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影像史与中国记忆资源建设_第1页
口述史、影像史与中国记忆资源建设_第2页
口述史、影像史与中国记忆资源建设_第3页
口述史、影像史与中国记忆资源建设_第4页
口述史、影像史与中国记忆资源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述史、影像史与中国记忆资源建设一、本文概述二、口述史与影像史的概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口述史与影像史作为记忆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在中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口述史,顾名思义,是以口头叙述的方式记录和保存历史。它借助访谈、口述等方式,直接从历史见证人那里获取第一手的历史资料,从而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口述史具有直接性、生动性和鲜活性等特点,能够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揭示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历史的变迁,许多历史见证人逐渐离世,口述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近年来,中国学者和机构积极开展口述史工作,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口述史》的编纂,以及各地方性口述史项目的开展,都为中国记忆资源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影像史则是通过影像手段记录和展示历史。它借助电影、电视、纪录片等媒介,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生动再现历史场景,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影像史具有直观性、真实性和感染力等特点,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让历史更加鲜活和具体。在中国,影像史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例如,中国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机构制作了大量的历史纪录片,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历史变迁,也激发了观众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口述史与影像史作为记忆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记录和展示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生动和真实的历史认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口述史与影像史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三、中国记忆资源的现状与重要性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其记忆资源之丰富、深厚,堪称世界之最。这些记忆资源,既包括古老的口述传统,也涵盖了近现代以来的影像记录,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口述史方面,中国拥有大量的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人物的口述回忆等。这些口头传承的记忆资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们通过世代相传,让后人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祖先的智慧和情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在影像史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也逐渐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料。从早期的胶片电影,到后来的电视纪录片,再到现今的数字媒体,影像技术不断地更新迭代,为记录中国的发展变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这些影像资料,不仅直观地展示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中国记忆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这些记忆资源,可以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些记忆资源也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它们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些记忆资源还是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可以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当前中国记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传统的记忆资源正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机制,大量的记忆资源仍处于散乱无序的状态,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加强中国记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此,我们应加大对口述史和影像史等记忆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力度,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下去。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对这些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让中国的记忆资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只有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四、口述史与影像史在中国记忆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在中国记忆资源建设中,口述史与影像史以其独特的方式和视角,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两种方法不仅帮助我们捕捉和保存历史的片段,更提供了理解历史、解读文化的新视角。口述史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个体记忆和社会记忆的深入挖掘上。通过访谈、记录等方式,口述史工作者能够获取到大量鲜活、生动的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对于补充和丰富历史文献,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人性细节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对于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口述史研究中,许多普通人的记忆和经历被记录下来,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影像史则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成为记录和传承历史的重要工具。通过影像,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历史的场景、人物和事件,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和冲击力。在中国记忆资源建设中,影像史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现场记录、历史人物的生平回顾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展示等方面。