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一中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一中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一中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一中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一中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苯酚和丙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和丙酮,其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O

(吆-片

<0-―催一剂)——~OOHT—A

a1>c<1

A.a、b、c均属于芳香燃B.a、d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有9种属于芳香族的同分异构体D.c、d均能发生氧化反应

2、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A装置——Cu和稀硝酸制取NOB.图B装置——检验乙狭的还原性

C.图C装置——实验室制取溟苯D.图D装置——实验室分离CO和CO2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船舶时,将船舶与石墨相连

B.往含硫酸的淀粉水解液中,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加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C.反应3Si(s)+2N2(g)=Si3N4(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AH<0

2+2+2

D.已知BaSO4的Ksp=(Ba)・c(SO产),所以BaSO』在硫酸钠溶液中溶解达到饱和时有c(Ba)=c(SO4-)=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A向一定浓度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出现黑色沉淀H2s酸性比H2s04强

B将木炭和浓硫酸共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SO?

向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

1mL0.1mol-L-'MgSChCuSCh0.1mol-L-'/fsp[Cu(OH)2]<

D

NaOH溶液,先产生蓝色沉淀&p[Mg(OH)2]

A.AB.BC.CD.D

5、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储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检验中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6、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2H4(g)+H2O(g)=C2H50H(g)。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

下(起始时,n(H2O)=n(C2H4)=lmol,容器体积为1L)。下列分析不无碉的是()

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AH<0

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i>p2>p.i

C.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邑

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a>b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所得出的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

产生使品红溶液

A向盐酸中滴加Na2sCh溶液非金属性:C1>S

褪色的气体

向废FeCb蚀刻液X中加入少量

B未出现红色固体X中一定不含Cu2+

的铁粉,振荡

C向酸性KMnCh溶液中滴加乙醇溶液褪色乙醇具有还原性

用3mL稀硫酸与纯锌粒反应,迅速产生无色气形成Zn-Cu原电池加快了制

D

再加入几滴CU(NO3)2浓溶液体取出的速率

A.AB.BC.CD.D

8、如表所示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铁溶液,有白色沉淀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

成SOF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B该溶液一定含有SO?-

品红溶液褪色

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

将S02通入NazCOs溶液中生成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酸性

D说明酸性:H2SO3>H2CO3

KMnO,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浑浊

A.AB.BC.CD.D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NazCh与SO2完全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B.标准状况下,1.2L乙醇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2.5NA

C.18g的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3NA

D.1L3.lmol♦L“Fe2(SO4)2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小于3.2NA

10、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5g超重水。2。)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3NA

B.常温常压下,44gCO2与足量过氧化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C.常温常压下,42gC2H4和C4H8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6NA

-I

D.O.lLO.S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H卡数目为0.2NA

11、己知ROH固体溶于水放热,有关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R=Na、K):

1.IAH?

/④⑹+/内⑴-------------->R・(aq)+OH(叫)

AWiA//JA/4

AM.

ROH(s)-----------------------------*-R*(g)+OH(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Hi+AHz^B.△H4(NaOH)>AH4(KOH)>0

C.△H6(NaOH>AH6(KOH)D.△HI+AH2+AH4+AH5+AH6=0

12、临床证明磷酸氯建对治疗“新冠肺炎”有良好的疗效。磷酸氯喽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酸氯喽的说法错误的

是()

磷酸氯喳

A.分子式是Cl8H32C1N308P2

B.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C.Imol磷酸氯嗟最多能与5m01出发生加成反应

D.分子中的一C1被一OH取代后的产物能与滨水作用生成沉淀

3+

13、已知:苯酚与Fe3+在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Fe+GCsHsOHqLFeSC6H5)6+3H\其中HFelOCsHs)$显紫色。实

验如下:

8滴0.01mol,L1

FeCI,溶液

8mL笨附溶液

分成4等付.分恻和讣“试利益.修第的置

A.i是空白对照实验

B.向ii中滴加几滴浓盐酸,溶液颜色变浅

C.iii、iv中无色层中的溶剂分别为苯和CCL

D.苯酚在苯中的溶解性小于在CCL中的溶解性

1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用于制取氯气

B.乙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C.丙可分离L和KC1固体

D.丁可比较Cl、C、Si的非金属性

15、复旦大学王永刚的研究团队制得一种柔性水系锌电池,该可充电电池以锌盐溶液作为电解液,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N极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ZM+向M极移动

