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2023秋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2023秋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2023秋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2023秋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I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验探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

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索,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3.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自主探究的意识,提

高合作沟通的实力,获得胜利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念。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7×8=9X5=6×6=2×9=4×8=

7×7=6×3=4×7=3×5=8×8=5X2=

二、新授。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

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20X3=

(5)老师组织学生沟通算法。先小组沟通,再全班汇报。

(6)老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X3=6,20X3=60

(7)激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X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X3的最简便方

法。

5.总结规律。2X3=20X3=200X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激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

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L教学例2

(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29X6P

(10)激励学生依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11)老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X4^200(元)

50

(12)完成“试一试”。

(13)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缘由,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5题。

(2)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小结。

今日你们学会了哪些学问?

平安教化

行走平安(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要靠路边

行走。(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

要相互追逐、打闹、游戏;行走时要用心,留意四周状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

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

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第2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3、第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视察发觉、动手操作、探讨沟通,提高视察、比较、抽

象、概括和动手操作实力。

3.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和信念。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会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今日大家的上课的精神都特殊棒,所以下面的一些抢答题,信任你的举手动作是最快的。

做好准备。”

1.口答。

3个5是()2个4是()

8里面有()个220里面有()个5

2.看图说说有几个几

(1)☆☆☆☆☆☆2个3

(2)oooooo3个2

(3)□□□□□□1个5或者5个1

二、探究新知

师:”前面的学问大家驾驭的特别好,老师现在还想考考大家。”

1.出示情境图(例3)

师:细致视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蓝花:2朵

黄花:6朵

红花:8朵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谁能把比较的结果说一说?

2.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1)圈一圈,再比较:

师:除了用多和少来比较两种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像学习除法那样将它们分成一份一份地

比较。假如我们将蓝花看成一份,那么黄花可以怎么分?请大家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看

看你圈了以后有什么发觉。’’

(2)学生操作,老师巡察,并赐予适当的提示。指名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操作。并用自己的话

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

师:“你圈出了几个几?为什么把2个圈一份呢?(黄花的只数是2)你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

花的几倍了吗?”

(指名回答。预料提示:因为蓝花的朵数是2,所以把2看成一份,6就可以分成3份。也就

是3个2)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因为6里面3个2,所以6是2的3倍。所以黄花

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随机板书:

求:6是2的几倍

想:6里面有几个2(3个2)

所以:6是2的3倍。

3.体会加深“倍”的意义

(1)比较红花和蓝花的朵数。

(2)先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2)学生汇报:

师:“你把每几朵圈成一份?(2朵)为什么?(蓝花的朵数是2朵)。那么把红花圈成了几

个2(4个2)

因为8里面有4个2,所以8是2的4倍。所以红花是蓝花的4倍。

随机板书:

求:8是8的几倍

想:8里面有几个2(4个2)

所以:8是2的4倍。

(师:“这就是我们今日要一起探讨的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板书课题)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那么这个4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出来呢?”

指名回答,8÷2=4

(3)小结:“说的特别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一般用除法来计算。”那么黄

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这个2如何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三、尝试练习,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

留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是如何列出来的。

四、学问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尝试干脆列算式解答,然后说一说是如何列出算式的。

2.找寻生活中的倍数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老师知道咱们班有几个同学今年8岁,老师今

年32岁了,你知道老师的岁数是他们的几倍吗?

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回去可以想一想,然后把想到的问题告知

爸爸、妈妈或者是老师听,好不好?

五、全课总结

今日怎么学习了(),你知道怎么求一个数是另个一数的几倍吗?(求一个数是

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

用电平安(1)相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状况下关断总电源。(2)

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

部。(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第3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思索,更加明确“几倍”和“几个几”之间联系,进一步相识倍。

2.培育学生视察、推理、迁移的实力及语言表达实力。

3.培育学生擅长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本质含义。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想想做做第5题)

20×6=4X80=600X9=

5X700=50×6=3×800=

二、激趣导入

].拍——拍

学生拍拍表示一倍的次数,老师有节奏地拍出表示几倍的次数。

①生1拍:XX。老师拍4个2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

②生2拍:XXX0老师拍3个3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

2.谈话:大家表现得真棒,说明大家学习地特别努力。敢不敢迎接更大的挑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然后说一说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要留意什么?最终让学生独立完

成,并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1)视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2)如何解答第一个问题?选择哪两个条件列式?怎么求出几倍的?

