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全解全析)_第1页
语文-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全解全析)_第2页
语文-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全解全析)_第3页
语文-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全解全析)_第4页
语文-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前猜想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最核心技术,其发展趋势往往决定着产业的整体发展走向。近年来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显著提升,从早期的普遍不足100W·h/kg提高到2020年的普遍在180W·h/kg左右,进入2021年之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更是进一步实现突破,宁德时代、LG、松下、比亚迪、中航锂电等动力电池企业都在积极研发高能量密度电池和固态电池。2021年10月上市交付的美国某豪华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为832km,成为全球首款续驶里程超过800km的量产上市的纯电动汽车。在2021年11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1年第10批)中,广汽埃安某款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05W·h/kg,续驶里程达到1008千米,2022年1月正式上市,成为全球首款能量密度超过200W·h/kg、续驶里程超过1000千米的在售纯电动汽车,此外蔚来、比亚迪、上汽等整车企业都计划在未来推出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新能源车型。新能源汽车自燃率虽然低于燃油车,但动力电池一旦起火.极易产生爆炸,造成远高于燃油车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近年来动力电池企业除了提升电池性能之外,还积极在电池安全领域创新:2020年3月比亚迪率先发布主打新能源车辆安全的刀片电池,可以轻松完成针刺试验,首先搭载于旗下的汉车型,比亚迪汉上市以来销量节节攀升,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电池起火事故;2021年3月广汽埃安发布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并顺利通过针刺热扩散试验,实现电池包针刺不起火,旗下车型至今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2021年9月长城汽车发布大禹电池,可实现电芯化学体系全覆盖,任意位置的单个或多个电芯触发热失控的情况下保证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率先搭载在旗下沙龙汽车产品。未来动力电池安全性将会显著提升,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的驾乘环境。除了动力电池技术之外,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保障技术,充换电技术一直在持续发展,已经得到巨大提升,其中保时捷在2018年9月推出最高功率可达350kW的超级充电技术,可以实现普通家用纯电动汽车在15分钟内充至80%电量,特斯拉、蔚来、小鹏的超级充电桩可以达到180~250kW的充电功率,实现30分钟内充至80%电量,但即使是最快的保时捷超级充电速度目前仍然不及燃油车加油,并且由于涓流充电造成最后阶段的充电速度明显放缓,实际的充电时间可能更长,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与燃油车加油相比差距仍然明显。近年来兴起的换电池(简称换电)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的新方式,蔚来汽车和北汽新能源的换电站可以实现5分钟以内完成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几乎追平燃油车的加油时间.是目前解决里程焦虑的最有效方法。(摘编自袁博《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有删改)材料二:在国家、地方的支持以及各参与方的积极推进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仍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推广。首先,充电基础设施整体发展滞后、使用效率低。一方面,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明显落后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相比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充电网建设滞后,仍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新能源汽车车桩比远远低于实际需求,难以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日常运行要求。另一方面,众多公共充电停车位被非电动汽车所占据,充电位被当作普通停车位来对待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充电设施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限于大部分充电基础设施缺乏统一的维护以及对充电设施的有效管护机制,综合导致低下的利用率,也增加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使用负担,甚至动摇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其次,一些地方的配套支撑仍需加强。