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训练辩论稿(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训练辩论稿(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训练辩论稿(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训练辩论稿(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训练辩论稿(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作文训练……-辩论稿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某高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宣传文字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

现场图片。小王同学就此上书校长,认为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宣传“给图给真相”用意虽好,

但视觉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建议另换其他图片,如漫画等。校长回复说,漫画太“温馨”,

不能给人多少触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传,只有“触目”才能“惊心”。

校园安全宣传是“温馨提示”好,还是“触目惊心”好?为此,你的学校将举行一场辩论会。如

果你是这场辩论会的辩手,请写一篇辩词,表达你的立场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高中举行“微时代的利与弊”辩论会。

正方:微时代滚滚而来,微博、微信在我们生活中已不可或缺微,让表达门槛变低;人

人都可走上前台、展示自我、分享生活,很多平凡的人生在微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反方:微时代繁荣背后,便是隐忧。网络上擅长“微新闻”的标题党,每每断章取义;沉

迷“微媒体”的低头族,看的不是知识而是花边新闻……往往缺乏整体思考,懒于深刻认识。

当只言片语的吐槽变成众生喧哗的狂欢,价值观被“微”成肤浅化!

你作为正方或反方(任选)的主辩手,做总结性发言,写一篇辩论稿。要求结合材料内

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滕文公上》:“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存之者。”意思是知道很多未必

比实际行动做得好,实际行动做得好未必比坚持下去做到底的人强。懂得事情的道理难,而

实行却比较容易。

《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日':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

难意思是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某中学即将举行一场辩论赛,辩题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正方观点:“知难行易”,

反方观点:“知易行难”。请你为正方一辩或反方一辩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有理有据,逻辑清楚,结构完整,符合辩论稿的格式。不

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可以使人随时随地联系,也容易使人与人的交流因习惯用表情符

号变得程式化;高铁使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想象变成现实,方便了人们的来往,

也容易使人对远行和离别不以为意……

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复兴中学拟举办一场以此为辩题的辩论赛,正

方的立场为“科技的发展增进了人与人的情感”,反方的立场为“科技的发展减弱了人与人的

情感”。请选择立场,写一篇一辩发言稿,阐明己方观点,并适当反驳对方的观点。不少于

800字。

答案

1.例文:

触目惊心的宣传,更有含金量

各位辩友:

大家好!我方的辩题是“触目惊心的宣传,更有含金量”。

毋庸置疑,校园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防患未然,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因此,在宣传

效果上,相比和风细雨的温馨提示,触目惊心更具含金量。

唯有触目,方能惊心。宣传想要深入人心,必先能引发触动。因触动而警觉,由警觉到

自觉。如果宣传不能触发学生去关注、去体味、去思考,就很容易让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遑论安全教育的效果。有人不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吗?其实,大家都知道。但知道之力有限,

安全事故频现。新华社报道,我国30%的伤害来自交通事故,每年死于交通事故超过20万

人。而这些事故中,大部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不够注意、不够谨慎是引发事

故的顽疾。每每发生事故,当事人无不痛哭流涕,悔不当初。他们何曾没有收到过来自路标、

亲友乃至自己的“温馨提示”?可见,温馨提示的力度远远不够。要想避免重蹈覆辙,教育者

需要“触目惊心”。

之所以要触目惊心,是因为理性的“知道”常常在却熟睡。“知道”要走进内心、融入血液、

深入灵魂,则需感性认知来做引擎。诚然,漫画等方式也可以表现安全的重要,但正如狄德

罗所说,“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触目惊心的现场图片将最坏的结果呈现出来,告诉我们

悲剧不是尚未发生的一种可能,而是已然存在的无数事实。一张张真切而具体的图片比任何

文字都更具冲击性,直视它们,人们想必更具代入感,更易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进而

有所顾忌、加倍珍惜。

而这些,不正是安全教育的目的吗?

