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开福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B.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C.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图II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2、下列关于甲烷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甲烷极难溶解于水C.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 D.实验室常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烷气体3、为了提高公众认识地球保障发展意识,江苏省各地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下列活动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A.加强海底可燃冰,锰结核的探测与开发研究B.积极推广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C.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D.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迁至偏僻的农村地区,提高居民收入4、下图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烧杯中所盛液体都是稀硫酸)()A. B. C. D.5、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CuSO4溶液 B.蔗糖 C.NaCl D.铜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mol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0.3NA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为2NAD.密闭容器中,1

molN2与4molH2

充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7、下列关于新制氯水及久置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久置的氯水变为无色B.新制的氯水漂白作用强,久置的氯水漂白作用很弱C.新制的氯水所含微粒种类多,久置的氯水所含微粒种类较少D.新制的氯水中无氯离子,久置的氯水中含有氯离子8、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CH2===CH—CH3B.将铁屑、稀溴水、苯混合制溴苯C.苯和硝基苯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B.苯、溴苯和乙醇可以用水鉴别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D.甘氨酸(NH2-CH2-COOH)既能与NaOH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10、第Ⅶ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A.电子层数B.核外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原子半径11、下列使用漏斗的实验中,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甲所示装置吸收HCl尾气B.用图乙所示装置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备CO2气体C.用图丙所示装置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并把碘的苯溶液从漏斗下口放出D.用图丁所示装置用锌粒与稀盐酸制取H2气体12、下列关于CH4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互为同系物 B.与所有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C.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同 D.通常情况下前者是气体,后者是液体13、“嫦娥一号”需完成的四大科学目标之一是探测下列14种元素在月球的含量和分布:K、Th、U、O、Si、Mg、Al、Ca、Fe、Ti、Na、Mn、Cr、Gd,其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A.4种 B.5种 C.6种 D.7种14、S2Cl2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常温下,S2Cl2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2Cl2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B.13.5gS2Cl2中共价键的数目为0.4NAC.S2Cl2与水反应时S-S、S-C1键都断裂D.S2Cl2中S-S键和S-C1键是共价键15、对于反应2A+3B=2C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7mol/(L.s)B.v(B)=0.8mol/(L.s)C.v(A)=7.0mol/(L.min)D.v(C)=0.6mol/(L.s)1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之一是组成元素简单,相对分子质量大B.聚乙烯有固定的熔点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D.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17、乙烯酮(=C=O)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含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通式可表示为。下列反应不合理的是A.B.C.D.18、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A.分子个数 B.原子个数 C.物质的质量 D.物质的量19、(题文)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极是负极B.电子由b通过灯泡流向aC.该电池总反应是2H2+O2=2H2OD.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0、下列5种烃:①CH3CH2CH(CH3)2②CH3C(CH3)3③丙烷④戊烷⑤CH3CH(CH3)2,其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⑤②①③④D.④①②⑤③2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 B.H2O的结构式:H-O-HC.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 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H<0B.△H<0,△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C.-10℃的水结成冰,可用熵变的判据来解释反应的自发性D.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用于所有的过程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A是一种气态烃。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中成路线如下图所示:(1)A制备B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利用B与钠反应制备氢气,若制得1molH2需要B________mol。(3)物质B在空气中可以被氧气为C,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①写出加入的试剂:(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②写出有关的操作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24、(12分)下表中列出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信息,请推断后回答:元素有关信息A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0.074nmB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形成的单质是黄绿色有毒气体C原子半径为0.102nm,其单质为黄色固体,可在A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按1:1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E原子半径为0.075n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与其氢化物形成一种盐(1)写出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写出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2)写出A与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写出B与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填化学式)。(4)写出D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产物为淡黄色固体,该氧化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5)砷(As)与E同一主族,As原子比E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As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25、(12分)为了探究Cu(NO3)2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Ⅰ.Cu(NO3)2的氧化性将光亮的铁丝伸入Cu(NO3)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Cu2+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请完成下表:操作反应或现象结论(1)取少量除尽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溶液,振荡现象____存在Fe3+(2)取少量除尽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3[Fe(CN)6]溶液,振荡离子方程式____存在Fe2+Ⅱ.Cu(NO3)2的热稳定性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中,用酒精喷灯对Cu(NO3)2固体加强热,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经验证为O2。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2)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需要在A、B间加入装置M,请在方框中画出M装置。_________(3)下图为Cu(NO3)2样品高温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分数w%随温度变化的曲线)。Cu(NO3)2加热到200℃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继续高温至1000℃生成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26、(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第Ⅶ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③④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1)写出装置B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依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制取氯气。(3)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________(填“X”或“Y”)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D中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5)某同学根据①②两处棉球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l、Br、I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上述实验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该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27、(12分)某课外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对原电池和电解原理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Ⅰ.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不能替代Cu作电极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石墨B.铝C.铂D.银(1)N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与第一组实验不同的现象: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得知,高铁酸根离子(FeO41﹣)在溶液中呈紫红色.(3)电解过程中,X极区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之一为Fe﹣6e﹣+8OH﹣═FeO41﹣+4H1O若在X极收集到671mL气体,在Y极收集到168mL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则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________g.(5)在碱性锌电池中,用高铁酸钾作为正极材料,电池反应为1K1FeO4+3Zn=Fe1O3+ZnO+1K1ZnO1.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28、(14分)铀(U)是一种稀有金属,制造氢弹的重要原料。提取铀涉及的反应为:UF4+2MgU+2MgF2。在该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若反应中消耗1molMg,则生成U______mol。29、(10分)I.根据下列6种微粒符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①1H②2H③3H④14C⑤14N⑥16O(l)共有______种核素,属于______种元素。(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3)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_______,中子数相等的是__________。II.现有6种物质:①MgCl2②HCl③SO2④K2CO3⑤CaO⑥NaOH请根据下列标准,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l)属于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_。(2)只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3)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因为断裂旧键要吸收能量、形成新键要放出能量,A正确;B.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正确;C.图I所示的装置不是原电池,故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不正确;D.图II所示的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为放热反应,D正确;本题选C。2、C【解析】

