一实验装置示意图,可以知道实验目的是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观察叶片下表皮某结构,如图二,M是气孔,气孔是叶、茎及其他植物器官上皮上许多小的开孔之一,是植物表皮所特有的结构,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3)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因此如图三所示,在对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时,应该把收集到的花粉倾倒在雌蕊的柱头上。(4)该同学实验中只测量一次未重复测定,实验结果不准确;(5)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因此将红色番茄的花粉人工授粉到只保留雌蕊的黄色番茄花上,然后套袋处理,果实成熟后,番茄果皮的颜色是黄色。(6)光合作用每小时积累有机物物含量,呼吸作用每小时消耗有机物含量,假设光照时间为m小时,﹣>0解:m>;(7)在植树过程中,应该采取带土移栽(去掉部分叶片移栽)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提高树苗成活率。13.(2023•徐州)生活中,人们常用保鲜剂对水果进行保鲜。为探究保鲜剂的浓度对水果保鲜效果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葡萄开展探究实验。实验步骤:①取4个相同的盒子分别标号为A、B、C、D、称取1000克品种和品质都相同的葡萄,随机分成质量相等的4份,分别放入其中。②A盒的葡萄不用保鲜剂,B、C、D盒的葡萄分别用1.00%、1.25%、1.50%的保鲜剂处理。③把4盒葡萄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分别在第3天、第6天和第9天的同一时间称重。④重复多次实验并计算失重率,之后求平均值。注:以葡萄失重率作为保鲜效果的标准,失重率=×100%。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折线图,如图。实验结论:保鲜剂的浓度对葡萄保鲜效果有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步骤②中,A盒内的葡萄不用保鲜剂,但通常要用处理。(2)本探究实验的实验组是(填字母)。(3)实验中用品种和品质都相同的葡萄,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其目的是。(4)生物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反思:①生物兴趣小组认为保鲜剂既能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又能降低(填“生理活动”)。有学生认为该实验结论的表述不严谨,请写出合理的改进建议:。【答案】(1)溶解保鲜剂的溶剂(或与B、C、D盒等量的清水)(2)B、C、D(3)遵循单一变量原则(4)①呼吸作用(或细胞呼吸)②实验结论应具体说明保鲜剂的浓度是如何影响水果保鲜的,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保鲜剂浓度越高,保鲜效果越好【解析】(1)在步骤②中,A盒内的葡萄不用保鲜剂,但通常要用溶解保鲜剂的溶剂或与B、C、D盒等量的清水处理。(2)本探究实验的B、C、D组变量进行了处理,属于实验组。(3)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用品种和品质都相同的葡萄,放在相同的环境中。(4)①生物兴趣小组认为保鲜剂既能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又能降低呼吸作用(或细胞呼吸)。②有学生认为该实验结论的表述不严谨,合理的改进建议:实验结论应具体说明保鲜剂的浓度是如何影响水果保鲜的,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保鲜剂浓度越高,保鲜效果越好。14.(2023•营口)某同学发现鱼缸中的水蚤在明亮一侧和阴暗一侧的数量不同。为探究光是否影响水蚤的分布,该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将50只水蚤、适量的培养液和空气密封在一根长60厘米的玻璃管内。步骤二:将玻璃管中水蚤轻轻摇匀,再将玻璃管水平放置并固定。用遮光布遮住整根玻璃管,静置5分钟。步骤三:如图所示,将遮光布移至30厘米处,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步骤四:当玻璃管中水蚤基本不再移动时,记录两种环境下水蚤的数目。将步骤二、三、四重复操作2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变量是。实验中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的目的是设置实验。(2)为控制单一变量,步骤一中应选择大小、生理状态等因素均(填“相同”或“不同”)的水蚤。(3)实验结果:明亮环境中水蚤的数目明显多于阴暗环境中水蚤的数目。据此得出的结论是:。【答案】(1)光对照(2)相同(3)光会影响水蚤的生活,水蚤喜欢在明亮环境中生活【解析】(1)本实验两组只有光不同,所以光是变量,在设计实验时,要给水蚤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目的是设置对照,其中明亮环境是实验组,黑暗环境是对照组。(2)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在科学实验中,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论更可靠,步骤一中应选择大小、生理状态等因素均相同的水蚤。(3)实验结果表明,水蚤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所以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光会影响水蚤的生活,水蚤喜欢在明亮环境中生活。15.(2023•西藏)科学研究表明,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从一包香烟中提炼出来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头牛。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水蚤为研究对象,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烟草浸出液的配制方法:①将两支烟的烟丝加160mL清水浸泡一天;②将四支烟的烟丝加160mL清水浸泡一天。用其浸出液做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水中的活水蚤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五次取平均值。在显微镜下观察两支烟的烟丝浸出液中的活水蚤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五次取平均值。在显微镜下观察四支烟的烟丝浸出液中的活水蚤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五次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清水两支烟的烟丝浸出液四支烟的烟丝浸出液水蚤个数55510秒内心跳次数353741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2)在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形成。(3)该兴趣小组的尼玛同学认为还需要增加两个组别,即用一支烟的烟丝浸出液和三支烟的烟丝浸出液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4)根据实验结果,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5)该兴趣小组在显微镜下发现水蚤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请你推测水蚤属于下列选项中的。A.节肢动物B.鱼类C.软体动物D.