C.放电时,每生成1molPTO-Zn2+,M极溶解Zn的质量为260g

D.充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PTO+8e-+4Zn2+=PTO-Zn2+

16、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9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NH3或Ch

jpr

A_

可用从a处加水的方法检验装置②的气密性

实验室可用装置③收集H2、N%

JJ1ZL

D.制硫酸和氢氧化钠,其中b为阳离子交换膜、c为阴离子交换膜

LtL」LlJ

Na:S(X溶液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芳香族化合物A(C9Hl20)常用于药物及香料的合成,A有如下转化关系:

(3cO)—^4D1-—

①KMaOtXM"

已知:

①A的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支链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OKMaOt/OH-

②R-5f"Y"0+CO2

R*

(3)RCOCH3+R'CHO-?•RCOCH=CHR'+H2O

回答下列问题:

(D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由D生成E的反应条件为o

(2)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3)1的结构简式为»

(4)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5)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

③具有5组核磁共振氢谱峰

⑹糠叉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请参考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叔丁醇[(CH3)3COH]

和糠醛)为原料制备糠叉丙酮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

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o

18、中国科学家运用穿山甲的鳞片特征,制作出具有自我恢复性的防弹衣,具有如此神奇功能的是聚对苯二甲酰对苯

二胺(G)。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一。

(2)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一,B-C的反应类型为—。

(3)B-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一.

(4)G的结构简式为一。

(5)芳香化合物H是B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结构共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四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①能与NaHCCh溶液反应产生CO2;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CH.CHCII.COOH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制备的合成路线:一

CH.CH,

19、草酸(二元弱酸,分子式为H2c2。4)遍布于自然界,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草酸钙(CaC2O。。

(1)葡萄糖(C6Hl2。6)与HNO3反应可生成草酸和NO,其化学方程式为.

(2)相当一部分肾结石的主要成分是CaC2O4。若某人每天排尿量为1.4L,含0.10gCa?+。当尿液中

2

C(C2O4)>molL-i时,易形成CaC2()4沉淀。[已知Ksp(CaC2O4)=2.3xl0f]

⑶测定某草酸晶体(H2c2O4/H2O)组成的实验如下:

COOH

步骤1:准确称取0.5508g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构简式为Qf)于锥形瓶中,用蒸储水溶解,以酚猷作指示

COOK

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2.50mL。

步骤2:准确称取0.1512g草酸晶体于锥形瓶中,用蒸储水溶解,以酚酰作指示剂,用步骤1中所用NaOH溶液滴定

至终点(H2c2O4+2NaOH===Na2c2O4+2H2O),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①“步骤1”的目的是«

②计算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20、香豆素存在于黑香豆、香蛇鞭菊、野香荚兰、兰花中,具有新鲜干草香和香豆香,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实验室

合成香豆素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CHJCOOK

CHsCOOH♦H:O

可能用到的有关性质如下:

相对分焙点沸点溶解性

子质量(P(℃)

水杨醛122-7197微溶于水,溶于乙SI等有机溶剂

乙酸鼾102・73139有吸湿性,溶于氯仿和乙麟,矮慢地溶于水形成乙酸

香豆素14669298不溶于冷水.易溶尸热水、醉、乙髓、氯仿和辄幻化钠溶液

乙酸6016.6117.9能溶于水、乙静、乙SL四氧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合成反应: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95%的水杨醛38.5g、新蒸过的乙酸酊73g和1g无水乙酸钾,然后加热升温,三颈烧瓶内温度控制

在145~150℃,控制好蒸汽温度。此时,乙酸开始蒸出。当蒸出量约15g时,开始滴加15g乙酸醉,其滴加速度应与

乙酸蒸出的速度相当。乙酸醉滴加完毕后,隔一定时间,发现气温不易控制在120C时,可继续提高内温至208c左右,

并维持15min至半小时,然后自然冷却。

分离提纯:

当温度冷却至80℃左右时,在搅拌下用热水洗涤,静置分出水层,油层用10%的碳酸钠溶液进行中和,呈微碱性,

再用热水洗涤至中性,除去水层,将油层进行减压蒸储,收集150~16(TC/1866Pai®分为粗产物。将粗产物用95%乙醇

(乙醇与粗产物的质量比为1:1)进行重结晶,得到香豆素纯品35.0go

(1)装置a的名称是o

(2)乙酸酥过量的目的是。

(3)分水器的作用是o

(4)使用油浴加热的优点是o

(5)合成反应中,蒸汽温度的最佳范围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lOO-lWCb.117.9~127.9℃c.139~149℃