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可燃和无毒的气体,故A正确;B.甲烷为最简单的烷烃,为非极性分子,而水为极性分子,故甲烷的溶解度很小,极难溶解于水,故B正确;C.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故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故C错误;D.甲烷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烷,故D正确;故选C。3、D【解析】

可以从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和绿色环保的含义进行分析,认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积极推进资源合理开发、节约能源的行为都是符合“地球保障发展意识”的主题的理念进行解答。【详解】A.综加强海底可燃冰,锰结核的探测与开发研究,积极推进了资源合理开发,符合题意,故A正确;B.积极推广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仅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如化石燃料,而且减少污染,符合题意,故B正确;C.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积极推进了资源合理开发,符合题意,故C正确;D.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迁至偏僻的农村地区,虽能提高居民收入,但会破坏环境,得不偿失,故D错误。故选D。4、D【解析】

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原电池构成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作电极;(2)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构成电路或参加反应);(3)形成闭合回路(两电极接触或用导线连接),因此选项A、B、C中装置均能形成原电池,装置D中不能构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答案选D。5、C【解析】

根据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化合物来解答此题。【详解】A.CuSO4溶液是硫酸铜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B.蔗糖是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不能导电,也不属于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C.NaCl溶于水时能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具有导电性,属于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D.铜是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等属于电解质,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等属于非电解质,理解电解质概念时,抓住关键词“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等导电”,电解质不一定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只有在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才称为电解质。6、C【解析】分析:A.根据3NO2+H2O=2HNO3+NO反应计算反应转移电子数;B.标准状况下,苯为液态;C.甲烷和乙烯分子中均含有4个氢,因此可以计算出0.5mo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D.N2与H2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100%转化成生成物。详解:在3NO2+H2O=2HNO3+NO反应中,+4价氮元素变化到+5价和+2价,所以1mol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A错误;标准状况下,苯为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B错误;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量为0.5mol,甲烷和乙烯中均含有4个氢原子,因此0.5mo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为2NA,C正确;N2与H2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100%转化成生成物,因此密闭容器中,1molN2与4molH2充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A;D错误;正确选项C。点睛:本题是对阿伏加德罗常知识的综合考察,涉及知识面广,注重基础,难度不大,做题时要注意苯的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等易错点。7、D【解析】

