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那曲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那曲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那曲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那曲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那曲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在泸州市委党校大礼堂举办了学习"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主席台上鲜红的党旗,这是因为党旗吸收了白光中的红光

B.会场中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宣讲者,是由于光射到宣讲者身上时发生了漫反射

C.进入会场后手机设为静音状态,这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宣讲者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2.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6:25

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3.如图所示,不熊磐完成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是()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5.一只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po,用去少量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12

A.poB.--poC.--poD.2po

oo

6.如图是“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所做的“水球实验”的截图。当时王亚平说:“你们看,这个水球像不像

一个透镜,透过它,你们还可以看到我的倒影呢”。关于这个实验中的“水球”和我们看到的“倒影”,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B.“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假定用手遮挡住“水球”的上半部分,将看不到“倒影”

D.这个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7.下列现象能生动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规律的是()

8.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

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9.东东正从远处向平面镜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的像变小,像与人的距离变大B.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C.他的像变小,像与人的距离变小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10.关于交流发电机各部分的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线圈是用来产生感应电流的

B.磁极是用来产生磁场的

C.滑环是用来改变电流方向的

D.电刷是用来连接外电路的

11.站在100m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则他测出的比赛成绩比真实时间()

A.稍短一些B.稍长一些C.没有变化D.不能确定

12.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足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连在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

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油面上升时()

A.电压表和油量表示数都变小B.电压表和油量表示数都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油量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小,油量表示数变大

13.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小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外、外、pc

和水的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A.〃A>PB>pC,水B.px<pR<pc,pc>〃水

C.PA</>B</>C»水D.p\>pR>pO〃c>〃水

14.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

是()

A.制定实验计划B.猜想与假设

C.发现并提出问题D.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B.电路中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C.把一根铜丝均匀拉长后电阻变小

D.长时间使用的手机发烫,是因为电流的热效应

16.下列估测值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是()

A.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为1.5mm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17cm

C.课桌的高度为75dm

D.教室门框的高度为3.5m

17.被踩瘪的乒乓球(但没有破)放在热水里烫一会,被踩瘪的地方重新鼓起来了。就球内的气体而言,变形过程中,

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质量B.密度C.形状D.体积

18.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烛焰经“小孔”成像

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

用照相机拍摄景物

19.下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鸨固态氢

熔点re-38.81064108315353410-259

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35c的气温

B.在零下260℃时,氢是固态

C.铁比铜更易熔化

D.白炽灯的灯丝用筲作主要材料是因为铝熔点高

20.某报警器主要由热敏电阳R和保护电阻几元件组成,其中R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火灾发生时温度升商,

导致电表示数变大而触发报警装置。图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图是()

RR.

2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常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C

B.严冬北方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

C.冬天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雾气”,打开暖风吹驾驶室的玻璃即可消除

D.夏天冰棒冒“白气”与冬天人口呼出的“白气”都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22.科学家测量一个物理量时,往往很仔细地测量很多次,他们希望()

A.所有的测量结果都完全相同B.能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测量结果

C.除个别测量外,其他测量结果完全相同D.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使测量误差小一些

2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

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cmB.7cmC.11cmD.14cm

24.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初中生身体的体积最接近哪一个值?

A.5m3B.0.5m3C.0.05m3D.0.005m3

25.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

26.摄影师利用照相机对着一学生拍完一张全身像后,接着对站立不动的该生再拍一张半身像,则摄影师应

A.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

B.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

C.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

D.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

27.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200g的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96N

B.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2()()g

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200cm3

D.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28.在2018年冬奥会上有11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为冬奥会服务,如图所示,智能机器人能和运动员进行对话.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根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机器人和运动员的声音

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xlOxm/s

29.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选择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

B.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一定相同

C.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不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0.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40cm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D.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

因为塑料丝带了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在物体间转移.

32.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一(选填“音调”“音色”“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

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一(选填“乐音”“噪音").

33.早晨,人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是以为参照物,它说明地球正在自向

转动。

34.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不同,可见,物

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35.“区间测速”是一种道路限速监管的方法,它能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

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某段公路上有两个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nVh,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

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则这辆轿车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是km/h,被判为超速。

探头毕:匚三二]探头号:

时间|1031|时间|10:41|

36.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如图所示的图像,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像

中BC段物质处于态,此过程中物质(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

37.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是某护士为病人测量的体温示数,为°C。

|||||||||||||||||||||||||||||||||||||||||||||||||||||||||||||||||||||||

3536373839402^C

38.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后2s内的通过路程是20m,这个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

,4s内的平均速度是

39.秋高气爽,落叶缤纷,我们从各个角度看到落叶,是因为光在树叶上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

反射”)湖面上方的落叶在下落过程中,其在湖中所成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40.如今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物

距,人像的大小,从而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

(1)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光路如图甲所示,则反射角为;

(2)若仅将图甲中平面镜右端稍向上抬起,则反射角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3汝口图乙,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4。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

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如图所示。以动车车次D3018为例,此趟车09:50从上海始发,途经南京等地,

16:11到达终点站武昌,部分具体行程见下方的列车时刻表,

车站到达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

上海始发站09:500

南京12:0212:11301

合肥13:1913:21457

武昌16:11终点站841

(1)该动车在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2)途中动车要穿过一条隧道,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2min完全穿过长度为20()()m的隧道,求这

列动车的长度是多少mo

44.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郊游,队伍要经过一座大桥,该桥的两端有类似如图的标志(t是“吨”的符号,30t表示桥

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30t的物体)。试求:

(1)根据标示牌所示,桥梁最大能承受的物体的重力;

⑵若一辆自身质量为3t的卡车,装有lOnP的砖,已知〃战=2.5Xl()3kg/m3,通过计算判断卡车能否通过这座桥?

