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一、产量构成因素及影响因素?二、生产水平与主攻方向?三、高产地区的主要途径?四、高产群体的培育与田间管理五、收获与贮藏第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产量构成因素及影响因素?单位面积产量穗数穗粒数粒重第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产量构成因素及影响因素?穗数基本苗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第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产量构成因素及影响因素?穗粒数小穗分化数基部第1伸长节间开始伸长前确定小花分化数剑叶出生前确定结实率孕穗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第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产量构成因素及影响因素?理想产量:

=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Max)江苏高产记录(2016徐州铜山区利国镇谭家村

徐麦35):712.3kg/mu(1.36亩)穗粒结构---

亩穗数45.6万、穗粒数40.2粒、千粒重42.0克。理论产量770公斤/亩,实收712.3公斤/亩.徐州市伟华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1130亩平均690公斤/亩。全国高产记录:山东莱州828.5、河南焦作修武821.745×35×42=661.5(×0.95)=628.440×38×42=638.4(×0.95)=606.5第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生产水平与主攻方向?中低产麦田光合面积较小和穗数不足是影响产量提高的主要矛盾。主要增产途径:增施肥料,培肥地力,扩大光合面积,提高生物产量,主攻足穗。第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生产水平与主攻方向?高产麦田由扩大群体光合面积,转为保持适宜的光合面积,合理控制最高茎蘖数,建立高光合群体,提高后期光合生产能力。由增穗转为:适当降低基本苗,在保证足穗基础上,主攻粒数和粒重,使穗、粒、重协调发展,实现高产。第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高产地区的主要途径?(1)选用分蘖力中等、秆壮抗倒、穗型较大的品种,中等播量,适期播种,以主茎与分蘖成穗并重达到高产;(正常栽培)

第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高产地区的主要途径?(2)采取适当加大播量,保证足够基本苗,以主茎成穗为主,争取部分分蘖成穗达到高产;(晚播栽培)第1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高产地区的主要途径?(3)选用分蘖力强、抗倒伏的品种,采取小播量适期早播、匀播,以分蘖成穗为主夺高产。(北方栽培)第1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高产群体的培育与田间管理

技术措施(一)播种出苗阶段(二)分蘖(越冬)阶段(三)返青拔节孕穗阶段(四)抽穗结实阶段第1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播种出苗阶段

灭三子(深、露、丛);

争五苗(早、全、齐、匀、壮);

促早蘖。

第1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1.土地平整地下水位1.5米以下。

2.土层深厚耕作层厚度20cm以上。

3.结构良好土质松紧度适宜。

4.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丰富。

第1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总体要求:

有机质1.2%以上;

深、透、细、平、实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灭三子(深、露、丛)基本措施。第1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a.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态、土壤条件、市场需求选种适宜抗病、抗灾品种。

肥水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则应选用耐肥抗倒、生产潜力较大的品种。早茬麦:首选用耐寒性较强、适宜早播的半冬性品种;晚茬麦:应选用耐迟播的春性品种;第1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b.最佳播种期确定:

原则:在越冬始期形成适龄壮苗

春性品种,越冬始期5-6叶,单株分蘖2-3个,次生根4-6条;

半冬性品种,越冬始期6-7叶,单株分蘖3-4个,次生根6-8条。

第1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期的适宜日均温:春性品种12-14℃;半冬性品种14-16℃;冬性品种为16-18℃。

播种适期:在10月15---11月5日(25)。

霜降前后(10/23)第1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期确定的依据:①播种到出苗所需0℃以上积温∑T=50+10n+20℃②基部叶7~12天/叶;(中上10~20天/叶)③基部叶75℃/叶。播种~越冬550~650个有效积温第1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c.播种量确定

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高产田

本省适期播种时基本苗一般淮北12—15万/mu,

淮南15--18万/mu;晚播时需适当增加基本苗。

第2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d.播种方法:

①条播

落子均匀,覆土深浅一致,出苗整齐,中后期群体内通风透光较好,便于机械化管理。

第2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d.播种方法:

②撒播土质黏重、整地难度大时宜撒播,有利于抢时、抢墒、省工,但种子入土深浅不一致,整地差时深子、露子、丛子较多,成苗率低,麦苗整齐度差。

第2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科学施肥,合理调控1.小(大)麦的需肥特性

a.养分需求

小麦N:P2O5

:K2O=3:1:3

大麦N:P2O5:K2O=2:1:3。大麦一生N肥用量约较小麦少15~20%。第2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科学施肥,合理调控b.养分吸收规律