这些影像资料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记忆,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口述史与影像史的结合,更是为中国记忆资源建设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访谈、拍摄等方式,我们可以将口述史与影像史相结合,形成更加完整、立体的历史记忆。这种结合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还能够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口述史与影像史在中国记忆资源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研究素材,更帮助我们建立起对历史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在未来的记忆资源建设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口述史与影像史的应用和发展,让它们为我们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贡献更多的力量。五、中国记忆资源建设的挑战与策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记忆资源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口述史和影像史等记忆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存在诸多困难,如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记忆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为记忆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针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策略来推动中国记忆资源建设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记忆资源建设的经费保障水平。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记忆资源建设,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等方式,为记忆资源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记忆资源建设的专业化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应加强合作,共同培养一批具备口述史、影像史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数字技术在记忆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提高记忆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再次,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记忆资源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记忆资源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规范各方行为,保障记忆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记忆资源建设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记忆资源建设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记忆资源建设事业的发展。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应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推动中国记忆资源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通过加强资金保障、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法律法规建设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为中国记忆资源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六、成功案例分析与启示在中国记忆资源建设的进程中,多个案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该项目运用口述史和影像史的方法,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的故事进行了系统性的记录和展示。通过高清影像、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传承人的心路历程。这不仅有效地保护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促进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是“口述历史——抗日战争老兵记忆库”的建立。该项目通过寻访抗战老兵,记录下他们亲身经历的战争岁月,用真实的口述史资料还原了那段峥嵘岁月。这些珍贵的记忆资料不仅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更在全社会范围内激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这些成功案例的启示在于,口述史和影像史在记忆资源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们不仅能够真实、生动地记录历史,还能够激发公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在未来的记忆资源建设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口述史和影像史的采集与整理工作,通过多样化的技术手段,让历史更加鲜活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同时,我们还需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中国记忆资源建设的深入发展。七、结论与展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口述史与影像史作为记录和传播中国记忆资源的重要方式,其价值和意义愈发凸显。通过对口述史与影像史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本文深入探讨了口述史与影像史的内涵、特点、作用及其在中国记忆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记录和传播中国记忆资源中的独特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未来,口述史与影像史在中国记忆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更加先进的手段来记录和保存口述史与影像史资料,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认知和需求也将不断提高,口述史与影像史将成为更加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教育工具。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口述史与影像史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中国记忆资源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口述史与影像史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问题,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和误导。