(3)选择哪两个条件解答其次个问题?怎么求出几倍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1)自行车的辆数是电动车的多少倍?你会列式吗?

(2)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四.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

校外平安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怎么办?(1)要保持冷静,不要

胆怯,尽量说好话,跟他们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开被他们绑

架。(2)假如他们接着坚持要你拿钱,就跟他们说我回家取钱,先放掉我并

趁机跑掉,并向你相识的人求助。(3)假如还不行,就抓紧拖住别的大人大

声喊“救命”。

第4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例4、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通过实物操作培育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实力。

3.探究新旧学问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生敏捷解题的实力。

4.引导学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感悟到数学学问的魅力。

教学重点: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相

识。

出学难点: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

(1)第一行摆2根小棒,其次行摆4个2根。

其次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倍。

(2)第一行摆4个圆片。

其次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三行摆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问:你是怎么摆的?你发觉了什么?

谈话:生活中有好多有关“倍”的实际问题,今日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L教学例题,出示挂图,问:看了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我们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思索,可以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

3.小组沟通。

4.全班沟通,说说是怎么想的。

5.进一步提问:刚才大家画柳树时画了几个几棵?摆柳树时摆了几个几棵?(3个5棵),

这样看来,求柳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5棵时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6.学生列式并口答。

7.组织学生探讨小结:这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能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学生先画一画,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解答后,思索:列式的时候是怎样思索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然后让学生利用线段图说一说如何解答题目。

3.做“想想做做”第3-5题。(学生独立解答后说说每题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为防范被歹徒抢劫勒索,应留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和同学结伴上学、

回家,尽量不要单独外出。(2)言谈举止肯定要符合身份,不要过分张扬,

避开引起问题少年的留意。(3)上学放学路上尽量走大道,不走偏僻小路。

第5课时:练习一(D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卜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思索,进一步驾驭不整十、整百数乘一位的方法;能娴熟利用除法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培育学生视察、推理、迁移的实力及语言表达实力。

3.培育学生擅长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驾驭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方法,谁能来说一说我们计算时是利用什么方法进

行计算的?(借助表内乘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利用表内乘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上下两题的联系与区分。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分组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老师留意巡察指导。

三、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练习。

刚才同学们做的特别细致,特别细致,正确率特别高,对于下面的练习有没信念?

(一)完成练习一第3题。

L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视察,说一说白菜有多少棵?青菜呢?

2.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倍”的问题吗?(青菜是白菜的多少倍?)

3.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可以先圈一圈,也可干脆列式,老师留意巡察指导)

4.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可以干脆列除法算式解答。

(二)完成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留意要求学生列除法算式来解答,不娴熟的同学可以先圈一圈,再列式。

(三)完成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两名同学板演,再让其中一位同学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四、拓展延长。

今年,妈妈27岁,小明3岁。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追问:明年妈妈的岁数又是小明的几倍呢?

五、全课小结。

你知道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吗?

第6课时:练习一(2)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练习一第6-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思索,加深对“倍”的数量关系的相识,进一步相识“倍”。

2.驾驭利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培育学生视察、推理、迁移的实力及语言表达实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

4个6可以说成6的()倍。3个5可以说成5的()倍。

5个8可以说成()的()倍。7个9可以说成()的()倍。

2.同学表现的真棒,下面就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吧!

二、求一个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练习。

1.练习一第6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细致视察。然后提问:

(1)已知谁是谁的几倍?相当求几个几?用什么方法解答?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练习一第7题。

(1)出示情景图,先让学生细致视察,让学生初步比较一下三个数量。

(2)提问: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里要求用除法计算,准备提哪类问题?

(3)依据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

鸡只数是鸭的几倍?鸡只数是鹅的几倍?鸭只数是鹅的几倍?

让学生列式解答。

3.练习一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留意巡察指导。

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4.巩固加深。

(1)出示练习一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清晰是如何想的。

(3)视察下:书包比文具盒贵32元,这32元相当文具盒的几倍?

