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2023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2023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2023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2023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60分,共20题,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江西吴城遗址是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该遗址属于(

A.文献史料B.图像史料

C.实物史料D.口述史料

2.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迎来了第一次精神觉醒。有学者认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较早自觉地、直接地

思考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问题的人,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无为而治B.为政以德

C.兼爱非攻D.以法治国

3.东晋初年,江南粮荒严重,但南北劳动人民两支生产大军,用无比坚韧的力量战胜了自然,使江南农业

发展迈进一大步,这表明江南农业发展得益于()

A.自然环境优越B.生产工具改进

C.高产作物引进D.农民辛勤劳动

4.海南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为加强管理,元朝中央政府设立()

A.星州都督府B.琼州府学

C.海北海南博易提举司D.海南卫指挥使司

5.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主要讲述明朝的灭亡及其

原因,以供后人借鉴。此文主要是纪念()

A.戚继光抗倭B.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C.李自成起义D.清军入关

6.《耕织图》于南宋问世,经明清两朝帝王不断修订,至清末700余年间,各种版本层出不穷,这种现象

反映了()

A.南宋《耕织图》广受欢迎B.明清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C.明清时期绘画风格有变化D.清代《耕织图》版本很多

7.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下列组合搭配准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一《北京条约》一协定关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南京条约》一割香港岛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一允许设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增开天津商埠

8.张骞在创办大生纱厂时,为股东规定了8%的利率,结果从1895年筹建到1899年投产,共支付利息白银

17000余两,占纱厂开办费的58%。这说明近代中国民族企业()

A.生产规模小B.筹资成本高

C.发展不平衡D.获得初步发展

9.中国以清帝退位的形式和平解决了南北战事,结束帝制,“南北战事”指的是()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D,北伐战争

10.万宁、陵水等革命根据地纷纷学习琼海乐四区,发动广大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和耕牛等,把公田

平均分配给农民,这最有可能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1.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并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

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材料主要反映齐白石()

A.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B.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

C.动荡时代仍笔耕不辍D.创作上推崇现实主义

【答案】A

12.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提到“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

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这些原则”指的是()

A互不干涉内政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一个中国”原则

13.观察表所示中国军费数据变化,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年份军费(人民币)GDP中军费占比

1978167亿元4.6%

1985191亿元2.1%

1990290亿元15%

20094805亿元1.4%

201911898亿元1.3%

表(注: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家经济总量一项指标)

A.国家注重国防建设B.国家经济飞速增长

C.军费投入比例失调D.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14.因为阿拉伯人,处于黑暗之中的西方重新找回了自己失落已久的古老文明,点燃起文艺复兴的熊熊烈焰,

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材料主要说明阿拉伯人()

A.排斥外来文化B.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

C.传播东方文化D.深度融合东西方文化

15.下图是摘编自一部历史著作的目录,其中?处标题应为()

第三章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的英格兰

,、(450—1066年)

43

阿尔弗霸德大帝和继承人--------------47

盎格鲁一撒克逊的统治制度------------54

A.君主制度的创立B.罗马共和国建立

C.查理曼帝国建立D.君主立宪制创立

16.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

字,法国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识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

字,这种变化根源于欧洲()

A.识字人口比例扩大B.人口结构的变化

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资本主义的发展

17.罗斯福新政期间,出现了社会安全保障基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一系列国家机

构和国有企业,帮助美国缓解了经济危机。这体现新政的特点是()

A.国家干预经济B.实行计划经济

C.整顿金融体系D.推行“以工代赈”

18.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表联合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

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通过该宣言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

19.柏林墙的出现,使德国柏林成为“一堆、两城、两国”,柏林人民进入了“大墙时代”,导致这一局面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的分裂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冷战的发生D.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20.自1990年至2021年8月,中国先后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安

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国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这表明中国()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拓展多边外交

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在全球性问题上采取了积极行动

二、非选择题(40分,共3题,21题13分,22题18分,23题9分)

21.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左图,写出建立政权①的民族是;政权②的名称是读右图,写出西夏都

城所在的位置____________(填字母),在今(填城市名)

材料二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

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

——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共同做法。

材料三

政权民族关系

辽与宋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

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

宋与夏

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

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

夏与金

1211年蒙古攻金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简述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