(3)若上一问中的卡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该卡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B

【解析】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就定的,因为红旗能够反射红光,所以红旗呈现红色,红旗反射了

红光,而不是吸收了红光,故A错误;B、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宣讲者,是由于光射到宣讲者身上时发生了漫反射,

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B正确;C、开会时将手机关闭或者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宣讲者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以下知识解题:(D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

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4)麦

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

2、D

【详解】A.根据图象可求得甲的密度为

m50g3

「甲1.25g/cm

40cm3

同理可求得乙物质密度为广乙=0.8g/cm3而水的密度为r水=l.Og/cm3,说明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小,故A错误;

B.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片浅售=25:16

故B错误;

C.分析图象可知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20cm,故C错误;

D.分析图象,当纵坐标相同时,乙的横坐标值大,说明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故D正

确。

3,D

【详解】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能够完成探窕目的,不符合题

意;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不符合题意;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不符合题意;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能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符合题意.

4、A

【详解】A.平静水面上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符合题意;

B.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

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

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筷子折断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氧气瓶的容积是一定的,当氧气的质量减少时,体积不变,所以用去1/3质量的氧气后,还剩下2/3的质量,

故密度为原来的2/3。

故选C.

6、D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勺;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AD.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是实像,因此可以成

在光屏上,故A错误、D正确;

B.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

C.假定用手遮挡住“水球”的上半部分,“水球”的下半部分照样可以成像,故C错误。

故D正确。

7、D

【详解】A.人推车动,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接球,使球停止运动,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手捏气球变形,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甲、乙互相用力推,各自向后运动,体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解析】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解答.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①热风干手器吹出的是热风,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加快蒸发;

②使用时,手掌充分展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蒸发;

③热风干手器吹风,使空气流速加快,加快了蒸发;

以上三项措施共同加快了蒸发的速度,使手很快变干.

故选D.

点睛:牢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快时,蒸发越快,反之蒸发越慢.

9、B

【详解】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

等;所以东东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和东东的大小有关,跟东东到平面镜的距离没有关系,当他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

的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故选B。

10、C

【详解】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必须让线圈在磁场里转动,他的两边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感应电流;

交流电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力也正好能同运动方向一致,为了转动中不扭动导线,故有滑环;而滑环和电刷是将线圈

中产生的交变电流供给外电路.故选C.

【点睛】

发电机原理为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是将机械能

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1、A

【详解】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时间

100m

«0.29s

340m/s

由于计时员比运动员听到枪声晚0.29s,所以计时员给运动员的成绩少计时0.29s.

故选A。

【点睛】

运动员和发令枪都在起点,而计时员是在终点。当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比计时员先听到枪声,运动员起跑以后,稍

后一会,计时员才会听到枪声,所以计时员晚记了一些时间。

12、D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尺与R2串联,油量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出两端的电压;

当油面上升时,Q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因为/=U/R,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油量表的示

数变大,故AC不正确;

因为1/=〃?,所以2两端的电压变大,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电两端的

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B不正确,D正确;

故应选D。

13、B

【详解】因为水的密度时Ig/cnP,由图中信息可知图像B是水;根据根=夕旷可知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密度大,所

以PA〈PB=P^<Pc。故选B。

【点睛】

m

由小-v图像辨别物体密度大小时,可以控制质量或者体积不变,结合密度公式夕=7进行分析。

14、C

【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

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

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

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发现

并提出问题。

故选C。

15、D

【解析】A.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缺少“定向”二字,故A错误;

B.电路中有电压时,要形成电流还必须保证电路通路,故B错误;

C.铜丝被均匀拉长之后,铜丝的横截面积变小,长度变长,则铜丝的电阻增大,故C错误;

D.因为手机电路中的元件有电阻,所以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使得手机发热,故D正确。

16、B

【解析】A.中学生食指宽度约1cm,物理课本厚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5cm=15m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5c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7cm左右,故

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略小于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7.5d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老师的身高约170cm,教室门框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00cm=2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A

【详解】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当球被踩瘪时,形状发生了变化;虽然球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但由于球没有

破裂,球内气体的分子数量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所以球内气体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气体体积减小,根据〃=,

可知,球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大。

故选A.

