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热就是反应放出的热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D.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2、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酸与乙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又均可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C.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D.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B.乙炔和苯的碳氢比相同,互为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D.标准状况下,22.4LCC14中含氯原子数目为4N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属于可再生能源B.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各馏分均是纯净物C.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D.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经干馏后分离出来5、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Cl>H2S>PH3 B.若离子半径:R2->M+,则原子序数一定:R>MC.酸性强弱:H2SiO3<H2CO3<CH3COOH D.熔点:金刚石>食盐>干冰6、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序号不纯物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CH4(C2H4)酸性KMnO4溶液洗气B苯(Br2)NaOH溶液过滤CC2H5OH(乙酸)新制生石灰蒸馏D乙酸乙酯(乙酸)饱和Na2CO3溶液蒸馏A.A B.B C.C D.D7、如下图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现的现象是A.U形管内红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c8、下列溶液中含Cl-浓度最大的是()A.10mL0.1mol/L的AlCl3溶液 B.20mL0.1mol/LCaCl2溶液C.30mL0.2mol/L的KCl溶液 D.100mL0.25mol/L的NaCl溶液9、将铜放入稀硫酸中,再加入下列一种试剂,常温下就可产生气体的是A.KNO3B.FeCl3C.CuSO4.D.浓H2SO4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常温下,将大小、形状形态的锌和铝分别加入到等体积98%的浓硫酸中,观察到前者反应速率快

锌比铝活泼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将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气泡

非金属性:Cl大于C

D

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丙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A.A B.B C.C D.D11、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6mol·L-1·min-1②v(B)=0.45mol·L-1·min-1③v(C)=0.015mol·L-1·s-1④v(D)=0.45mol·L-1·min-1,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12、对于反应2NO2(g)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在温度不变时,欲使的比值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①体积不变,增加NO2的物质的量②体积不变,增加N2O4的物质的量③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④充入N2,保持压强不变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3、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A中含有2种金属单质B.可用KSCN溶液来检验溶液B中所含的金属离子C.溶液A若只经过操作③最终将无法得到沉淀CD.操作①②③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漏斗14、下列对有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可以达到水果保鲜的要求B.淀粉的特征反应是在常温下遇碘化钾溶液变蓝C.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15、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制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关于从海水中提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C.第④步电解制镁是由于镁是很活泼的金属D.以上制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16、下列物质既属于纯净物又能净水的是()A.氯水 B.明矾 C.氢氧化铁胶体 D.水玻璃17、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X,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X(g)Y(g)+Z(g)ΔH<0,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3.2B.从反应开始到t1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X)=0.2/t1mol·L-1·min-1C.欲提高平衡体系中Y的百分含量,可加入一定量的X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mol气体X,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减少1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分别位于同一主族,W与X可形成两种常见气体WX2和WX,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WX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已满足8电子结构B.WX2、ZX2的化学键类型相同C.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W<Y<ZD.乙醇、乙酸、葡萄糖、油脂中均含W、X两种元素19、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B.含0.1mol/LFe3+的溶液中:K+、Mg2+、I-、NO3-C.含0.1mol/LCa2+的溶液中:Na+、K+、CO32-、Cl-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20、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3s B.3d C.3p D.3f21、科学家设计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