扁形动物(6)请写出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2)对照(3)配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4)促进(5)A(6)诱发肺部疾病(写出一条即可)【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2)对照实验应该根据变量来设置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故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3)增加两个组别,分别用一支烟的烟丝浸出液和三支烟的烟丝浸出液,可以增加两组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的实验组,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结果,随着烟草浸出液的浓度升高,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增加,由此可以判断: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5)显微镜下发现水蚤身体和附肢都分解,身体和附肢都分解是属于节肢动物的特征,故推测水蚤属于节肢动物,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16.(2023•衡阳)随着“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的推广和落实,保证了广大中小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为了探究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的影响,衡阳市某中学生物教师团队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第一步: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白鼠20只,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第二步: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甲组小白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小时,持续24天。乙组小白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与甲组相同。第三步:在实验的第6天、第12天、第18天、第24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白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2)在该探究实验中,设置乙组的作用是。(3)实验中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白鼠,且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4)分析如图可知,随着每组小白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白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从获得途径来看,小白鼠走迷宫的行为属于行为。(5)根据本实验的结果,请给你的同学提一条合理的建议:。【答案】(1)睡眠不足会不会影响学习能力(2)对照(3)控制单一变量(4)减少学习(5)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睡眠不足会不会对学习能力的影响?(2)限制甲组小白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小时,持续24天。乙组小白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与甲组相同,甲组和乙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每日睡眠时长,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因此设置乙组的作用是对照。(3)实验中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白鼠,且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4)分析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减少。经过训练,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5)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充足的睡眠能够使学习的能力提高,睡眠不足使学习能力减弱,建议同学们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17.(2023•青岛)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盐溶液会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科研人员通过对某种百合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探究AM真菌能否提高植物的抗盐性。(1)方法步骤:①选择完好且无病虫害的百合,用药物浸泡进行杀菌处理,目的是。②将杀菌后的百合用清水洗净,均分成2组。种植时,1组不接种AM真菌,1组接种AM真菌,采用相同规格的花盆,每盆定植3株。待株高30cm时,用0.8%的盐溶液浇灌。采用相同规格的花盆是为了。③在晴天,从7:00到17:00,测定气孔张开程度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2)实验结果与分析:据图可知,接种AM真菌后,植物气孔张开程度增大(填“增大”或“减小”),推测蒸腾作用会,同时(填气体)会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图中的实验结果证实接种AM真菌还能(填“增加”或“减少”)叶绿素含量,进而可能会增强植物的作用。(3)实验结论:。【答案】(1)杀死原有的细菌和真菌,防止对实验的干扰控制单一变量(2)增大旺盛二氧化碳增加光合(3)AM真菌能提高植物的抗盐性【解析】(1)①选择完好且无病虫害的百合,用药物浸泡进行杀菌处理,目的是杀死原有的细菌和真菌,防止对实验的干扰。②为了控制单一变量,种植时,采用相同规格的花盆。(2)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据图可知,接种AM真菌后,植物气孔张开程度增大,推测蒸腾作用会旺盛,同时二氧化碳会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时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图中的实验结果证实接种AM真菌还能增加叶绿素含量,进而可能会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3)实验结论:AM真菌能提高植物的抗盐性。18.(2023•济宁)科学探究方法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如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方案。请作答:装置实验对象处理方法实验结果A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不做处理1000mL池塘水,饲喂添加适量甲状腺激素制剂的等量饲料26天发育成小型青蛙B?1000mL池塘水,饲喂等量饲料37天发育成青蛙C破坏甲状腺1000mL自来水,饲喂等量饲料发育停止(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通常涉及、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过程。根据上表,你为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2)B组的处理方法“?”处应填。请指出并改正C组实验的错误。处理完成后应将三组实验装置放在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3)本实验中B组为对照组,若A、B对照,变量是。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抑制)蝌蚪的生长发育。