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阻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1页
忆阻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2页
忆阻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3页
忆阻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4页
忆阻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忆阻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忆阻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件,正逐渐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回顾忆阻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将首先介绍忆阻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然后重点分析近年来忆阻器在材料、结构、性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其在存储技术、神经网络、计算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本文还将展望忆阻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推动忆阻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二、忆阻器的研究进展忆阻器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理论方面,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优化忆阻器的物理机制和特性。通过对忆阻器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深入理解,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忆阻器,包括磁性忆阻器、离子迁移忆阻器、金属氧化物忆阻器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忆阻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各有优势,展示了忆阻器的广泛适用性。在实验方面,科研人员通过不断改善材料质量、优化器件结构以及提高制造工艺等手段,使得忆阻器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基于应变工程多层二碲化钼的高性能双极相变忆阻器,这些器件具有低电压、高开关比、快速开关时间以及长时间保持等卓越性能,表明其在存储器和神经形态计算系统中的应用潜力。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基于二维材料的忆阻器方面也取得了进展。这些研究不仅提高了忆阻器的性能指标,还为忆阻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忆阻器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其性能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未来的计算和存储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三、忆阻器的应用前景在计算科学领域,忆阻器有望改变传统的计算模式,为超高速计算和极低能耗的计算设备铺平道路。利用忆阻器的阻值可变性质,我们可以设计更为复杂和高效的计算电路,从而推动计算科学的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忆阻器可以被用来模拟生物神经元的突触行为,从而构建出更为接近人脑工作机制的神经网络。这种基于忆阻器的神经网络不仅可以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表现出更高的效率,而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的性能。在生物医疗领域,忆阻器可以作为一种生物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生物体内的生理变化。由于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快速响应能力,忆阻器生物传感器可以在疾病早期就提供预警,从而帮助医生进行更为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在数据存储与处理领域,忆阻器的高密度存储能力和快速读写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数据存储介质。与传统的闪存和硬盘相比,忆阻器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低的能耗,因此在未来有望取代传统的存储设备,成为主流的数据存储方式。忆阻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电子器件,其独特的记忆特性和非线性行为使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忆阻器将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忆阻器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尽管忆阻器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应用层面的。技术挑战方面,忆阻器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可制造性以及集成度等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忆阻器的电阻切换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影响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进一步提高。忆阻器的制造成本仍然较高,且大规模集成技术尚未成熟,这限制了其在商业产品中的应用。应用挑战方面,忆阻器的应用领域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目前,忆阻器主要应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神经网络和计算等领域,但其潜力远不止于此。