联系书包价钱是文具盒的5倍,思索:求书包比文具盒贵多少元?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解答

吗?(这里依据教学实际状况,老师适当渗透“差倍”的概念。)

三、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一第10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什么的方法可以知道李叔叔8分钟大约打了多少个字?(引导学生说

出估算的步骤和方法)

2.练习一第11题。

学生先和同桌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驾驭了哪些学问?

第7课时: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U页例5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驾驭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驾驭竖式的书写方法,

能正确地计算.

2.培育学生的归纳推理实力.

教学重点:驾驭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依次。

教学难点:驾驭笔算时乘的依次,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60×4400×280x6700x3200×7

2.竖式笔算:

4378

×2×5×6×5

£7进入新课

1.老师出示图:(假如须要可出示例5的情境图,然后再画出下图。)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指名回答,老师相机板书:12x3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让学生经验口算的过程,逐步使学生明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

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老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须要我们用竖式的

方法笔算出来。今日我们就以12x3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老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12

X3

36

(6)设疑引思:老师出示提纲学生探讨: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依次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学生边回答,老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

□□□□□□□□□□□□

□□□□□□□□□□□□

□□□□□□□□□□□□12

-------.-----,ΨX3

10X3=30(块)2X3=6(块)6....2×3

_____J30……10×3

30+6=36(块)并板书:36

(7)老师说明计算过程中,I中间过程可以简化,干脆写成:

12

×3

36

(8)反馈练习:

12133224

×4X2×3X2

2.教学试一试

(1)老师出示试一试。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依次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老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学生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

(3)反馈练习

212121132

X2X4X3

3.比较质而试一试的异同第生先探讨,最函勾通达成共识)

4.反馈练习:课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沟通。)

2.想想做做第3、4题。

3.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先计算什么。)

三、全课小结。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什么?在计算过程要留意哪些方面?

校内平安1、上课要遵守纪律,听从老师指挥,体育课、活动课上应

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体育器材。2、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

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3、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道内玩耍,严禁在楼梯

扶手上游戏。

第8课时: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6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探究并驾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由复习迁移、类推到新知的学习。

3.引导学生通过笔算,感觉美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驾驭计算方法,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教学准备:师生各准备小棒8捆(每捆10根)又7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笔算(指名学生板演):

24X2=213X3=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老师出示情景图:(课本13页例6)

2.抽学生回答从情景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视察并自由发言)

灰天鹅:48只;

白天鹅:是灰天鹅的2倍;

三、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探讨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依据情景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出示完整题目:

湖里有48只灰天鹅,白天鹅的只数是灰天鹅的2倍。白天鹅有多少只?

(1)请学生思索,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48X2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48X2=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估算48X2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②师生共同活动,演示操作,第一行摆4捆,另摆8根,表示48。接着再摆同样一行小

棒。要求2个4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2个8根是多少,再算出2个40是多少,

最终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先算2个8根是16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2行小棒

的下面,另外6根放进这捆小棒的右边:再算2个4捆是8捆,一共是9捆又6根,那么48

X2=96是怎样算出来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竖式计算。

问:怎样计算呢?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

48

X2

16---------8X2

8-------40X2(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96------(积的十位上为什么是9?)

然后指出,为了书写简便,以上竖式可简写为:

48

X12

96(进位的表示什么?)

(3)尝试探讨,驾驭算法。

2843

X23X13

84129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怎样处理进位的数?使

学生明白乘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假如积满二十,应向十位进2,积满

三十呢?假如十位上满十就向百位进位。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②留意:告知学生,为了防止遗忘,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2.探讨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出示试一试:4×152=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估算出大约的积是多少?

(2)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竖式,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3)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积的百位上写几?为什么?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依次及进位法则。用竖式

计算时,留意什么?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完成课本第14页1、2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14页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长

1.归纳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算理。

2.归纳一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应留意的地方。

六、作业:

课本14页第3、4题。

课间活动应当留意以下几方面:1.室外空气簇新,课间活

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搁下面的课程。2.活动的强度

要适当,不要做猛烈的活动,以保证接着上课时不疲惫、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4.活动要留意平安,要避开发生扭伤、

碰伤等危急。

第9课时:练习二(1)

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第1-7题。

教学目标:

L娴熟驾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学问,娴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敏捷性。

3.经验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实力,培育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娴熟驾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娴熟驾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再现新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完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对于笔算乘法,你认为须要留

意什么?