也许有人说,触目惊心的宣传会引起一些学生的不适。但这种不适,恰恰是宣传的意义

和精髓。让人直面痛点、无从回避,甚至为过去的痛点而痛,才是避免下一个痛点的开端。

鲁迅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现实不会因提示的温

馨就变得含情脉脉。如果惨痛的事故不曾因宣传的委婉而减轻、消弭,就不要屏蔽掉外界的

真实和残酷。毕竟,“本真地理解和直面死亡”是高中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课。而他们的年

龄和认知,也足以面对和理解这种“不适”。在想抢红灯时,那个提起脚又放下的犹豫瞬间,

正是这种“不适”形成的条件反射。

在生死攸关的安全教育面前,下一剂猛药,变不痛不痒为触目惊心,显然更具含金量。

学校的做法正是宁可当时闻议论,不要事后闻哭声。在学生们热切地关注、讨论、建议中,

这次安全教育已因“触目惊心”而完美谢幕。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

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

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

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审题:通读材料可知,这段文字主要对校园交通安全教育的不同宣传方式进行了讨论。某高

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引发的两方争论:就校园

安全宣传问题,以小王同学为代表的一方主张的‘温馨提示'好,而以校长为代表的校方则主

张的‘触目惊心’好。这其实是一场正反方的辩论。学生可选择任意一种方式进行分析。注意:

材料要求写成一篇辩词,考生要紧扣材料内涵,深入思考,正确认识,有理有据,层层论述,

观点明确,语言准确,保证议论文论证严密,还要注意辩词的格式。

参考立意:

(一)赞同校长观点

1.真相的力量

2.交通安全:要正视淋漓的鲜血

3.致命与受伤:谁更可怕?

(二)反对校长观点

1.“触目”才能“惊心”吗?

2.安全教育不妨“温馨提示”

(三)赞同小王观点

1.忠言“温馨”岂不更好?

2.漫画宣传:让交通安全教育更温馨

3.对“触目惊心”的宣传画说再见

(四)反对小王观点

1.不惧“触目惊心”享受安全人生

2.一时的“温馨”潜在的隐患

3.有视觉冲击力才有心灵的震撼

参考素材:

1、不可否认,无论何时何地,校园交通安全教育的宣传都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每天学生往

来学校看见那张张惨烈的图片挂于橱窗内,心情难免受影响,至少不是愉悦轻松的。这是否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容校貌呢?又或许配上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当即会触动一些学生

的心,但是长期沐浴在血淋淋场景中恐怕对学生身心教育不利。校园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

素养的地方,教育也是一个长期润物教化的过程,安全教育不应该操之过急,简单粗暴。《论

语•先进》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雪,咏而归。”

这幅和谐温馨的画面是我们教育中追求的至高境界。交通安全宣传也是一种教育,应讲究润

物写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将安全警钟长鸣在心中。

2、当下中国教育中存在形式化、急躁化的倾向,或许为了安全宣传,只是直接拿现场图片

配上说明教化的文字罢了,以为这样便会触动学生的心.殊不知这或许只是校方的“一厢情

愿实际有意义的安全教育要紧跟时代,有趣有用,学生参与并付诸行动,内化为习惯和

素养。

3、日本地震中校园撤离现场异常地井然有序,这不禁让地球人都赞叹.个中原因是他们的

安全教育落到了实处。如将各种防灾洲练、安全讲座、安全演习都常规例行化。或者让学生

参与其中体验安全,比如让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实地调查,观察哪里是交通隐患处,回

家自己绘制一幅“倒吸一口凉气”地图,以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这些岂不比血淋淋的图片

来的更有趣、有味、有意义?此实为我国校园安全教育之借鉴,润物无声胜有声。

4、“勿以恶小而为之”。校园交通安全教育牵连着家庭、学校、社会与国家。如果不重视内

化修养的提升,只是简单挂上触目惊心的事故现场图片,恐怕难以解决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

事故。不管是校园群殴事件、春游外出交通事件、口角之争酿成投毒悲剧事件等,都反映了

我国校园安全教育的漏洞。“温馨提示”的功效不在一时,而是在和风细雨中长久培养学生的

内在德行。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我们教育学生不是粗暴地再现现场,而是提炼升华之后,或漫画、或广告、或板报等形式去

