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东山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东山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东山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东山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东山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东山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某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A.y=x B.y=x C.y=-2x D.y=2x2.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两点,连接BE,BF,DE,DF,则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以判定四边形BEDF是菱形()A.∠1=∠2 B.BE=DF C.∠EDF=60° D.AB=AF3.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A.甲 B.乙 C.丙 D.丁4.有5张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4张边长分别为2、3的矩形纸片,6张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从其中取出若干张纸片,且每种纸片至少取一张,把取出的这些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原纸张进行无空隙、无重叠拼接),则拼成正方形的边长最大为()A.6 B.7 C.8 D.95.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6.如图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P(1,2).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A.x<1 B.x>2 C.x>1 D.x<27.下列图形是物理学中的力学、电学等器件的平面示意图,从左至右分别代表小车、音叉、凹透镜和砝码,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8.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A.=﹣3 B.(﹣)2=2 C.÷=2 D.=±49.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度得到ΔAEF,若AC=,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1 B. C. D.10.如图,的对角线相交于点,且,过点作交于点,若的周长为20,则的周长为()A.7 B.8 C.9 D.1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在四边形中,,,,,分别是,,,的中点,要使四边形是菱形,四边形还应满足的一个条件是______.12.函数与的图象恰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3.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4.因式分解:=.15.若关于有增根,则_____;16.直线y=﹣2x﹣1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是_____.17.如图,在△ABC中,AB=BC=4,S△ABC=4,点P、Q、K分别为线段AB、BC、AC上任意一点,则PK+QK的最小值为_______18.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为,则另一个根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的△A1B1C1.(2)将△A1B1C1向右平移4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3)在x轴上求作一点P,使PA1+PC2的值最小,并写出点P的坐标(不写解答过程,直接写出结果)20.(6分)如图,已知,点在上,点在上.(1)请用尺规作图作出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连结,求证四边形是菱形.21.(6分)五一期间,甲、乙两人分别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从地出发前往地郊游,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到达目的地停止,途中乙休息了一段时间,然后又继续赶路.甲、乙两人各自行驶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甲骑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2)求乙休息后所行的路程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为了保证及时联络,甲、乙两人在第一次相遇时约定此后两人之间的路程不超过.甲、乙两人是否符合约定,并说明理由.22.(8分)如图,在Rt△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EF≌△DEB;(2)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23.(8分)如图,已知:AD为△ABC的中线,过B、C两点分别作AD所在直线的垂线段BE和CF,E、F为垂足,过点E作EG∥AB交BC于点H,连结HF并延长交AB于点P.(1)求证:DE=DF(2)若;①求:的值;②求证:四边形HGAP为平行四边形.24.(8分)某学校要从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市比赛,在选拔赛中,每人进行了5次射击,甲的成绩(环)为:9.7,10,9.6,9.8,9.9;乙的成绩的平均数为9.8,方差为0.032;(1)甲的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多少?(2)据估计,如果成绩的平均数达到9.8环就可能夺得金牌,为了夺得金牌,应选谁参加比赛?25.(10分)我们给出如下定义: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1)如图1,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点P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且满足PA=PB,PC=PD,∠APB=∠CPD,点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猜想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3)若改变(2)中的条件,使∠APB=∠CPD=90°,其他条件不变,直接写出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不必证明)26.(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顶点B坐标为(12,5),点D在CB边上从点C运动到点B,以AD为边作正方形ADEF,连BE、BF,在点D运动过程中,请探究以下问题:(1)△ABF的面积是否改变,如果不变,求出该定值;如果改变,请说明理由;(2)若△BEF为等腰三角形,求此时正方形ADEF的边长;(3)设E(x,y),直接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解析】

本题可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然后结合图象可知,该函数图象过点A(-2,1),由此可利用方程求出k的值,进而解决问题.【详解】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M(−2,1),∴将点(−2,1)代入y=kx,得:1=−2k,∴k=﹣,∴y=﹣x,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牢牢掌握该法求函数解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B【解析】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判定△CDF≌△CBF,则BF=FD=BE=ED,故四边形BEDF是菱形.【详解】由正方形的性质知,∠ACD=∠ACB=45°,BC=CD,CF=CF,

∴△CDF≌△CBF,

∴BF=FD,

同理,BE=ED,

∴当BE=DF,有BF=FD=BE=ED,四边形BEDF是菱形.

故选B.【点睛】考查了菱形的判定,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菱形的判定.3、A【解析】

∵甲的平均数和丙的平均数相等大于乙和丁的平均数,∴从甲和丙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又∵甲的方差与乙的方差相等,小于丙和丁的方差.∴选择甲参赛,故选A.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4、C【解析】

设2为a,3为b,则根据5张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5a2,4张边长分别为2、3的矩形纸片的面积是4ab,6张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6a2,得出a2+4ab+4b2=(a+2b)2,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将a、b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设2为a,3为b,则根据5张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5a2,4张边长分别为2、3的矩形纸片的面积是4ab,6张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6b2,∵a2+4ab+4b2=(a+2b)2,(b>a)∴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长可以为a+2b=2+6=8,

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a2+4ab+4b2=(a+2b)2,用到的知识点是完全平方公式.5、B【解析】

设u=,利用求根公式得到关于u的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并且这两个方程都有实根,所以由判别式大于或等于1即可得到ab≤.【详解】因为方程有实数解,故b2-4ac≥1.

