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基坑工程课件_第1页
高层建筑施工基坑工程课件_第2页
高层建筑施工基坑工程课件_第3页
高层建筑施工基坑工程课件_第4页
高层建筑施工基坑工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坑工程1.1基坑工程的内容、设计原则与安全等级1.1.1基坑工程的内容基坑工程勘察;基坑支护结构(或放坡)的设计与施工;控制基坑地下水位;基坑土方工程的开挖与运输;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工程监测;基坑周围的环境保护。11.1.2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安全可靠——满足强度、稳定和变形的要求,确保基坑施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经济合理——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从造价、工期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方案;施工方便——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下,要考虑施工的可能性和方便施工。21.1.3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方法:采用分项系数表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这种极限状态的是支护结构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土体失稳、过大变形导致支护结构或基坑周边环境破坏。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这种极限状态的是支护结构的变形已妨碍地下结构施工,或影响基坑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功能。所以,支护结构应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和变形验算(对于一级基坑和变形有限制的二级基坑侧壁)。31.1.4安全等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分为三级:一级——γ=1.1

二级——γ=1.0

三级——γ=0.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分为三级:一级H>10.0m

二级7.0≤H≤10.0m

三级H<7.0m41.2基坑工程勘察1.2.1岩土勘察勘察时间:与建筑地基详勘阶段同步进行。勘察范围:取决于开挖深度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取开挖边界外1~2倍开挖深度,软土勘察范围尚宜扩大)。勘探点间距:15~30m。地层变化较大时,应增加勘探点查明分布规律。勘探点深度:不宜小于1倍开挖深度。软土地区应穿越软土层。5勘察资料:

1)场地土层的类型、特点、土质性质;

2)基坑及围护墙边界附近,场地填土、暗浜、古河道及地下障碍物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与深度,表明其对基坑工程的影响;

3)场地浅层潜水和坑底深部承压水的埋藏情况,土层渗流特性及产生流砂、管涌的可能性;

4)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所需土、水指标(物理指标、抗剪强度指标、土的渗透系数、土的基床系数指标等)。61.2.2水文地质勘察应提供下列情况和数据:

1)地下各含水层的视见水位和静止水位;

2)地下各含水层中水的补给情况和动态变化情况,与附近水体的连通情况;

3)基坑底以下承压水的水头高度和含水层的界面;

4)分析施工过程中水位变化对支护结构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应采取的措施。71.2.3基坑周边环境勘察应包括以下内容:

1)查明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类型、层数、基础类型和埋深、基础荷载大小及上部结构现状;

2)查明基坑周边各类地下设施,包括给水、排水、电缆、煤气、污水、雨水、热力等管线的分布与现状;

3)查明基坑四周道路的距离及车辆载重情况;

4)查明场地四周和邻近地区地表水汇流和排泻情况,地下水管渗漏情况及对基坑开挖的影响。此外,尚应对地下结构设计资料进行收集和了解。8

1.3支护结构设计

1.3.1支护结构选型(1)支护结构按其工作机理和围护墙的形式分类:水泥土墙式: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高压旋喷桩墙排桩与板墙式:板桩式——钢板桩、混凝土板桩、型钢横挡板排桩式——预制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板墙式——现浇地下连续墙、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组合式——加筋水泥土墙(SMW工法)、高应力区加筋水泥土边坡稳定式:土钉墙、喷锚支护逆作拱墙式:9

(2)围护墙选型

1)水泥土墙:工艺——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法(造价高)。截面形式——格栅形,长宽比≤2;优点:坑内无支撑,便于机械化快速挖土;具有防水、防渗功能(渗透系数≤10-7cm/s),比较经济。缺点:坑深≤6.0m;位移相对较大;墙厚相对较大(与红线及周围环境有关)。适用范围:坑深≤6.0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三级;地基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pa。置换率——淤泥≥0.8、淤泥质土≥0.7、一般粘土、砂土≥0.6相邻桩搭接:≥200mm水泥掺入比(水泥重量/加固土体重量的比值):12%~14%水泥土强度:28d无侧限抗压强度qu≥0.8Mpa1011截面型式(格栅式)1213142)钢板桩(槽钢、热轧锁口钢板桩)槽钢

优点:材料来源广;施工简便;可重复使用。

缺点:截面抗弯刚度弱;搭接不严密,不能完全止水。

适用范围:深坑≤4.0m;槽钢长6~8m,可设拉锚或支撑。15161718

热轧锁口钢板桩

截面形式:U形、L形、一字形、H形和组合形

优点:材料质量稳定;软土地区打设方便;施工速度快而且简便;有一定的挡水能力;可重复使用;一般费用较低。

缺点:截面抗弯刚度不够大;用于较深的基坑时支撑(拉锚)工作量大,否则变形较大;在透水性较强的土层中不能完全挡水;拔出时易带土,如处理不当会引起土层位移,可能危害周围环境。

