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_第1页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_第2页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_第3页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_第4页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剂型剂量给药方案联合用药重复给药第2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1)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药物的脂溶性、pH、解离度、溶解度、旋光性及化学结构均能影响药物的作用。2)剂型兽医临床常用药物剂型按其形态可分为:液体剂型——注射剂、溶液剂、搽剂等固体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丸剂等半固体剂型——软膏剂、糊剂等气体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等第3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2)剂型药物剂型不同,可影响药物作用的性质、大小、快慢和部位: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剂型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如硫酸镁内服为泻下作用,注射为抗惊厥作用。影响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如平喘药氨茶碱注射剂和片剂可兴奋心脏导致心率增加,栓剂可减轻对心脏的不良反应。影响药物作用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速效制剂:注射剂、吸入气雾剂等;慢效制剂:片剂、丸剂、透皮剂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微球、微囊第4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2)剂型同一药物,同一剂型,制剂工艺不同,可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而影响药物疗效。有报道不同药厂生产的地高辛片在血液中的浓度可相差4-7倍。同一药物,同一剂型,同一药厂用相同工艺生产的制剂,生产批号不同,其生物利用度也可能不同。第5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3)剂量多数药物的作用或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效应:催眠→镇静→抗惊厥→麻醉

巴比妥类药物

剂量:小大巴比妥类药物第6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3)剂量少数药物随着剂量的不同,作用性质会发生变化。效应:健胃泻下人工盐剂量:小大应根据兽药典、兽药质量标准使用药物剂量,按动物个体、病情调整给药剂量第7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4)给药方案给药方案包括给药剂量、途径、时间间隔和疗程。给药剂量给药途径时间间隔疗程第8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可影响药效出现的快慢和强度,有的甚至产生质的差异,如硫酸镁内服时可致泻,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时则产生中枢抑制作用。口服给药

优点:简便、经济、安全

口服给药

不足:起效慢、吸收不完全、有首过消除作用优点第9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给药途径多种因素影响胃肠道药物的吸收,进而影响药物的起效快慢、作用强度和持效时间。药物剂型:水溶液剂>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胃肠液pH值:猫、犬、猪pH偏低,牛、羊pH偏高肠道内容物:内容物多少与性质,多价金属离子胃肠道机能:胃排空、肠蠕动、消化液分泌首过效应:

第10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口服、舌下、直肠、吸入用药后与首关效应的关系示意图第11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静脉注射:药物无吸收过程,起效快;容易控制用药量。有静脉推注、静脉滴注两种。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给药方式,药物吸收速度受注射部位血流量的影响。药物刺激性不能过大。皮下注射:用药量有限,吸收较肌注缓慢,血管收缩药物如肾上腺素可影响药物吸收速度。腹腔注射:药物不应有刺激性。注射给药注射给药不足:优点:吸收快速、完全,起效快操作难度大、制剂质量要求高第12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特点:起效快,受制剂及药物理化性质制约(如挥发性、气雾剂)。吸入给药局部给药特点:吸收有限而不规则,主要用于局部治疗。第13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重复给药和疗程大多数药物治疗疾病时必须重复给药,重复给药的时间间隔主要依据药物的半衰期和最低有效浓度。一般情况下,在下次给药前要维持血中的最低有效浓度,尤其抗菌药物要求血中浓度高于最小抑菌浓度(MIC)。

近年来,对抗菌药物效应的研究结果,认为不一定要维持MIC以上浓度,当使用大剂量时,峰浓度比MIC高的多,可产生较长时间的抗菌效应,给药时间可大大延长。如:庆大霉素1d给药一次疗效优于同剂量分三次给药。有些药物给药一次即可奏效,如解热镇痛药、抗寄生虫药等。多数药物治疗疾病时必须按一定的剂量和时间间隔重复给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称为疗程。第14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重复给药和疗程重复给药必须达到一定的疗程方可停药,抗菌药更要求有充足的疗程才能保证稳定的疗效,避免产生耐药性,不能给药1~2次出现效应立即停药。例如:抗生素一般要求2~3天为一疗程,磺胺类药物则要求3~5天为一疗程。但重复用药时间过长,可使机体产生耐受性和蓄积中毒,也可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而使疗效减弱。

第15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反复给药因剂量过大,或给药次数过频而间隔时间过短,或由于机体对药物的生物转化功能减退、排泄速率过慢,而引起体内药物蓄积。药物蓄积可增强药物效应和持续作用,也可能引起蓄积中毒。反复给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减弱,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可达到原先较少剂量所能产生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耐受性。蓄积作用耐受性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16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体(细菌、寄生虫等)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该病原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的现象。耐药性因此反复用药治疗某种疾病时,需制定科学的疗程进行。第17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5)联合用药为了增强药物疗效,减少或消除药物不良反应,临床上同时或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称联合用药或合并用药。采用相同或不同途径,同时或先后给予机体两种或多种药物所起的药效学或药动学相互影响使药物原有作用增强或减弱的现象,称药物相互作用。按作用机制可分为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第18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9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药物吸收药动学相互作用胃排空