第一,部分地方政府缺乏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视,发展路径仍不清晰,配套支持政策也有欠缺,对于部分区域的先进模式推广不足,如万帮充电模式在北京、上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缺乏有效的推广。第二,权、责、利关系没有处理好,在城市建设及相关规划中对充电基础设施考虑不足,对居民区、社会停车场等安装困难的场所协调推动不够,充电基础设施财税支持政策与电动汽车支持政策不匹配,导致对社会资本吸引力不足。第三,充电网络尚未充分互联互通,已建设的充电桩主要是为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都是独立的“孤岛”,车主在寻找充电桩、支付过程中面临困扰,缺乏有效的信息互通,浪费了很多公共资源。(摘编自《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技术,其发展态势对行业整体发展趋向有决定性影响,各新能源汽车企业正致力于此。B.众多动力电池企业在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方面已经取得突破,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进一步实现突破成为可能。C.动力电池企业在电池安全领域积极创新,这是因为动力电池极易产生爆炸,导致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远不及燃油汽车。D.尽管新能源车企研发的充电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现阶段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与燃油车加油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充电桩和充电站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难以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日常运行要求。B.众多公共充电停车位常被非电动汽车占据,这降低了充电设施的资源配置效率,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推广也有一定的影响。C.由于地方政府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忽视,没有处理好权、责、利关系,充电网络未能充分互联互通,浪费了很多公共资源。D.充电基础设施的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对电网进行增容和改造。充电设施建设应当有序进行,从而保障电网的安全性。3.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新能源汽车企业积极应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的一项是()(3分)A.多元发展电池技术,建立纯电汽车使用燃料电池与锂电池等的互补发展模式。B.在无线充电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并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突破。C.创新充电服务模式,确保电力供应,为充电基础设施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D.合理规划发展路径,指定配套支持政策,积极推广和发展先进的充换电模式。4.两则材料采用了不同的行文结构,各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4分)5.比亚迪汽车研发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具有以大功率电机驱动和大容量电池供能为主、发动机为辅的电混架构。其核心部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发动机ehs双电机、dmi超级混动刀片电池,以及一系列车辆控制系统等。这项技术的问世可以解决新能源车发展过程中的哪些痛点?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1.(3分)C【解析】“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不及燃油汽车”,无中生有。2.(3分)C【解析】前后内容不存在因果关系。3.(3分)B【解析】A项,与应对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无关;C项,从电网角度表述;D项,从地方政府角度表述。4.(4分)①材料一采用并列式结构,各部分互为补充,从不同角度阐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态势;②材料二采用总分式结构,总纲明确,逐层阐明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5.(6分)①采用混合动力,电池容量大,可以有效化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②刀片电池安全性高,可以避免安全事故和人身财产损失;③发电机和发动机的组合,可以突破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限制。【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长安的荔枝马伯庸①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②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③马匹是从驿站刚刚轮换的健马,皮毛鲜亮,四蹄带劲,跑起来鬃毛和尾巴齐齐飘扬。可它背上的那位骑士却软软趴在鞍子上,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活像个毫无生命的土俑。