(学生独立思索,并与同伴沟通。找个别同学说一说,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竖式计算的

计算法则和留意事项,其余的同学对其中进行补充。)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

(1)我是口算小能手。(练习二第1题)

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随机选出几道题让孩子说说自己怎么算的。(2)用竖式计算。

(练习二第2题)

37×2=73×2=329X3=293×3=

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找四名同学板演,找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反馈。

(3)火眼金睛:(练习二第3题)

先让学生同桌进行沟通指正,然后指名回答。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练习二第5题。

先让学生视察表格,说一说从表格中能获得到哪些信息?再说说解题的方法。最终让学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6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说一说你从题目中获得到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你准备如何解

答?为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同桌沟通。老师留意巡察指导,要留意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指名回答,其它同学可以补充。

三、梳理总结,提升相识。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那些收获?

四、作业:

练习二第4题。

第10课时:练习二(2)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第8T3题。

教学目标:

L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娴熟驾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娴熟计算。

2.加强学生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

提高解题实力。

3.经验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实力,培育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并能娴熟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能应用所学学问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二第8题。

30×2=4X20=30X3=

32X2=4X21=31X3=

34×2=4X22=33X3=

先让学生视察每组算式,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再口答。

2.练习二第9题。

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随机选出几道题让孩子说说自己怎么算的。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二第10题。

(1)出示题目,提出要求:先说一说每道算式积是几位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2)分组沟通,指名回答,相互补充。这里让学生知道把其中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乘法按

整十、整百进行估算就行了。

(3)分组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1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沟通指正。老师巡察指导,学生完成后利用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成

果。

3.练习二第12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视察后说一说你获得到了哪些信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13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后说一说你获得到了哪些信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总结提高。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是什么?竖式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2.本节课中你又获得哪些解题的阅历?

第11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7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其算理,驾驭其计算法

则。

2.理解、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

3.接着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先估算后计算的良好习惯。

4.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和探究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在前面的课程当中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乘法,现在请同学们

想一想,既然有一次进位,那么有没有两次进位、三次进位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

来起先今日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1.展示情境图(课本第17页例7)

(1)依据这幅图片,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细致视察情境图,获得相关信息。

(2)要求野鸭有多少只,可以怎样列式?

依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48X4”

(3)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列竖式来计算一下这个题目,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列竖

式计算。(老师巡察指导学生计算。)

(4)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48X4的具体计算步骤,留意让学生说清晰十位、百

位上分别是几?是怎样得到的?

2.总结。

老师:通过以上几个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索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两

位数乘一位数时应当留意什么?

学生:分组探讨,思索沟通,然后汇报,老师帮助总结。(课件展示):

1.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3.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老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特别棒,完全靠自己主动探究就找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

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敢不敢接着挑战,探究出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

法?

1.教学试一试。272

X4

(1)让学生尝试计算,老师留意巡察指导。

(2)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积的百位、千位上各是几?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3.总结。

老师:通过例7各试一试两道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索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算连续

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当留意什么?

学生:分组探讨,思索沟通,然后汇报,老师帮助总结。(课件展示):

1.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3.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

4.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指导,然后选择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说明计算步骤。

2.火眼金睛。(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你获得到哪些信息?然后列式解答。

4.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你获得到哪些信息?

(2)你准备如何比较?(让学生先和同桌沟通一下比较方法,然后全班沟通,让学生明

白选择估算方法来比较更为简洁。)

5.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细致读题,然后说一说解决第1个问题须要哪些条件?解决第2个

问题须要哪些条件?