由题意有:或,设u=,

则有2au2-u+b=1或2au2+u+b=1,(a≠1),

因为以上关于u的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

所以两个方程的判别式都大于或等于1,即得到1-8ab≥1,

所以ab≤.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1(a≠1,a,b,c为常数)的求根公式:x=(b2-4ac≥1).6、C【解析】

根据函数图象交点右侧直线图象在直线:图象的上面,即可得出不等式的解集.【详解】解:直线与直线交于点,不等式解集为.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关系,利用数形结合得出不等式的解集是解题关键.7、C【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结合选项所给图形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8、B【解析】

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知识点进行解答得到答案.【详解】A.,错误;B.(﹣)2=2,正确;C.,错误;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仔细检查是关键.9、C【解析】

利用旋转得出∠DAF=30°,就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阴影部分面积.【详解】解:如图.设旋转后,EF交AB与点D,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又因为旋转角为15°,所以∠DAF=30°,因为AF=AC=,所以DF=1,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故选:C.10、D【解析】

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边相等,即可得OB=OD,AB=CD,AD=BC,又由OE⊥BD,即可得OE是BD的垂直平分线,然后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BE=DE,由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0可得BC+CD=10,然后可求△CDE的周长.【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B=OD,AB=CD,AD=BC,∵OE⊥BD,∴BE=DE,∵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0,∴BC+CD=10,∴△CDE的周长为CD+DE+EC=CD+BC=10.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的应用.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且,同理可得且,且,然后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解答.【详解】解:还应满足.理由如下:,分别是,的中点,且,同理可得:且,且,且,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是菱形.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了中点四边形,其中涉及到了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得到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从而判定出平行四边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突破口.12、或【解析】

画图象用数形结合解题,y=m|x|的图在x轴上过原点是折线,关于y轴对称;m>0时,y=x+m斜率为1,与y=m|x|交于第一、二象限,m<0时,y=x+m斜率为1,与y=m|x|交于第三、四象限,分析图象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y=m|x|的图在x轴上过原点是折线,关于y轴对称;分两种情况讨论,①m>0时,过第一、二象限,y=x+a斜率为1,m>0时,过第一、二、三象限,若使其图象恰有两个公共点,必有m>1;②m<0时,y=m|x|过第三、四象限;而y=x+m过第二、三、四象限;若使其图象恰有两个公共点,必有m<−1;故答案为:或【点睛】此题考查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解题关键在于分情况讨论13、【解析】

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4、【解析】

直接应用平方差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熟记平方差公式是关键.15、1【解析】

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x–1),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根据分式方程的增根就是使最简公分母等于0的未知数的值求出x的值,然后代入进行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详解】解:方程两边都乘(x﹣1),得1-ax+3x=3x﹣3,∵原方程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1=0,即增根为x=1,把x=1代入整式方程,得a=1.【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方程的增根不适合原方程,但适合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这是求字母系数的重要思想方法.16、y=﹣2x﹣2【解析】

根据“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直线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和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掌握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解题的关键.17、2【解析】

试题解析::如图,过A作AH⊥BC交CB的延长线于H,∵AB=CB=4,S△ABC=4,∴AH=2,∴cos∠HAB=,∴∠HAB=30°,∴∠ABH=60°,∴∠ABC=120°,∵∠BAC=∠C=30°,作点P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P′,过P′作P′Q⊥BC于Q交AC于K,则P′Q的长度=PK+QK的最小值,∴∠P′AK=∠BAC=30°,∴∠HAP′=90°,∴∠H=∠HAP′=∠P′QH=90°,∴四边形AP′QH是矩形,∴P′Q=AH=2,即PK+QK的最小值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矩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熟记利用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1【解析】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方程的两根之积为-1,结合方程的一个根为-1,可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此题得解.【详解】∵a=1,b=m,c=-1,

∴x1•x2==-1.

∵关于x一元二次方程x2+mx-1=0的一个根为x=-1,

∴另一个根为-1÷(-1)=1.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牢记两根之积等于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66分)19、(1)见解析(2)见解析(3)(,0)【解析】解;作图如图所示,可得P点坐标为:(,0)。(1)延长AC到A1,使得AC=A1C1,延长BC到B1,使得BC=B1C1,即可得出图象。(2)根据△A1B1C1将各顶点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出△A2B2C2。(3)作出A1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A′C2,交x轴于点P,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点坐标即可。20、(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

(1)按照尺规作图的步骤作出图形即可;

(2)证明AC垂直平分EF,则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为菱形得到四边形AECF是菱形.【详解】解:(1)如图,就是所求作的的垂直平分线,(2)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BC,