适用范围:深坑≤5.0~8.0m;与拉锚或支撑道数有关。1920212223243)型钢横挡板(桩板式支护结构)构成:工字钢(或H型钢)+横挡板(衬板)+围檩

+支撑适用范围: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工艺:先打设工字钢(或H型钢),后边挖土边加设横挡板。施工结束后可拔出

H型钢和回收横挡板。横挡板多用厚度60mm的木板或预制混凝土薄板。25262728294)钻孔灌注桩优点:无噪声、无振动、刚度大,抗弯能力强,变形较小。缺点:工期长,造价高。适用范围:用于一、二、三级基坑;坑深

7~15m(悬壁式≤5m);一般加设内支撑或(拉锚);桩径600~

1000mm。灌注桩复合支护形式:灌注桩+搅拌桩止水帷幕、灌注桩+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双排灌注桩、灌注桩+土钉支护等。

30313233343536375)挖孔桩(矩形、异形截面)优点:便于检验土层;可多桩同时施工;桩身直径大。缺点:施工条件差;劳动强度大。适用范围:宜用于土质较好地区。注意:地下水位较高时应注意挡水;抽水时应注意对邻近地面建筑的影响;注意流砂流泥的影响。38396)地下连续墙优点:施工时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能紧邻建筑物施工(200mm);刚度大、整体性好;变形小;能实现两墙合一;可采用逆作法施工。缺点:费用相对较高;接头构造复杂;泥浆多。适用范围:多用于12m以上的基坑;用于一、二、三级基坑;墙厚一般600~1200mm。40414243被动区加固4445467)加筋水泥土墙(SMW工法)优点:具有受力和抗渗两种功能;H型钢用后可拔出重复使用,构造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低。适用范围:多用于8~10基坑;用于一、二、三级基坑;水泥掺入比达20%。我省目前做法是浆H型钢插到搅拌桩外47488)土钉墙优点:经济;施工方便;缺点:需分层挖土;对周围环境影响大;变形大。适用范围:基坑深度小于12m(我省规定软土基坑深度小于4m);适用于二、三级非软土场地。4950复合土钉墙的种类a土钉墙+止水帷幕+预应力锚杆

b土钉墙+止水帷幕51c土钉墙+预应力锚杆

d土钉墙+微型桩复合土钉墙的种类种类续152e土钉墙+止水帷幕+微型桩+

预应力锚杆

f土钉墙+止水帷幕插筋+预应力锚杆

复合土钉墙的种类种类续2539)逆作拱墙平面形式:圆形闭合拱圈、椭圆形闭合拱圈和组合拱圈。拱墙截面形式:Z字型拱墙、Z字型拱墙叠合、Z字型拱墙+肋梁、加厚肋壁。适用范围:三级基坑;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应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地面时,应采用降水或截水措施。技术要求:圆形拱墙壁厚不宜小于400mm,其它拱墙壁厚不宜小于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拱墙水平方向应通长双面配筋,钢筋总配筋率不小于0.7%。拱墙在水平方向分段施工,垂直方向分层施工,施工应错开。54555610)、土钉+PHC管桩复合支护57585911)LXK工法

悬臂式水泥土加筋支护结构60水泥土加筋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地锚三角形支护结构61门架式加筋水泥土桩支护结构62加筋水泥土桩墙+多排水泥土地锚支护结构63加筋水泥土与锚杆、土钉支护64钢花管式水泥土地锚65注浆搅拌式水泥土地锚66旋喷法形成水泥土地锚67土体锚杆的施工方法及其所采用的锚杆组合件68后仰锚拉钢桩支护方案----后仰钢桩与伞形扩孔地锚结合69(3)支撑体系选型支撑分类:内支撑——受力合理、安全可靠、变形小,但挖土和地下室结构施工不便,一般需要换撑。外支撑(拉锚、土锚、锚杆)——挖土方便,但用于软土场地变形较大,易超出红线。7071727374

1)内支撑

内支撑体系:冠梁或腰梁(围檩)、支撑(对撑、角撑)和立柱。内支撑按照材料分为: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多道支撑时钢与混凝土混合使用。75767778798081

钢支撑钢管支撑:用Φ609钢管,壁厚:10、12、14mm,型钢支撑:用H型钢。纵横交叉部位采用上下叠交固定或专门“十”定型接头。优点:安拆方便、速度快,能尽快发挥支撑作用,减少时间效应,围护变形小,可重复使用,多为租赁方式,便于专业化施工;可以施加预紧力。缺点:整体刚度相对较弱,支撑间距相对较小,由于两个方向施加预紧力,使纵、横向支撑的连接处处于铰接状态。8283

混凝土支撑优点:形状多样性(直线、曲线等);可进行优化布置;整体刚度大;围护变形小;截面和配筋可根据需要设计。缺点:支撑成形和发挥作用时间长;一次性,不能重复利用;拆撑相对困难。8485

立柱对平面尺寸大的基坑,在支撑交叉点处需设立柱。立柱构造:四个角钢组成的格构式钢柱、圆钢管或型钢。86

2)内支撑布置

综合考虑下列因素:基坑平面形状、尺寸和开挖深度;基坑周围环境保护要求和邻近地下工程的施工情况;主体工程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