一条右腿从马蹬上垂下来,无力地来回啷当着。④与其说这是活人,更像是捆在马革上的一具丧尸。⑤在过去的七日中,李善德完全没有休息。他从骨头缝里榨出最后几丝精力,把从江陵到蓝田的水路驿站摸排了一遍。今日子时,他连续越过韩公驿、青泥驿、蓝田驿和灞桥驿,先后换了五匹马,最终抵达了长安城东。⑥马匹快要接近春明门时,李善德勉强撑开糊满眼屎的双眼。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根根银丝映出来的,是远处一座前所未见的城门。⑦只见城楼四角早早挂上了霓纱,寸寸挽着绢花,向八个方向连缀着层叠彩旗。城门正上方用细藤和编筐吊下诸品牡丹,兼以十种杂蕊,眼花缭乱,将城门装点得如仙窟一般。⑧不只是春明门,全城所有的城门、城内所有的坊市都这般装点。为了庆祝贵妃诞辰,整个长安城变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个万花攒集、千蕊齐放、香馥冲霄、芳华永继,极尽绚烂之能事。城门尚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时那栋花萼相辉楼该是何等雍容华丽。⑨以往贵妃诞辰,都是在骊山宫中,唯有这一次是在城中。现在这场盛宴,只差最后一样东西,即可完美无瑕。⑩在距离春明门还有一里出头的距离,李善德的身子突然晃了晃。他的力量已涓埃不剩,毫无挣扎地从马背上跌落下去,重重摔在一块露出泥土的青岩旁边。⑪李善德迷茫地看向身下,发现那不是一块青岩,而是一块劣质石碑。碑上满是青苔和裂缝,字迹漫滤不清。他再向四周看去,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矮丘的边缘。坡面野草萋萋,灰褐色的砂土与青石块各半。矮丘之间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小坑,坑中不是薄棺便是碎碑,偶尔还可以看到白森森的骨头。几条野狗蹲在不远处的丘顶,墨绿色的双眼朝这里望来。⑫李善德认出来了,这是上好坊,长安附近的乱葬岗。这里和不远处的春明门相比,简直就是无间地狱与极乐净土的区别。⑬李善德没有急切地逃离这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他想站起来,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上好坊的地势很高,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春明门与长安大道尽收眼底。⑭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⑮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⑯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⑰他吃力地从怀中拿出一轴泛黄的文卷,就这么靠着石碑,入神地看起来,如老僧入定,如翁仲石像。大约在午正时分,耳膜忽然鼓动起来,有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李善德缓缓放下纸卷,转动脖颈,浑浊的瞳孔中映出了东方大道尽头的一个小黑点。⑱那个小黑点跑得实在太快,无论是马蹄掀起的烟尘、天顶抛洒下的阳光,还是李善德的视线,都无法追上它的速度。转瞬之间,黑点已冲到了春明门前。⑲一骑,只有一骑。⑳骑手正弓着脊背,全力奔驰。马背上用细藤筐装着两口鼓瓮,瓮的外侧沾着星星点点的污渍,与马身上的明亮辔头形成鲜明对比。㉑李善德数得没错,只有一骑,两坛。㉒后面的大道空荡荡的,再没有其他骑手跟上来。㉓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从化出发的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坛。坛内应该摆放着各种竹节,节内塞满了荔枝。㉔至于荔枝到底是什么状态,就只能听天由命了。㉕春明门的守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二十面开城鼓同时擂响,平时绝不同时开启的两扇城门,罕见地一起向两侧让开。㉖在盛大的鼓声中,飞骑毫不减速地一头扎进城门洞子。与此同时,城内更远处也传来鼓声。一阵比一阵更远,一浪比一浪更高,似乎兴庆宫前的城门、宫门、殿门正在次第展开,迎接贵客的到来。㉗没过多久,一阵悠扬的钟声也加入这场合奏,那是招福寺的大钟,这种事他们可是从不落人后的。随后钟鼓齐鸣,交相嗡鸣,所有的庙宇、道观,所有的坊市都加入庆祝行列,整个城市陷入喜庆的狂欢。㉘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的魂魄已在漫长的跋涉中磨蚀一空,失去了对城墙内侧那个绮丽世界的全部想象。文本二:《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文本三:杜牧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注】李善德:作者虚构的小说人物。在贵妃诞辰前,他接到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的任务。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开篇描写李善德骑马奔向长安的情景,极具镜头感,先远景展现一骑疾驰的动态画面,再聚焦特写,突显骑士的疲惫。B.文本一中装扮华丽的春明门与残败荒凉的上好坊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社会繁华之下,底层百姓生活艰辛,讽刺意味浓厚。C.文本一以小见大,通过刻画一个与“荔枝”发生关联的小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来展开故事,深刻书写了历史深处小人物的命运与悲欢。D.与文本一相比,文本二中《新唐书·杨贵妃传》叙事整体上更细腻生动,一个“必”表现出杨贵妃恃宠而骄的蛮横。7.对文本一的标题与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通过长安城和荔枝两个意象的组合,点明本文线索,让读者联想到杜牧的诗《过华清宫》,产生对杨贵妃嗜食荔枝以及千里运送荔枝等历史故事的遐想。B.第⑦段画线句对城门的描写,展现了贵妃诞辰庆祝活动的盛大隆重,表现皇帝对此的重视,旨在引发读者对大唐帝国繁华与风流的向往。C.