我们还需要加强口述史与影像史资料的保护和利用,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些珍贵的资源,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参考资料:口述历史,以口述访谈的形式,借助录音、录像等手段,将历史事件、人物和记忆进行整理、挖掘和传播。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传承和文化自信的重视,中国口述史研究与口述历史学科建设也得到了广泛。中国口述史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研究领域。与国际口述史研究相比,中国口述史研究还存在一定差距。研究领域相对狭窄,主要集中于民间文化、社会变革和抗战史等方面。研究方法不够规范,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操作流程。口述史料的整理、保存和传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中国口述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口述历史学科的建设。口述历史学科不仅有助于提升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还可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供有力支持。当前口述历史学科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缺乏专业的口述历史研究机构和人才,导致研究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口述史料的采集、整理和工作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专业的口述历史研究机构和人才队伍,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这些机构和人才可以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博物馆和图书馆等各个领域,共同推动口述史研究的发展。加强口述史料的采集、整理和工作。我们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数字化、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对口述史料进行分类、编目、鉴定和保管,提高史料的质量和可用性。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如政府部门、企业和民间组织等,筹集资金,资助口述史料的和推广。注重口述历史学科的普及与推广。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口述历史学科,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媒体、社区和学校等,开展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口述历史学科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国际口述史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我们可以引进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方法,推动中国口述史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提高中国口述史学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口述史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继续努力。口述历史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加强专业的学术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史料采集、整理和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普及和推广口述历史学科知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使中国口述史研究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当我们在探讨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时,有一个领域值得我们,那就是口述史。口述史是以口头形式搜集、整理和传承的历史记忆,对于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具有重要意义。口述史二题记忆与诠释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口述史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叙述性,它通过个人的记忆和讲述,将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传递给下一代。同时,口述史也是对正式历史记载的重要补充,它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历史细节和人物形象,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历史。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是密不可分的。历史记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则是历史记忆的延续和再创造。口述史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口述史,人们可以记住和传承本民族、本社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事件,同时也可以在传承过程中根据时代的需求和价值观的变化进行再诠释和再创造。随着科技的发展,口述史的应用前景也日益广阔。数字化技术和的进步为口述史的搜集、整理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未来,口述史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应用领域也将更加广泛。口述史将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桥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口述史二题记忆与诠释在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口述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传承文化,同时也可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进行再诠释和再创造。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口述史的研究和应用,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一重要资源来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遗产。口述史亦称口碑史学,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口述史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央党史研究室及各省党史研究室也较为普遍地采用这一方法来征集党史资料。广义地说,它始现于远古时期历史文献大量出现之前,人们通过口头转述将历史流传下来,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即是,后由于文献的日益丰富和后代史学家重视文献而衰落。狭义地说,口述史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当时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室和森林史协会,是最早的两个口述史研究中心。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因研究需要做部分口述史收集工作,但很少有学者和机构专门做口述史收集、整理工作,许多历史亲历者因为年龄过高离开人世。