,实现了利用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C.电路中每流过2mol电子,在正极消耗22.4LH2SD.每34gH2S参与反应,有2mol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22、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铁矿石炼铁B.用糯米酿甜酒C.石油分馏D.海水提溴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碘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以碘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在实验室中,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和实验装置如下:请填写下列空白:(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A烧杯B坩埚C表面皿D泥三角E酒精灯F干燥器(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3)步骤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已知:单质A为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氧化物B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填空。(1)试判断: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检验C溶液中的阳离子时,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先产生___________色沉淀,该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_________色,则含该离子。(3)实验室检验D溶液中的阳离子时,通常可滴加_________,若溶液变为_______色,则含该离子。(4)若E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在C→D过程中,此气体做_________剂。(5)写出固体B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D+A→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过滤B.加热C.蒸发D.洗气(用饱和氯化钠溶液)E.升华F.洗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1)除去H2中的HC1气体________;(2)除去NaCl溶液中的AgCl悬浮物________;(3)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________;(4)除去潮湿食盐中的水________;(5)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碘单质________。26、(10分)查阅资料知:Br2的沸点为58.78℃,密度为3.119g•cm﹣3,微溶于水,有毒。Ⅰ.(1)常温下,单质溴通常呈__态,保存时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入少量__液封。Ⅱ.工业生产中,海水提取溴常用空气吹出法。其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浓缩海水→通入氯气低浓度溴水→用X吸收用空气吹出溴某化学实验小组模拟该法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从浓缩的海水中提取液溴实验步骤如下:①关闭活塞b、d,打开活塞a、c,向A中缓慢通入Cl2,至反应结束;②关闭a、c,打开b、d,向A中鼓入足量热空气;③关闭b,打开a,再通过A向B中通入足量的Cl2;④将B中所得液体进行蒸馏,收集液溴。(2)当观察到A中液面上方出现____(实验现象)即可判断步骤①中反应已经结束。(3)X试剂可以是___,尾气处理选用___(填序号,试剂不重复使用)。a.H2Ob.饱和食盐水c.NaOH溶液d.饱和Na2SO3溶液B中X试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蒸馏时应该选择下列仪器_____(填序号),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温度为_________时收集液溴。27、(12分)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Ⅳ………(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________。(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5)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28、(14分)工业上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含有MgO、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钛和铁红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酸溶时,FeTiO3转化为Fe2+和TiO2+(1)Fe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铁红的用途为____________(任写一种)。(2)“水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沉铁”中,生成的酸性气态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该过程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eCO3转化为铁红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制得的FeCO3可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则从溶液中获得绿矾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6)电解生产钛时用TiO2和石墨做电极,电解质为熔融的CaO,则阴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29、(10分)如图是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几种可能的合成路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_______。(2)请写出乙酸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3)写出反应①利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④_______。(4)上述几种路线中涉及的有机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________等(写出两种即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反应热还包括反应中吸收的热量,选项A不正确;选项B不正确,反应速率大小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系;反应热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系,选项D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2、B【解析】

A.乙烯、氯乙烯(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聚乙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B.乙酸与乙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乙酸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氢气,乙醇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B正确;C.分馏是物理变化,干馏、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C错误;D.纤维素是多糖,但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的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错误;故答案选B。3、A【解析】

A.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A正确;B.乙炔和苯的碳氢比相同,但结构不同,不互为同系物,B错误;C.同分异构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故物理性质相似,但化学键不一定相同,故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C错误;D.标准状况下,CC14为非气态,无法计算其中含氯原子数目,D错误;故答案选A。【点睛】注意22.4L/mol的使用条件仅限于标况下的气态物质。4、C【解析】A.从能源是否可再生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如水能、风能、生物质能。不可再生能源: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化石能源、核能。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错误;B、石油的分馏是根据石油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对石油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是物理变化,而各馏分均是沸点相近的各种烃类的混合物。错误;C、煤的气化是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在一定条件下煤和氢气发生化学反应得到液态燃料的过程。正确;D、煤中本身不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是煤经过的干馏(一系列化学变化)后得到的产物。5、B【解析】

A.非金属性Cl>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A正确;B.如R2-、M+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由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可知,可能存在R<M,B错误;C.非金属性Si<C,则酸性H2SiO3<H2CO3,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正确;D.金刚石是原子晶体,食盐为离子晶体,干冰为分子晶体,所以熔点:金刚石>食盐>干冰,D正确;答案选B。6、C【解析】

