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_第1页
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_第2页
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_第3页
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_第4页
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1.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乡村人口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本文旨在揭示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动态、热点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政策制定者、科研工作者及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2.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概述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研发,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在作物育种、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政府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向优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在粮食生产方面,中国通过提高单产和优化品种结构,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中国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再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中国政府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中国还通过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实施农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目标作出更大贡献。3.乡村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乡村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且具有显著特色。中国的乡村地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最初主要集中在农业地理学和农村聚落地理学的研究上。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关系的变迁,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不断丰富和深化。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的乡村地理学主要服务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的乡村地理学研究着重于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农业区划、以及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乡村地理学开始更多地关注乡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城乡相互作用、以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入21世纪,中国的乡村地理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不仅关注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聚落问题,还涉及到乡村人口流动、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旅游开发、乡村环境变化等多个方面。研究方法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包括遥感技术、GIS空间分析、社会经济调查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开始探讨乡村重构、乡村性、乡村综合体等新概念,为理解和解决乡村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践应用方面,乡村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乡村地理学在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发展后,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面对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乡村地理学将继续发挥其学科优势,为推动中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4.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的互动关系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理解与推动乡村地域系统发展演变的核心框架。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的相互渗透与借鉴,更体现在实践层面的紧密结合与动态反馈,共同塑造着我国乡村地区的经济结构、空间形态与生态环境,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现代农业理念强调科技创新、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原则与乡村地理学关注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过程、地域系统的优化配置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等核心议题高度契合。乡村地理学者运用地理学的综合性视角,剖析现代农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网络构建等现象背后的地域差异性和空间规律,深化对现代农业发展动力、模式与效应的认识。同时,现代农业的前沿理论与实践,如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也为乡村地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理论创新点,推动学科理论体系的更新与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的互动在实践层面表现为紧密的联动关系。一方面,乡村地理学通过实地调查、遥感监测、GIS分析等手段,为现代农业规划、土地利用优化、农业灾害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例如,地理学者运用空间分析技术揭示农业生产潜力分布,指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通过生态足迹模型评估农业活动的环境压力,引导农业绿色转型。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实践的发展需求不断驱动乡村地理学研究向精细化、动态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要求学者们研发更具针对性的空间分析方法,构建适用于复杂农业系统的模型,以解决诸如农田生态系统管理、农产品供应链优化、乡村景观保护与再生等实际问题。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的互动进一步体现在对政策制定与社会服务的贡献上。乡村地理学者基于扎实的实地研究和多尺度分析,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关于乡村地区产业发展、人口流动、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深度见解,助力构建符合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同时,通过参与乡村振兴规划、乡村社区建设咨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乡村地理学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指导,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城乡关系重塑等复杂形势,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的互动关系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双方需要更加紧密地围绕韧性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低碳农业、城乡融合型农业等新兴研究领域展开合作,探索适应未来挑战的农业地理解决方案。