发展的作用。

2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

党的奋斗历程,汲取党的历史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浴血奋战】

材料一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我国的重要法宝。党始终坚

持大团结大联合……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

伟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建立的“统一战线”。

【自力更生】

材料二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

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1957年6月26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所述的“大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解放思想】

材料三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其它领域随之迈出改革步伐。……随着各方面改革的陆续开展和推进,僵

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冲破,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自信自强】

材料四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支持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这是党中央

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

的重大举措。

——摘编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推动海南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23.《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某

中学九年级历史研学社围绕“世界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展开讨论,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

世界近代史

观点一观点二观点三观点四

资产阶级推动制度变革资产阶级引领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分散走向整体

请任选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参与研讨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写两个论源,

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共20题,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江西吴城遗址是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该遗址属于(

A.文献史料B.图像史料

C.实物史料D.口述史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江西吴城遗址是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吴城遗址是中国

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吴城遗址内发现有陶窑区、冶炼区、居住

区、墓葬区、祭祀广场等遗迹。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等遗物数千件。其中烧造考究的原始青瓷

器的发现,证明了这地区即是青瓷器的发源地之一,这些都属于实物史料,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实物史

料,没有涉及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口述史料,排除ABD项。故选C项。

2.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迎来了第一次精神觉醒。有学者认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较早自觉地、直接地

思考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问题的人,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无为而治B.为政以德

C.兼爱非攻D.以法治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

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面

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

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B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观

点,排除A项;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排除D项。故选B项。

3.东晋初年,江南粮荒严重,但南北劳动人民两支生产大军,用无比坚韧的力量战胜了自然,使江南农业

发展迈进一大步,这表明江南农业发展得益于()

A.自然环境优越B.生产工具改进

C.高产作物引进D.农民辛勤劳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东晋初年,江南粮荒严重,但南北劳动人民两支生产大军,用无比坚韧的力量战胜了自

然,使江南农业发展迈进一大步”可知,题干材料重点强调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南北劳动人民两支生

产大军的辛勤劳动,D项正确;自然环境优越、生产工具改进是东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但题干

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B项;东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高产作物引进,排除C项。故选

D项。

4.海南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为加强管理,元朝中央政府设立()

A.星州都督府B.琼州府学

C.海北海南博易提举司D.海南卫指挥使司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专门设立了海北海南博易提举司,负责按照市舶条例征税,C项正确;星

州都督府与贸易中转站无关,排除A项;琼州府学是海南最早的官办学校,排除B项;明朝设立了海南卫指

挥使司,排除D项。故选C项。

5.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主要讲述明朝的灭亡及其

原因,以供后人借鉴。此文主要是纪念()

A.戚继光抗倭B.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C.李自成起义D.清军入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主要讲述明朝的灭亡及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甲

申三百年祭》一文,主要是纪念李自成起义,李自成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统治,c项正确;戚继光抗倭反映

的是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史实,与明朝灭亡无关,排除A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这一女真族政权,与明朝

灭亡不符,排除B项;清军入关时明朝已经灭亡,排除D项。故选C项。

6.《耕织图》于南宋问世,经明清两朝帝王不断修订,至清末700余年间,各种版本层出不穷,这种现象

反映了()

A.南宋《耕织图》广受欢迎B.明清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C.明清时期绘画风格有变化D.清代《耕织图》版本很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耕织图》……经明清两朝帝王不断修订……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可知,明清

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所以不断修订《耕织图》,B项正确;《耕织图》的政治含义浓厚,所以明清统治

者不断修订《耕织图》,不仅仅是因为南宋《耕织图》广受欢迎,更重要的是借此表达自己重视农桑的态

度,排除A项;修订的原因不是绘画风格的变化,是为了服务于政治,排除C项;清代《耕织图》版本很

多是基本史实,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统治者重视农桑,排除D项。故选B项。

7.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下列组合搭配准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一《北京条约》一协定关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C.甲午中日战争一《马关条约》一允许设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辛丑条约》一增开天津商埠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C项正

确;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排除A项;《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排除B

项;增开天津商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北京条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8.张骞在创办大生纱厂时,为股东规定了8%的利率,结果从1895年筹建到1899年投产,共支付利息白银