四、全课小结。

老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茄子泳平安游泳是一项特别有益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危急。要保

证平安,应当做到:1.游泳须要经过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

核、中耳炎、皮肤病、严峻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处在月经期

的女同学也不宜去游泳。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不要到江河湖海去游泳。

3.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

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开出现头晕、心慌、

抽筋现象。4.饱食或者饥饿时,猛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5.水

下状况不明时,不要下水。6.发觉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

喊成年人前来相助。

第12课时:练习三(1)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练习三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驾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不同题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驾驭算法。

3.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4.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驾驭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L口算练习(练习三第1题)。

6×7+4=2×8+6=7X9+5=

5×5+3=3×9+7=8×6+4=

2.提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依次是什么?在竖式计算时须要留意什

么?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三第2题。

43X8=7X44=39X5=75X6=

3X284=9X263=6X724=355X8=

学生分组计算,老师巡察指导,留意连续三次进位的题目,指名回答时要让学生说清晰

千位、百位、十位各是几,是如何得到的。

2.练习三第3题。

(1)出示题目中条件,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小云有5本相册,每本96张照片;小兰有4本相册,每本126张照片。

老呼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fj{↑≡57T小云和小兰各有多少张照片?

小兰有多少张照片?J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4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视察,说说你获得到了哪些信息?你准备怎样解答这道题?先

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5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视察,说说你获得到了哪些信息?你准备怎样解答这道题?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5.对比练习(练习三第6题)。

13×3=2×14=24X2=

16×3=4×14=24×3=

先让学生视察每组中上下两道题,说一说有什么不同?你是如何发觉的?再动手计算。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生,你获得哪些解决问题的阅历?

第13课时:练习三(2)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三7-11题及思索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驾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进位方法,能精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提高计算实力。

2.加强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3.培育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激励探究笔算乘法中的新状况,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驾驭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12×5=5×15=12×7=14×3=

17×4=4×16=6×16=25X2=

2.提问:你认为在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要特殊留意哪些方面?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L竖式计算(练习三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留意巡察指导,展台展示作业,集体订正。

2.练习三第9题。

(1)出示情景图,学生视察后提问:你获得到了哪些信息?你准备如何解答?

(2)学生汇报沟通。第一个问题可以干脆通过估算来解决,但其次个问题须要求出具体

多多少则要通过列式计算来解决。

3.练习三第10题。

(1)学生独立解题,老师巡察指导。

(2)比较两道题目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理解两道题目的数量关系:一共有张数一送

给同学张数=还剩的张数)

4.练习三第11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视察后提问:你知道今日的房价是多少?

(2)180位女游客全部住三人间须要多少个房间?

(3)3个双人间须要多少元?1个单人间呢?一共须要多少元?

三、拓展延长。

1.出示思索题第1道算式。让学生视察后分组探讨,说一说先填写哪一个数位上数,再

填写哪些数位。

2.汇报总结。先填写三位数(乘数)的个位,再考虑百位的取值范围,最终依据计算依

次确定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3.出示第2道算式,学生尝试解答,不会的同学可以寻求帮助。

4.分组沟通解决方法。

5.汇报总结。先确定一位数(乘数)的取值范围,再依据计算依次确定每一个数位上的

数字。

四、全课小结

你在本节课获得到哪些解决问题的阅历?

第14课时: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21页例8、例9o

教学目标:

I.探究并驾驭“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究并驾驭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景,能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学习中的简洁问题,培育学生应用意识和实力。

4.经验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培育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1.驾驭“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驾驭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快速口算:(屏幕出现后隐藏)

200×2800×26X7007X80030X310X350X0

设疑:50X0=0还是50X0=50?你能给出合理的说明吗?

2.揭示探讨问题:有关0的乘法

二、探究新知

1.探究理解“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出示:小猫钓鱼情境图。

师:小黄猫、小红猫、小蓝猫又去河边钓鱼了,可是他们钓得并不细致,一会儿扑蝴蝶,

一会儿捉蜻蜓,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今日又有什么收获呢?(出示小猫钓鱼图)

师: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生说师完成板书:0+0+0=0

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指名汇报,学生回答师板书:0X3=0或3X0=0

师:你是怎么知道得数是0的?生答出:因为3个0相加等于0,所以0X3=0。

4、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和3相乘等于0,下面我们再来做几道题目,想一想:0

×7=8×0=0×0=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7个0相加等于0)

老师:现在你知道50X0=0还是50X0=50?你能给出合理的说明吗?

