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_第1页
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_第2页
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_第3页
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_第4页
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第一部分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概述 2第二部分术前评估与准备 5第三部分手术操作步骤解析 7第四部分止血钳使用要点 9第五部分电凝止血应用技巧 11第六部分组织粘合剂应用注意事项 14第七部分术后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17第八部分新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20

第一部分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概述关键词关键要点新型电外科技术

1.利用高频电能产生瞬间高温,使组织迅速蛋白质变性、凝固,达到止血及切除扁桃体的目的。

2.具有止血快、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同时减少组织损伤,降低术中出血风险,缩短手术时间。

3.适用于部分或全量扁桃体切除术,尤其适用于出血倾向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等。

腔镜技术

1.通过腔镜器械进入扁桃体周围,利用高清晰度摄像头和手术器械对扁桃体进行精准剥离和切除。

2.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准、创伤小等优点,同时减少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适用于各种扁桃体疾病,尤其适用于复杂或复发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扁桃体肿瘤等。

超声波技术

1.利用超声波产生的高温和振动,对扁桃体组织进行切割和凝固,达到止血和切除扁桃体的目的。

2.具有止血快、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同时减少组织损伤,降低术中出血风险,缩短手术时间。

3.适用于部分或全量扁桃体切除术,尤其适用于出血倾向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等。

冷冻技术

1.利用低温将扁桃体组织冻结,然后通过挤压或刮除的方式将其去除,达到切除扁桃体的目的。

2.具有止血快、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同时减少组织损伤,降低术中出血风险,缩短手术时间。

3.适用于部分或全量扁桃体切除术,尤其适用于出血倾向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等。

激光技术

1.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量和聚焦性,对扁桃体组织进行切割和凝固,达到切除扁桃体的目的。

2.具有止血快、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同时减少组织损伤,降低术中出血风险,缩短手术时间。

3.适用于部分或全量扁桃体切除术,尤其适用于出血倾向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等。

机器人技术

1.利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通过3D可视化技术和精细控制,对扁桃体组织进行精准剥离和切除。

2.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准、创伤小等优点,同时减少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适用于各种扁桃体疾病,尤其适用于复杂或复发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扁桃体肿瘤等。#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概述

一、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原因

1.手术创面较大

扁桃体切除术需要将扁桃体从咽部切除,手术创面较大,出血量多。

2.扁桃体血供丰富

扁桃体血供丰富,术中容易引起出血。

3.术中操作不当

术中操作不当,如电凝不彻底、钳夹不牢固等,都可能导致出血。

二、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危害

1.急性出血

术中出血量过多,可导致急性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2.慢性出血

术后出血量不多,但持续时间较长,可导致贫血、乏力等症状。

3.感染

术后出血可导致感染,引起发热、疼痛等症状。

三、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

1.双极电凝技术

双极电凝技术是指使用两个电极同时接触扁桃体,通过电凝的方式止血。双极电凝技术具有止血效果好、创面小、愈合快等优点。

2.超声波止血技术

超声波止血技术是指使用超声波能量止血。超声波止血技术具有止血效果好、创面小、愈合快等优点。

3.激光止血技术

激光止血技术是指使用激光能量止血。激光止血技术具有止血效果好、创面小、愈合快等优点。

4.射频消融技术

射频消融技术是指使用射频能量止血。射频消融技术具有止血效果好、创面小、愈合快等优点。

5.超声刀止血技术

超声刀止血技术是指使用超声刀能量止血。超声刀止血技术具有止血效果好、创面小、愈合快等优点。

四、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比较

|技术|优点|缺点|

||||

|双极电凝技术|止血效果好、创面小、愈合快|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超声波止血技术|止血效果好、创面小、愈合快|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激光止血技术|止血效果好、创面小、愈合快|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射频消融技术|止血效果好、创面小、愈合快|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超声刀止血技术|止血效果好、创面小、愈合快|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五、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应用前景