(4)若要利用C组实验进一步证明实验结论,应怎样操作?。(5)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青蛙?放生。【答案】(1)提出问题甲状腺激素能(或不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2)不做处理自来水换成池塘水相同(3)B甲状腺激素(或是否添加甲状腺激素);促进(4)饲喂添加适量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观察发育情况(5)放生(合理即可)【解析】(1)生物学科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同学们已经知道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那么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吗?所以,做出的假设是甲状腺激素能(不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2)对照实验要保持单一变量。在对照实验中,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B组属于对照组,所以组的处理方法“?”处应填不做处理。C组应该把自来水换成池塘水。处理完成后应将三组实验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3)A和B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由实验结果可知: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4)若要利用C组实验进一步证明实验结论,C组应该饲喂添加适量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观察发育情况。(5)实验结束后,应该把蝌蚪发育成的小青蛙放到适宜的生存环境中。19.(2023•绵阳)蚯蚓穴居在土壤中,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某生物兴趣小组计划利用蚯蚓来分解果皮、菜叶等生活垃圾,净化环境。在确定处理方案时,该小组决定首先探究适合蚯蚓生活的土壤湿度(以土壤含水量表示)。实验方案如下:材料用具蚯蚓若干条,土壤,无盖的纸盒等。方法步骤Ⅰ.采集同种花园土壤,随机均分为5份,并使其土壤含水量依次递增,分别为30%、40%、50%、60%、70%。Ⅱ.将不同湿度的土壤分别平铺放入5个纸盒中,并对其编号。Ⅲ.将蚯蚓随机均分5组,分别放入5个纸盒土壤中的同一深度。置于阴暗环境中,其余的条件相同且适宜。Ⅳ.观察记录蚯蚓在不同湿度土壤中停留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动物。蚯蚓能用来处理生活垃圾,是因为蚯蚓的食物来源是土壤中的(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该实验的变量是。实验中各组土壤的种类、多少等都应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3)理论上,在该实验中,蚯蚓停留的时间,说明该土壤湿度越适合蚯蚓生活。若土壤含水量过高,蚯蚓很快会从土壤里钻出来,这是因为蚯蚓需要的不足,蚯蚓钻出土壤进行呼吸。(4)实验中,每个组用多条蚯蚓而不用1条的原因是。【答案】(1)环节有机物(2)土壤湿度控制单一变量(3)越长氧气(4)避免出现偶然性,影响实验结果【解析】(1)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消化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所以,可以用蚯蚓来处理生活垃圾,将垃圾中的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盐。(2)从题中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适合蚯蚓生活的土壤湿度,所以实验的变量是:土壤湿度。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土壤湿度,故各组土壤的种类、多少等都应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3)根据题中实验,蚯蚓停留在土壤中的时间越长,说明该土壤湿度越适合蚯蚓生活。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若土壤含水量过高,会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需要的氧气不足,会钻出土壤进行呼吸。(4)如果仅用1条蚯蚓进行实验,会使实验结果容易出现偶然性。故每个组用多条蚯蚓而不用1条的原因是:避免出现偶然性,影响实验结果。20.(2023•黄石)“双减”政策实施后,同学们有了更多的课外时间来开展实践活动。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打孔器、烧杯、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新鲜绿萝叶片、秒表、不同瓦数的白炽灯(瓦数越大,光照越强)等。实验步骤:①取4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编号为1、2、3、4,并在烧杯中加入等量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②用打孔器将叶片打成大小相同的叶圆片(40片),并抽真空处理(目的是去除叶圆片中的空气),将处理后的叶圆片均分到4个烧杯中,叶圆片全部沉入烧杯底部;③将4个烧杯分别放在15W、25W、35W、45W的白炽灯下,固定灯与烧杯的距离。记录烧杯中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烧杯编号1234白炽灯瓦数(W)15253545上浮所需时间(s)8.06.24.12.6(1)小组同学就叶圆片上浮的原因向物理老师请教,物理老师解释说叶圆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导致叶圆片浮力增大而上浮。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该气体为。(2)上述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实验过程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应。(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一定范围内,白炽灯的瓦数越大,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越短。由此,该兴趣小组可得出的结论为。(4)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光合作用对于整个生物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光合作用的意义:。(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氧气(2)光照强弱相同(3)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旺盛(4)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等)【解析】(1)小组同学就叶圆片上浮的原因向物理老师请教,物理老师解释说叶圆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导致叶圆片浮力增大而上浮。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该气体为氧气。(2)上述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弱。实验过程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除了光照强弱的不同之外,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应相同。(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一定范围内,白炽灯的瓦数越大,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越短。