第⑲段画线句短句单独成段,词语重复,强调李善德看到结果时的怅然失落,“只有”二字也体现出运输荔枝的过程之艰难与代价之大。D.第㉓段画线句,引发读者想象荔枝成功运达长安前,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及李善德等人付出的不懈努力。8.文本一中第⑬至⑯段写出李善德的多重心理感受,请结合文本梳理概括。(4分)9.同一历史事件,文本一与文本三都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来表现主旨,就此方面,结合文本分析二者的不同。(6分)6.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分析鉴赏能力。D.“叙事整体上更细腻生动”错,材料二史传叙事整体上更简炼,更客观,更接近历史真实。故选D。7.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重要语句和标题的分析鉴赏能力。B.“旨在引发读者对大唐帝国繁华与风流的向往”错,目的是表现统治者的奢靡。故选B。8.①命运的无力感。认为上好坊是最终归宿,表现挣扎中的李善德对命运无能为力的痛苦。(1分)②历经千辛万苦后的疲惫感。右腿废了,索性瘫坐,是历经艰辛后的疲惫。(1分)③对任务的坚持,对结果的关注。眼观春明门,心中计算人力路程,等待最终结果。(1分)④对任务是否完成的忐忑、无奈。已尽人事,只剩听天由命的等待。(1分)【解析】(1)由“李善德……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分析,李善德认为上好坊是最终归宿,表现挣扎中的李善德对命运无能为力的痛苦。(2)由“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分析,李善德历经千辛万苦,右腿废了,索性瘫坐着,他有着历经艰辛后的疲惫。(3)由“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分析,李善德眼观春明门,心中计算人力路程,等待最终结果。这表明他对任务的坚持,对结果的关注。(4)由“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分析,李善德对任务是否完成充满忐忑、无奈。已尽人事,只剩听天由命的等待。9.①选择的人物形象不同。文本三选择历史事件中真实的中心人物来塑造,文本一虚构了历史深处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不同。文本三精于剪裁,人物简略凝炼,仅一个“笑”字,点出人物与事件的关联以及人物的受宠。文本一运用心理、肖像、动作、对比等多样的手法虚构丰富鲜活的底层官员形象。③表达的主旨不同。文本三借事件与人物的关联,设置悬念,抨击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文本一通过书写小人物的命运,不仅批判上层的奢靡,也反映底层艰辛,小人物的坚守与悲哀。(每点2分,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旨的能力。(1)选择的人物形象不同。文本一,虚构了历史深处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李善德;文本三选择历史事件中真实的中心人物——杨贵妃。(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不同。文本一,重点刻画李善德这一小人物形象,例如,“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等。小说通过对李善德肖像、动作、心理的刻画,运用多样描写人物的手法,虚构了一个丰富鲜活的低层官员形象。文本三,“一骑红尘妃子笑”精于剪裁,人物简略凝炼,对杨贵妃这一人物形象仅一个“笑”字的动作描写,就点出人物与事件的关联以及人物的受宠。此外,并没有运用其他的人物描写方法。(3)表达的主旨不同。文本一是小说,围绕“运送荔枝”一事,描写李善德为完成运送荔枝的任务竭尽全力在路上奔跑的情景,展现他完成任务的艰难,重点刻画历史深处小人物李善德的命运与悲欢,表现了他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的抗争。为了杨贵妃吃到岭南的荔枝,累死多少马匹和骑手,小说通过李善德的所见所感,不仅批判上层的奢靡,也反映底层艰辛,小人物的坚守与悲哀。文本三是杜牧的一首绝句,将议论托于形象之中,借事件与人物的关联,设置悬念,抨击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这首诗“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尤其是杨贵妃嫣然一笑的形象,让人联想“褒姒一笑失天下”,将历史教训熔铸在鲜明的形象中,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节选自《孙子兵法》)材料二: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毅。毅归赵,燕军共忿。单复宣言曰:“君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悉劓,皆坚守,唯恐见得。单又宣言:“君惧燕人掘君城外冢墓,戮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锸,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皆呼“万岁”。田单乃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妻妾。”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遂杀骑劫。(摘编自《智囊·兵智部·田单》)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牛尾A炬B火光C炫耀D燕军E视之F皆龙文G所触H尽死伤。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胜,尽,与《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的“胜”意思不同。B.无端,无始无终,与《锦瑟》中“锦瑟无端五十弦”的“无端”意思相同。C.隙,矛盾,与成语“白驹过隙”“乘隙而入”中的“隙”意思不同。D.