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学案_第1页
2023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学案_第2页
2023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学案_第3页
2023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学案_第4页
2023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学案(人教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导学案(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班级:1、2、3、4班姓名:日期:2014-2-24

一、学习目标:

1.相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定义、特征和组成;

2.记住溶质、溶剂的概念,初步能正确推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二、自主学习:

学问点1:溶液形成过程的实质

【试验探究】视察、分析试验9-1:蔗糖、食盐溶解。并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形成过程

的实质。

蔗糖溶于水后,蔗糖会,水会变味,是因蔗糖以的形式均一

地到水分子中,形成一种的混合物。食盐(或氯化钠)溶于水后,食盐(或

氯化钠)会,水会变味,是因氯化钠以和形式向水

中,形成稳定的氯化钠溶液。溶解属于变更。

学问点2: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思索】结合蔗糖溶解、食盐溶解的试验现象,思索下列问题。

(1)假如外界条件不变,烧杯中的蔗糖与水会不会分别?。这体现溶液的性。

(2)假如把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那么它的浓度、密度与原溶液相比是否一

样?。这体现溶液的性。

(3)假如向盛有食盐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小勺高镒酸钾。搅拌后,还能看到高镭酸钾

吗?。这说明同一液体中可以溶解(填“一种”或“多种”)可溶性物质。

小结: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另一种物质里,形

成的、的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做,能溶解其他物

质的物质叫做。因此,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和组成的。溶解

在中形成溶液。

【阅读】溶液是溶质和溶剂组成的,那么应怎样来命名溶液呢?

若溶质是A,溶剂是B,则可把溶液命名为:A的B溶液;若溶剂B是水时,水可省

略,可命名为A溶液。

例如:食盐溶于水后,形成食盐的水溶液(简称食盐溶液)。即溶液为溶质的溶剂溶液。

三、合作探究:

【练习】请你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溶质溶剂溶液溶质溶剂

蔗糖溶液稀盐酸溶液

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

高锌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

碘溶于汽油中医用酒精

油脂溶解在汽油中碘酒溶液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FeCI2溶液

学问点3:溶液、溶质和溶剂间的质量关系

【思索】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溶液的体积溶质和溶

剂的体积之和,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若将50g碳酸钠粉末溶于40g水中,充分溶解后

还剩余了6g碳酸钠没有溶解,则此时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g,溶剂质量

为g,溶液质量为g。

小结:溶液质量=质量+质量;溶质质量就是的物质质量,未溶解的物

质不是溶质。

四、巩固达标:

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溶液的物质类别是。

2.请分别写出表格中每种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化学式:

稀盐酸生理盐水高锯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医用酒精碘酒

溶质

溶剂

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B.蒸储水C.糖水D.汽水

4.以下所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香油B.食盐C.白糖D.食醋

5.将少量的高锦酸钾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可以用来消毒,该消毒液是()

A.纯净物B.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肯定正确的是()

A.无色透亮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质的状态可以为固、液、气三种状态

C.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溶液的体积肯定都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7.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需经过消化的主要缘由是()

A.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B.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汲取

C.食物分解后,便于汲取D.食物搅拌匀称后,便于汲取

8.溶液是由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溶液的总质量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填

"等于”或“不等于”)。溶液的总体积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试验室里将100mL蒸储水和100mL酒精充分混合,则形成的溶液总体积200mL(填

或“="),其中溶质、溶剂的化学式分别为和。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导学案(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班级:1、2、3、4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2014-2-25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推断化学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二、自主学习:

问题3.【试验探究】视察、分析试验9-2:分析试验的实质。得:探讨溶质与溶剂的辩证

关系。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力;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实力

也。

【探讨】结合试验现象记录,阅读P28,完成下列习题。

问题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吗?溶液都是无色的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问题2.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水是唯一的溶剂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问题4.分析试验9-3,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那么区分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一

般规律有哪些?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或。一般是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