胃肠道动力药西沙必利(cisapride)可促进胃内容物迅速进入肠道,吸收提前。肠蠕动抗胆碱药阿托品可抑制胃肠蠕动,肠道内容物滞留而增加吸收;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胃复安)可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肠内容物移行,使药物吸收减少。消化液分泌及其pH改变如抗酸药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减少弱酸性药物,增加弱碱性药物的吸收。第20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药物吸收离子络合作用如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如钙、镁、铁、铝、铋等)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消化道形成难溶性络合物而使吸收减少。肠道菌丛的改变内服广谱抗生素,可抑制或杀灭肠道菌丛,影响药物的代谢和吸收。如抗生素治疗可使洋地黄在肠道的生物转化减少,吸收增加。药物诱导改变肠粘膜功能有些药物可能损害胃肠粘膜,从而影响药物吸收或阻断主动转运过程。第21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药物分布主要通过与血浆蛋白竞争性结合产生影响。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时,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可将结合率低的药物从血浆蛋白分子上置换下来,使游离型的药物浓度升高。如保泰松、水杨酸盐与磺胺药合用,可增加磺胺血药浓度,使毒副反应增多;三氯醛酸(水合氯醛代谢物)与抗凝血药华法林合用,可增加华法林的血药浓度,使抗凝血作用增强,甚至引起出血。第22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药物生物转化一些药物如苯巴比妥、本妥因、水合氯醛、氨基比林、保泰松和苯海拉明等能使肝脏药酶活性增强,加快本身及其他合用药物的代谢,甚至出现药物耐受性。另一些药物如有机磷杀虫剂、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和异烟肼则能使肝脏药酶活性减弱,造成本身及其他合用药物消除减慢,血药浓度高于正常,药效增强,甚至引起中毒。第23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药物排泄利尿药物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可增加排尿量,加快合用药物的排泄。尿液酸化剂如NH4Cl等可使合用的弱碱性药物如苯丙胺、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加速排泄。尿液碱化剂如NaHCO3等可使合用的弱酸性药物如水杨酸盐、巴比妥类等加速排泄。由肾小管同一转运系统主动排泌的药物合用可因竞争性抑制而影响药物排泄。如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可提高青霉素血药浓度,延长半衰期。第24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方面药效学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可表现以下几种类型:协同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第25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协同作用是指两药合用产生的效应大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TMP等。相加作用是指两药合用的效应等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如四环素类+磺胺类。颉抗作用是指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如青霉素+四环素类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26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效学相互作用机理作用于相同的受体如毛果芸香碱与阿托品作用于M-受体作用于相同的生理系统或组织细胞如催眠药、镇静药、镇痛药、麻醉药等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协同作用促进另一药物的吸收如青霉素破坏细胞壁可增加链霉素进入细菌胞内的浓度(数量)改变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如排K+利尿药可增加强心苷的作用;糖皮质激素的钠潴留作用可减弱利尿的作用第27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体外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使用或制成制剂时,不仅在体内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在体外就可能发生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出现混浊、沉淀、产气、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称为配伍禁忌。如静滴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磺胺嘧啶钠(SD)注射液,几分钟即可见液体中有微细的SD析出,这是SD钠在溶液pH降低出现的结果。

第28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种属差异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个体差异2、动物方面第29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动物方面种属差异动物品种繁多,解剖、生理特点各异。不同种属动物对同一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差异很大。牛:最敏感保定药噻拉嗪猪:最不敏感许多抗菌药物在马、牛、羊等动物体内的半衰期表现出很大差异。如SMM在猪半衰期为8.87h,奶山羊为1.45h。少数药物还表现质的差异,如吗啡对人、犬、大鼠、小鼠表现为抑制,对猫、马和虎则表现兴奋。第30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菌药物在不同动物的半衰期(h)第31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动物方面生理因素不同年龄、性别、怀孕和哺乳期动物对同一药物的反往往有一定差异,这与器官机能、组织功能状态,尤其与肝脏药物代谢酶系统有密切关系。初生动物肝功能不完全,肾功能较弱;老龄动物肝肾功能也退化,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从而引起药物蓄积、延长半衰期,增强药物作用,甚至引起毒性反应怀孕动物滥用药物可能引起流产,哺乳期动物滥用药物可能影响幼畜发育,或残留于乳汁中危害人体健康。第32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动物方面病理因素药物的药理效应一般都是在健康动物试验中观察到的。而动物在病理状态下对药物的反应性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一些药物在疾病状态下作用显著,而在健康状态下无明显作用。如解热镇痛药能使发热动物降温,而对正常体温无影响;洋地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很好的强心作用,而对正常功能的心脏则无明显作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从而引起药物蓄积、延长半衰期,增强药物作用,甚至引起毒性反应第33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动物方面个体差异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存在量或质的差异,称个体差异。给予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相同的药物,有少数个体可能特别敏感,应用小剂量可产生强烈反应甚至中毒称高敏性;另有少数个体可能不敏感,称耐受性。人体之间的差异性,在最敏感与最不敏感之间约相差点10倍剂量。动物对药物的个体差异还表现为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药物代谢酶(尤其是细胞色素P-450)的多态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药物在特异质(idiosyncrasy)个体还可能表现为质的差异,如变态反应。第34页,共3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3、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动物机体的功能状态与药物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健康状态、免疫力而对药物的效应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患病畜禽在用药治疗时,应配合良好的饲养管理,加强病畜的护理,提高机体抵抗力,使药物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如:用水合氯醛麻醉后的病畜,苏醒期长,体温下降,应注意保温,给予易消化的饲料,使患畜尽快恢复健康。环境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