A.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用溴水除杂,选项A错误;B.苯不溶于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分层,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选项B错误;C.乙酸与生石灰反应,加热时乙醇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选项C正确;D.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A项为易错点,注意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特点。7、C【解析】

由于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产生O2使气球膨胀,该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使锥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而出现U形管中水位d>c,由于浅红色的水是在U形管中而非试管中,则试管内溶液不变色,U形管内的红水不褪色,故选C。8、A【解析】

A.10mL0.1mol/L的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3=0.3mol/L;B.20mL0.1mol/L的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2=0.2mol/L;C.30mL0.2mol/L的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1=0.2mol/L;D.100mL0.25mol/L的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1=0.25mol/L;对比可知氯离子浓度最大的为0.3mol/L,A项符合题意,答案选A。【点睛】值得注意的是,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与溶质浓度及其化学式组成有关。9、A【解析】分析:A.酸性溶液中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B.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不产生气体;C.硫酸铜与铜不反应;D.浓硫酸常温下与铜不反应。详解:A、Cu、稀硫酸、KNO3混合时发生3Cu+8H++2NO3-=3Cu2++2NO↑+4H2O,则铜粉质量减轻,同时溶液逐渐变为蓝色,且有气体逸出,A正确;B、将铜放入稀硫酸中,再加入FeCl3,铜溶解,但不产生气体,B错误;C、Cu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CuSO4混合时也不反应,C错误;D、在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D错误;答案选A。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易错点是硝酸根离子的氧化性。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相当于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没有氧化性,在分析离子反应时需要灵活掌握。10、D【解析】A、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因此不能比较锌、铝的活泼性,故A错误;B、此溶液中可能含有Ag+,故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不是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故C错误;D、NH3是中学学过的唯一一个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故D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C,比较非金属性方法之一是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中Cl不是最高价,此实验只能说明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11、A【解析】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时需要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数值大小。【详解】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A)∶v(B)∶v(C)∶v(D)=3∶1∶2∶2,则转化为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6mol·L-1·min-1;②v(B)=0.45mol·L-1·min-1,则v(A)=3v(B)=1.35mol·L-1·min-1;③v(C)=0.015mol·L-1·s-1=0.9mol·L-1·min-1,则v(A)=v(C)=1.35mol·L-1·min-1;④v(D)=0.45mol·L-1·min-1,则v(A)=v(D)=0.675mol·L-1·min-1。综上所述,②③进行最快,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注意利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注意单位统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D【解析】由于反应前后体积都是不变的,所以,加入NO2还是加入N2O4都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①②不正确。③④都是相当于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者比值增大,答案选D。13、B【解析】

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和过量的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单质铜,通过过滤得到固体A和溶液A,因为铁过量,沉淀A为铁和铜的混合物,溶液A含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故加入过氧化氢能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故溶液B中含铁离子;铁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沉淀C为氢氧化铁沉淀,废水通过处理不含Fe3+、Cu2+,可以排放,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废液中含有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加入过量的铁粉后,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铜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铜,银离子被还原生成银,所以在第①得到的沉淀中含有金属铜、银和过量的铁,故A错误;

B.溶液B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Fe3+,因为Fe3+遇SCN-离子,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溶液呈血红色,所以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3+,检验溶液B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常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故B正确;

C.溶液A含亚铁离子,加入碱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故C错误;D.操作②加入过氧化氢,为亚铁离子的氧化过程,不需要漏斗,故D错误。

答案选B。14、B【解析】分析: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B、碘遇淀粉显蓝色;C、葡萄糖含有醛基;D、根据蛋白质的性质解答。详解:A、乙烯是水果催熟剂,高锰酸钾溶液可吸收乙烯,因此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可以达到水果保鲜的要求,A正确;B、淀粉的特征反应是在常温下遇碘单质变蓝,B错误;C、葡萄糖含有醛基,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正确;D、硝酸可以使带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因此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D正确,答案选B。点睛: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尤其要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检验有机物时注意抓住有机物的特征反应,例如醛基的氧化反应、酚羟基的显色反应等。注意选项D中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均可以与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15、D【解析】