、是溶质,是溶剂;假如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

叫做,量少的一种叫做。假如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叫做溶剂。

三、合作探究:

【学问拓展】当物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

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为水。

例如: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溶液,溶质是,溶是。若把足量

的锌投入肯定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形成的水溶液,溶质是,溶剂

是。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是,溶质是,溶剂是•

学问点4:溶液的用途

【阅读】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A.很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B.医疗上的葡糖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肯定要求配成溶液运用的。

C.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动植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需经过消化,

变成溶液后才能汲取。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汲取。

四、巩固达标:

1.请对下列几个疑问进行课堂辨析,假如你不赞同,举出一些能反对的详细实例:

⑴无色、透亮的液体就是溶液吗?

⑵溶液肯定是无色的吗?

⑶溶液中的溶质肯定只是一种吗?

⑷溶质只能是固体吗?

⑸只有水能做溶剂吗?

2.喜羊羊在家做糖溶于水的试验时,视察到如右图所示

的现象。请用原子分子的有关学问观点说明:

⑴糖能溶解的缘由是。。

3.假如要使食盐较快的溶解在水里,请提出你的建议:

所以,加快溶解速度的方法有:①②③

4.把4.4g二氧化碳溶于95.6g水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溶质有g,溶

质剂有go若把6.5g锌投入到93.7g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形成的水溶

液,溶质有g,溶剂有g。10g碳酸钙与94.4g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是,溶质有g.溶剂有g。

5.已知6.5g锌与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稀硫酸中溶质、溶剂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3)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6.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

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

二氧化锌,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0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导学案(第3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2课时班级:1、2、3、4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2014-2-26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乳浊液、悬浊液的概念和常见的乳化现象,会区分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

2.相识氯化钠、硝酸钱、氢氧化钠三种典型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更及缘由;

3.能利用物质溶解时的吸热现象或放热现象说明常见试验现象及原理。

二、自主学习:

学问点1: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试验探究】视察、分析硝酸核、氢氧化钠、氯化钠固体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更。

三、合作探究:

【思索】通过试验现象,思索下列问题。(完成课本P29页探究试验,阅读P31页的资料

卡片,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伴有热量的变更。不同的溶质溶解时汲取热量或放出热量,这就

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更。有的溶质溶解时,吸热则溶液温度表现为,如;

假如放热,则溶液温度表现为,如;假如不吸热也不放热,则溶液温

度;如:氯化钠、蔗糖溶于水。

小结:NaOH固体、浓H2s04、溶于水时,放热,溶液温度。

固体NH4NO3、冰块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

NaCI溶于水时,溶液温度。

学问点2:乳浊液和悬浊液

【试验探究】结合试验9-3,视察、分析试验9-4: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和乳化现象。

项目:试管内加入的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

(1)水和植物油

(2)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思索】通过试验现象,思索下列问题。

(1)试验(1)所得的混合物是否稳定、均一?是不是溶液?若不是溶液又是什么?

这种液体稳定,静置后会出现现象。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

物叫做。

(2)试验(2)说明白洗涤剂具有什么功能?(请结合试验,阅读课本第30页其次段,回

答问题)

洗涤剂有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多数细小的液滴,使之匀称悬浮在水中形

成液,该现象又称之为现象,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3)洗涤剂和汽油除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这是由于汽油能油污,形成。用加了洗

涤剂的水也能洗去油污,这是由于洗涤剂能油污,形成。两者去污

的原理(填“相同’或“不同”)。

小结:乳浊液: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的混合物。例如:水和油混合、

牛奶、油漆。

悬浊液: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的混合物。例如:泥沙、领餐、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后得到的液体。

四、巩固达标:

1.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植物油和水B.碘与酒精C.食盐与水D.面粉与水

2.在家庭厨房中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A.用汽油B.用热水C.用冷水加洗涤剂D.用热水加洗涤剂

3.乳浊液、溶液之间的相同点是()

A.都是纯净物B.都是混合物C.都澄清透亮D.都均一、稳定

4.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上的水果渣D.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