冬小麦高产栽培一生中对N、P、K吸收有2个高峰。

(1)N吸收规律:①对氮的第1个吸收高峰在分蘖至越冬始期,吸收量占总量的20%左右;②越冬期间吸收量仅占总量5%左右;③返青后对氮的吸收量有所增加,拔节至开花期出现第2个吸收高峰,吸收量占总量30%~40%;④开花后对氮仍有少量吸收。第2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科学施肥,合理调控日吸N量生育期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小麦高产栽培N肥吸收曲线示意图第2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科学施肥,合理调控(2)P、K吸收规律:

①小麦对磷、钾吸收在分蘖至越冬始期出现第1个峰值,占总吸收量10%左右,至拔节期磷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30%左右,钾达50%左右。

②拔节至开花期出现第2个吸收高峰,吸磷量达总吸收量的40%,吸钾量占总吸收量的50%。③开花后磷吸收量仍达20%,钾则停止。

第2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科学施肥,合理调控2.总施肥量的确定

产量水平;土壤的肥力基础;肥料当季利用率的高低。

①计算公式

施肥量=(kg/亩)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当季可供养分量肥料的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②弱筋小麦(啤酒大麦)应适当降低施N量,增施磷、钾肥。第2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科学施肥,合理调控例:计划产量600公斤/亩;原有地力基础250公斤/亩;肥料当季利用率40%;尿素含N量46%。理论尿素施用量

=(600-250)×0.03/46%/40%≈57公斤/亩第2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科学施肥,合理调控3.肥料的综合运筹

在确定肥料运筹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小麦专用类型、肥料对器官的促进效应,以及地力、苗情、天气状况等因素。

第2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科学施肥,合理调控①中筋、强筋小麦氮肥可采用

a.基肥:追肥为5:5

基:苗:蜡:返:拔:孕=50%:10%:5%:5%:15%:15%b.基肥:追肥为6:4

基:苗:蜡:返:拔:孕=60%:10%:5%:5%:10%:10%

追肥主要用作拔节孕穗肥,少量在苗期施用或作平衡肥。第3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弱筋小麦、啤麦

宜采用基肥:追肥7:3的运筹方式。

基:苗:蜡返:拔孕=

70%:10%:5%~10%:10-15%

。孕穗肥一般少施或不施,有早衰趋势的可根外追肥,养根保叶、防早衰。第3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科学施肥,合理调控③晚茬麦

采用独秆栽培法,氮肥基肥:追肥可采用3-4:6-7,以保穗数、攻大穗。

④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

基肥氮肥用量需适当增加;磷、钾肥提倡50%-70%基施,30%-50%在拔节后追施。第3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播后管理

a.开沟理墒第3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b.化学除草第3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查苗补缺第3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分蘖(越冬)阶段

栽培目标:

促根长叶,促发分蘖,

培育壮苗,安全越冬。第3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分蘖(越冬)阶段:

是决定穗数和奠定大穗的重要时期。

在获得早、齐、全、匀苗的基础上,促根长叶,促发分蘖,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力争总茎蘖数在冬前达到预期成穗数的1.3-1.5倍,为春后稳健生长奠定基础。

第3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苗情诊断:

(1)分蘖期:以叶片、分蘖和次生根的同伸关系为主要内容诊断。壮苗:叶、蘖、次生根发生具有明显的同伸关系。n---n-3

第3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播期相差3天相邻两块麦田对比(因降水因素影响)2016.01.08南洋高产村第3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6.01.08南洋高产村适期撒播麦田苗情10.28播种第4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基本苗严重不足茎蘖:750个/平方米?85个/平方尺?(50万)2016.01.08南洋第4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种类型麦苗2016.01.08南洋第4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分蘖缺位叶蘖同伸第4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超同伸第4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越冬始期:以麦苗长相、群体大小以及叶、蘖、根的数目来诊断。壮苗:春性品种:单株茎蘖数3~4个,主茎5叶1心,次生根4~6条,群体茎蘖总数50万/667㎡左右;70~40万。冬性、半冬性品种:单株茎蘖数4~5个,主茎6叶1心,次生根6~8条,群体茎蘖总数70万/667㎡左右。90~40万。第4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栽培措施(1)早施苗肥,促早发

苗肥一般占总施氮量的5%~10%。基种肥施足的麦田,一般不施用苗肥。(1叶1心—3叶期)