(6)判断反应基本完全的现象是。

(7)油层用10%的碳酸钠溶液进行中和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8)减压蒸馈时,应该选用下图中的冷凝管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9)本实验所得到的香豆素产率是

21、菠萝酯F是一种具有菠萝香味的赋香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CHO

H:(足量)

B曲,c

催化剂干能

/0\(CH)CHO

0尸足\帧「(CH:)30HO:;;KMnOx

①H:C—CH:

Cu,△

②H-

CH:):COCH;CH-CH:

F

(1)A的结构简式为,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E的某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相同化学环境的氢,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D和E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

(4)结合题给信息,以溟乙烷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制备1-丁醇,设计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

、,("1溶液(||.((MHI

CH3CH2CI-CH3CH2OHn,,CH3COOCH2CH3

△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A.a属于芳香燃,b、c为芳香族化合物,故A错误;

B.a中所有碳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上,a上右边最多只有一个一CH3在平面内,故B错误;

C.a有三个碳为一个支链有2种结构(包括a本身),两个支链有3种,三个支链有4种,因此属于芳香族的同分异构体

有8中(不包括自身),故C错误;

D.c能被氧气、酸性高镒酸钾氧化,d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苯酚、碳碳双键都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

2、B

【解析】

A.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此装置制取一氧化氮,故A正确;

B.用此法制取的乙烘气体中常混有硫化氢等,硫化氢具有还原性,也能使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

C.图C装置,有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控制液漠的量控制反应,装有四氯化碳的试管可用于除液漠,烧杯中的液体用

于吸收溟化氢,倒置漏斗可防倒吸,此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澳苯,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可以先被碱液吸收,在球胆中收集一氧化碳气体,再通过分液漏斗向试剂瓶中加入酸液,二氧化碳即可放

出,可以用于分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实验方案的设计,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实验的目的和各物质的性质。解题时注意A选项根据铜和稀硝酸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产生的气体以及一氧化氮的性质分析;D选项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区别分析实验装

置和操作方法。据此解答。

3、C

【解析】

A.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用还原性比钢铁强的金属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消耗,故应将船舶与一种比钢铁活

泼的金属相连如Zn,故A错误;

B.碘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水解后可直接加入碘,不能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故B错误;

C.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AS<0,如果反应能自发进行,该反应AH-TAScO,贝UAH<0,故C正确;

2

D.在硫酸锁的单一饱和溶液中式子成立,在Na2s04溶液中c(SO?)增大,溶解平衡BaSO4(s)=Ba?+(aq)+SO4-

(aq)逆向移动,c(Ba2+)减小,Kp不变,则在Na2sCh溶液中溶解达到饱和时c(Ba2+)</7<c(SO?),故D

错误。

故选C。

4、D

【解析】

A.由于CuS不溶于硫酸,则向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通入适量H2s气体会生成CuS黑色沉淀,不能根据该反应

判断HzS、H2sCh的酸性强弱,故A错误;

B.木炭和浓硫酸共热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者都可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先除去二氧化硫再检验

二氧化碳,故B错误;

C.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硫酸领,不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故C错误;

D.向1mL浓度均为O.lmol/L的MgSO4和C11SO4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0.1mol/LNaOH溶液,先产生蓝色沉淀,

说明氢氧化铜的溶度积较小,易生成沉淀,故D正确;

答案选D。

5、B

【解析】

A、茶叶灼烧需要酒精灯、坦竭、三脚架和泥三角等,A正确;

B、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B不正确;

C、过滤需要烧杯、漏斗和玻璃棒,C正确;

D、检验铁离子一般用KSCN溶液,因此需要试管、胶头滴管和KSCN溶液,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从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入手,考查物质的检验方法、实验基本操作,仪器装置等。解题过程中首先确定实验原理,

然后选择药品和仪器,再设计实验步骤。

6、B

【解析】

A.温度升高,乙烯的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

B.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乙烯的转化率增大;

C.由图象可知a点时乙烯的转化率为20%,依据三段法进行计算并判断;

D.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详解】

A.温度升高,乙烯的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正向为放热反应,AHVO,A项正确;

B.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乙烯的转化率增大,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转化率pi<p2Vp3,因此压强pi<p2vp3,B项

错误;