A.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呈黄绿色,而久置氯水溶质为HCl,溶液为无色,故A正确;B.新制氯水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久置氯水中HClO浓度较小,漂白作用很弱,故B正确;C.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水也发生电离,所以新制氯水含有Cl2、HClO、H+、Cl-、ClO-、OH-等粒子,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久置的氯水可看作是浓度很稀的盐酸,只含有H+、Cl-、OH-等粒子,故C正确;D.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含有Cl2、HClO、H+、Cl-、ClO-、OH-等粒子,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8、D【解析】

A.乙烯和CH2=CH-CH3都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鉴别,A错误;B.将铁屑、液溴、苯混合制溴苯,不是溴水,B错误;C.苯和硝基苯互溶,不能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应该是蒸馏,C错误;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铜转化为氧化铜,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乙醇把氧化铜还原为铜,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D正确。答案选D。9、C【解析】

A.石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B.苯和溴苯密度不同,且都不溶于水,乙醇与水任意比互溶;

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水解时,18O位于乙醇中;

D.甘氨酸(NH2-CH2-COOH)含有氨基和羧基,具有两性;【详解】A.石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A项正确;B.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且都不溶于水,乙醇与水任意比互溶,所以可以鉴别,B项正确;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水解时,18O位于乙醇中,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C项错误;D.甘氨酸(NH2−CH2−COOH)含有氨基和羧基,具有两性,氨基能和HCl反应、羧基能和NaOH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C。【点睛】要注意烃类物质密度都小于水。10、C【解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因此第Ⅶ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答案选C。点睛:掌握影响化学性质的因素是解答的关键,另外需要注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也叫价电子,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而副族或第Ⅷ族的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电子也叫价电子。11、D【解析】

A.HCl极易溶于水,吸收HCl时应防止倒吸,漏斗口边缘应该刚刚没入水面下,故A不选;B.碳酸钠粉末会从多孔塑料板漏下去,不能起到该装置应起的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作用,故B不选;C.苯密度比水小,萃取碘后在上层,应把下层的水从漏斗下口放出,然后再把碘的苯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故C不选;D.安全漏斗中部可以储存一部分加入的稀盐酸,起到液封作用,故D选;故选D。12、A【解析】

的分子式为C4H10,CH4和均属于烷烃,通式为CnH2n+2,互为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详解】A项、CH4和均属于烷烃,通式为CnH2n+2,互为同系物,故A正确;B项、CH4和与其他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C项、CH4和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故C错误;D项、碳原子数为1-4的烷烃常温下是气体,则CH4和均是气体,故D错误;故选A。13、B【解析】

短周期即一、二、三周期,K、Th、U、O、Si、Mg、Al、Ca、Fe、Ti、Na、Mn、Cr、Gd中O、Si、Mg、Al、Na位于短周期,故B正确;故选B。【点睛】熟练掌握短周期元素种类及各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B【解析】分析:S2Cl2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Cl-S极性键和S-S非极性键,常温下,S2Cl2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即有二氧化硫产生,则与水发生反应2S2Cl2+2H2O=SO2↑+3S↓+4HCl,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根据示意图可知S2Cl2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A正确;B.13.5gS2Cl2的物质的量是13.5g÷135g/mol=0.1mol,分子的结构为Cl-S-S-Cl,则0.1molS2C12中共价键的数目为0.3NA,B错误;C.与水发生反应2S2Cl2+2H2O=SO2↑+3S↓+4HCl,S-S键和S-Cl键都断裂,C正确;D.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由结构式可知含有S-S键和S-Cl键,且为共价键,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以S2Cl2的结构为载体,考查分子结构、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等,难度不大,是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学生能力的考查,注意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是一道不错的能力考查题目,注意题干已知信息的灵活应用。15、A【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以同一个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比较。详解:A.v(A)=0.7mol/(L.s);