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契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监测、精准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应用,将进一步强化两者在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决策服务等方面的互动与协同。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的互动关系既是理论研究的交汇点,也是实践应用的融合区,对于推动乡村地域系统的科学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这一互动关系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要求相关研究者与实践者持续深化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乡村发展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参考资料:研究乡村的形成、功能结构、发展演变及其空间体系分布规律,探索不同地区乡村的经济、社会、人口、聚落、文化和资源利用等一系列问题的学科。早在20世纪初,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PaulVidaldelaBlache)就带领其学生德孟雄和白吕纳,用历史的方法对乡村聚落的类型、分布、演变等论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后来,德国的韦伯也做了乡村景观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乡联系日益紧密,乡村地区的经济职能趋于多样化,也导致了乡村地理学的发展,研究内容扩展到乡村土地利用格局、农业结构、乡村工业、人口与就业等方面。乡村地理学探讨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人口、聚落、文化、资源利用及环境问题的空间变化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称农村地理学。涉及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并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环境科学等有密切联系。乡村地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场所,也是乡村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的活动场所,乡村居民点与乡村经济活动和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对乡村地区某些问题的地理研究历史较久。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paulVidaldelaBlache)及其学生德孟雄(Al-bertDemangeon)、白吕纳,早在19世纪20年代即用历史的方法研究乡村聚落的类型、分布、演变及其与农业系统的关系。同时及稍后,德国农业地理学家韦伯(LeoHeinrichWaibel)、奥特伦巴(ErichO.Otremba)等也描述并研究了田块形态、土地利用形态、乡村道路网、农舍、村落等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乡村景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随经济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使乡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乡村人口比重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逐步减少,城乡联系日趋紧密,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专业的农民越来越少,而兼营工副业、旅游、服务业等的兼业型农民增多,乡村地区的经济职能由最初的单一提供初级产品向多样化发展,由此也带来了乡村景观的变化,并出现一些新问题,导致乡村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963年,法国的乔治(PierreGeorge)在其所著《乡村地理学概论》一书中,最早采用“乡村地理学”这一名词。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乡村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地理学家的重视,70年代以来,由于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以及发展中国家日益重视乡村建设和乡村经济发展,使许多国家开展了乡村地理研究。英、法、美、联邦德国、印度、波、匈、日等国的地理学工作者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合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内容主要有:乡村土地利用格局,农业结构变化,乡村交通运输与可达性,聚落合理化,乡村工业,乡村人口与就业,城乡冲突与乡村城市化,乡村景观演变与乡村功能分类以及乡村规划等。国际地理联合会也于1976年成立了乡村地理委员会。许多学者还重视评价政府政策对乡村地区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乡村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内容是乡村聚落地理或称村落地理以及农业地理。现在研究领域已经扩大到许多其他的方面,例如乡村地区的发展和建设,乡村人口的变化,乡村环境,乡村产业结构、劳动、职业及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乡村的居住、交通、服务供应、文化教育等。乡村地理学把乡村作为整体,从区域性、综合性的角度,研究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结构特点及空间分布规律。乡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乡村地理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乡村地理学的主要进行乡村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乡村土地利用和经济结构的空间变化研究;乡村地域类型和功能分区的研究;乡村聚落的合理布局和乡村城镇化的研究;乡村生态环境的研究;乡村人口职业构成和劳动力转移规律的研究;乡村聚落、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环境等方面的总体规划。②典型对比,可根据经济水平或乡村景观等将研究区域分为若干类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对比研究。③系统分析,把乡村作为自然、经济、社会的大系统进行分析。比如在产业结构研究中以某一产业为中心,联系其他产业进行分析;在城乡关系中,以集镇为中心,联系城市、村庄进行相关分析;在人地关系上,以人口为中心,联系资源、环境和经济进行分析。⑤区域模式,根据乡村土地利用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投入和产出结构等经济发展指标,建立不同的农村发展模式并加以论证,为建立乡村级地域经济体系提供依据。农业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农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进展进行概述。农业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书记载和地理考察。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地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地理学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和推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资源的调查和区划上,如土地资源的分布、气候条件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内容逐渐扩展到农业布局、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土地利用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农业地理学研究又进一步拓展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安全等领域。