飨,用酒食慰劳士卒,与《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的“飧”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运用类比论证,生动地阐述了战争中既要正面交战,又要会用奇兵出奇制胜,奇正结合,变化无穷的道理。B.乐毅认为攻打即墨的时机不够成熟,便号令暂缓进攻,于是燕惠王就让骑劫取代乐毅成为将军,乐毅因此投奔赵国。C.田单为了鼓舞士气,在即墨士兵们极度愤怒的情况下,亲自拿着工具,并且把自己的家人也编在军队中以抵御燕军。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作战中出奇制胜的问题,材料一主要从理论上来阐述,而材料二则主要通过作战案例来具体说明。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乐毅畏诛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2)君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14.田单是如何做到“以奇胜”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10.DFG【解析】原句标点为:牛尾炬火光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11.B【解析】A项,“予观夫巴陵胜状”的“胜”是美好的意思。B项,“锦瑟无端五十弦”中“无端”意为“没有缘由”,引申为“何故”;文中的“无端”意思为“没有尽头”。C项,“白驹过隙”中的“隙”是缝隙的意思,“乘隙而入”中的“隙”指空子。12.B【解析】“乐毅认为攻打即墨的时机不够成熟,便号令暂缓进攻”错,根据原文“田单闻之……以待其事”可知,攻打即墨的时机不够成熟,便号令暂缓进攻是田单散布的谣言,不是乐毅认为的。13.(1)乐毅怕被杀而不敢回国,借着攻打齐国的名义,实际上是想集结军队坐北面南到齐国称王。(被动句1分,“以……为名”“南面”各1分,句意1分)(2)我们只怕燕国军队把所俘虏的齐兵割掉鼻子,放在队伍最前列与我们作战,那么即墨一定会失败。(倒装句1分,“劓”“前行”各1分,句意1分)14.①田单用反间计让燕王换掉乐毅,同时激起即墨人对燕军的恐惧和愤恨;②用诈降计让燕军防备越来越松懈;③用愤怒的牛群和五千齐军偷袭燕军,同时让城中百姓击打铜器来声张声势。(每点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大凡作战,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所以善于运用奇兵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无穷无尽,像江海一样永不枯竭。像日月运行一样,终而复始;与四季更迭一样,去而复来。宫、商、角、徵、羽不过五音,然而五音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听不完;红、黄、蓝、白、黑不过五色,但五种色调的组合变化,永远看不完;酸、甜、苦、辣、咸不过五味,而五种味道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尝不完;战争中军事实力的运用不过“奇”“正”两种,而“奇”“正”的组合变化,永远无穷无尽。奇正相生、相互转化,就好比圆环旋绕,没有尽头,谁能穷尽呢!材料二:战国时,燕昭王去世,他的儿子惠王即位,惠王和乐毅有矛盾。田单听说此事,就施行反间计,在燕国散布谣言,说:“齐王已经去世,攻不下的城池只有莒和即墨两城罢了。乐毅怕被杀而不敢回国,借着攻打齐国的名义,实际上是想集结军队坐北面南到齐国称王。只是因为齐人不肯归附,所以暂缓攻打即墨,以等待时机成熟。齐人所害怕的是燕国派其他将军来,那即墨就要受到摧残了。”燕王信以为真,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军。乐毅归附赵国,燕国的将士都为乐毅愤愤不平。田单又散布谣言说:“我们只怕燕国军队把所俘虏的齐兵割掉鼻子,放在队伍最前列与我们作战,那么即墨一定会失败。”燕人听说后,果真按田单说的去做。城中人见到齐国众多投降的人都被割掉鼻子,更加坚定守城的决心,唯恐被燕军擒获。田单又派人散布谣言说:“我们怕燕国人挖掘齐人城外的祖坟,侮辱我们的祖先,这样会使我们心惊胆寒。”结果燕军就挖开齐人所有的坟墓,烧毁死人的尸骨。即墨人从城上看见燕军的所为,都痛哭流涕,都想出城与燕军决一死战,愤怒的情绪涨了十倍。田单知道士兵可以上阵作战了,就亲自拿着工具和士兵一同修筑工事,还将自己的妻妾也编在队伍中,把好吃的食物都拿出来与士兵分享。田单命令武装的士兵都埋伏起来,改派老弱妇女登城守卫,并且派使者去燕国商议投降。燕军都高呼万岁。田单又募集民家的捐款,筹集到千镒黄金,请即墨城的富豪赠送给燕国将军,并且说:“即墨马上就要投降了,希望你们不要掳掠我们家族中的妻妾。”燕将十分高兴,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从此燕军防备越来越松懈。田单在城中征集一千多头牛,为牛缝制大红色丝衣,画上五颜六色的蛟龙花纹,在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刃,在牛尾上扎上灌满油脂的苇草,点燃它的末梢。然后在城墙上挖掘几十个洞穴,夜里从洞穴里把牛驱赶出来,派五千士兵跟在牛后面。牛尾烧得发烫,牛便发怒向前狂奔,直冲燕军营地,燕军在夜里更是惊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光明耀眼,燕军看到的全是龙纹,被牛碰到全都死伤。这时齐军五千人口含竹片悄悄袭击燕军,而城中百姓喊杀声震天,不能作战的老弱病残不断敲击铜器,声音惊天动地。燕军大为惊骇,溃散而逃,齐军乘胜追击杀了骑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六州歌头张孝祥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①。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②纵横。看名王③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④,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⑤,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⑥。