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具有止血效果好、创面小、愈合快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控制新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为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手段。第二部分术前评估与准备关键词关键要点【手术风险评估】:

1.仔细收集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2.进行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因子等指标,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3.必要时进行胸片、心电图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手术。

【术前用药】:

术前评估与准备

1.术前评估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既往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是否服用抗凝药物等。

*体格检查:注意患者的耳鼻咽喉部情况,是否有扁桃体肿大、充血、化脓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常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CT或MRI检查等,以明确扁桃体的范围、大小和位置。

2.术前准备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扁桃体切除术的必要性、风险和注意事项,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术前禁食:术前禁食8-12小时,禁水2-4小时。

*术前用药:根据患者的情况,术前可给予抗生素、止血剂等药物。

*术前准备器械:准备好扁桃体切除术所需器械,包括扁桃体钳、扁桃体剪、止血钳、电凝器等。

3.术中准备

*手术室准备:手术室应保持清洁、无菌,并配备完善的抢救设施。

*麻醉准备: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常见的有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

*手术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略后仰,颈部伸直。

4.手术入路

*经口入路:这是最常用的扁桃体切除术入路,在患者口腔内做纵切口,显露扁桃体,然后用扁桃体钳或扁桃体剪将扁桃体切除。

*经外入路:适用于扁桃体肿大严重而无法经口切除的情况,在患者颈部做横切口,显露扁桃体,然后切除扁桃体。第三部分手术操作步骤解析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前准备

1.术前评估:询问患者病史,包括扁桃体发作史、出血史、过敏史、药物史,以及可能影响手术的疾病史。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扁桃体大小、位置、外观,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

2.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型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

3.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扁桃体X线或CT检查,以了解扁桃体的具体情况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手术体位

1.手术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略后仰,肩部垫高,以方便手术操作。

2.麻醉方式: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或区域阻滞麻醉。

3.保护措施:在患者口腔内放置咬块,以保护牙齿和舌头,并防止手术器械损伤口腔黏膜。

手术入路

1.手术入路:在患者扁桃体周围做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扁桃体。

2.黏膜剥离:用钝器仔细剥离扁桃体周围的黏膜,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3.扁桃体切除:用专用器械将扁桃体从扁桃体窝中剥离出来,然后切断扁桃体蒂,将扁桃体完整取出。

出血控制

1.预防出血:术中使用止血钳、电凝器、激光或超声刀等止血工具,及时止血,以防止术中大量出血。

2.特殊情况处理:如果遇到异常血管或出血不止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如缝扎、填塞或结扎等。

3.术后护理:术后给予患者止血药和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和出血。

术后护理

1.疼痛控制:术后给予患者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2.饮食指导:术后早期建议患者进食流质或软质食物,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防止刺激创面出血。

3.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以检查创面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

1.抗生素预防:术前给予患者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

2.止血措施:术中使用止血钳、电凝器、激光或超声刀等止血工具,及时止血,以防止术中大量出血。

3.术后护理:术后给予患者止血药和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和出血。手术操作步骤解析:

1.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

*术中所需器械准备齐全,包括扁桃体切除钳、止血钳、吸引器、电凝器等。

2.手术体位: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后屈,并用垫枕托起以保证术者视野清晰。

3.手术麻醉:

*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均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

4.手术步骤:

1.口腔消毒: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口腔,清除食物残渣和分泌物。

2.暴露扁桃体:用压舌板压住舌头,并用吸引器清除咽腔分泌物,以充分暴露扁桃体。

3.切除扁桃体:

*先用扁桃体切除钳将扁桃体外侧粘膜切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扁桃体基底部血管,并切断。

*再用扁桃体切除钳将扁桃体内侧粘膜切开,并清除扁桃体周围的淋巴组织。

*最后用吸引器清除咽腔分泌物和血块,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止血:用电凝器电灼扁桃体切除窝内的血管,以达到止血目的。