例如,在物联网、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忆阻器都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这需要我们对忆阻器的特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利用它的优势。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忆阻器将会克服现有的挑战,实现更大的突破。一方面,随着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我们有望找到更优秀的忆阻器材料,设计出性能更稳定、可靠性更高、制造成本更低的忆阻器。另一方面,随着对忆阻器特性的深入研究,我们有望发现更多的应用领域,推动其在更多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忆阻器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器件,其独特的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目前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忆阻器将会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五、结论忆阻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元件,具有独特的电荷和磁通关系特性,这使得它在存储密度、速度和能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与传统的存储器件相比,忆阻器能够提供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快的读写速度,同时还能在断电情况下保持数据不丢失。近年来,忆阻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实现了多种类型的忆阻器,如基于氧化物、硫化物和有机材料的忆阻器,并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材料创新和器件结构优化,忆阻器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忆阻器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数据存储领域,忆阻器可以用于构建高密度、高速度和低能耗的存储系统,从而满足大数据时代对存储技术的需求。在神经形态计算领域,忆阻器可以模拟人脑神经元和突触的功能,为实现类脑计算提供了可能。忆阻器还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尽管忆阻器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器件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工业和商业应用的要求。大规模集成和兼容性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以便将忆阻器与现有的电子系统无缝集成。未来的研究应当继续关注忆阻器的物理机制、材料选择、器件优化和应用开发等方面。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和创新,我们有望克服现有的挑战,推动忆阻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科技创新和价值。参考资料:忆阻器,作为第四种基本电路元件,因其独特的非线性特性,在混沌电路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忆阻器的混沌电路的研究及其应用。忆阻器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其阻值会随着通过的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改变而改变,并且能在断电后保持这一状态,即具有记忆功能。这一特性使得忆阻器在模拟生物突触行为、实现人工神经网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混沌电路是指能够产生混沌现象的电路。混沌现象是指在一个确定的系统中,由于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出现无法预测的、类似随机的行为。基于忆阻器的混沌电路利用忆阻器的非线性特性,产生复杂的混沌现象。这类电路在信息安全、加密通信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加密通信:由于忆阻器混沌电路产生的混沌信号具有高度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可以用于生成加密通信的密钥,提高通信的安全性。生物医学工程: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基于忆阻器的混沌电路可以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行为,用于研究神经系统的动态行为,以及设计新型的神经网络芯片。信息安全:利用忆阻器混沌电路产生的混沌信号,可以构建混沌密码学,用于信息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安全应用。自动控制:忆阻器混沌电路可以用于设计具有复杂行为的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基于忆阻器的混沌电路由于其独特的非线性特性和丰富的动态行为,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忆阻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忆阻器的混沌电路将会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忆阻器,全称记忆电阻器(Memristor)。它是表示磁通与电荷关系的电路器件。忆阻具有电阻的量纲,但和电阻不同的是,忆阻的阻值是由流经它的电荷确定。通过测定忆阻的阻值,便可知道流经它的电荷量,从而有记忆电荷的作用。1971年,蔡少棠从逻辑和公理的观点指出,自然界应该还存在一个电路元件,它表示磁通与电荷的关系。2008年,惠普公司的研究人员首次做出纳米忆阻器件,掀起忆阻研究热潮。纳米忆阻器件的出现,有望实现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并且,基于忆阻的随机存储器的集成度,功耗,读写速度都要比传统的随机存储器优越。忆阻是硬件实现人工神经网络突触的最好方式。由于忆阻的非线性性质,可以产生混沌电路,从而在保密通信中也有很多应用。忆阻器,全称记忆电阻,从这两个字可以大致推敲出它的功用来。