(2)施好腊肥,促根壮蘖

基肥足,苗情好的壮苗,可少施或不施,或以促平衡为主。基苗肥不足,蜡肥补足。一般大田应重视腊肥,苗+蜡肥15-20%。第4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冻害预防

1、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

2、适期播种

3、提高播种质量

4、合理施肥

5、合理灌溉

6、适时化控越冬前4-5叶期,40-60g/mu15%多效唑均匀喷雾。第4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发生冻害后应根据冻害程度及时追施恢复肥。①冬前或冬季发生冻害,可施用壮蘖肥,促其恢复生长。②拔节后发生冻害应及时补施恢复肥,减轻冻害损失。

恢复肥施用数量应根据小麦主茎幼穗冻死率而定。冻死率10~30%,尿素5Kg/mu,以后每超过10个百分点增2Kg/mu。第4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返青拔节孕穗阶段栽培目标:壮秆、大穗、粒多、不倒伏第4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开春以后,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3℃以上时,小麦开始返青生长。返青、拔节至孕穗是巩固有效分蘖、争取总穗数、培育壮秆大穗并为增粒增重打基础的时期。

壮秆、大穗、粒多、不倒伏第5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苗情诊断(1)返青期

心叶基部橙黄色,心叶下一功能叶直立,叶色葱绿显青,次生根发生快,茎基部粗壮.

拔节前10-15天,最高茎蘖数出现且达到预期穗数的2.5倍左右。第5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拔节期:

壮苗:叶片斜伸挺直,大小适中,叶尖稍扭曲。叶色褪淡“显黄”,叶面积系数3.5~4.0;分蘖茁壮有劲,有效与无效分蘖的分化较快,最高茎蘖数为80~90万/667m2,拔节后7~10天封行。

第5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孕穗期:

壮苗:叶色较拔节期有所加深,呈青绿色,叶面积指数达最大值,在6~7之间。茎秆基部粗壮,坚韧有弹性;单茎绿叶多,孕穗部粗大。第5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栽培措施

(1)巧施返青肥

冬前施肥少、肥力差、分蘖不足、麦苗返青迟缓的麦田,适量早施返青肥,增穗增产效果较好。

高产田为防止中期旺长,应严格控制返青肥,只能以少量速效氮肥作平衡肥,促进长势平衡,达到中期稳长,保证拔节期叶色正常褪淡。主要的管理措施是蹲苗。

返青后,生长过于旺盛,群体偏大的麦田,在小麦起身期,可以喷施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小麦植株旺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根系下扎,增加小麦抗逆性等作用。第5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施好拔节孕穗肥

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是决定小麦穗数及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需要氮肥最多的时候。是“增氮后移”,追施氮肥主要阶段。增强小麦生育后期根系的吸收能力,延缓根系的衰老;还能提高开花后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延缓旗叶的衰老。

可以根据小麦的品种和苗情,确定追施氮肥的最佳时间,氮肥的施用量是每亩8到9千克N。

第5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拔节肥:应在群体叶色褪淡,分蘖数已经下降,第1节间已接近定长时施用。拔节期叶色不出现正常褪淡,叶片披垂,拔节肥就应不施或推迟施用;在拔节前叶色过早落黄,不利于小花分化数的增加和壮秆形成,分蘖的成穗数也会显著下降,应适当提早施用拔节肥。

孕穗肥:凡未施拔节肥的壮、旺、弱苗,孕穗期有缺肥象征的,均可追肥。一般在旗叶露时追施,追尿素2~3kg/667㎡,以增加穗部分养分供应,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第5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拔节孕穗肥一次性施用时间: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一般在拔节初期追肥浇水。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和多穂型品种,在地力水平较高的条件下,群体适宜的麦田,适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追肥浇水。对于地力水平高、群体偏大的麦田,适宜在拔节中期至后期追肥浇水。第5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防渍、防倒、化除、防治病虫

春后随气温升高,清沟理墒,控制麦田地下水位在1m以下。

高产田可使用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等预防倒伏。(返青期用过拔节期则不用)

注意做好春季化学除草工作,及时防治纹枯病和白粉病。

第5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化除药剂:

由于稻套麦根系完全裸露,为减轻药害,除草剂选择应慎重。用6.9%骠马100~120ml/667㎡+使它隆30ml/667㎡;6.9%瑞骠70~100ml/667㎡;

6.9%精骠60~100ml/667㎡;

50%异丙隆可湿粉250~300g/667㎡.