5.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并给予禁食、禁饮12小时。

*术后第1天可给予流质饮食,第2天可给予软食,第3天恢复正常饮食。

*术后应注意口腔卫生,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数次。

*术后应定期复查,以监测扁桃体切除窝的愈合情况。第四部分止血钳使用要点关键词关键要点【持钳位置】:

1.术者持钳持柄,拇指和中指置于钳柄的内侧,食指置于钳柄的外侧,其余手指扶着患者头部。

2.助理持钳持柄,拇指和中指置于钳柄的外侧,食指置于钳柄的内侧,其余手指固定患者头部。

【捏钳力度】:

止血钳的使用要点

1.选择合适的止血钳

止血钳的选择取决于手术部位、出血量和血管的大小。常用的止血钳有:

*直钳:用于夹持较大的血管。

*弯钳:用于夹持较小的血管或难以触及的血管。

*齿钳:用于夹持较薄的组织或防止组织滑动。

*蚊式钳:用于夹持较小的血管或组织。

2.正确的夹持技术

夹持血管时应注意:

*夹持血管的正确位置是血管的中段,避免夹持血管的末端或分叉处。

*夹持血管时应使用正确的力度,既能有效止血,又不会损伤血管壁。

*夹持血管后应及时结扎或缝合血管,以防止出血。

3.止血钳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止血钳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止血钳应保持清洁,并在使用前进行消毒。

*止血钳应放置在无菌容器中,并在使用后及时清洗和消毒。

*止血钳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止血钳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如夹持衣物或开瓶盖。

止血钳的使用步骤

1.选择合适的止血钳。

2.用无菌纱布或镊子将出血部位暴露出来。

3.用止血钳夹持出血血管的根部,并向远心端滑动,直至出血停止。

4.将止血钳留在血管上,并在血管的远心端结扎或缝合血管。

5.取下止血钳,并用无菌纱布或镊子压迫出血部位,直至出血完全停止。

止血钳的使用技巧

1.在夹持血管时,应先使用直钳夹持血管的中段,然后再使用弯钳夹持血管的远心端。

2.在夹持血管时,应注意夹持血管的正确位置,避免夹持血管的末端或分叉处。

3.在夹持血管时,应使用正确的力度,既能有效止血,又不会损伤血管壁。

4.在使用止血钳时,应注意止血钳的清洁,并在使用前进行消毒。

5.在使用止血钳时,应注意止血钳的放置,避免儿童触及。第五部分电凝止血应用技巧关键词关键要点电凝止血的能量选择

1.单极电凝:利用电极与组织接触直接传递能量,能快速止血,但可能对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

2.双极电凝:利用组织本身作为电极,能量在组织内传递,对组织的损伤较小,但止血效果可能不如单极电凝。

3.氩气刀电凝:利用氩气作为介质,将能量传递到组织,对组织的损伤较小,止血效果良好。

电凝止血的电极选择

1.尖端电极: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切割力,适合止血和切割组织。

2.圆形电极: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适合止血和凝固组织。

3.弯曲电极:可以适应不同的解剖部位,适合止血和切割组织。

电凝止血的功率选择

1.低功率:适用于精细组织的止血,减少组织损伤。

2.中功率:适用于中等组织的止血,平衡止血效果和组织损伤。

3.高功率:适用于大组织的止血,快速止血但可能造成较大的组织损伤。

电凝止血的手术技巧

1.电极与组织接触紧密:确保能量有效传递到组织,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2.电凝时间短:避免过度电凝造成的组织损伤。

3.电凝部位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电凝部位,避免损伤重要组织和结构。

电凝止血的术中监测

1.观察止血效果:术中密切观察止血效果,及时调整电凝参数或采取其他止血措施。

2.监测组织损伤:注意观察电凝部位组织的损伤情况,避免过度电凝造成的组织损伤。

3.预防并发症:警惕电凝止血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热损伤、组织坏死、感染等。

电凝止血的术后护理

1.保持伤口清洁: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预防出血: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迹象,必要时及时就医。