C.由图象可知a点时乙烯的转化率为20%,那么乙烯转化了0.2mol/L

C2H4(g)+H2O(g)=C2H50H(g)

始(mol/L)110

转(mol/L)0.20.20.2

平(mol/L)0.80.80.2

cfC^H.OH)o25

平衡常数K=K=小=、,“公J。二c=3,C项正确;

C(C2H4)C(H2O)0.8x0.816

D.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b点温度和压强均大于a点,因此反应速率b>a,所需要的时间:a>b,D项

正确;

答案选B。

7、C

【解析】

A.盐酸中滴加Na2s03溶液反应生成SO2气体,只能说明盐酸酸性大于亚硫酸,无法比较S和C1的非金属性强弱,故

A错误;

B.Fe先与FeCb反应,再与Ci?+反应,由于加入少量的铁粉,Fe3+未反应完,所以无红色固体生成,无法确定是否含

有C/+,故B错误;

C.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有氧化性,加入乙醇,溶液褪色,说明乙醇被氧化,体现了乙醇的还原性,故C正确;

D.用3mL稀硫酸与纯锌粒反应,再加入几滴Cu(NO3)2浓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

反应不能生成氢气,故D错误,

故选C。

8、D

【解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现象分析解答。

【详解】

A.白色沉淀可以能是氯化银,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应该先加盐酸排除银离子的干扰,故A错误;

B.溶液中可能含有HSOy,故B错误;

C.具有漂白作用的不仅仅是二氧化硫,融入氯气也可以使品红褪色,故C错误;

D.先通入酸性高镒酸钾溶液,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硫气体,再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是二氧化碳,进而证明

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在物质检验的实验中,一定要注意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很多反应的现象是一样的,需要进一步验证,例如二氧化硫

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二氧化硫可以与酸性高锌酸钾反应,二氧化碳不可以。

9、A

【解析】

A、Na2O2+SO2=Na2SO4,ImolNazCh与S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选项A正确;

B、标况下,乙醇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选项B错误;

18g

C、一个D2O中含有1x2+8=13个中子,CgDzO物质的量=“,,=3.9mol,含有3.9NA个中子,选项C错误;

20g/mol

D、铁离子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由于Fe2+水解,产生更多的H+,故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大于3.2NA个,选

项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3g/mol,为易错点。

10、D

【解析】

m5.5s八”,

A选项,5.5g超重水CHO)物质的量~~—=0.25mol,1个T2O中含有12个中子,5.5g超重水(T2O)含有

的中子数目为3NA,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根据反应方程式2moi过氧化钠与2moi二氧化碳反应生成2moi碳酸钠和Imol氧气,转移2moi电子,因此

常温常压下,44gC(h即物质的量ImoL与足量过氧化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选项,C2H4和CJ18混合气体可用通式法来分析,通式为CnH2n,42gC2H4和C4H8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物质的量

n=-^-=-一"x2n=6mol,因此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6NA,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选项,。」LO.5moi・L-iCH3coOH物质的量为0.05mol,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因此溶液中含有H卡数目小于为

0.05NA,故D错误,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C2H4和C4H8混合气体可用通式法来分析含碳原子个数和含氢原子个数的思想。

11、B

【解析】

A.4HI+4H2表示ROH固体溶于水过程,该过程放热,所以应小于0,故错误;

B.Z\H4表示ROH破坏离子键的过程,因为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半径比钾离子半径小,所以破坏离子键吸收的能量氢氧

化钠多,即△H4(NaOH)>^H4(KOH)>0,故正确;

。△出都表示氢氧根离子从气态变液体,能量应相同,故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分析,有△HI+Z\H2=Z\H4+Z\H5+^H6,因为ROH固体溶于水过程放热,故

△H1+Z\H2+△H4+Z\H5+不等于0,故错误。

故选B。

12、B

【解析】

A.根据该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l8H32CIN308P2,故A正确;

B.G原子连接在苯环上,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苯环、碳碳双键、氮碳双键均可加成,所以Imol磷酸氯喳最多能与5moi出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分子中的一C1被一OH取代后变成酚羟基,且其邻位碳原子有空位,可以与滨水作用生成沉淀,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3、D

