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Cl2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比空气小 B.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D.可与NaOH溶液反应2、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卤族元素的最高价均为+7B.HX都极易溶于水,它们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强C.卤素单质从F2→I2颜色逐渐加深D.周期表中排在前面的卤素单质都可将排在后面的卤素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3、据报道发现了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横行、第十七纵列元素的一种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0,则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162B.163C.164D.1654、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X,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式可能是()A.H2XO3 B.H2XO4 C.H4XO4 D.H3XO45、在一定温度时,容积为5L的某密闭容器中将1molA和2molB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2D(g),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B.5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mol/LC.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molD.当容器内压强保持恒定时,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6、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7、反应2H2(g)+O2(g)=2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ΔH1<0 B.ΔH2为该反应的反应热C.ΔH3不是H2的燃烧热 D.ΔH2=ΔH1+ΔH3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gH216O和20gH218O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1L1mol/L的KAl(SO4)2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2NAC.0.2mol的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分子数目为0.3NAD.反应N2+3H22NH3达平衡时,每消耗3molH2同时有2NA个N-H键断裂9、短周期元素W、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半径是周期表中所有元素中最小的,R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与W同主族,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Z>YC.R与X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作为供氧剂D.R与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和Z的单质均具有漂白性10、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D.取尿样,加入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11、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6mol·L-1·min-1②v(B)=0.45mol·L-1·min-1③v(C)=0.015mol·L-1·s-1④v(D)=0.45mol·L-1·min-1,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12、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甲:500℃,10molSO2和5molO2反应乙:500℃,V2O5作催化剂,10molSO2和5molO2反应丙:450℃,8molSO2和5molO2反应丁:500℃,8molSO2和5molO2反应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1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实验室中用稀HNO3溶液与Cu反应制取NO气体反应很慢,加一块石墨使之与Cu接触后反应加快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14、块状大理石与过量的3mol·L-1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加入氯化钠固体②改用6mol·L-1盐酸③改用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5、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B.BC.CD.D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Cl2、Br2、I2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B.Li、Na、K、Rb单质密度逐渐增大C.水分子很稳定是因为分子间有氢键D.熔融AlCl3不导电,说明其为共价化合物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已知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图是由A为原料生产某些化工产品的转化关系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分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2)写出B、C分子中,含氧基团的名称:B________C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类型: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4)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②B→CH3CH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________。(3)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与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19、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该实验常用0.50mol·L-1HCl和0.55mol·L-1NaOH溶液各50mL进行实验,其中NaOH溶液浓度大于盐酸浓度的作用是______,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5)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得的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提出猜想】猜想1:气体为CO2;猜想2:气体为SO2;猜想3: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则:(1)B中可以装下列________试剂(填编号)。

A、NaCl溶液

B、KMnO4溶液

C、澄清石灰水

(2)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②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4)

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SO2与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液氨和二硫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甲和乙两种盐。2.55g乙受热完全分解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体丙和丁共2.24L(标况),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另取少量FeCl3溶液,向其中滴加甲溶液,发现溶液变为血红色。请推测并回答:(1)写出乙的阴离子的电子式______。(2)往上述血红色溶液中通入SO2,发现溶液红色褪去,请解释红色褪去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3)甲溶液中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加热后也能生成气体丙,写出液氨和二硫化碳反应发生成甲和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A.空气的相对分子量为29,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A错误;B.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故B错误;C.次氯酸的漂白性,所以湿润的布条褪色,而不是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C错误;D.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所以氯气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知道氯水中存在的微粒及其性质即可解答,漂白性是次氯酸的漂白性,而不是氯气,为解题关键点。2、C【解析】

A.F的非金属性在所有元素中最强,因此F无正价,故A错误;B.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卤族元素氢化物都易溶于水,但它们的热稳定性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弱,故B错误;C.卤族元素单质从F2→I2的颜色依次为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因此卤素单质从F2→I2颜色逐渐加深,故C正确;D.卤族元素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排在前面的卤素单质可将排在后面的卤素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但氟气极易和水反应生成HF和氧气,所以氟气除外,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掌握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氟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特殊性对解题的影响。3、B【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计算。详解:据报道发现了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横行、第十七纵列元素的一种原子,由于第七周期如果排满,则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8,则该原子的质子数是117,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0,因此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80-117=163。答案选B。4、B【解析】分析:根据主族元素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确定X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判断。详解:元素X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最低价是-2价,所以X的最高价是+6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2XO3中X元素化合价是+4价,A选项不符合;H2XO4中X元素化合价是+6价,B选项符合;H4XO4中X元素化合价是+4价,C选项不符合;H3XO4中X元素化合价是+5价,D选项不符合;正确选项B。点睛:掌握主族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依据是解答的关键,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且等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O除外),其中氟无正价。②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绝对值之差为0、2、4、6的主族元素分别位于ⅣA、ⅤA、ⅥA、ⅦA族。5、C【解析】