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随着遥感技术和GIS技术的发展,农业资源的调查与区划工作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通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快速、准确调查和区划。同时,通过与其他相关数据的整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农业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农业布局与优化:农业布局是农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数学模型、GIS技术等方法对农业布局进行了优化研究。例如,利用GIS技术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优化布局,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通过数学模型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地域类型研究: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农业生产特征的地区。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深入调查和系统分析,对中国的农业地域类型进行了更详细的分类和研究。例如,根据气候、土壤、植被等特征,将中国划分为若干个农业地域类型区,并对各区的农业生产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们通过遥感技术、GIS技术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定量地监测农业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的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研究者们通过综合分析气候变化、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同时,通过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估和分析。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深化应用研究、拓展研究方向,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提高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中国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中国经济的空间分布、发展规律和政策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简要概括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重点领域。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首先的是空间分布问题,即中国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布局和变化。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统计分析和GIS技术等方法,对中国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逐渐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同时城市群和城市间的经济也越来越紧密。经济发展规律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者们通过建立各种计量模型和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研究者们还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而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政策影响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点。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对中国各种经济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政策对中国经济地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支持力度较大,而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小。研究者们还发现,中国的产业政策对某些特定行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益紧密,未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需要更加全球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地理的影响。例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布局等议题,都涉及到全球经济地理问题。我们需要拓展全球视野,引入国际比较分析方法,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未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需要更加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和互动关系,探讨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促进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例如,如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议题,都需要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需要更加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经济地理问题。例如,如何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如何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等议题,都需要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需要更加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地理问题。例如,如何通过城市规划和管理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住房问题等议题,都需要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农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形成条件及发展变化规律。农业地理学的特点是:①地域性,科学地阐明和揭示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②综合性,从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③边缘性,处于地理科学和农业科学的交汇领域;④实践性,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属应用基础学科。农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农业评价;②农业历史地理;③农业部门地理;④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向、方式和途径;⑤农业地域类型;⑥农业区划;⑦农业地图等。农业生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按照人们的意愿或社会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定向调节和干预,进行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物再生产过程。农业与各种地域性条件,特别是自然条件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各种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如人口密度、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分布、交通运输、市场条件等,在地域上千差万别,强烈影响着农业生产,使得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诸如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农林牧渔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的地域结构和分布、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的选用和推广等,无不具有强烈的地域差异。