迄今为止,关于口述历史的概念、操作方法,以及法律与道德等问题在国内都未形成共识,在党史系统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尽管这方面的成果已经不少,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方法,一些已经发表的口述史料,还不能让史学工作者放心地利用。埃罗省文献馆收藏有1500小时的口述资料,一般不自定选题去做口述史,而是将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从事研究工作过程中采撷口述史料所形成的文献加以收藏。政府也参与和推动着这一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将民间可能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课题,作为口述工作的内容,或围绕一些历史学家未必感兴趣但重要的题材,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的迫害等问题,来主持或组织开展口述史料的收集。并对口述文件进行记录、整理,公布于众,由专业人士和公众进行评判与利用。口述史料与其他历史文献不一样的是,前期准备工作较长,一是划定历史时期,二是确定课题。选择口述人很讲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就某一阶段、某一课题寻找亲历者,对能找到的、有表达愿望的,进行口述调查记录。其中对距现实远一些的时期,由于相关人群已不多,那么不管是重要不重要的人物,旁观者还是亲历者,统统都做口述记录。而对距现实比较近、相关人较多的情况,就要对人群进行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口述记录。另一种方法是,历史事件发生在某一地区,见证人也集中在该地区,可以通过当地媒体或发布广告来征集口述人。在口述采访中往往会不断发现新的人选确定为口述对象。这种人选的记忆往往更中性,其价值更大。口述文献的使用涉及被采访人、采访人、出资人三方利益。欧洲范围内采用《知识产权法》保护各方利益。口述采录前,省文献馆授权采录者与口述者签署一份合同,请口述者放弃其对口述材料的拥有权。同时采录者与省文献馆也要签署一份合同,放弃对采录来的口述史料的著作权。在文献馆保存的供查询的目录中,口述史或者是按题材、或者是按时间段编排目录,每个文件中前面要有简短的说明,即采访人和受访人的基本信息和问题清单,也有的把几小时的录音切割成几段,每段前起个名字,以便于查询和视听。口述史不是历史学家的专利,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它被普遍地运用于各个学科,如政治、历史、军事、艺术、社会史等等。口述史的一些重大选题,不仅是历史学家的选择,而更是一种政府的行为。政府非常重视用这种方法来抢救和记录民族的历史,特别是用来抢救那些濒于失传的藏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在这方面都有相当比例的预算,并由政府部门直接来组织和采集口述历史资料。不仅史学家对历史规律的发现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口述史料同样能达到这一目的。有时纵使千言万语的文字记录,也抵不上简短的一刻种录音,短短的一小段录像。法国政府非常重视口述史的教育功能,其采集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不仅给研究者提供利用,而且也是对国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他们对口述史有自己的理解,即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或目击者等相关人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他们并不认为口述史料一定要整理成文字和出版,而是收藏在档案馆或图书馆,供人们利用。法国的口述史学会称为“音像拥有者协会”。他们拥有一整套的操作规范和各种符合法律条文的合同书,非常注重有效地保护采访人、受访人、出资人三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他们也十分强调口述史的客观、真实和中立性。主张不诱导、不加工、不修改,原汁原味。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发挥史学的教育功能,政府通过档案等相关部门把口述史作为日常工作加以组织,并在经费上给以充分保证。即口述史在法国不仅是学者的一种研究方法,而且是政府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法国的口述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史学功底和文化素养,并经过严格的操作训练。目前在国内党史界,对口述历史的了解还十分薄弱,尽管口述成果出版了不少,但并不规范,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述史。今后的征集工作要加强对口述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口述史规范的培训工作,制定全面系统的征集选题规划,制定口述史操作的具体规则,如访谈、资料的整理和编辑、保存和传播,以及法律合同书的样本等,以推动口述征集工作的标准化,并不断取得新成果。口述史没有统一的命题;它以多数的观点讲述,而历史学家所谓的公正的传统,也都被叙事者的偏好所取代。“偏好”在这里既代表着“不牢靠”也代表着“偏袒”:既然“双方”共存于讲述之内,那么没有对一方的偏袒,也就没有口述史。而且,无论他们的个人历史和信仰可能是什么,历史学家和“材料”也决不可能都站在同一“方”。当他们之间因偏好的不同而交锋时,无论是以“冲突”的形式,还是以“寻求一致”的形式,都会使口述史变得饶有趣味。口述史料包含的内容要远远多过文献,文献经常带有一些机构的非个人气味,也是靠他们才出版的,即使他们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我们对他们也往往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知,口述材料却包括了全部他们自己的主观性说明。在第一个被访问的叙事者旁边,站着第一个作为个人的历史学家,没有他们,访谈就不存在。受访者与历史学家双方的话语都以叙事的形式存在,在档案文献中这种情况是极少的。甚至可以勉强说,受访者就是历史学家,而历史学家在某种程度上,则是史料的一部分。口述材料并不是客观的,其实所有的史料都不是客观的,只是文字的神圣性常常使我们忘记这一点。但口述史料与生俱来的非客观性则出于它独特的内在特点,最重要的就是,它们是人为的、可变的和不完整的。口头的陈述决不会重复两次。这固然是所有口头交流的特征,但在没有相关的社会组织的状态下尤其如此,就象访谈中的那种自传或对历史给予的说明那样。即使同一个访谈,在不同时间从同一个讲述者嘴里也会得到不同的版本。只有当事双方彼此有了更多了解之后,讲述者的“警惕性”才会随之放松。其迎合性——即讲述者力图使自己之所想能够符合采访者的兴趣——才会被更独立的或者对采访者目的有更好的理解所取代。也有可能的是前边的访谈只起到简单唤醒记忆的作用,随后的访谈中才被讲述出来。口述史也可以是一种应对艺术,它可以和正史保持距离,让人们知道有另外一种历史叙事,让听众和观者在说拉弹唱中,在群体效应里,感受一种面对面的亲近和共鸣。口述技艺来自对人类自己器官的反复练习,不需要识字,不需要专门的学院教育,也不需要城市里那一整套从小学到大学、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层级化的知识体系、教育制度和学位制度。不需要昂贵的学费,不需要全国统考,也不需要自己器官以外的那些“身外之物”,如电脑、教室、图书馆之类的“硬件”。讲口述史让人直接观看操演者对自己的器官熟练支配,让人领略何谓“刺刀见红”,观众可以用自己的器官和感知来体验表演者的技艺,谁的技艺高,谁的技艺低,一目了然,不会被造假者钻空子,也用不着专家小组来评审,更用不着高官来颁发学位。口述史不像文字史那样有出版的苦恼,也没有文字式的强势主义,可以用英语操演,可以用汉语操演,可以用瑶语操演,也可以用哈萨克语操演。它的“市场”取决于听众,不取决于惟利是图出版商。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著作是让人烦恼的事情,市场小,出版社为难;而用少数民族语言操演口述史却让人赏心悦目,身心共鸣。口述史表达的是个人和社会对事件表述,表述的是特定场景下的时空,表述的是亲身经历和肺腑心声,这样的表述和表述内容不存在性别之分和年龄之分。口述史容易超越民族、种族、国家、主权、性别、年龄等等现代“分类技术”的控制,摆脱建立在科学话语上的知识监控,只要听得懂,看得明白,就成为参与者,成为操演、社会行动和社会记忆的一部分。对于我们这些识字者来说,口述史只有在文本化之后,才能在学术界实现价值——我们采访口述史的目的恰恰是把它写成文字、出版发行,在用文字形式颂扬口述史价值的同时,无意中使它脱离了时空语境,失去了真人真事的鲜活,没有了面对面的亲切。这是无可奈何的悖论。不管怎么说,口述史本身终究是人类学者的宝,它拥有文字史不拥有的价值,自有它存在和被研究的理由。