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⑦。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注】①膻腥:牛羊的腥臊气,此指被金兵所玷污。②区(ōu)脱:汉时匈奴筑土室以守边,叫区脱,此指敌人哨所。③名王:少数民族中的著名将帅。④埃蠹:尘封和虫蛀(指箭上的羽毛)。⑤干羽:干盾和翟羽,舞者所执的道具。怀远:用文德以怀柔远人,谓朝廷正在向敌人求和。⑥若为情:何以为情,即今语“怎么好意思”或“不难为情吗”。⑦翠葆霓旌:指皇帝的车驾。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写淮河成为边界,面对隔水国土沦为金兵占领区的形势,作者悲痛难抑。B.“当年事”当指汴京失陷的“靖康之变”,“殆天数”中蕴含着无限沉痛。C.下片承上片渲染的景象而来,表达了空怀报国壮志却苟延岁月,一事无成的无奈。D.“冠盖使”们为国事鞍马劳顿,相形之下,作者为自己不能为国分忧难为情。16.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样,这首词也是一首爱国豪放词。试分析这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有哪些异同。(6分)15.D【解析】D项表述曲解了“若为情”的意思,下片表达了对朝廷无心抗金、热衷议和的讽刺,对“冠盖使”们忙于议和的举动作者也是充满不屑的,这里的“若为情”是说给统治者听的,并非自己难为情。16.同:①都有对国土沦丧的沉痛,对时局的担忧。②都有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伤感。异:①辛词在表达北伐主张的同时还借史事提醒统治者切勿草率北伐。②张词表达了朝廷当局议和苟安、中原父老空望光复的悲愤心情。【解析】这两首爱国词在爱国情怀、个人遭际的感受等方面有共通之处,但侧重点显然不同。作为镇江知府,辛弃疾更忧心准备不足、匆匆北伐的倾向,而张孝祥对朝廷热衷和议、无心抗金的讽刺更为辛辣。【评分建议】相同点每点1分,共2分;不同点每点2分,共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青年人承担着历史使命,肩负着时代责任,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坚韧的品质,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正如《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你可以用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一句来夸赞杭州人口众多,还可以用其中的“___________”一句来概括西湖的湖山之美。(3)小刚最近发表了一篇《漫话成语,巧学文言》的学术论文,文中提到了我国的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诗文,比如“善始善终”就源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17.(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参差十万人家重湖叠巘清嘉(3)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评分建议】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绘画写实能力的获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有此能力,人类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观念上占有一切对象了。不过观念上占有毕竟不等于实际上占有,绘画形象与它所要占有的对象相比,a无疑“先天不足”,生活形象是生动鲜活、千变万化的,①如天边的云、远处的海、高原上飞舞的雪花、月光下的婆娑树影;瞬息万变,气象万千。绘画却只能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把万端变化定格在瞬间。然而塞翁失马,又焉知非福。静态的绘画形象相对其生活原型而言,固然是“不真实”的,但这种“不真实”却能造就更高的“真实”。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却也转瞬即逝;生猛鲜活,却也终将死亡。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解为无数个瞬间。生命②如花、如云、如流水,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很可能只在某一瞬间,正所谓“昙花一现”。人类总在追求永恒,昙花一现的确让人遗憾。化瞬间为永恒者,唯有绘画与雕塑。也就是说,它们都能将稍纵即逝的变成永不消失的,从而把因生命的消亡而恐惧和悲哀的人类解救出来。一个人,或者一朵花、一匹马,一旦变成绘画或雕塑,b就不会再“死”了。18.在行文中,使用引号,有时会有独特的效果意味。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使用了引号,请分别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9.请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改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以强调永恒的重要性,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20.文段里有①②两处加点的“如”字,说说二者在表意上的不同。(4分)18.“先天不足”的引号表示着重强调,体现绘画形象与实际的生活形象相比有很多不足,只能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把万端变化定格在瞬间。(2分)“死”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意思是绘画化世间事物的瞬间为永恒,不会消失,从而把因生命的消亡而恐惧和悲哀的人类解救出来。