∴∠AFE=∠CEF,

∵EF垂直平分AC,

∴EA=EC,EF⊥AC,

∴∠CEF=∠AEF,

∴∠AFE=∠AEF,

∴AE=AF,

∴AC垂直平分EF,

∴四边形AECF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菱形的判定.21、(1)0.25km/min;(2)(50≤x≤1);(3)甲、乙两人符合约定.【解析】

(1)由图像可知,甲没有休息,匀速行驶,到终点时,行驶了30km,用了120min,即可求得其速度;(2)首先根据图像可判定当甲走80min时,距A地20km,两人相遇,然后设乙休息后所行的路程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kx+b(k≠0),根据图像可得其经过(50,10)和(80,20)两点,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得即可,根据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出乙所用的时间,即得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根据图像信息,结合(1)和(2)的结论,判定当x=50,和x=1时,甲乙两人行驶的距离,判定两人距离差即可看是否符合约定.【详解】解:(1)0.25km/min;由图像可知,甲没有休息,匀速行驶,到终点时,行驶了30km,用了120min,其速度为30÷120=0.25km/min;(2)当甲走80min时,距A地20km,两人相遇.设乙休息后所行的路程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kx+b(k≠0),因为图像经过(50,10)和(80,20)两点,由题意,得,解得:,所以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当y=30时,x=1.所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50≤x≤1.(3)当x=50时,甲走了12.5km,乙走了10km,12.5-10=2.5<3,符合约定.当x=1时,甲走了27.5km,乙走了30km,30-27.5=2.5<3,符合约定.所以甲、乙两人符合约定.【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函数图像获取信息进行求解,理解题意,熟练运用,即可解题.22、(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

(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中点的定义,可利用AAS证得结论;

(2)由(1)可得AF=BD,结合条件可求得AF=DC,则可证明四边形ADCF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D=CD,可证得四边形ADCF为菱形;【详解】证明:(1)∵AF∥BC∴∠AFE=∠DBE∵E是AD中点,∴AE=DE在△AEF和DEB中∴△AEF≌△DEB(AAS)(2)在Rt△ABC中,D是BC的中点,所以,AD=BD=CD又AF∥DB,且AF=DB,所以,AF∥DC,且AF=DC,所以,四边形ADCF是菱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及判定,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得AF=CD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①,②见解析.【解析】

(1)根据AD是△ABC的中线得到BD=CD,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FDC=∠EDB,又因为∠DFC=∠DEB=90°,即可证得△BDE≌△CDF,继而证出DE=DF;(2)设BH=11x,HC=5x,则BD=CD=BC=8x,DH=3x,HC=5x,根据EH∥AB可得△EDH∽△ADB,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以及DE=DF得到的值;②进一步求出的值,得到,再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证得FH∥AC,即PH∥AC,再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定理即可证得四边形HGAP为平行四边形.【详解】解:(1)∵AD是△ABC的中线,∴BD=CD,∵∠FDC和∠EDB是对顶角,∴∠FDC=∠EDB,又∵BE⊥AE,CF⊥AE,∴∠DFC=∠DEB=90°,∴△BDE≌△CDF(AAS),∴DE=DF.(2)设则①∵EH∥AB∴△EDH∽△ADB∴∵∴②∵∴∵∴FH∥AC∴PH∥AC∵EG∥AB∴四边形HGAP为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点.24、(1)9.8,0.02;(2)应选甲参加比赛.【解析】

(1)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列式计算可得;(2)根据方差的意义解答即可.【详解】(1)=×(9.7+10+9.6+9.8+9.9)=9.8(环),=×[(9.7﹣9.8)2+(10﹣9.8)2+(9.6﹣9.8)2+(9.8﹣9.8)2+(9.9﹣9.8)2]=0.02(环2);(2)∵甲、乙的平均成绩均为9.8环,而=0.02<=0.32,所以甲的成绩更加稳定一些,则为了夺得金牌,应选甲参加比赛.【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与意义: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25、(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EFGH是菱形,证明见解析;(3)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解析】

(1)如图1中,连接BD,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只要证明EH∥FG,EH=FG即可.(2)四边形EFGH是菱形.先证明△APC≌△BPD,得到AC=BD,再证明EF=FG即可.(3)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只要证明∠EHG=90°,利用△APC≌△BPD,得∠ACP=∠BDP,即可证明∠COD=∠CPD=9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明.【详解】(1)证明:如图1中,连接BD.∵点E,H分别为边AB,DA的中点,∴EH∥BD,EH=BD,∵点F,G分别为边BC,CD的中点,∴FG∥BD,FG=BD,∴EH∥FG,EH=GF,∴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EFGH是菱形.证明:如图2中,连接AC,BD.∵∠APB=∠CPD,∴∠APB+∠APD=∠CPD+∠APD,即∠APC=∠BPD,在△APC和△BPD中,∵AP=PB,∠APC=∠BPD,PC=PD,∴△APC≌△BPD,∴AC=BD.∵点E,F,G分别为边AB,BC,CD的中点,∴EF=AC,FG=BD,∵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FGH是菱形.(3)四边形EFGH是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