B.v(A):v(B)=2:3,故v(A)=23×v(B)=23×0.8mol/(L.s)=0.53mol/(L.s);

C.v(A)=7.0mol/(L.min)=7.060mol/(L.s)=0.12mol/(L.s);

D.v(A):v(C)=1:1,故v(A)=v(C)=0.6mol/(L.s);

故A反应速率最快,16、B【解析】

A.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有小分子加聚或者缩聚得到,所有组成元素较简单;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相对分子质量较大,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聚乙烯由于n值不同,聚乙烯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B项错误,符合题意;C.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所以通过最简式计算,则相同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含有的CH2相同,完全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对高分子化合物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注意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17、C【解析】

由信息可知,乙烯酮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时,H原子加在端C原子上,含H化合物中的其余部分与羰基中的C相连,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由信息可知,乙烯酮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时,H原子加在端C原子上,含H化合物中的其余部分与羰基中的C相连。A.乙烯酮与HCl加成生成CH3COCl,故A正确;B.乙烯酮与H2O加成生成CH3COOH,故B正确;C.乙烯酮与CH3OH加成生成CH3COOCH3,故C错误;D.乙烯酮与CH3COOH加成生成,故D正确;答案选C。18、D【解析】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答案选D。19、B【解析】试题分析:A、H2通入a极,H2失去电子生成H+,所以a极为负极,正确;B、电子在外电路中由负极移向正极,即由a通过灯泡流向b,错误;C、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正确;D、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氢氧燃料电池原理和方程式的书写。20、D【解析】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则③中碳原子是3个,碳原子数最少,故沸点最低;⑤中碳原子是4个,故沸点高于③;①②④中碳原子数都是5个,但从②到①到④支链越来越少,故沸点越来越高,因此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④①②⑤③,答案选D。21、D【解析】分析:A.根据葡萄糖的分子组成判断;B.根据水分子中含有2对共用电子对分析;C.根据乙醇的分子组成解答;D.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7。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分子式:C6H12O6,A正确;B.H2O的电子式是,则结构式:H-O-H,B正确;C.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结构简式:CH3CH2OH,C正确;D.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7,结构示意图:,D错误。答案选D。点睛:掌握常见有机物的表示方法是解答的关键,例如用短线“—”表示原子之间所形成的一对共用电子进而表示物质结构的式子称为结构式,省略了部分短线“—”的结构式称为结构简式。另外还需要注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22、D【解析】

A.△H=生成物能量和-反应物能量和,当生成物能量和大于反应物时,△H>0,故A错误;B.根据△G=△H-T•△S判断,对于△H<0、△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如△G<0,反应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C.水结成冰是熵减小的过程,依据熵判据应该是非自发的,故C错误;D.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又都不能独立地作为自发性的判据,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体系的焓变和熵变。体系自由能变化(符号△G)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对体系的影响:△G=△H-T△S.△G<0,反应自发进行,△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故D正确;故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H2=CH2+H2OCH3CH2OH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2CH3CH2OH+O22CH3CHO+2H2O饱和碳酸钠溶液H2SO4分液蒸馏【解析】B和D反应生成乙酸乙酯,B氧化生成C,C氧化生成D,故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A与水反应生成乙醇,故A为乙烯。(1)乙烯与与水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2)乙醇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放出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根据方程式,制得1molH2需要2mol,故答案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3)乙醇在空气中可以被氧气为乙醛,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4)①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a,溶解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乙酸乙酯在碳酸钠溶液中不溶分层分液后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蒸馏混合溶液分离出乙醇,然后向剩余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b,稀硫酸与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和硫酸钠混合溶液,蒸馏将醋酸分离出来,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稀硫酸溶液;