解读安全,重视生命;参与各种安全活动,去体验生命的美好。运用各种灵活有用的教育手

段,让学生将安全内化为文明修养,这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因此多种形式的“温馨提示”比“触

目惊心”来得更艺术、更内化、更文明些。

5、敢于直面“惨烈真相”图固然好,但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更需要“风乎舞雪”般的温馨体验

的方式去教化。安全教育大于天,任重道远,不能简单粗暴,急于求成,应将文明礼让之风

长期吹拂,才能使学生心灵得到熏染,警醒之钟长鸣心中。

结构示例:“触目惊心的宣传,更有含金量”,议论文文体。开篇开门见山,亮明观点:在宣

传效果上,相比和风细雨的温馨提示,触目惊心更具含金量。正文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分

为三层:唯有触目,方能惊心;之所以要触目惊心,是因为理性的“知道”常常在却熟睡;触

目惊心的宣传恰恰是宣传的意义和精髓。结尾总结扣题。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

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

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

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

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

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

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

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

角度。

2.例文: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各位评委:

大家好,作为反方代表,我认为微时代繁荣背后,充满着隐忧。微博、微信等“微新闻”“微

媒体”虽然方便快捷,内容丰富,门槛很低。但却快而不久,广而不深,有量无质。我从这

三方面来分别阐述。

微文化虽然方便快捷,但却快而不久。须知经典都是历史淘炼出来的,不管是《论语》

《离骚》,还是《史记》《通鉴》,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明清小说,都是历史的结晶。而微

博,微信虽说短短1分钟,便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但传递的是什么信息?沉迷“微媒

体”的低头族,看的不是知识而是花边新闻。而所谓热点,都是过眼云烟。几天不看,也不

至于“乃不知有汉”!倒是被海量信息淹没,真真不堪其扰。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智者又有

几个?所以谣言不乏横行,更有甚者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交流的是什么感情?整天晒

图,你真幸福?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妈知道吗?

微文化虽然内容丰富,但却广而不深。虽说能表明观点、启迪思想,但往往缺乏整体思

考,懒于深刻认识。网络上擅长“微新闻”的标题党,每每断章取义,甚至篡改曲解,散布歪

理邪说。《荷塘月色》是篇多美的文章!幸好当年朱自清没有微信,否则拍张照片朋友圈一

发,来一句“今晚的荷塘月色多美啊!”就拉倒,我们也无缘得见了。读图时代?读图,读图,

一*塌糊涂!

微文化虽然门槛很低,但却有量无质。是的,人人都可走上前台、展示自我、分享生活,

但往往流于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众声喧哗中却往往遮蔽了真理的声音。须知孔子的智慧可

不是弟子捧出来的,屈原的才情可不是自己吹出来的。但博主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水军汹

涌,兴风作浪。往往滥竽充数者多,阳春白雪者少。结果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金被黄沙

所掩埋,英雄被小丑所取代。呜呼哀哉!

或许微时代已真的到来,或许微博、微信在我们生活中已真的离不开。但它们只是很小

的社交平台,更不是人生的全部精彩。作为学生,真的希望你们能放下手机,捧起书本,感

受一下文化的温馨。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详解】试题分析:材料出现的微时代是指个人的时代,是个人的价值得到确认、尊重甚至

推崇的时代。个人是中心,人是根本,这是微时代的基本含义。这是审题最重要的一环,是

基本立场。从此出发,我们再去研究材料出现的角度。从材料本身看,可以抽出三个写作角

度:第一、认为微时代利大于弊。可以从“微表达”“微力量”“微幸福”入手立意。第二、认为

微时代弊大于利。可以从“低头族”“缺乏思考”入手立意。第三、辩证地来看待“微时代”的利

与弊。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写作策略: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

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

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

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

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

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

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

(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

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

所给的材料实际上就是给出了两个观点,一是《孟子》所言,懂得事情的道理难,而实行起

来却比较容易,就是“知难行易”。二是《尚书》所言,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就是“知易行难”。