兑水25~40kg/667㎡均匀喷雾。第5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防病治虫要及时

2月底-3月初纹枯病和麦蜘蛛发生严重,是主要防治对象;

4月底主要防治对象是白粉病,其次是纹枯病和蚜虫。小麦生长后期需进行药肥混喷,同时防治灰飞虱、赤霉病、穗蚜,以及粘虫、白粉病、锈病等。第6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一般病田病株率为10%~20%,重病田可达60%~80%以上,特别严重田块的枯孕穗率可高达20%以上,因发病造成产量损失一般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40%。在病株率达20%时,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75g/667㎡或井冈霉素水剂200~300ml/667㎡,对水60kg/667㎡喷防,间隔10~15d再喷1次。第6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白粉病

小麦受害后,严重地阻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小麦叶片早枯,分蘖数和成穗率减少,千粒重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在孕穗至抽穗期上部3张功能叶发病率达30%时喷第1次药,如病情发展,隔7~10d再喷1次,可用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30~50ml/667㎡喷防。第6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抽穗结实阶段

栽培目标:养根、保叶,防止早衰、贪青,

抗灾、防病虫。第65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麦抽穗后根、茎、叶的生长基本停止,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主,是籽粒形成期,也是粒数的最后决定期。

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和贪青,抗灾、防病虫,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第66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苗情诊断

①小麦开花至乳熟期

正常长相,单茎绿叶4~5片,叶绿色,长势旺盛。

②蜡熟期

良好长相,小麦植株正常落黄,茎秆逐步显出油黄色,单茎仍有1~2片绿叶,麦穗粗壮,芒张开角度较大,未发生倒伏。第67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栽培措施

抽穗结实阶段是小麦籽粒形成的重要时期,主要任务是浇灌、降湿和防治病虫害。

(1)排水降湿与后期灌溉

干热风的危害小麦干热风是在小麦扬花灌浆期出现的一种高温(最高气温可达30℃以上)、低湿(大气相对湿度可降至30%以下),并伴有四级以上的大风。

干旱,需进行灌溉,要掌握小水轻浇,速灌速排,有风不灌,雨前停灌,以防倒伏,并在抽穗后15天内灌水结束。(浇灌浆水、麦黄水)田间水分过多,做好排水降湿。(清沟理墒、降水降湿、通风透光)

第68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根外巧追肥

在灌浆初期用磷酸二氢钾、尿素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不仅能延长后期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而且能增强抗倒伏、抗干热风能力,有利于提高子粒品质。

开花后喷二次,千粒重可增加2—3克,增产10%左右。时间:晴天最好在下午4:00以后,阴天全天可喷。浓度:磷酸二氢钾0.2~0.3%,尿素1~3%50Kg/mu第69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3)做好病虫防治工作重点抓好大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麦蚜、粘虫;小麦黏虫、蚜虫、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病虫害进行准确监测,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实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效。大量发生的时期,对粒重和产量影响很大。第70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赤霉病

在防治上以预防为主,关键时期用药剂保护,即在麦子抽穗至零星扬花阶段,用药防治2次,每次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250g/667㎡或60%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可加些叶面肥,兑水50kg/667㎡喷雾,药液要喷在麦穗上。赤霉病病穗、病粒第71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麦红蜘蛛:

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500倍液或50%噻螨特乳油30~50ml/667㎡

,兑水50kg/667㎡均匀喷雾。粘虫:

用40%氧化乐果、毒死蜱1500~2000倍防治。第72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麦蚜虫:

可用6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g/667㎡,对水50kg/667㎡在露水干后,对准穗部进行喷雾,以保证防治效果。

第73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灾害预防

晚霜冷害预防及补救措施幼穗发育至四分体形成期、孕穗期前后对环境低温和水分缺乏极为敏感。若最低气温低于5℃-6℃就会受害,使抽穗延迟或抽出空颖白穗,或麦穗中部分小穗空瘪。仅有部分结实,严重影响产量。小麦低温冷害的防御和补救措施主要有:低温来临之前采取灌水、烟熏或叶面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可预防和减轻低温冷害的发生。第74页,共8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干热风、高温青枯预防

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常遇到干热风气温高于30℃,大气相对湿度低于30%,风速3-4米/秒或雨后青枯,持续高温突然降雨,又立刻晴天,造成叶片青枯逼熟,粒重下降。

密切关注气象预报:

1.巧灌麦黄水灌浆期浇水最好选择无风夜间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