农业地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农业生产及其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特征及表现形式;研究农业生产形成的自然的技术的和社会经济的原因,并探索其形成过程及变化发展趋向;研究由于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而形成的各种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的形成、结构和发展。通过这些研究,使人们认识和掌握千差万别的农业生产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地规划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农业地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内容已有较悠久的历史,但成为一门学科则是近百年来的事。在中国,2000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农业生产与地域条件的联系,指出了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如《左传》记载有:“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礼记·王制》篇:“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礼记·月令》篇记述12个月的气候状况、生物物候变化及相应的农事活动。公元前5~前3世纪的《尚书·禹贡》,分地区评述了土壤种类、耕地等级、田赋收入水平、当地农特产品和水利状况等。在《管子·地员》篇(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上农》篇(战国末期)、《氾胜之书》(公元前1世纪后期)、《齐民要术》(约533~544)、《王祯农书》(1313)、《农政全书》(1639)等书中,关于合理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有了更广泛更具体的反映。在西方,从古罗马时代的斯特拉波、普利尼(老)直到17~18世纪一些地理学家的著作中,都有关于不同农业生产状况的记述。19世纪是地理科学和农业科学革新和深化的时期,为农业地理学的发展准备了基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德国农学家J.N.施瓦茨和英国农学家A.扬分别描述德国、比利时及英格兰的农业情况,特别注意农业地域差异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两人为农业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期的德国农业经济学家J.H.von屠能发表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1826),首次探讨不同农业类型和集约水平分布的规律性,创立了农业区位论。这个理论为百余年来农业地理著作所广泛引用。近代地理学创始人A.von洪堡的植物地理著作中,包含大量农业地理内容;C.李特尔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与历史的关系》著作中,也有大量农产品地理分布的内容。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是农业地理学蓬勃发展时期,不仅出现了大量的专题性、部门性和区域性农业地理著作,也出现了综合性农业地理理论著作。这些农业地理著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①统计的农业地理,又称农产品地理或农业商业地理,主要是利用大量统计资料编制各种农产品的分布图,分别研究产品的生产和运销。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T.H.恩格布雷希特关于北美洲、热带以外地区、印度、俄国、德国等农作物地理分布和图集的一系列著作,英国G.G.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1889年初版,1966年已出至18版),美国V.C.芬奇和O.E.贝克的《世界农业地理》(1917)等。②生态的农业地理,着重研究自然条件同农业生产的关系。就某种单项自然条件如农业气候、土壤等或某个地区进行研究的著作较多,也出现综合性的著作如:生态作物地理、生态家畜地理、农业生态学等。从生态学观点研究农业地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认为一个地方的农业系统不过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农业利用与修改的结果,这是农业地理学的最新趋向之一。③土地利用与小区域农业地理研究,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一批地理学家倡导广泛开展小区域农业地理野外调查,填制土地利用图和多种农业地图,发表了一大批论文,从理论到方法均有总结。原来以商业地理研究见长的英国,在L.D.斯坦普的倡导下,于30~40年代开展了大不列颠土地利用调查制图工作,完成了全套大不列颠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146幅及分郡土地利用调查报告9大卷,这是英国最重要的农业地理著作。在1949年第16届国际地理大会上,国际地理联合会根据英国的经验成立了世界土地利用调查委员会,开展世界百万分之一土地利用图的编制工作。④大区域农业地理研究,是农业地理文献最多的课题,著名的有美国从1925年开始在《经济地理学》季刊中连载19年(1925~1943)共达1400页的世界6大洲农业区域地理。以国家为范围的农业地理专著也陆续出现,著名的有德国(1936)、意大利(1948)、挪威(1954)、民主德国(1959)、丹麦(1959)、罗马尼亚(1968)、英国(1971)等。⑤农业景观地理,盛行于德、法等国,认为农业地理学主要不是研究农业生产本身的问题,而是全面描述研究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文化景观或农村景观,如土地利用形态、田块形态、农村道路、农舍、村落以及农业过程的其他物质表征。代表性人物有德国的L.H.魏贝尔、E.奥特伦巴,法国的D.福谢、P.O.L.乔治、A.梅尼耶等。⑥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农业地理研究。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实行农业生产的计划发展,强调开展农业区划、土地合理利用、农业分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的研究。代表性人物有苏联的A.H.拉基特尼科夫、И.Ф.穆科梅利、П.А.列图诺夫,民主德国的W.鲁比谢克、E.吕本扎姆,波兰的J.科斯特罗维茨基,匈牙利的G.恩耶迪等。大约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业地理学研究开始出现了一些重大变革,主要表现在:①调查研究手段的革新,从50年代以来,航摄照片、自动化制图、电子计算机等手段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地理研究工作,使工作者从过去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分析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减少差错,提高精度。②数学方法的引进,与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同时采用的各种数理统计方法、现代数学方法日益广泛地引入农业地理研究,如线性规划、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系统分析、博弈论、集合论、网络分析、控制论等,使农业地理研究由单纯描述状态走向定量化。③理论的引进及模式的建造,一些学者采用演绎法,从经济学或相关科学引进理论,制定假说及数学模式。这种浪潮和地理数量方法结合起来,从50年代末期起盛行于英、美,迄今已在两国农业地理中占有较大优势,主要理论是农业区位论和农业决策论。④理论性农业地理著作的涌现,50年代以前关于农业地理学理论著作只有少数文章。50年代以来,农业地理学理论性专著已出现10余种,如联邦德国奥特伦巴的《普通俩业地理学和工业地理学》(初版,1953;第3版,1970),法国福谢的《农业地理学》(1949),苏联拉基特尼科夫的《农业地理学》(1970),美国H.F.格雷戈尔的《农业地理学:研究课题》(1970),英国L.J.西蒙斯的《农业地理学》(1968初版,1979再版),J.R.塔兰特的《农业地理学》(1974)等。在这些著作中尽管理论观点分歧很大,但它的大量涌现是农业地理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国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30年代初张心一的《中国农业概况估计》(1932)所编制的各种农产分布图,是中国最早的成套农业地图。胡焕庸的《中国之农业区域》(1936)、金陵大学出版的《中国土地利用》(1937),是抗战前的代表性著作。