17000余两,占纱厂开办费的58%。这说明近代中国民族企业()

A.生产规模小B.筹资成本高

C.发展不平衡D.获得初步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大生纱厂创办时为股东规定了8%的利率最后增加到58%,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企

业筹资成本高,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题干数字反映的是利率问

题,无法得出生产规模小,排除A项;发展不平衡和获得初步发展与题干文字材料无关,排除CD项。故

选B项。

9.中国以清帝退位的形式和平解决了南北战事,结束帝制,“南北战事”指的是()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D.北伐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清帝退位……结束帝制”,结合所学可知,逼迫清帝退位,终结君主专制的是

辛亥革命,因此题干材料中的“南北战事”指的是辛亥革命,A项正确;二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为了反对袁

世凯倒行逆施而发动的,排除B项;护国战争是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排除C项;北伐战争是为了推

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10.万宁、陵水等革命根据地纷纷学习琼海乐四区,发动广大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和耕牛等,把公田

平均分配给农民,这最有可能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万宁、陵水等革命根据地……发动广大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和耕牛等,把

公田平均分配给农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土地革命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红军和农村革命

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土地革命广泛地开展起来,在根据地内,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

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的最重大的社会变革,B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土地政策主要是打土

豪,分田地,与题干信息“万宁、陵水等革命根据地……发动广大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和耕牛等,

把公田平均分配给农民”没有联系,排除A项;全面抗战时期土地政策主要是减租减息,与题干信息“万

宁、陵水等革命根据地……发动广大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和耕牛等,把公田平均分配给农民”不

符,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

策,与题干信息“万宁、陵水等革命根据地……发动广大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和耕牛等,把公田平

均分配给农民”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并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何多如

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材料主要反映齐白石()

A.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B.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

C.动荡时代仍笔耕不辍D.创作上推崇现实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

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借《群鼠图》

抒发自己的苦闷与义愤,讽刺日本慢略者,表现了这位艺术老人的民族气节,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齐白

石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而不是强调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排除B项;题干材料表达的是齐白石不屈不挠的

民族气节,动荡时代仍笔耕不辍和创作上推崇现实主义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答案】A

12.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提到“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

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这些原则”指的是()

A.互不干涉内政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

全的坚固基础”可知,题干中的“原则”反映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

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和平与安

全奠定了坚固基础。B项正确;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求同存异”方针是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排除C项;“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排

除D项。故选B项。

13.观察表所示中国军费数据的变化,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年份军费(人民币)GDP中军费占比

1978167亿元4.6%

1985191亿元2.1%

1990290亿元1.5%

20094805亿元14%

201911898亿元1.3%

表(注: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家经济总量的一项指标)

A.国家注重国防建设B.国家经济飞速增长

C.军费投入比例失调D.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表格看出,从1978年到2019年,我国的军费迅速增长,但在GDP中的占比却逐渐下降,这说明

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体现了我国富国与强军的统一。D项正确;国家注重国防建设、国家经济飞速增

长说法片面,排除AB项;军费投入比例失调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4.因为阿拉伯人,处于黑暗之中的西方重新找回了自己失落已久的古老文明,点燃起文艺复兴的熊熊烈焰,

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材料主要说明阿拉伯人()

A.排斥外来文化B.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

C.传播东方文化D.深度融合东西方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因为阿拉伯人,处于黑暗之中的西方重新找回了自己失落已久的古老文明,点燃起文艺复

兴的熊熊烈焰,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主要说明阿拉伯人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

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阿拉伯人传承古希腊罗马

文化,不能说明阿拉伯人排斥外来文化、传播东方文化、深度融合东西方文化,排除ACD。故选B项。

15.下图是摘编自一部历史著作的目录,其中?处标题应为()

第三聿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的英格兰

,、(450—1066年)

阿尔弗密德大帝和继承/---------------47

盎格鲁一撒克逊的统治制度------------54

A.君主制度的创立B.罗马共和国建立

C.查理曼帝国建立D.君主立宪制创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阿尔弗雷德大帝和继承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尔弗雷德是威塞克斯王国埃塞尔沃夫国

王的第五个儿子。所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君主制度的创立,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英格兰,与罗马共