5、填一填:25×□=0□×0=0

6、结合口XO=O总结”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究“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1.师:刚才小挚友学到了一个有关0的新的学问点,下面我们用学到的学问去解决一些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场景,出示:学校体育馆有4个同样的看台,看!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你能

看出这个看台有几排座位,每排几个吗?提出问题: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座位?学生独立计

算,沟通反馈。

3.师: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那么4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呢?

先请小挚友估计一下4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学生回答大约有400个或400多个)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

师:那么他估计得对不对呢?请小挚友一起来算一算。指名一人板演。

师指着十位上的0问:为什么十位上写0?生回答(因为十位上0和4相乘得0)师:看

来4个看台有408个座位,刚才小挚友估计得完全正确,你们可真厉害!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1.做22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做在书上(指名4个学生板演。)

反馈:集体校对得数。

为什么后面三道题目积的中间没有“0”呢?

师:全对的举一下手,看来小挚友们个个都很聪慧。

引导视察:今日计算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揭示课题: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想想做做”第3题

老师以前遇到过一个小挚友叫马小虎他做题可马虎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出

示题目,看)先找一找他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查找问题所在,

并订正,集体校对)小挚友可真细心老师代表马小虎感谢大家。

3.“想想做做”第5题。

(1)编2个中国结要用多少厘米?(学生独立解答)

(2)要求还剩下多少厘米?须要知道哪些条件?原来有多少?已经用去了多少厘米?

4.“想想做做”第6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5题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你能估计出3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问: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学生回答。

四、总结

1.师:同学们,今日你们学到了哪些学问?(学生回答)师出示标题:对,今日我们学

习的就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请小挚友回想一下我们在算的时候要留意什么呢?

五、作业

1.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作业第22页第4题。

2.挑战自我:

A组:B组

390×7=□0□

3×280=X4

840X2=_________________

□62□

小学生不得玩火,不行以随身携带火种:1、不能带火柴

或打火机等火种;2、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3、

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烟花等危急物品,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第15课时: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23页例10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了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之后,经验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

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驾驭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

2.在探讨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合情推理实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乘数末尾有O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准备举办《冬季阳光体育运动会》,你们高不兴奋?为了迎接这

次运动会,我们三年级的小挚友来到操场排练。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⑴课件出示例题:

提问:从以上文字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4个方队表演团体操,每个方队有120人,一共有多少人?

你能列出算式吗?

⑵让学生独立口算或列竖式计算。

指名说出口算方法和结果。

因为4X12=48,所以4X120=480

⑶指导竖式的另一种写法。说说这种竖式写法中要留意什么?

2.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在书上计算。

⑵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视察:后两题积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学生进行回答老师适时进行评讲。提示学生

留意写结果时不能漏掉算式中数字末尾的Oo

2.想想做做2

说说这些错题给你什么样的启示?你以后在做题时会留意哪几点?

3.想想做做3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4

提问:你准备如何计算这些题?先计算什么?再算什么?

5.想想做做5

引导学生读题。

问:你能看懂表的内容吗?让我们计算什么?

学生填表。

6.想想做做6

细致审题,让学生说说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学问?

第16课时:练习四

教学内容:教材25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

L进一步驾驭口算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数相乘,一位数和三位数相乘的算理算法,能较

娴熟地进行计算。

2.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胜利体验,进一步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学生有耐性地做题。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娴熟计算乘数中间有O及末尾有O的乘法。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L前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分别是怎样的?你能结合例子说说在计算时

分别要留意什么?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沟通一下。

3.分组自由汇报,老师适时点拨、引导。

4.揭示课题: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练习这部分学问(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希望同学

们进一步驾驭口算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数相乘,一位数和三位数相乘的算理算法,能比较娴

熟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基本练习

1.出示:350X2的积是()位数,积是()百多,积的末尾有()个0。

学生独立思索:

(1)怎么不计算就能知道积是几位数?

(2)积是几百多又是怎么知道的?

(3)你认为积的末尾有几个0?

先小组说说自己的发觉再组织学生集体沟通。

(二)综合练习

1.第25页第2题。

小卡片出示口算题,进行口算,并选择其中几题说出口算过程。

小结:口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只要先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乘数末尾有几个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第25页第3题。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提问:每组中的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

(3)小结:用竖式计算时,乘数中间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个位对齐,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