(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根据语境“绘画形象与它所要占有的对象相比,无疑‘先天不足’,生活形象是生动鲜活、千变万化的……绘画却只能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把万端变化定格在瞬间”,据此看出“先天不足”的引号表示着重强调,体现绘画形象与实际的生活形象相比有很多不足,只能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把万端变化定格在瞬间。根据语境“人类总在追求永恒,昙花一现的确让人遗憾。化瞬间为永恒者,唯有绘画与雕塑。也就是说,它们都能将稍纵即逝的变成永不消失的,从而把因生命的消亡而恐惧和悲哀的人类解救出来。……一旦变成绘画或雕塑,就不会再‘死’了”,可看出其中“死”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意思是绘画化世间事物的瞬间为永恒,不会消失,从而把因生命的消亡而恐惧和悲哀的人类解救出来。19.为什么昙花一现的确会让人遗憾呢?因为人类总在追求永恒。(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题目要求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改写画线的句子,以强调永恒的重要性。结合原句“人类总在追求永恒,昙花一现让人遗憾”,两分句的内容密切相关,一个强调“永恒”,一个强调短暂的“遗憾”。据此为突出“永恒”,可用设问的修辞将“昙花一现”的内容设计为上句,“追求永恒”的内容为下句,可改为:为什么昙花一现的确会让人遗憾呢?因为人类总在追求永恒。20.①“如”表示举例,列举出生动富有变化的生活形象云、海和雪花等。(2分)②“如”的意思是好像,运用比喻把“生命”比作花、云、流水。(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①结合原文“生活形象是生动鲜活、千变万化的,如天边的云、远处的海、高原上飞舞的雪花、月光下的婆娑树影”,其中“如”表示举例,列举出生动富有变化的生活形象。②结合原文“生命如花、如云、如流水,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很可能只在某一瞬间”,其中“如”的意思是好像,运用比喻把“生命”比作花、云、流水。(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办好一个赛,提升一座城”。以举办杭州亚运会为契机,杭州、金华等亚运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面貌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杭州市城市快速路网、地铁网线实现扩容,极大提高了城市交通效能,方便市民出行;“匠心绣杭城”专项活动的开展,使得城市绿化、秩序都得到明显改善。金华市将“办赛”与“兴城”相结合,实施了200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对1600多个城市细节进行了进一步提升,()。①不仅亚运会为市民奉献了一场体育盛宴,也推动了城市品质提升,②更为杭州市文旅产业发展赋予了新的活力。③亚运会期间,杭州市推出了亚运旅游100条线路和50个“亚运人文体验点”,④受到各代表团成员、技术官员们所欢迎。⑤为大家展示更加丰富多元、多姿多彩的杭州,进一步擦亮“人间天堂·最忆杭州”的城市文化名片。据悉,杭州市将对奥体中心体育场、杭州电竞中心、桐庐马术中心等亚运场馆进行景区化改造,推出亚运场馆旅游线路。同时,结合时下流行的城市漫步形式,推出亚运场馆、火种采集、火炬传递、三江两岸、晨启杭州等主题文化线路,让市民在亚运会后依然可以继续感受亚运氛围,同时打造杭州文旅新亮点。杭州亚运会已经接近尾声,但杭州的“后亚运时代”()。在亚运会举办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全民健身”习惯、社会文明志愿精神、公共服务能力以及体育跨文化意识等社会财富,都将对杭州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21.文中画横线处在语言表达上有不当之处,请指明序号并做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22.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21.①亚运会不仅为市民奉献了一场体育盛宴,也推动了城市品质提升;③100条亚运旅游线路;④受到各代表团成员、技术官员们欢迎。(每点2分,仅指出序号不给分)【解析】本题是对于病句成因中句子成分的位置、句式问题的考查。关联词顺序、多层定语排列、句式则是病句题中的常见类型。该段文字一共有三处表达不当,①句中主语位置不当,将“亚运会”提至句首;③句中多层定语位置不当,将“100条”移至“亚运旅游”之前;④句句式杂糅,删去“所”。22.城市形象焕然一新才刚刚开始(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语段为记叙性语段,考查的是段末、段首语句的填写,即为对整段内容的总结、概括。第一处括号位于该段落的结尾,是对本段内容的总结,所以填写为“城市形象焕然一新”;第二处括号与前文“已经接近尾声”相对应,后文也有“未来发展”的暗示,所以可以填出答案。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贵州、黑龙江考生作文题)有人说,仰视会自卑,俯视会自得,平视才是最好的姿态。也有人认为不尽然。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审题:这个作文题目要求围绕“仰视自卑,俯视自得,平视最好”的观点展开议论,表达个人的感悟和思考。这是一个涉及人生态度、处世方式的主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要准确理解材料中的观点,并找到个人独特的角度。可以选择支持或质疑这一说法,或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但要有明确的观点和立场。立意:(1)阐述“仰视自卑,俯视自得,平视最好”的观点分析仰视、俯视、平视在生活中的体现,阐释这一观点的内涵。可以通过事例、故事等方式,生动具体地展示这一观点。