抗战时期在西南地区进行小区域农业地理调查,填制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积累了资料和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农业地理学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道路上有了蓬勃发展,正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地理学。主要工作可归纳为4个方面:①考察研究工作。在黄土高原、黑龙江流域、新疆、宁夏及内蒙古、云南、华南、川滇西部地区、西藏等地资源综合考察中,进行自然资源农业评价、农业布局和农业地理的考察和研究工作。②农业区划工作。从50年代以来先后进行了农业地理界线的调查和农业区划方法论的研究工作。同时配合国家发展农业计划的需要,在3次农业区划工作高潮中(1953~1955,1963~1966,1978年以后),农业地理工作者参与了调查评价农业自然资源、研究农业布局和制定农业区划方案工作,为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1981年出版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③区域性农业地理专著的编写。1973年开始编写的《中国农业地理丛书》,是一套全面反映中国农业地理情况和特征的著作,已出版的有《中国农业地理总论》(1980)及江苏、上海、宁夏、四川、云南、湖南、陕西、湖北、江西、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农业地理。1981年开始编写《世界农业地理丛书》,已出版的有非洲、苏联的农业地理等。④土地利用调查和制图。50年代以来,为配合各地制定农业生产发展规划的需要,开展了小区域的土地利用和作物布局的调查研究。1979年以后,开展了全国百万分之一土地利用图的编制和土地利用研究工作。农业地理研究的课题十分广泛,既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地域性条件(自然、技术和经济因素)、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开展专题研究,也可综合地研究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区域和农业发展问题。凡存在着明显地域差异的农业生产各方面问题,均可作为农业地理学的研究课题。概括地说,农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农业评价按照农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和要求,搞清自然界提供的可能性以及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研究在农业上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式和途径,对发展农业有着重大实践意义,同时也是农业地理研究的重要基础。①按照农业生产各种主要自然条件,如光能、热量、水分、地形、土壤、生物等,分别评价它们对农业的有利或不利影响;②从一定的农业实践要求(如农业水利化、农业机械化等)或一定农业部门或作物的生态要求出发,对各地区农业自然条件进行比较评价,划分不同等级的生态适应区,阐明各地区发展的可能性或局限性;③以地域为单位,综合分析各项自然条件的地域组合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从而明确不同地区农业上合理利用的方向和改造自然的重点。“农业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广的人类活动方式。各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规模,某些农作物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引进、传播,以及各部门作物的地区分布、生产水平等,在历史上都有着很大变化”。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并不是暂时的偶然现象,而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地区的农业地域分工,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类社会分工和不同的地域条件相结合的表现。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各地区农业发展道条件、规模、方式和程度,某些农作物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引进、传播和发展,各部门作物的地区分布、生产水平、部门关系等,在历史上都有着很大的变化。深入研究一定农业部门或一定地区的历史农业地理问题,有助于发现和阐明农业地域分异现象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规律,提高农业地理学水平,并有助于更好地调整和改善农业布局。农业生产包括很多部门和作物,它们的生产过程各具特点,所要求的生产条件、分布和发展的规律性也不一样。为了全面地了解和阐明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首先应对每一个主要农业部门开展地理研究,分析研究主要农业部门和作物所要求的自然生态条件、经济和技术条件,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变化过程,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同其他农业部门和国民经济部门在经济和技术上的联系,及其生产水平和增产潜力的地域差异,以及适应新条件和新要求对该部门布局调整途径等。农业部门地理研究是农业地理全面综合研究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发展农业的基本要求,这个在农业实践上最重要而地理特征最显著的问题,几乎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农业地理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需要查明土地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评价土地在农业利用上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因素以及自然生产潜力,研究现有土地利用方式和集约程度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和形成因素,探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改善土地利用的方向和途径,包括编制农业土地资源评价图、土地利用类型图。任何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总是拥有多种部门和作物,它们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紧密的技术和经济上的联系,构成一定的农业生产结构或农业生产体系。这种带有显著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的农业生产体系,称为农业地域类型。它们形成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水平、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经营方式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农业地域类型的基层单位是农业直接经营单位。世界上,农业经济学家和农业地理学家都广泛研究农业类型。以美国F.F.埃利奥特(1933)、苏联Л.扎利兹曼(1964)等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学家所研究的农业类型,是以一定的生产专业化(按商品生产结构)为主要标志的农业企业分类分组,它着眼于农业企业活动的经济分析。而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农业地域类型则着重与地域条件的联系,认为它是农业地域分异的综合反映,如苏联的拉基特尼科夫、波兰的科斯特罗维茨基等。由科斯特罗维茨基倡议在国际地理联合会下所成立的农业类型委员会,经过1964~1976年12年广泛的国际学术活动,在许多国家开展了多指标综合的农业类型研究,并试行概括划分全世界的农业类型。农业区是在农业生产主要特征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地区。农业区的划分可以科学地揭示和反映农业生产的区间差异性和区内一致性。这种区间差异性和区内一致性,在范围大小不同的地区各有不同的概括程度,从而形成一个不同等级的农业区划系统。根据中国的实践,农业区划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农业区划包括农业自然条件区划、农业部门区划、农业技术改革区划和综合农业区划等一整套区划,狭义的农业区划仅指综合农业区划。世界各国相继开展农业区划工作,在中国、苏联、保加利亚等国家内农业区划更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在过去几十年中,他们的农业区划把统一计划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