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口述史有了极大发展,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英、法、德诸国出现了大量口述史研究机构,出现了大批口述史研究成果。由于非洲的特定历史状况,口述史也引起了非洲各国史学家的重视。这期间不仅召开过多次关于口述史的国际学术会议,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还对其进行了专题讨论。口述史的发展正方兴未艾。从某个角度说,口述史是重视下层民众历史的产物,因为后者的活动和心理很少见诸文献,为了研究他们,必须借助口头资料或口碑;从方法上说,口述史是历史学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注重田野工作即实地调查的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因为口述史学家必须通过调查采访等直接手段,从特定主题的当事人或相关人那里了解和收集口述资料,以其为依据写作历史。由于口述史料的直接性,使这些主题的研究,特别是民族史、社会史,从时间上说是现当代史的研究更易接近真实,减少史学家的主观性。特别是口述史可以借助现代化的音像手段,大大简化了资料收集工作。所有这些,都吸引着史学家去从事这项工作。其中代表作如斯坦利·维斯塔尔描述印第安人领袖的《西亭·布尔》、西奥多·罗森加顿揭示黑人农民看待美国南部史的《上帝的全部危险》、脍炙人口的《根》,以及拉斐尔·萨缪尔的《伦敦东区的下层社会》等。口述史研究也碰到许多方法上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和区分口述材料里的真伪,如何整理口述材料,把它们变成著史的有用史料,甚至如何选择主题、制订调查计划、最后采用何种方法成书等等,都是口述史面对的一些特殊问题。但尽管如此,口述史的文字生动,以及音像效果的直观,都极其有利于历史学的普及,这在今天的中国,尤有引进发展的必要。自从2009年夏天开始,位于江西吉安的青原色井冈山大学人文纪录中心(IFChinaOriginalStudio)正式成立“口述历史”创作单元,探索社区口述历史的创作。青原色口述历史专注做吉安/井冈山地区的口述历史纪录、整理、存档和分享的工作,是该地区秉持民间立场的历史纪录小组。由于井冈山地区是中国红色革命的发源地,在这里做近代革命的口述历史相对比较完整。截止2011年8月,青原色口述历史已经开展《记忆捐赠》、《360度城市记忆》、《万村写作计划》等三个系列纪录工作,以及《超生》、《饥饿》、《生育》等主题的创作。自从2010年春季学期开始,青原色口述历史在井冈山大学开设了口述历史创作工作坊选修课,到2011年8月已经培养了三届学生。同时,有10余名青年学生志愿者参与该项目的工作。2010年青原色口述历史人员访问了香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办公室。确定口述对象后,具有专业资质的采访者与被访对象的第一次约见非常重要,应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口述采录的场地是在采访对象家中、其他地方还是省文献馆,实践证明,地点不同,效果不同,口述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省文献馆采录制作效果较为理想。但场地的选择首先要把口述者的意愿放在优先地位,尊重其选择。目的是让被访者在一个轻松、愉快和安静的环境中接受访谈,以取得最佳访谈效果。访谈者向被访者所提的问题,应以超越历史的中性问题作引导和启发,而不能以主流历史观来设定问题。要仔细研究口述者背景、经历、宗教禁忌等材料,确定哪些词不能用。尽量做到中性、开放式的。采录者工作时应尽量避免叙述历史资料,不要让口述者认为你们掌握的材料比他多,这样会影响甚至使访谈进行不下去。首次见面后准备正式的问题清单。但要根据采录过程中的情况,有所取舍、调整。问题的设置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按时间顺序来提问;第二种是按主题来提问。每次采录不超过两小时。采录者在此期间应尽量少讲话。即便口述者有长时间停顿,一般也应耐心等待,不另提问。四是关于口述的成果形式。采录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作支持,录音、录像确保清晰无误。录制环境保持安静。录完作为原始文献保存。同时附上一份备忘录,内含被采访人、采访人的所有信息。采访的时间、地点和所有的技术手段、问题清单,以供别人使用该口述史时作为辅助信息资料。每完成一份口述文献,其保存有三种形式:即原始录音、录像刻成光碟;对外传播录制成MP3格式;永久收藏则用音像合成的DVD技术。口述史学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历史的真实,这使得它与弄虚作假、私心邪念是绝不相容的。为了实现既定的学术目标,口述史往往侧重搜集一般不易记录和留存的史料。而这类史料多具有负面性。要正确记录和处理这些史料,口述史工作者首先应该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价值中立并非要求口述史工作者放弃社会理想,绝对客观的进入研究领域,而只是要求研究者以客观的态度去认识研究对象,使研究过程和所得结论尽量不受和少受主观好恶或价值观念的影响。在理论修养方面,历史观处于主导的地位,它对史学研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英国历史学家赫勒说过:反对利用指导性原则的历史学家犹如一个水手,决定不用地图、罗盘,甚至不听听别的水手有关海上经历的叙述,便扬帆出航。从事口述史工作要有正确的方法论做指导。这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实事求是地揭示历史的真相,正确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坚持唯物史观的原则,把它运用于具体的研究工作,使历史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在当代中国,对于口述史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善于用科学发展观考察研究历史,从历史和全局的角度,扎实、稳妥地开展口述史研究。史学工作者的专业修养往往决定了史学研究的成效。只有训练有素的历史学家才可能熟谙所要研究的特殊对象及其问题的所在。对于口述史工作者而言,就是既要拥有一定的史学功底,又要掌握部分相关学科的具体知识和技能。口述史学不是轻而易举的工作,不是人人能为的。只有那些接受过历史专业训练,在某一领域有研究素养的学人,才有可能胜任口述史学的工作,并且做出自己的成绩。口述史工作者应该具有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即才、学、识、德等的要求。如:在才这方面,需要落落大方,短时间、近距离赢得受访者的信任,具有进行访谈的能力。在德这方面,需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学这方面,需要对受访者的性格特点、个人经历以至涉及的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还有一些从这项工作的独特性产生的要求。口述史学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口述史料进行历史研究,这也需要口述史工作者必须有一定的史学功底。因为时间久远,受访者记忆偏差,口述中难以避免的包含或多或少不真实成分。这就需要口述史工作者在扎实的专业素养基础上,对受访者加以提醒、引导和纠正。在保证口述内容真实性的同时,从搜集到的史料中整理和发掘出其深层次的价值。在这样一个流程中,只有经过严格的史学专业训练,才能保证我们得到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张岂之就此指出,口述历史的整理者绝不是简单的录下音,然后复印出来。《隋书·经籍志》云:“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口述史学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研究领域应用广泛,这就要求口述史工作者掌握部分相关学科的具体知识与技能。在口述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过程中,要求口述史工作者:具备广博的社会知识,以了解受访者的生活环境;具备强烈的感染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使自己的语言适应受访者的语言;懂得心理学,以了解男女老幼各种不同人心态上的差异;拥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以适时的把握提问时机和取得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