(2)质疑或支持观点提出对这一观点的质疑或支持,并进行合理的论证。可以结合个人经历、社会现象,以及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3)反方观点的分析考虑“不尽然”的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态度的人生轨迹,探讨各自的优缺点。(4)个人感悟与思考表达个人对于这一观点的感悟和思考。引入自己的见解,可能是对其中某个观点的深化,也可以是对整体观点的总结。【范文】平视——寻找自我与世界的平衡点“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常见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鼓励。然而,当我们站在这个世界的十字路口,仰望星辰,俯视大地,我们是否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呢?我认为,平视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平视,是一种对自我和他人的尊重。当我们平视他人时,我们是在用一种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人,承认他人的价值,而不是妄自菲薄,自惭形秽。同样,当我们平视自己时,我们是在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对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妄自尊大,盲目自信。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只有平等待人,才能让人信服。”平视,是一种对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当我们平视生活时,我们是在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拥抱生活的喜怒哀乐,而不是逃避现实,忽视生活的美好。同样,当我们平视理想时,我们是在用一种坚韧的态度对待理想,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正如泰戈尔所说,“只有追求梦想,才能实现梦想。”平视,是一种对困难和挫折的应对。当我们平视困难时,我们是在用一种勇敢的态度对待困难,挑战困难的极限,而不是畏惧困难,逃避挑战。同样,当我们平视挫折时,我们是在用一种冷静的态度对待挫折,反思挫折的原因,而不是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正如塞内加所说,“只有直面困难,才能克服困难。”平视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学会平视,用公正、客观、勇敢、冷静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和理想的追求。正如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在平视中寻找自我与世界的平衡点,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曾说:“人生的大部分烦恼来自于我们对于生活的看法。”平视生活并非要求我们忽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相反,它提醒我们以一种平和、理智的态度去看待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无论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还是理想追求中的得失荣辱,我们都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去面对。正如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要学会在平视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平视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勇气。它让我们在繁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认知和独立的思考。让我们学会平视社会中的权力和利益,不被权力迷惑,不被利益诱惑。正如卡尔·萨根所说:“我们是星尘所组成,我们在宇宙中寻找自己。”我们要在平视中认识自我、寻找自我、超越自我。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学会平视。只有平视才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让我们学会平视、学会欣赏、学会思考、学会行动。正如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在平视中不断成长、不断超越、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总之,平视是一种态度、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一种勇气。它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寻找到自我与世界的平衡点,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学会平视让我们在平视中不断成长、不断超越,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甘肃、吉林、广西考生作文题)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Ⅰ中提到“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解为无数个瞬间”。青少年的成长中会经历很多的瞬间:顽强拼搏的瞬间,担当奉献的瞬间,温暖感动的瞬间,灵感迸发的瞬间,好奇探索的瞬间……一瞬间的光亮也许有限,但无数个瞬间,必将汇聚成最灿烂的时代风华。请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