【解析】

A.通过i观察iiiii、iv中发生的变化,达到空白对照的目的,故A正确;B.向ii中滴加几滴浓盐酸,增大H+浓度,

平衡逆向移动,-正0((^6出)6浓度降低,溶液颜色变浅,故B正确;C.苯的密度比水,CCL的密度比水大,故诵、

iv中无色层中的溶剂分别为苯和CCL,故C正确;D.iii中加入苯后水溶液层呈浅紫色,而iv中加入CCL后水溶液

层呈紫色,说明苯酚更易溶解于苯,导致平衡逆向移动,水溶液的颜色变浅,即苯酚在苯中的溶解性大于在CCL中的

溶解性,故D错误;故答案为D。

14、C

【解析】

A.MnCh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需要加热,缺少加热装置,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向NaOH溶液中滴加饱和FeCb溶液得到红褐色的Fe(OH)3沉淀,不能获得氢氧化铁胶体,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向

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h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L易升华,加热L和KC1固体的混合物,L变为碘蒸气,碘蒸气在圆底烧瓶底冷凝成L固体,烧杯中留下KCLC

能达到实验目的;

D.锥形瓶中产生气泡,说明锥形瓶中发生反应2HC1+Na2co3=2NaCl+H2O+CO2T,得出酸性HOH2CO3,但HC1不

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比较C、。非金属性强弱,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从锥形瓶导出的CO2中一定混有

HC1,HC1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CO2一定与硅酸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不

能比较H2c03、H2S23酸性的强弱,不能比较C、Si非金属性的强弱,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选C。

15、D

【解析】

放电时,金属Zn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ZM+,即M电极为负极,则N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PTO+8e-+4Zn2』PTO-Zn2+;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连接原电池的正极N,外加电源的负极连接原电池的负极。

【详解】

A.该原电池中,放电时M电极为负极,N电极为正极,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M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作阴极,电解质中阳离子ZM+移向阴极M,故B正确;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2PTO+8e-+4Zn2+=PTO-Zn2+,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电子守恒有4Zn〜PTO-Z/,

所以每生成lmolPTO-Zn2+,M极溶解Zn的质量=65g/molx4moi=260g,故C正确;

D.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N连接外加电源的正极作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PTO-Zn2+-8e=2PTO+4Zn2+,故D错误;

故选:D。

16、D

【解析】

A.装置①可以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取值氨气,或用二氧化锌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正确;

B.关闭活塞后,从a处加水就可以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可以用来检验装置②的气密性,B正确;

C.短进长出,是向下排空气法集气,所以可以用装置③收集H2、NH3,C正确;

D.装置④左边是阳极,OH-放电,所以左边生成H2s04,b应该是阴离子交换膜,右边是阴极,H+放电,所以右边生

成NaOH,a应该是阳离子交换膜,D错误;

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消去反应NaOH水溶液、加热羟基、竣基

OHCM

2咐小<2>一{-OO+2H1O

OGCM,

0^^ai»aicocii>

吟—CM,

9ir

【解析】

芳香族化合物A(C9Hl2。)的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支链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则A为一OH9B能够

Hi

与溟加成,则B为,D为B与澳的加成产物,根据F的化学式,F能够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H,H中

含有竣基,H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聚酯I,则H中还含有羟基,因此D水解生成E,E为二元醇,E催化氧化生

O»OHOHo

成F,F中含有羟基和醛基,则E为-cikoil,F为-CHO,H为<—<)11,I为

anCHQCHi

;根据信息②,B中碳碳双键被氧化断裂生成C,C为.(根据信息③,K为

-CH=CH>

-<O。

【详解】

fH,^Clh);根据上述分析,D发生卤代克的水解反应E,反应条

a)A(-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

Hi

件为NaOH水溶液、加热,故答案为消去反应;NaOH水溶液、加热

(2)H(H)的官能团有羟基、竣基,故答案为羟基、竣基;

⑶根据上述分析,I为,故答案为

(4)由E生成F的反应方程式为、-lJ"*:!i,故答案为

OH

+

n«iZu.

OH

(5)F(<^>-{,一CHO)有多种同分异构体,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说明属于甲酸酯;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

CH,

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③具有5个核磁共振氢谱峰,满足条件的结构可以是UCOoY^^-CFhCH,、

HC(X)CIk—CH.,故答案为HCO。CHFH、或HCOOClh—

X)、CHOCH=CHCOCH,

⑹由叔丁醇KCH/COH]和糠醛(《V)为原料制备糠叉丙酮().根据信息③,合成

CH=CHCOCH,x)、CHO

.可以由〈Jy和丙酮合成,根据题干流程图中ATC和信息②,合成丙酮可以由叔丁

醇KCH3)3COH]首先合成uc」鼠HJ再由鼠止发生信息②的反应生成H<』YH,即可,合成路线为

时-/HWH..烂皿

E一—

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合成与推断,本题的难度较大。本题的易错点为E-F的催化氧化中F的结构判断。本题的难点为(6)