5.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洗发精洗去头上的油脂B.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

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的干净

C.冬季向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溶化

D.硝酸铉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7.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肯定量的下列物质后:

A.氢氧化钠固体B.蔗糖固体C.硝酸钱固体D.氯化钠晶体

(1)使U形管内右侧液面上升的物质是;

(2)使U形管内左侧液面上升的物质是;

(3)U形管内液面未发生明显变更的物质是

8.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

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B.烧碱C.食盐D.硝酸镀

9.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运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10.小华在试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觉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

CuSO4、NaCI和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索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

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⑴若不溶于水,则是⑵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

⑶若溶于水溶液温度上升,则是______;⑷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班级:1、2、3、4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2014-2-27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推断:

2.知道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

3.能进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二、自主学习:

学问点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活动探究I】:课本P33,小组探讨,探究:NaCI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肯定量的水

中?

操作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入5ml水,搅拌

现象固体溶解部分固体没溶解剩余固体溶解

结论溶解现象与和的量有关。

【活动探究II】:课本P33,小组探讨,探究:温度变更,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接着

溶解?

操作现象结论

加入5g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溶解现象还与有关。

再加入5g硝酸钾部分固体有剩余

加热剩余固体溶解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部分固体有剩余

冷却剩余固体增多

【小结】依据试验探究,阅读课本P33—35,形成概念。

1、在下,向g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接着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

种溶质的饱溶液,溶质接着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溶质以的形式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包括结晶和结晶。

例如: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纳法;而从饱和食盐水中得

到食盐晶体可采纳法;“海水晒盐”中结晶池中的“母液”为溶液(填“饱和”

或“不饱和”)。

三、合作探究:

【思索与沟通】通过试验探究,思索下列问题。

1、在饱和溶液中,为什么要指明“肯定温度”和“肯定量溶剂”呢?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溶质吗。即概念中为何强调"这种溶质的饱溶液”?

3、如何推断溶液是否饱和?

【拓展提升】分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间的关系。

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填“浓”或“稀”)

对于不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用“肯定”“不

肯定”填空)

学问点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探讨】依据试验探究分析

四、巩固达标:

1.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1)20°(:时,在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3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1g剩余,则所得

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向烧杯里再加入10g水,充分溶

解后所得溶液是该物质的溶液。

(2)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接着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的溶液,

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接着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溶液。

2.将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可实行三种方法:

①;②;

③。

3.从括号中选取适当的词语,填在下列横线上(蒸发、分解、溶解、过滤、结晶)

(1)将蔗糖放入水中搅拌,蔗糖固体会。

(2)将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镒分别出来用方法(注:二氧化锌难溶)。

(3)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用方法。

(4)将热的硫酸铜溶液静置并渐渐降温,得到硫酸铜晶体的过程是过程。

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肯定是浓溶液B.肯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5.温度肯定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

A.肯定是饱和溶液B.肯定是不饱和溶液C.肯定是稀溶液D.可能是饱和溶液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最牢靠的方法是

()

A.上升温度B.降低温度C.加入溶质D.加入溶剂

7.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纳的方法有()①降

低温度;②上升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入该温度下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⑤恒温蒸发溶

剂。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向肯定量饱和NaCI溶液中加入少量KCI固体,则溶液质量

会()

A.增加B.削减C.不变D.无法确定

9.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

温度下,发觉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氯化钠溶解度上升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10.向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质质量变

更规律的是()

11.试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分别是食盐水和蒸储水,区分它们的方法有很多,

请简要写出你认为可行的两种方法。①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2课时班级:1、2、3、4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2014-2-28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

2.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能依据固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洁计算。

二、自主学习:

学问点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

【阅读】课本P36第一段文字,完成下列习题。

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下,某固体物质在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质