由此,该兴趣小组可得出的结论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旺盛。(4)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因此,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光合作用对于整个生物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等。21.(2023•宿迁)英国科学家哈维通过实验,提出血液循环理论。哈维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有一种血管,把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液连通起来。“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实验可以帮助我们验证哈维的猜想。图甲是“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图,图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1)实验时先用B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及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A.高倍镜B.低倍镜(2)观察过程中,如果视野中的物像模糊,可以调节。A.细准焦螺旋B.粗准焦螺旋(3)观察时发现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图乙中的①。A.动脉B.静脉(4)通过观察,发现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A.③→②→①B.①→②→③(5)通过实验证明,哈维的猜想是正确的。在动脉和静脉之间有一种血管,把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液连通起来,这一血管就是图乙中的。A.②B.③【答案】(1)B(2)A(3)A(4)B(4)A【解析】(1)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选用低倍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故选:B。(2)如果物像模糊,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故选:A。(3)图乙中的①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流速度最快,故选:A。(4)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故选:B。(5)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故这一血管就是图乙中的②,故选:A。22.(2023•牡丹江)为了深刻认识“吸烟有害健康”,某中学八年6班生物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组别一二三四五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等量)清水浸出液Ⅰ浸出液Ⅱ浸出液Ⅲ浸出液Ⅳ10秒内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3536373941提示:向四个盛有某种香烟烟丝各半支的小烧杯中,分别加入50毫升、40毫升、30毫升、20毫升蒸馏水,浸泡一天,配制出烟草浸出液Ⅰ、Ⅱ、Ⅲ、Ⅳ,其浓度依次增加。(1)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2)本实验应尽量选取大小一致、营养状况相同的成年水蚤,水体、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目的是保证。(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蚤的心率会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增加而。(4)实验结论: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选填“抑制”或“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5)2023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无烟为成长护航”。结合此主题和上述实验结论,你的做法是:(一点即可)。【答案】(1)烟草浸出液的浓度(2)单一变量(3)增加(4)促进强(5)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吸烟【解析】(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第一组加清水的作用是对照。(2)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烟草浸出液的浓度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环境中除烟草浸出液的浓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目的是保证单一变量。(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清水中水蚤的心率最低,在烟草浸出液中随浓度的增大,心率逐渐增加。(4)根据表中数据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由小增大,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由35增加到41,表明烟草浸出液对心率有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5)2023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无烟为成长护航”。结合此主题和上述实验结论吸烟有害健康,的做法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吸烟(合理即可)。23.(2023•果洛州)酸奶是青海有名的小吃,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以乳酸菌为菌种通过发酵作用来制作的,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制作酸奶的最适温度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将600mL新鲜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提供菌种),搅拌均匀;第二步:取6个大小相同的小碗,煮沸消毒,编号为1~6号,分别倒入100mL混合后的牛奶;第三步:将6个小碗用保鲜膜密封,分别置于10℃、20℃、30℃、40℃、50℃、60℃恒温箱中培养;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分别从1~6号小碗中取样检测其中乳酸菌的数量,并记录。该生物兴趣小组将所记录的数据绘制成了如下曲线图,请分析作答:(1)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小碗要消毒,目的是。(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其他条件都必须保持。(3)据图分析,在10~40℃时乳酸菌的数目数会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而,超过40℃后则开始减少,由此可知,发酵酸奶最佳温度为℃左右。(4)在制作酸奶过程中,你觉得还可以探究哪些问题?(答出一条即可)【答案】(1)杀灭杂菌(2)温度相同且适宜(3)增多40(4)制作酸奶是否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答案不唯一)【解析】(1)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小碗要消毒,目的是杀灭杂菌,避免干扰实验结果。(2)由题干可知,将6个小碗用保鲜膜密封,分别置于1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