A.地球上有丰富的海水资源,故A正确;B.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最基本的方法是往海水里加石灰乳,得到Mg(OH)2沉淀,将沉淀分离后再加入盐酸变成MgCl2;之后经结晶、过滤、干燥、电解,即可得到金属镁,据此结合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步骤知: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获取MgCl2,故B正确;C.镁是很活泼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较弱,不易用热还原法制取,可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镁单质,故C正确;D.把贝壳制成石灰乳是碳酸钙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发生的化合反应,海水中的镁离子和氢氧化钙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得到氢氧化镁的沉淀,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镁,为复分解反应,氯化镁电解为分解反应,该过程中未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D。16、B【解析】

A.氯水含有盐酸、次氯酸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选项A错误;B.明矾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净水,选项B正确;C.氢氧化铁胶体属于混合物,选项C错误;D.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选项D错误;答案选B。17、D【解析】

X(g)Y(g)+Z(g)开始0.100变化bbbt1min末0.1-bbb根据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b=0.04;X(g)Y(g)+Z(g)开始0.100转化aaa平衡0.1-aaa根据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a=0.08。【详解】A.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0.32,故A错误;B.从反应开始到t1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4/t1mol·L-1·min-1,故B错误;C.向体现中加入一定量的X,相当于加压,Y的百分含量减小,故C错误;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mol气体X,平衡正向移动,但对于X的转化率,相当于加压,X的转化率减少,故D正确。18、C【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中,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只能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Y为Si元素,W与Y位于同一主族,则W为C元素,W与X可形成两种常见气体WX2和WX,则X为O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则Z为S元素,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W为C,X为O,Y为Si,Z为S,则A.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O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A正确;B.CO2和SO2的均含极性键,化学键类型相同,B正确;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O<C<S<Si,C错误;D.乙醇、乙酸、葡萄糖、油脂中均含C、O两种元素,D正确;答案选C。19、D【解析】试题分析:A.强碱性溶液中:OH-与Al3+会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Fe3+、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Ca2+、CO32-会发生离子反应形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室温下,pH=1的溶液是酸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H+、Na+、Fe3+、NO3-、SO42-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20、D【解析】

第三能层能级数为3,分别是3s、3p、3d,故D项错误。故选D。21、C【解析】

A.a极上硫化氢失电子生成S2和氢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则a为负极,故A正确;B.b极上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酸性条件下,氧气得电子生成水,则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故B正确;C.气体存在的温度和压强未知,不能确定气体的体积大小,故C错误;D.2H2S(g)+O2(g)═S2(s)+2H2O,每34gH2S即1molH2S参与反应,则消耗0.5mol氧气,则根据O2+4H++4e-=2H2O,所以有2mol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根据图示正确判断正负极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书写电极反应式或总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22、C【解析】A.用铁矿石炼铁是用还原剂将+3价的铁还原为铁,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A错误;B.用糯米酿甜酒是将淀粉转化为乙醇,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B错误;C.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控制温度分离得到馏分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C正确;D.海水提溴是利用氧化剂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变化的实质、物质变化的过程分析判断,注意知识的积累,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判断一个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看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BDE过滤萃取(或萃取分液)Cl2+2I—=2Cl—+I2取样,加入淀粉溶液,若变蓝色,证明有碘单质(或加入CCl4萃取,分液,若下层呈紫色,证明有碘单质)【解析】