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则消耗的B的物质的量为5L×0.2mol•L-1=1mol,则

A(s)+2B(g)C(g)+2D(g)起始:1mol

2mol

0

0转化:0.5mol

1mol

0.5mol

1mol5min时:0.5mol

1mol

0.5mol

1molA.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1•min-1,故A正确;B.5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mol•L-1,故B正确;C.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1mol+0.5mol+1mol=2.5mol,故C错误。D.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则当容器内压强保持恒定时,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A为固体。6、C【解析】

A.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到反应限度,所以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A正确;B.对应可逆反应,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反应的限度,B正确;C.不同的外界条件有不同的反应限度,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反应限度可能发生改变,C错误;D.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无论时间多长,都不可能完全转化,所以反应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7、C【解析】

A.△H1是分子拆成原子的过程,需吸收能量,△H1>0,故A错误;B.△H3是该反应的反应热,△H2只是原子结合成分子时释放的能量,故B错误;C.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H3是2mol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D.一个反应的△H应是拆开反应物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新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之差,从反应过程分析,△H3=△H1+△H2,故D错误;答案选C。8、A【解析】

A项,18gH216O中,n(H216O)==1mol,质子数为10NA,20gH218O中,n(H218O)==1mol,质子数为10NA,A正确;B项,1L1mol/L的KAl(SO4)2溶液中,铝离子发生水解,所以阳离子总数小于2NA个,B错误;C项,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生成NO而不是H2,C错误;D项,反应N2+3H22NH3达平衡时,根据ν正(H2)=ν逆(H2)=ν逆(NH3),每消耗3molH2同时消耗2molNH3,即有6NA个N-H键断裂,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NA的有关计算,涉及公式n=m/M、弱阳离子水解、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知识,涉及知识面广、知识容量大,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9、C【解析】

W的原子半径是周期表中所有元素中最小的,应为H元素,R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应为O元素,X与W同主族,且原子序数大于O,应为Na元素,Y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应为S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W、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Z为Cl元素。【详解】A.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因此原子半径Z<Y<X,故A错误;B.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Z<Y,故B错误;C.R与X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过氧化钠能作为供氧剂,C正确;D.R与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二氧化硫有漂白性,Z的单质氯气溶于水具有漂白性,但其本身不具有漂白性,D错误;故答案选C。10、C【解析】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没有加热,影响检验结果;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是错误的,该反应需要碱性的环境;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操作正确;D.取尿样,必须加入新制的Cu(OH)2,若不是新制备的,则可能影响检验的结果。综上所述,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C,选C。11、A【解析】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时需要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数值大小。【详解】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A)∶v(B)∶v(C)∶v(D)=3∶1∶2∶2,则转化为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6mol·L-1·min-1;②v(B)=0.45mol·L-1·min-1,则v(A)=3v(B)=1.35mol·L-1·min-1;③v(C)=0.015mol·L-1·s-1=0.9mol·L-1·min-1,则v(A)=v(C)=1.35mol·L-1·min-1;④v(D)=0.45mol·L-1·min-1,则v(A)=v(D)=0.675mol·L-1·min-1。综上所述,②③进行最快,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注意利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注意单位统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C【解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压强越大、加入催化剂,则反应速率越大。容器恒容,甲与乙的温度相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相同,即反应物浓度相同,但乙加催化剂,所以乙的反应速率比甲的快;甲与丁的温度相同,但丁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小,即丁的浓度小,所以甲的反应速率比丁快;丙与丁的物质的量相同,即浓度相同,但丙的温度低,所以丁的反应速率比丙快;综上所述,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乙、甲、丁、丙。答案为C。13、C【解析】A、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H++2e-=H2↑,铜片表面出现气泡,A正确;B、加一块石墨使之与Cu接触后构成原电池,反应加快,B正确;C、发生反应是2Fe3++Cu=2Fe2++Cu2+,C错误;D、加入几滴氯化铜,锌先把铜置换出来,构成原电池,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D正确;答案选C。14、B【解析】