量。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里的溶解度。

强调:应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时,必需留意“四要素”:①一个条件;②一个标

准;③一个状态;④一个单位。

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

【探讨】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的涵义。

【思索】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溶液质量g,该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练习】氯化钾在30℃时的溶解度是37g,则此温度下配制得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

溶液三者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小结】:在肯定温度下,溶质在100g溶剂中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时的溶解度(用S表示),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探讨】通过溶解度(S)可得知: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

间的质量关系,即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三者的质量比为:(用S表示)。

【练习】在肯定温度下,mg水中溶解某物质ng,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温度下该物质溶

解度为g»

学问点2: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阅读】课本P36“资料”,知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联系。通

常把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

的、、等有关。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物理量,通常用详细数字表示。

在数轴上表示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温度20℃):

在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为0.0013g,该物质属于物质。在20℃时,30g

水中最多能溶解1.5g某物质,该物质属于物质。

三、合作探究:【拓展】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60℃时将80g硝酸钾放

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0(请写出计算过程)

四、巩固达标:

1.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其涵义是:。

2.在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5.5g。此时氯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g,溶剂质

量g,溶液质量g,该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在20℃时,氯化镀的溶解度是37.2g,则在20℃时,100克水溶解氯化镀g可达到

饱和。

4.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g水中溶解20gNaCI达到饱和状态,则NaCI的溶解度为20g

B.在20℃时,把20gNaCI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NaCI的溶解度为20g

C.在20℃时,把20gNaCI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I的溶解度为

20g

D.在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gNaCI恰好饱和,则30℃时NaCI的溶解度为

37g

5.在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其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比关系正确

的是()

A.溶液:溶质=10:1B.溶液:溶剂=11:10C.溶剂:溶质=11:1D.溶质:溶剂=1:9

6、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

的是()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21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0:21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7.在20℃时,硫酸钙的溶解度为0.225g,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

8.60℃时,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12.5克,蒸干得到2.5克固体,则60℃时该物质溶解度

为()

A.25克B.20克C.20D.25

9.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60℃时将7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

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A.120gB.110gC.105gD.100g

10.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g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g、

9g、36g、18g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后的状况如图所示。经视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中盛有的肯定是不饱和溶液。

(2)保持温度不变,假如将A、B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后,溶液刚好达到饱和,则该物质在

50g水中最多能溶解该溶质g。

11.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镇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010203040506070

溶解度/g29.433.337.241.445.850.460.265.6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镀,形成氯化钱的(填"饱和”或“不

饱和")溶液,将其温度上升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

质量比为。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第3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3课时班级:1、2、3、4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2014-3-3

一、学习目标:1.知道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2.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能依据固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洁计算。

二、自主学习:

学问点1: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阅读】课本P36表9-1。查找:20。(:时,NaCI的溶解度g;60℃时,KNO3

的溶解度g«

【探讨】分析“列表法”表示溶解度的不足之处。

温度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表9-1是用“列表法”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

但该表还是不直观,不能表示某物质在随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

随温度变更的趋向。

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依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

解度绘制成不同物质随变更的曲线。

【阅读】课本P37图9-12和图9-13溶解度曲线图。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得到哪

些信息?

①.可以查出某一物质在不同下的溶解度;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的溶解度;

③.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④.物质的溶解度受变更影响的大小。

【小结】溶解度曲线的涵义:"三线、两点”。

“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如KN03:

“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下降型”: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如。

曲线上的点:所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该温度下状态)。

两曲线的交点: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

三、合作探究:

学问点2: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专题探讨】仔细分析右图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习题。

①Q点的含义:。

②P点的含义:。

③tl°C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依次为。

@t3°C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

⑤t°C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实行的方法有或。

⑥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l°C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有物质,

无晶体析出的有物质。

⑦从甲溶液中获得甲晶体(即提纯甲晶体)可用的方法获得晶体。

⑧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即提纯乙晶体)可用的方法获得晶体。

⑨除去甲中的泥沙用法;分别甲与乙(含量少)的混合物,

用法。

⑩在t2°C时,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填写"能”

或"不能”)为什么?