②乙酸乙酯在碳酸钠溶液中不溶分层分液后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蒸馏混合溶液分离出乙醇,故答案为分液;蒸馏。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涉及烯烃、醇、醛、羧酸的性质与转化和乙酸乙酯的除杂。解题时注意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性质的掌握。本题的易错点是方程式的书写。24、第三周期第ⅥA族H2O>H2SH2SO4<HClO4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33AsH3【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A、B、C、D、E,A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0.074nm,可推知A为O元素;B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形成的单质是黄绿色有毒气体,则B为Cl元素;C原子半径为0.102nm,其单质为黄色晶体,可在A的单质中燃烧,则C为S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按1:1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则D为Na元素;E的原子半径为0.075n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与其氢化物形成一种盐X,则E为N元素,X为NH4NO3,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为O元素;B为Cl元素;C为S元素;D为Na元素;E为N元素,X为NH4NO3。(1)C为Cl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ⅦA族,D为N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NaOH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ⅦA族;;(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A与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2O>H2S,故答案为:H2O>H2S;(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B与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2SO4<HClO4,故答案为:H2SO4<HClO4;(4)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产物为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故答案为: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5)砷(As)与N元素同一主族,As原子比E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As的原子序数为7+8+18=33,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与氨气相似,为AsH3,故答案为:33;AsH25、KSCN溶液变红3Fe2++2[Fe(CN)6]2-=Fe3[Fe(CN)6]2↓除去NO22Cu(NO3)2=2CuO+4NO2↑+O2↑Cu2O【解析】

Ⅰ.铁离子与硫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验证铁离子的存在;亚铁离子的检验是K3[Fe(CN)6]溶液和亚铁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沉淀,据此进行解答;Ⅱ.(2)根据题意装置A中用酒精喷灯强热,产生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可知装置B中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3)为了防止C装置中的液体到吸入发生装置A,需要在A、B间加入安全瓶,有缓冲作用;(4)根据M(Cu(NO3)2)×w%=固体产物的摩尔质量或倍数求出摩尔质量,然后求出分子式,据实验可知还有产物二氧化氮与氧气,然后书写方程式。【详解】Ⅰ.取少量除尽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若含有铁离子溶液会变血红色,验证亚铁取少量除尽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3[Fe(CN)6]溶液,K3[Fe(CN)6]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方程式为:2[Fe(CN)6]3-+3Fe2+═Fe3[Fe(CN)6]2↓;Ⅱ.(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2;(3)安全瓶中导气管略露出胶塞,如图:,可以防止C装置中的液体到吸入发生装置A;(4)Cu(NO3)2加热到200℃时,M(Cu(NO3)2)×w%=188g/mol×42.6%=80g/mol,恰好是CuO的摩尔质量,据实验可知还有产物二氧化氮与氧气,方程式为:;继续高温至1000℃时,M(Cu(NO3)2)×w%=188g/mol×38.3%=72g/mol,恰好是固体Cu2O的摩尔质量的一半,故产物为固体Cu2O。26、分液漏斗圆底烧瓶AXCl2+2Br+===2Cl-+Br2棉球变蓝Cl2+2OH-===Cl-+ClO-+H2O检验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不能实验无法证明Br和I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分析: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也可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NaBr溶液、碘化钾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Br2、I2,氯气在碱性溶液中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a为分液漏斗,b为圆底烧瓶;(2)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装置,选择A装置;(3)检验氯气的性质时,不能先通过NaOH溶液,否则会消耗氯气,且起不到尾气吸收的作用,应从X端进气。①氯气与NaBr溶液反应生成B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②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实验现象是棉球变蓝;③氯气有毒需要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在碱性溶液中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4)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把品红放在最后可观察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5)由于不能保证氯气和溴化钠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溴单质中含有过量的氯气,则不能证明Br和I得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点睛:本题考查氯气制备、性质实验的设计、物质性质和反应现象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有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污染性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27、B1H1O+1e﹣═H1↑+1OH﹣增大0.183Zn-6e﹣+10OH﹣═ZnO+1ZnO11-+5H1O【解析】分析:Ⅰ.图1中,左边装置是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如果要找电极材料代替铜,所找材料必须是不如锌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M是阳极,N是阴极,电解池中阴极上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