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x射线、固体物质的表面积等。增加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使反应速率加快;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使用正催化剂,使反应物速率加快,据此解答。【详解】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①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不影响氢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基本无影响,故①错误;②改用6mol/L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②正确;③改用粉末状大理石,固体大理石的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③正确;④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故④正确。综合以上分析,②③④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比较基础,注意平时学习需理解记忆。15、C【解析】实验室中加入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故A错误;向氨气、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通二氧化碳应该从长管通入,故B错误;用过滤法分离出碳酸氢钠晶体,故C正确;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不能加热干燥碳酸氢钠,故D错误。16、D【解析】分析:A.根据分之间作用力判断熔点;B.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主族性质递变规律判断;C.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D.熔融状态的共价化合物不导电。详解:F2、Cl2、Br2、I2单质是分子晶体,其熔点与分之间作用力有关,随着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之间作用力逐渐增大,熔点逐渐升高,A选项错误;Li、Na、K、Rb是同主族的元素单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密度逐渐增大,但K的密度比Na小,所以其密度关系正确的是:铯>铷>钠>钾>锂,B选项错误;水分子是共价化合物,其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与分之间作用力(氢键也是分之间作用力)无关,C选项错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仍然以分子或者原子形式存在,没有离子出现,所以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熔融AlCl3不导电,说明其为共价化合物,D选项正确;正确选项D。点睛:比较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然后再在同类型晶体中进行比较,如果是同一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要看不同的晶体类型具体对待:1.同属分子晶体: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如果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分子之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出现反常。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例如本题中:I2>Br2>Cl2>F2;2.同属原子晶体,一般来说,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就越大,晶体的熔沸点也就越高。例如:金刚石(C-C)>二氧化硅(Si-O)>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3.同属离子晶体离子的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越多,则离子键越强,晶格能越高,熔沸点越高。例如:MgO>MgCl2,NaCl>CsC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H2=CH2羟基羧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B→CH3CHO: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解析】气体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所以A是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CH2=CH2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B结构简式为CH3CH2OH,CH3CH2OH被氧化生成CH3CHO,CH3CHO被氧化生成C为CH3COOH,CH3CH2OH和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为CH3COOCH2CH3。(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答案为CH2=CH2;(2)B为CH3CH2OH,含氧官能团为羟基;C为CH3COOH,含氧官能团为羧基,故答案为羟基;羧基;(3)反应①是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反应②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③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4)反应②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是氧化反应,反应③为CH3CH2OH和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OCH2CH3,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也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涉及烯烃、醇、醛、羧酸、酯之间的转化,明确有机物中官能团及其性质即可解答,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反应类型。18、第二周期ⅥA族Na>Mg>Al>N>O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Mg3N2【解析】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应为第二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为第三周期;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E为铝元素,则C为钠元素,D为镁元素,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则B为氧元素,甲为Na2O,乙为Na2O2;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A为氮元素,丙为Mg3N2。据此解答。【详解】(1)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ⅥA族;(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则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Mg>Al>N>O;(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Al(OH)3,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HNO3,NaOH,与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4)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的化学式为Mg3N2。19、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偏小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体系内、外温差大,会造成热量损失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大【解析】

(1)为了加快酸碱中和反应,减少热量损失,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2)为了减少热量损失,在两烧杯间填满碎纸条或泡沫;(3)大烧杯上盖硬纸板是为了减少气体对流,使热量损失,若不用则中和热偏小;(4)加热稍过量的碱,为了使酸完全反应,使中和热更准确;当室温低于10℃时进行实验,内外界温差过大,热量损失过多,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5)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计算中和热数据相等,因为中和热为强的稀酸、稀碱反应只生成1mol水时释放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氨水为弱电解质,电离时吸热,导致释放的热量减少,计算中和热的数值减少,焓变偏大;【点睛】测定中和热时,使用的酸或碱稍过量,使碱或酸完全反应;进行误差分析时,计算数值偏小,由于焓变为负值,则焓变偏大。20、B检验SO2的存在检验SO2是否被除尽该气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