写作要求是为正方一辩或反方一辩写一篇辩论稿。正方观点:“知难行易”,反方观点:“知

易行难

一般在辩论的时候,要先确立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可以批驳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也就

是说可以立论,也可以驳论。比如反方认为“知易行难”,可能举一些例子。就像上学了,从

幼儿园起,到大学毕业,老师在学校里,讲述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道理。这些道理,我们

在课堂里明白了,就真的懂了吗?不是的。就像在班里,上课的时候,都知道:上课要安静。

可是有的同学就是做不到。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小动作,让其他同学听课受到影响,还要被

老师批评,可是他们依旧会这么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道理他们是懂的,可是还是做不

到。乱闯红灯,中国式过马路,这些事情,都是知道这些事不可以做,但就是做了。所以,

这些事实都在告诉我们:知易行难。行,就要做到。知道,就要做到。就像我们对自己说,

为了自己的身体,要锻炼身体,第一次可以坚持,第二次也可以。慢慢地自己懈怠了,也就

停止了。这些都可以证明“知易行难”。

“知难行易”也可以列举一些事例,比如孔子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易传》,韦编三绝。可见

求知难。人们对电灯已熟视无睹,可当年爱迪生历经磨难,痴心不改,试过1600多种材料,

做了万多次实验,写下了两万页笔记。可见知有多难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周游

列国,潜心于革命之学,险些命丧于伦敦,终于积心血而成《建国方略》,这也可以作为知

难行易的例子。人类的行为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无知之行只是简单重

复。有了知,才有了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了开拓进取。知作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

是行路明灯,是行动指南;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成就。知,只有长期艰苦探索才会

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

知之不足;俗语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

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总而言之,知行相比,知难行易。

写作时,可以先表明本方的观点:我认为知易行难。然后主体就是先分析何为“知”,何为“行”;

然后再举一些例子,比如现实生活当中、社会发展当中的事例,以此证明自己的观点;为了

增加说服力,也可以批驳对方的观点。最后,再表明自己的观点。

立意:

1.道理容易理解,但实行起来很难。

2.道理不易理解,但实行却比较容易。

3.懂了,不一定能做到。

4.难者不会,会干不难。

4.例文:

科技让人心更近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科技的发展增进了人与人的情感。

时间飞速运行,科技迅速发展,当前,科技已进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在任何地方、任何

层面都能找到科技的影子,人们熟悉的“乡土中国”的生活场景离我们越来越远。于是乎,一

些怀旧的人开始感叹:科技的发展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使人们距离越来越远了。

在我看来,科技并没有增大人们的情感隔阂,相反,它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以

前,车马很慢,书信是分离中的人们用来交流的唯一方式,那时的人往往会在想念远方亲友

时写下情深意重的诗文;现如今,人们还是会想念远方的亲友,不过我们能够通过移动互联

网和智能手机与对方来一场实时沟通,我们或用文字互相问候,或用影音来亲近彼此,即使

空间上相距千里甚至远隔重洋,但彼此的心却能在此刻紧紧地连在一起,使人倍感温馨与幸

福。这样的真情体验基于科技的发展,是远非书信所能达到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实现了古人所梦想的遨游于天空,做到了日行千里,想去哪里

就去哪里,于是乎,又有重情的人感慨:人们对远行和离别不以为意。

其实,人们不是对离别之情看得轻、看得淡了,而是他们将这种情感更踏实地保留在心

底,对亲友重逢充满信心。王勃与朋友分别时高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若不是大

唐气象令人乐观向上,诗人是断不会出此豪言的;同理,若不是科技的发展,使远在他乡打

拼的人们随时可以与家乡的亲人联系,甚至可以“朝发夕至”,返回家乡,人们怎么可能一扫

离愁,气定神闲地与亲人道别?科技的发展,使离别不再意味着无法在节庆之日与家人团聚

而独自悲伤,如今,我们有高铁、飞机,有那个助力万家团圆的“春运”,这些都是千家万户

过年过节合家团圆、欢声笑语的保障。科技的发展,不仅在地理上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更是在心理上、在情感上使人们更近了一步。