3.避免剧烈活动:术后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电凝止血应用技巧

1.选择合适的电凝模式:

*单极电凝:适用于小血管出血,可采用短促、低能量的电凝。

*双极电凝:适用于大血管出血,可采用持续、高能量的电凝。

2.正确放置电凝钳:

*单极电凝钳:电凝钳尖端紧贴出血点,并与组织保持足够的接触面。

*双极电凝钳:电凝钳的两极紧贴出血点,并与组织保持足够的接触面。

3.选择合适的电凝功率:

*单极电凝:功率一般为10-20W,根据出血情况调整。

*双极电凝:功率一般为20-40W,根据出血情况调整。

4.控制电凝时间:

*单极电凝:每次电凝时间一般为1-2秒,根据出血情况调整。

*双极电凝:每次电凝时间一般为2-4秒,根据出血情况调整。

5.注意电凝的安全性:

*避免电凝钳与皮肤直接接触,以免引起皮肤灼伤。

*避免电凝钳与金属器械接触,以免引起电火花。

*避免电凝钳在组织内停留时间过长,以免引起组织损伤。

*术中应备有足够的灭火器材,以备不时之需。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电凝止血应用技巧:

*小血管出血:可采用单极电凝,电凝钳尖端紧贴出血点,并与组织保持足够的接触面,功率一般为10-20W,每次电凝时间一般为1-2秒,根据出血情况调整。

*大血管出血:可采用双极电凝,电凝钳的两极紧贴出血点,并与组织保持足够的接触面,功率一般为20-40W,每次电凝时间一般为2-4秒,根据出血情况调整。

*扁桃体窝出血:可采用双极电凝,电凝钳的两极紧贴出血点,并与组织保持足够的接触面,功率一般为20-40W,每次电凝时间一般为2-4秒,根据出血情况调整。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可采用单极电凝或双极电凝,根据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电凝模式、功率和时间。

电凝止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止血方法,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广泛应用。但应注意电凝的安全性,避免电凝钳与皮肤直接接触、避免电凝钳与金属器械接触、避免电凝钳在组织内停留时间过长。第六部分组织粘合剂应用注意事项关键词关键要点组织粘合剂应用剂量

1.组织粘合剂的应用剂量应根据手术部位、出血量和组织类型来确定,通常情况下,每平方厘米的出血面积大约需要2ml的组织粘合剂。

2.对于大面积出血,可以适当增加组织粘合剂的应用剂量,但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以免引起组织坏死或其他不良反应。

3.在使用组织粘合剂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其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组织粘合剂应用范围

1.组织粘合剂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中止血,包括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窦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胃肠道手术、泌尿生殖系统手术等。

2.组织粘合剂也可用于创伤性出血的止血,如刀伤、擦伤、割伤、烧伤等。

3.组织粘合剂还可用于预防手术后出血,如在手术中对出血部位进行粘合,可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组织粘合剂应用途径

1.组织粘合剂可直接应用于出血部位,也可以通过注射器或导管导入出血部位。

2.在应用组织粘合剂前,应先清除出血部位的血块和异物,以确保粘合剂与组织充分接触。

3.应用组织粘合剂后,应保持手术部位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

组织粘合剂应用禁忌症

1.对组织粘合剂过敏者禁用。

2.急性感染部位禁用。

3.恶性肿瘤部位禁用。

4.大血管出血部位禁用。

组织粘合剂应用并发症

1.组织粘合剂应用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局部组织反应,如红肿、疼痛、渗出等,通常在数天内可自行消失。

2.严重并发症较少见,但可能发生,如组织坏死、感染、过敏反应等。

3.组织粘合剂应用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组织粘合剂应用展望

1.组织粘合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止血材料,在各种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目前,组织粘合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粘合强度、减少组织反应、降低成本等方面。