和国、查理曼帝国无关,排除BC项;君主立宪制建立是1689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6.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

字,法国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识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

字,这种变化根源于欧洲()

A.识字人口比例扩大B.人口结构的变化

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1800年,苏格兰90%以

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识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

能够读书写字”可知,题干材料反映西方国家识字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原因是英法先后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大众教育的发展。D项正确;题干现象出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发

展,识字人口比例扩大是表面现象,不是根源,排除A项;题干现象出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不是人口

结构的变化、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排除BC项。故选D项。

【分析】

【点睛】

17.罗斯福新政期间,出现了社会安全保障基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一系列国家机

构和国有企业,帮助美国缓解了经济危机。这体现新政的特点是()

A.国家干预经济B.实行计划经济

C.整顿金融体系D.推行“以工代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罗斯福新政期间,出现了社会安全保障基金、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等一系列国家机构和国有企业,帮助美国缓解了经济危机。”并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

的新模式,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缓和了矛盾,A项正确;美国只是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仍

然存在,并非实行计划经济,排除B项;“整顿金融体系”只是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内容,并非新政的特点,

排除C项;“推行‘以工代赈’”只是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内容,并非新政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

18.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表联合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

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通过该宣言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3年开罗会议由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发表了《开罗宣言》,

明确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C项正确;巴

黎和会是指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战后协约会议。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

中全权代表70人。苏维埃俄国没有受到邀请,德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奥地利等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

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

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北洋政府

代表(即当时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排除A项;华盛顿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

会议。排除B项;1945年初,纳粹德国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之间的矛盾日

益明显暴露。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首

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史称“雅尔塔会议”。排除D项。故选C项。

19.柏林墙的出现,使德国柏林成为“一堆、两城、两国”,柏林人民进入了“大墙时代”,导致这一局面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的分裂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冷战的发生D.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柏林墙的出现,使德国柏林成为'一堆、两城、两国’”及所学可知,柏林墙始建于

1961年8月13日,是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之间冲突导致的,C项正确;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

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

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排除B项;北约与华约属于美苏冷战时期的军

事政治集团,排除D项。故选C项。

20.自1990年至2021年8月,中国先后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安

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国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这表明中国()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拓展多边外交

C.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在全球性问题上采取了积极行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先后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足迹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

派遣维和人员最多国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信息,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

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选项与题干信息不

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40分,共3题,21题13分,22题18分,23题9分)

21.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左图,写出建立政权①的民族是;政权②的名称是读右图,写出西夏都

城所在的位置____________(填字母),在今(填城市名)

材料二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

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

——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共同做法。

材料三

政权民族关系

辽与宋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

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

宋与夏

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

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

夏与金

1211年蒙古攻金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简述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

发展的作用。

【答案】(1)①.契丹族②.金朝③.A④.宁夏银川

(2)学习中原汉族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习俗,与汉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3)有战有和,和为主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民族、政权名称、位置、城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15年女

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金;11世纪中期,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即图中A,今宁夏银川。

【小问2详解】

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共同做法是学习中原汉族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

社会习俗,与汉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小问3详解】

特点、作用:综合上述材料:辽与北宋“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宋与夏“1038

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夏与金“共存110

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可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

点是有战有和,和为主流。总体上来说,在和为主流的情况下,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发展的作

用是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

党的奋斗历程,汲取党的历史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浴血奋战】

材料一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我国的重要法宝。党始终坚

持大团结大联合……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

伟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建立的“统一战线”。

自力更生】

材料二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

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1957年6月26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所述的“大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解放思想】

材料三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其它领域随之迈出改革步伐。……随着各方面改革的陆续开展和推进,僵

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冲破,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自信自强】

材料四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支持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这是党中央

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

的重大举措。

——摘编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推动海南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答案】22.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3.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4.变化:改革的重点逐步由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严

重束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5.设立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解析】

【小问1详解】

统一战线: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建立;1937年,随着日寇全面侵华,为了团结抗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期间,建立了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小问2详解】

“大革命”:根据材料二中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可知,材

料二中的“大革命”指的是三大改造。

历史意义: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

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小问3详解】

变化:根据材料三中的“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可知,改革的重

点逐步由农村转向城市;根据材料三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