18、C

【详解】A.“烛焰”经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照相机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本质是光的折射,故C符合题意;

D.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19、C

【详解】A.水银的凝固点是-38.8C,在-35℃时仍然为液态,所以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35℃的气温,故A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固态氢的凝固点是-259C,在-260C时是固态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铁的熔点是1535℃,铜的熔点是1083℃,所以铜比铁更容易熔化,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鸨的熔点是3410℃,白炽灯的灯丝用铝作主要材料是因为鸨熔点高,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C

【详解】A.由题意知,温度升高,R的阻值减小,电表示数变大,报警装置报警,图中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两

端电压,温度升高时K电阻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电压表示数变小,不能触发报警装置,故A不符合题

意;

B.图中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温度升高时R电阻减小,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不能触发报警装置,故B

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温度升高时K电阻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能触

发报警装置,故C符合题意;

D.图中电流表将R短路,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温度升高时不能引起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电流表示数不变,不能触

发报警装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C

【详解】A.正常人的体温是36到37摄氏度,故A错误;

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华,屋外温度低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结在

玻璃的内侧,故B错误;

C.前窗玻璃的雾气是由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对着车窗玻璃吹暖

风,可使小水珠吸热加速蒸发水蒸气,车窗玻璃就变得清晰了,故c正确;

D.夏天冰棒冒“白气”是冰周围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冰棒,液化成小水珠,而冬天人口呼出的“白气”

是因为人口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C。

22、D

【详解】由于测量方法或者测量工具的限制,测量结果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所以科学家测量一个物理量时,往往很

仔细地测量很多次,目的是为了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使结果更精确一些。

故选D。

23、C

【详解】当烛焰离透镜12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则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

/<12cm<2/

所以

6cm<f<12cm

当烛焰离透镜7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即

7cm<f

综上所述

7cm<f<12cm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4、C

【分析】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人的密度约为lg/cn?,根据常识估算初中生身体质量,在结合密度公式

计算体积.

【详解】中学生的质量约,〃=5()kg,密度P=1.0xl03kg/m3,

..m

,**p=—

V

.•.中学生的体积:v=—

P

m_50kg

V=0.05m3

plxlO3kg/m3

故C选项正确.

25、C

【详解】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是由弦的材质、长度、横截面积、松紧度来决定的;在材质、横截面积、松紧度一定

的情况下,改变其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高低;所以,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音调。

故选C。

26、B

【详解】摄影师利用照相机对着一学生拍完一张全身像后,若要再给这个人照一张半身像,即人的像会变大,据物距

和像距的变化规律知,此时的像距一定变大,且物距必须减小,所以要减小照相机和人的距离,即缩短相机与学生距

离,同时将镜头往外推,增大镜头与胶片之间的距离方可拍出清晰的照片;故选B。

27、A

【详解】假设大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小球所受浮力为:

F浮=G排=加排g=0.2kgx9.8N/kg=1.96N

因为

4字=G排=*&g-G球-m球g,

小球的质量:

根球=根排=200g,

排开水的体积:

V

»=—==200cm3</。

。水lg/cm

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假设大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沉入水底,小球所受浮力:

6孚=6排=机排g=0.2kgx9.8N/kg=1.96N,

因为

耳孚=G排—加排g<G球—“I球g,

故小球的质量:

>叫产200g,

排开水的体积:

K=%=2,g=200cm3=%。

。水lg/cm

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假设大烧杯原来没有装满水,排开水的质量比200g大,小球受到的浮力、小球的质量和体积、容器底受到的压强都要

变大。由以上分析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28、C

【详解】A、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能在

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机器人和运动员的声音,故C

正确;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C.

29、C

【详解】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除研究对象以外),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但一般不

选研究对象本身;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

但都是正确的结论,综上所述,正确的是选项C。

故选Co

30、D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000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

1

18km/h=18x----m/s=5m/s,

3.6

故D符合实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同种摩擦起电电子

【详解】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当我们看到塑料绳相互散开可判断塑

料丝带上了同种电荷;像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所以塑料丝带

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转移.

32、音色噪声

【详解】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根据不同的音色可以区分出不同的

发声体;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声音的音色相同;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具有干扰作用,

因此属于噪声.

33、地面/地球西东

【详解】[1]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同时也自转,所以太阳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改变,人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是选

择了地球或地面为参照物。

[2][3]人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说明地球向东转,即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34、位置相对

【详解】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如果物体的位

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

止的相对性。

35、150会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这辆轿车在该路段经历的时间是10min=:h,根据u=±可知,这辆轿车在该路段的

平均速度是

u=e=W^=i50km/h

tlh

6

⑵由于全程限速120km/h,即最大速度是120km/h,该轿车的速度已经超过了120km/h,所以会被判为超速。

36、晶体固液共存吸收

【详解】[1]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BC段),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2]8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态;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7、热胀冷缩37.6

【详解】⑴体温计、常用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体温计上10C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VC;液柱最末端在37℃后面6

个小格处,示数为37'C+6X0.1℃=37.6°C。

38、10m/s15m/s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物体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所以后2s的速度为

s20m5.30m,、,

D=±=、一=10,〃/s;4s内的平均速度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