3.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组织粘合剂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并在临床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组织粘合剂应用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

*患者应在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了解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术前应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手术室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械,如粘合剂分发器、吸引器、止血钳、剪刀等。

2.粘合剂的制备和使用:

*粘合剂应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进行制备,并严格控制粘合剂的浓度和配比。

*粘合剂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并避免与其他药物或溶液混合使用。

*粘合剂应均匀地涂抹在出血部位,并确保粘合剂与组织紧密接触。

3.组织粘合剂应用的时机:

*组织粘合剂应在术中出血发生后立即使用,以防止出血加重。

*粘合剂应在组织表面充分干燥后使用,以确保粘合剂与组织的良好粘附性。

4.组织粘合剂应用的范围:

*组织粘合剂可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如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鼻窦炎手术等。

*粘合剂还可用于创伤性出血的控制,如刀伤、擦伤、挫伤等。

5.组织粘合剂应用的禁忌症:

*对组织粘合剂过敏的患者。

*感染性出血的患者。

*恶性肿瘤患者。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6.组织粘合剂应用的并发症:

*组织粘合剂应用可能导致以下并发症:

*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肿胀等。

*炎症反应,如红肿、疼痛等。

*组织坏死,如粘合剂与组织接触过长时间或浓度过高。

*异物反应,如粘合剂残留在组织内引起异物感或疼痛。

7.组织粘合剂应用的注意事项:

*组织粘合剂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指导使用。

*粘合剂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并避免与其他药物或溶液混合使用。

*粘合剂应均匀地涂抹在出血部位,并确保粘合剂与组织紧密接触。

*在使用粘合剂之前,应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手术室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械,如粘合剂分发器、吸引器、止血钳、剪刀等。

*患者应在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了解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粘合剂应均匀地涂抹在出血部位,并确保粘合剂与组织紧密接触。

*组织粘合剂应用应在严格控制粘合剂的浓度和配比的情况下进行。第七部分术后护理与并发症预防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后疼痛管理

1.及时评估疼痛程度,采用适当的镇痛方案。

2.常用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3.镇痛方案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耐受性等因素调整用药。

抗生素预防感染

1.术前、术中、术后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2.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菌群分布、药物敏感性等因素。

3.抗生素应按时、按量服用,疗程一般为7-10天。

饮食管理

1.术后早期宜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3.多饮水,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活动限制

1.术后应限制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2.逐渐增加活动量,直至恢复正常活动水平。

3.注意保护手术切口,避免碰撞或摩擦。

定期复查

1.术后应定期复查,监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2.复查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术后1周、2周、1个月等。

3.复查时应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感染、出血或其他异常情况。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1.术前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并发症风险因素。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术中出血预防:术前仔细止血、使用止血药物或止血器材等。

4.术后疼痛预防:术后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减轻疼痛。术后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1.术后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是扁桃体切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常表现为咽喉部疼痛、吞咽困难等。为了减轻术后疼痛,可给予患者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药物止痛。

2.抗感染治疗:

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存在感染的风险。因此,术后应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健康状况、既往感染史等。

3.饮食管理:

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需要一段时间的饮食调整。术后初期,患者应进食流质或软食,以避免对咽喉部造成刺激。随着患者恢复,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4.并发症预防:

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疼痛等。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式:

1.出血:

出血是扁桃体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出血可分为早期出血和延迟出血。早期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而延迟出血则可能发生在术后数周甚至数月。出血的处理方式取决于出血的严重程度。轻微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严重出血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2.感染:

感染是扁桃体切除术后的另一常见并发症。感染可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局部感染通常发生在术后一周内,表现为咽喉部疼痛、肿胀、化脓等。全身感染则可能发生在术后数周甚至数月,表现为发烧、寒战、肌肉酸痛等。感染的处理方式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轻微感染可通过口服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则可能需要住院治疗,甚至手术干预。

3.疼痛:

疼痛是扁桃体切除术后最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