四、巩固达标:

1.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l).P点的含义是,

Q点的含义是»

(2).在t2°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依次是。

(3).若使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可采纳的方法是。

2.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2).物质B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

(3).tl℃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依次是。

(4).若将tl。(: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上升到t2℃,则溶液变为;

若将tl。(: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上升到t2°C,则溶液变为。

3.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使其充分溶解,

可视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现象。

(1)20℃时,(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肯定是饱和溶液;

(2)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

固体接着溶解,可采纳的方法是。

(3)图3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

的固体接着溶解,可采纳的方法是。

4.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l(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填“>”、或'=");(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

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实行的方法是、(填两种);

(3)将质量均为Wg的甲、乙两物质分别加入到两支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

在t3°(:时所得乙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5.将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石灰水的方法通常有三种方法,分别是:

①②;③。

6.我国有很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食盐(氯化钠)和纯碱(碳酸钠),右图为氯化钠、碳

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2).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3).生活在盐湖旁边的人

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运用所学学问说明缘由:“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第4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4课时班级:1、2、3、4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2014-3-4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气体溶解度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2.知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自主学习:

学问点1:气体溶解度的外在因素

【沟通探讨】课本P38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回答以下问题找出答案。

1.打开汽水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还与有关;

3.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C02,你能用试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

O

【归纳小结】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越高,溶解度越小;越大

溶解度越大。

学问点2:气体溶解度的涵义

【阅读】课本P38,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气体溶解度:气体在为101KPa和肯定时,气体溶解在体积水

里达到状态时的气体。如: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即:在101KPa

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

三、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P39,知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1.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会出现很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

2.采纳什么方法可以增大汽水中CO2的溶解度?或。

3.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4.如何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

四、巩固达标:

1.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液体中冒出,此时气体溶解度,其缘由。

2.20℃时,氧气溶解度为0.031,是指条件下,一体积水里溶

解氧气即达到饱和。

3.(多选)下列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的是()

A.熟石灰B.食盐C.硝酸钾D.氧气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①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从水中逸出;②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

常常浮出水面;③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会逸出;④喝了汽水之后,人常常会打嗝。

不能说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的是»

5.右图是开启后的“XX牌”碳酸饮料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饮料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数);

(2).开启时,会看到有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该现象可说明的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

减小;夏天的“雪碧”比冬天的“雪碧”填“难”或“易”)挥发出C02气体,这说明温度上升

使气体的溶解度。

(3).开启后可以闻到香味,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

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课题2增设课外练习题

课型:复习课课时:第1课时班级:1、2、3、4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2014-3-5

1.将少量①味精②酒精③面粉④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会出现沉

淀的是,液体出现分层的是,均一、稳定的是。FeCI3溶液是色的,FeCI2

溶液是色的,CuS04溶液是色的,KMnO4溶液是色的,NaCI溶液是色的。

2.用填空。

(1)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100mL

(2)5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3)20°(:时40g氯化钠力口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140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3.小丽特别喜爱学习化学,并乐于活用化学学问。

(1)小丽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证明白分子的性质。

(2)小丽留意到汽水在没有开盖以前几乎看不到有气泡,但当打开瓶盖之后却有大量气泡

冒出,这说明

(3)小丽常常帮妈妈洗碗,她每次都能很简洁地把“油乎乎”的菜盘洗干净.请你猜猜看,

她可能在水中加了,去污的缘由是。

(4)若要用大粒盐配制盐水,为使大粒盐尽快溶解,可实行的两种方法是:

①;

②。

4.下图中的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集气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请选择适当的

序号填空:

(1)要使图A中小气球鼓起,应选择下列试剂是;

(2)要使图B中小气球鼓起,应选择下列试剂是。

①.碳酸钙和稀盐酸②.NaOH溶液与C02③.生石灰和水

©NH4NO3和水⑤.NaCI和水⑥.NaOH固体与水

5.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肯定量的物质:

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蔗糖固体D.氧化钙固体

E.硝酸镂固体F.氯化钠固体

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更的物质是;

右侧U型管中的右侧液面上升的物质是;

右侧U型管中的左侧液面上升的物质是。

6.建筑工地上常看到刚买的生石灰加水时热气腾腾,这因为生石灰加水“煮”成了熟石灰(即

氢氧化钙)的原因。试回答:

(1)写诞生石灰加水"煮”成了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2)这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3)将生石灰加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

7.一根细铁丝放入肯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

(1)试验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A.铁丝B.硫酸铜C.硫酸铁D.硫酸亚铁

(3)假如细铁丝的质量是5.6克,硫酸铜溶液的质量是200克,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

不溶固体的质量是克;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克。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3溶液的浓度》导学案(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班级:1、2、3、4班姓名:杨永祥董丽华日期:2014-3-6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其涵义;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洁计算。

二、自主学习:

学问点1: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其涵义

【试验探究】课本P42试验9-7,探究推断溶液浓稀的依据。

[分析]:对于有色或有味道的溶液,可通过视察颜色、尝味道等方法来推断溶液的浓稀,但

这种方法比较,不能精确地表明肯定量的溶液里原委含有多少溶质。比方我们应

当学习商家向消费者介绍产品那样明确地表示出溶液的组成。任选一种硫酸铜溶液,给它设

计标签。要求必需有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常用溶质的分数和分数表示。

【阅读】课本P43,溶液组成的最简洁表示方法一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与之比。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o

(1)溶质质量=x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质量+质量。

[留意]:①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且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需

统一。

②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变更任何条件时,溶液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③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

内。

【思索】1.从100g20%的某溶液中取出10g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下列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说明中,正确的是()(多项)

A.l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B.l00g食盐溶液中溶解有10g食盐

C.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得到的溶液D.将食盐与水按1:10的质量比配成溶液

3.某果汁饮料中果蔬汁含量之20%,其含义是什么?

学问点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洁计算

例1.把10g氯化钠放入40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例2.在20℃时,将4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结果有4g固体剩余,求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

例3.将40gl0%的氯化钠溶液和6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

例4.现有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通过下列方法后,计算改进后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

(1)向原溶液中加入2.5g氯化钠晶体。解:

(2)向原溶液中加入50g水。解:

(3)把溶剂蒸发掉25g。解:

(4)向原溶液中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解:

【探讨】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须要把现有的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试完成下表。

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液质量/g溶质质量分数/%

增加溶质

增加溶剂

蒸发溶剂

例5.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则在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为多少?

【思索】对于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若已知溶解度(S),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探讨】肯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ag,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

A.a大于bB.a等于bC.a小于bD.无法推断

三、合作探究:

【学问拓展】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将25g食盐放入50g水中,

所得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巩固达标:

1.在20℃时,从200g24%的饱和KNO3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余溶液与原溶液比较,

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变更的是()①溶质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密度;④溶

质的质量分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对“5%的硝酸钾溶液”含义的说明中,正确的是()(多项)

A.IOOg水中溶解了5g硝酸钾B.lOOg硝酸钾溶液中溶解有5g硝酸钾

C.将5g硝酸钾溶解于95g水中得到的溶液D.将硝酸钾与水按1:20的质量比配成溶液

3.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则下列质量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溶质:溶剂=1:4B.溶质:溶液=1:5C.溶剂:溶液=4:5D.溶质:溶剂=1:5

4.某温度时,蒸干35g氯化钾溶液,得到10g氯化钾,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

5.将40g20%的NaOH溶液与60g40%的NaOH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

6.t°(:时KNO3的溶解度为46g,该温度下50g水中加入25gKNO3晶体,搅拌后所得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1.5%B.33.3%C.25%D.46%

7.有40g质量分数为5%的CaCI2溶液,若将其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纳的方法是()

A.加入2gCaCI2固体B.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C.把溶剂蒸发掉20gD.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