(1)由题给流程图可知,海藻灼烧得到海藻灰,将海藻灰溶于水浸泡得到悬浊液,悬浊液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向含碘离子的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氯气与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得到含碘单质的溶液,然后向含碘单质的溶液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剂,萃取分液得到含单质碘的有机溶液,最后加热蒸馏得到单质碘。【详解】(1)海藻灼烧固体物质一般使用(瓷)坩埚,坩埚在三脚架上需要泥三脚支撑,三脚架下面放酒精灯加热,故答案为:BDE;(2)步骤③是分离悬浊液得到含碘离子的滤液和滤渣,则实验操作名称为过滤,步骤⑤向含碘单质的溶液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剂,萃取分液得到含单质碘的有机溶液,故答案为:过滤;萃取(或萃取分液);(3)步骤④的反应为氯气与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故答案为:Cl2+2I—=2Cl—+I2;(4)若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含有单质碘,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或加入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色,故答案为:取样,加入淀粉溶液,若变蓝色,证明有碘单质(或加入CCl4萃取,分液,若下层呈紫色,证明有碘单质)。【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侧重海藻里提取碘的考查,注意提碘的流程分析,注意物质的分离方法取决于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选取分离方法和实验仪器是解答关键。24、Fe四氧化三铁或磁性氧化铁白红褐KSCN红(血红)Cl2氧化Fe3O4+8H+=Fe2++2Fe3++4H2OFe+2Fe3+=3Fe2+【解析】

单质A为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氧化物B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A为Fe,B为Fe3O4,加入盐酸,由转化关系可知D为FeCl3,C为FeCl2,E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应为Cl2,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Fe,B为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Fe;

四氧化三铁;(2)C为FeCl2,亚铁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如观察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则含该离子,故答案为:白;红褐;(3)D为FeCl3,检验铁离子,可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故答案为:KSCN溶液;红;(4)E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应为Cl2,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中起到氧化剂的作用,故答案为:氯气;氧化;(5)B为Fe3O4,加入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故答案为:Fe3O4+8H+=Fe2++2Fe3++4H2O;(6)D+A→C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故答案为:Fe+2Fe3+=3Fe2+。25、DABCE【解析】(1)氯化氢极易溶于水,除去H2中的HC1气体可以用洗气法,答案选D;(2)氯化银难溶于水,除去NaCl溶液中的AgCl悬浮物可以过滤,答案选A;(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可以加热,答案选B;(4)除去潮湿食盐中的水可以蒸发,答案选C;(5)碘易升华,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碘单质可以加热升华,答案选E。26、液水黄绿色dcBr2+H2O+SO32-=2Br-+SO42-+2H+①③⑤⑥⑦59℃【解析】分析:Ⅰ.(1)根据溴的状态以及液溴易挥发分析;Ⅱ.(2)根据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分析;(3)根据氯气、溴的性质分析判断;(4)根据蒸馏装置选择仪器,根据溴的沸点控制蒸馏时的温度。详解:Ⅰ.(1)溴在常温下为液态,液溴易挥发,密度大于水,微溶于水,所以保存时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入少量水进行水封。Ⅱ.(2)氯气与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单质,由于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因此当反应完成时,A中液面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时即可判断步骤①中反应已经结束;(3)溴检验氧化性,能够与亚硫酸钠反应,因此可以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吸收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H2O+SO32-=2Br-+SO42-+2H+,答案选d;溴、氯气都有毒,可用碱液吸收,答案选c;(4)蒸馏操作的主要仪器是: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所以选择的仪器有①③⑤⑥⑦;蒸馏实验依据的是液体的沸点不同分离物质,所以实验中应控制的关键实验条件为温度,Br2的沸点为58.78℃,则应该控制温度在59℃(或58.8℃)。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及物质分离与提纯方案的设计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注意掌握常见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原理和主要仪器。27、略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l2+2Br-=Br2+2Cl-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震荡.静至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原子半径增大【解析】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装置A: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化钾、氯气和水,装置A中生成氯气,烧瓶上端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色,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装置B:装置B中盛有溴化钠,氯气进入装置B中,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溶液呈橙红色,验证氯的氧化性强于溴,氯气有毒,能被氢氧化钠吸收,浸有氢氧化钠的棉花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