的合成路线的设计,要注意充分利用题示信息和流程图中的合成路线的迁移。

18、对二甲苯(或1,4-二甲苯)竣基取代反应

H()()()H+2CH30H浓,酸、7=I'+2H20;

=H3C<HO-^y-C-OCHs

()()

(

3H]JI13HCKYi)H

NHjNaOO

CHCHCHC(X)H——_»CH.CHCHGXX'H­►CHCHC'HCONH.-----------CHCHC'HNH.

浓硫腋△

CH3CKCH3CH3

【解析】

根据合成路线可知,经氧化得到B,结合D的结构简式可逆推得到B为HO(K^HQW()()H,B

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D,D与氨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与次氯酸钠反应得到F,F与C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

O()

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G),可推知G的结构简式为:w—N_\H〔H'结合有机物的结构与

性质分析作答。

【详解】

(1)根据A的结构,两个甲基处在对位,故命名为对二甲苯,或系统命名为1,4-二甲苯,

故答案为:对二甲苯(或1,4-二甲苯);

(2)由D的结构逆推,可知B为对苯二甲酸(H()(X,^^-C()()H),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竣基,对比B与C

的结构,可知B-C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竣基;取代反应;

(3)B-D为酯化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2H20;

(4)已知G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可知C和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而得到,其结构简式为

()()

故答案为:C|UN—(Q—NIB11

(4)芳香化合物H是B的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溶液反应产生CO2;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竣基和醛基,

可能的结构有一个苯环连有三个不同官能团:一CHO、—COOH.—OH,有10种同分异构体;还可能一个苯环连两

个不同官能团:HCOO-,-COOH,有邻、间、对三种;共10+3=13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的H的结构简

式为H(.()()()H,

故答案为:13;HC(X-

\~~~J

CHCHCHC(K)HCH.CHCHXH

(6)设计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根据题目B-D、D-E、ETF信息,

CH;iCH3

可实现氨基的引入及碳链的缩短,具体的合成路线为

CH30HNHaNaClO

CHCHCHC(X)H―►CHCHCHC()NH----------CHCHCHNH

I浓硫酸III

CHCHaCH:,CK

19、C6Hl2O6+6HNCh===3H2c2O4+6H2O+6NOT1.3xl0-6测定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x=2

【解析】

(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书写其方程式;

(2)根据c=2=/*-得出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再依据溶度积公式求出草酸根离子浓度;

VMV

(3)利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可以滴定氢氧化钠,再利用氢氧化钠标准液测定草酸的浓度,依据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列

出关系式,求出草酸的物质的量,根据总质量间接再求出水的质量,进一步得出结晶水的个数。

【详解】

(1)HNO3将葡萄糖(C6Hl2。6)氧化为草酸,C元素从0价升高到+2价,N元素从+5价降低到+2价,则根据电子转移

数守恒、原子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C6Hl2O6+6HNO3===3H2c2O4+6H2O+6NOT;

(2)c(Ca2+),=旦=…0,步~-=0.00179mol/L,又Ksp(CaC2O4)=2.3xl()-9=c(Ca2+)9©。/),因此当形

VMV1.4Lx40g/mol

93x1Qi

成沉淀时溶液中C(C2O42)>——a1.3x10%

0.00179mol/L

(3)①“步骤1”中用准确称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准确浓度,由于两者按物质的量1:1反应,故在

滴定终点时,两者物质的量相等,根据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物质的量和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即可测定出氢氧化钠

溶液的准确浓度,故答案为测定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

②。.5508g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物质的量n(酸片黑胃=。.。。27m叫测定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c(NaOH)

0.0027mol

=0.U94mol/L,

~22.50xlO3L

又草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根据H2c2O4+2NaOH===Na2c2O4+2H2O可知,2n(H2c2()4)=c(NaOH)・V(NaOH),

3

0.1194mol/Lx20.00xIQ-LJ

n(H2c2()4)==1.194x10-3mol,所以n(H2c2OrxH2O)=1.194xlOmol.

2

则n(H2c2。4)・M(H2c2。4)=1.194x10-3molx(94+18x)g/mol=0.1512g,则晶体中水的个数x*2,

故x=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