科技的发展是时代之潮流,有着不可逆转之势。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做的是

充分利用其能造福于人的那一面。人是情感动物,而不是冷血的机器,如果我们沉迷于网络

的虚拟世界,这当然会减弱我们与他人的情感,但是,这并不是科技发展的过错,而是一部

分人把握不当的后果。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得知某地、某

人有困难时,飞快地做到“八方支援”,捐款捐物,甚至亲自前往提供帮助;也能在论坛上共

同讨论热点话题,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在类似事件中,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情感也增进不少。

这无疑应归功于科技的发展。

我的发言到此完毕,谢谢大家!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渐行渐远

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反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科技的发展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人与人的情感靠什么维系?我认为,靠的是陪伴,是面对面的

交流,换句话说,人与人之间情感源自长久的陪伴以及关键时刻的依靠。但是科技的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行色匆匆,聚少离多,使得彼此更多地成为了对方电话另一端的人,

成为一个虚拟的存在。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难道对方一辩所说的“科技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

情感”是一个真命题吗?我想许多人都是不认同的。

诚然,在大数据时代,科技发展确实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请注意,我们这次围绕的话

题是“情感”一词,请对方不要偷换概念,不要将科技发展的好处和人与人的情感混为一谈。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尴尬:在屏幕那头亲密无间的人,到了真正面对面时却无话可

说。通过虚拟网络产生的情感很多是假象,是一种“我们好像关系很好”的错觉。对于正方一

辩所说的例子一离家的人通过高科技手段互相交流,从而增进了感情,我认为这不完全正

确。科技在这里只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难道我们将他们手中的通讯工具拿掉,他们就会

疏远了吗?并不见得。他们是先有深厚的感情然后才用打电话、发视频的方式排解离情,科

技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宣泄情感的方式,并不是增进感情的方式。

近些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一自然缺失症,患病的多是儿童,由于对手

机等电子产品过度依赖,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于是将内心封闭起来,变得孤独、焦

躁、易怒。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反例吗?说到这里,正方难道还还能说科技发展增强了人与

人之间的感情吗?回想从前科技还没那么发达的时候,一家几代人围着火炉前聊天、嗑瓜

子,人与人之间挨得很紧,心与心之间也没有隔膜;反观现在,亲人偶尔团聚,每人一个手

机,各忙各的工作,各玩各的游戏,各看各的视频,连一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都难以找

到,大家似乎不再关心身边的人过得怎样,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困难。这种人情淡漠的可

悲景象,不能不说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

正是由于忙于看手机而无交流,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词“低头族”,这些"低头族”以一种

“正忙着呢,别烦我”的肢体语言拒人于千里之外;网上还流传过一组图,图中一对恋爱的小

青年面对面坐着,一方正襟危坐,另一方却在玩手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

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科技使生活更便捷了,但同时网上层出不穷的信息使人们的注意力

被分散,时间被挤占,于是心与心不可避免地渐行渐远。我不敢认同正方的观点,因为赤裸

赤裸的现实就摆在眼前。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材料是一段引语,“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高铁”是科技进步的产物;“随时随地联

系”“方便了人们的来往”是科技发展给情感交流带来的便利;“交流程式化”“对远行和离别不

以为意”,是科技发展带来了情感表达的程式化;省略号提示考生还有更多类似的情况可供

选择。这段引语分别指出了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以及过于便利而引起的人们交流较

少、情感体验不深刻等问题。并由此引出论题“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

以疑问句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科技的发展”和“人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考生可以从“科

技的发展增进人与人的情感”进行立意,也可以从“科技的发展减弱人与人的情感”进行立意。

这句话通过问题提示考生思考问题,并非一定要回答是“增强”或是“削弱”o

任务要求选择一个立场写一篇一辩发言稿。如果选择正方立场,认为“科技的发展增进了人

与人的情感”,则可以从科技让人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即使千里也能咫尺得闻其声,得见

其面;科技让人们行动更方便,不再动辄一别生死两不知,能更容易与亲人相聚等。如选择

反方立场,认为“科技的发展减弱了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