最早提出忆阻器概念的人,是华裔的科学家蔡少棠,当时任教于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时间是1971年,在研究电荷、电流、电压和磁通量之间的关系时,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蔡教授推断在电阻、电容和电感器之外,应该还有一种组件,代表着电荷与磁通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组件的效果,就是它的电阻会随着通过的电流量而改变,而且就算电流停止了,它的电阻仍然会停留在之前的值,直到接受到反向的电流它才会被推回去。简单说,忆阻器是一种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通过控制电流的变化可改变其阻值,如果把高阻值定义为“1”,低阻值定义为“0”,则这种电阻就可以实现存储数据的功能。实际上就是一个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器。用常见的水管来比喻,电流是通过的水量,而电阻是水管的粗细时,当水从一个方向流过去,水管会随着水流量而越来越粗,这时如果把水流关掉的话,水管的粗细会维持不变;反之当水从相反方向流动时,水管就会越来越细。因为这样的组件会“记住”之前的电流量,因此被称为忆阻器。由于忆阻器尺寸小、能耗低,所以能很好地储存和处理信息。一个忆阻器的工作量,相当于一枚CPU芯片中十几个晶体管共同产生的效用。蔡教授之所以提出忆阻器,只是因为在数学模型上它应该是存在的。为了证明可行性,他用一堆电阻、电容、电感和放大器做出了一个模拟忆阻器效果的电路,当时并没有找到什么材料本身就有明显的忆阻器的效果,也没有人在找,处于连集成电路刚起步不久的阶段,离家用电脑普及还有至少15年的时间,这时候HP就登场了。HP关于忆阻器的发现在2008年时发表于「自然」期刊,2009年证明了CrossLatch的系统很容易就能堆栈,形成立体的内存。技术每个电线间的「开关」大约是3nmx3nm大,开关切换的时间小于1ns,整体的运作速度已和DRAM差不多,但是开关次数还不如DRAM--还不足以取代DRAM,但是靠着1cm²100gigabit(GB),1cm³1petabit(数据存储单位1PB=1000TB)(别忘了它是可以堆栈的)的惊人潜在容量,干掉闪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CrossbarLatch可不止用来储存数据而已。它的网格状设计,和每个交叉点间都有开关,意味着整组网格在某些程度上是可以逻辑化的。在原始的CrossbarLatch论文中就已经提到了如何用网格来模拟AND、OR和NOT三大逻辑闸,几个网格的组合甚至可以做出加法之类的运算。这为摆脱晶体管进到下一个世代开了一扇窗,很多人认为忆阻器电脑相对于晶体管的跃进,和晶体管相对于真空管的跃进是一样大的。另一方面,也有人在讨论电路自己实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来符合运算需求的可能性。这点,再搭配上忆阻器的记忆能力,代表着运算电路和记忆电路将可同时共存,而且随需要调整。这已经完全超出了这一代电脑的设计逻辑,可以朝这条路发展下去的话,或许代表着新一代的智慧机器人的诞生。忆阻器和CrossbarLatch的组合代表的是电脑科技的全新进展,或许能让我们再一次延续摩尔定律的生命,朝向被机器人统治的未来前进。惠普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认为RRAM就是Chua所说的忆阻器,其报道的基于TiO2的RRAM器件在2008年5月1日的《自然》期刊上发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蔡少棠,1971年发表《忆阻器:下落不明的电路元件》论文,提供了忆阻器的原始理论架构,推测电路有天然的记忆能力,即使电力中断亦然。惠普实验室的论文则以《寻获下落不明的忆阻器》为标题,呼应前人的主张。蔡少棠接受电话访问时表示,当年他提出论文后,数十年来不曾继续钻研,所以当惠普实验室人员几个月前和他联系时,他吃了一惊。RRAM可使手机将来使用数周或更久而不需充电;使个人电脑开机后立即启动;笔记型电脑在电池耗尽之后很久仍记忆上次使用的信息。忆阻器也将挑战掌上电子装置内普遍使用的闪存,因为它具有关闭电源后仍记忆数据的能力。RRAM将比闪存更快记忆信息,消耗更少电力,占用更少空间。忆阻器跟人脑运作方式颇为类似,惠普说或许有天,电脑系统能利用忆阻器,像人类那样将某种模式(patterns)记忆与关联。RRAM为制造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即开型PC、更高能效的计算机和类似人类大脑方式处理与联系信息的模拟式计算机等铺平了道路,未来甚至可能会通过大大提高晶体管所能达到的功能密度,对电子科学的发展历程产生重大影响。研究人员表示,忆阻器器件的最有趣特征是它可以记忆流经它的电荷数量。蔡教授原先的想法是:忆阻器的电阻取决于多少电荷经过了这个器件。也就是说,让电荷以一个方向流过,电阻会增加;如果让电荷以反向流动,电阻就会减小。简单地说,这种器件在任一时刻的电阻是时间的函数———或多少电荷向前或向后经过了它。这一简单想法的被证实,将对计算及计算机科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勒菲尔德大学托马斯博士及其同事在2012年就制作出了一种具有学习能力的忆阻器。2013年,安迪·托马斯利用这种忆阻器作为人工大脑的关键部件,他的研究结果将发表在《物理学学报D辑:应用物理学》杂志上。安迪·托马斯解释说,因为忆阻器与突触的这种相似性,使其成为制造人工大脑——从而打造出新一代的电脑——的绝佳材料,“它使我们得以建造极为节能、耐用,同时能够自学的处理器。”托马斯的文章总结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借鉴其他生物学和物理学研究的成果,首次阐述了这种仿神经系统的电脑如何将自然现象转化为技术系统,及其中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忆阻器应像突触一样,“注意”到之前的电子脉冲;而且只有当刺激脉冲超过一定的量时,神经元才会做出反应,忆阻器也是如此。忆阻器能够持续增高或减弱电阻。托马斯解释道:“这也是人工大脑进行学习和遗忘的过程中,忆阻器如何发挥作用的基础。”2013年,中国忆阻器研究仍处于“自由探索”阶段,不仅力量分散,而且主要集中于理论层面和计算机仿真。受研究条件所限,真正物理实现尚不多见。事实上HP也没有在找忆阻器,2005年是一个由HP的PhillipJKuekes领军的团队,正在进行的一种称为CrossbarLatch的技术的研究。CrossbarLatch的原理是由一排横向和一排纵向的电线组成的网格,在每一个交叉点上,要放一个「开关」连结一条横向和纵向的电线。如果能让这两条电线控制这个开关的状态的话,那网格上的每一个交叉点都能储存一个位的数据。这种系统下数据密度和存取速度都是前所未闻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材料能当这个开关?这种材料必需要能有「开」、「关」两个状态,这两个状态必需要能操纵,更重要的,还有能在不改变状态的前提下,发挥其开关的效果,允许或阻止电流的通过。如何取得这样的材料考倒了HP的工程师,因此他们空有CrossbarLatch这么棒的想法,却无法实现。直到2008年(距蔡教授提出忆阻器已经37年过去了)才出现了转机,另一个由StanleyWilliams领军的HP团队在研究二氧化钛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二氧化钛在某些情况的电子特性比较奇特。Stanley等人发现,一块极薄的二氧化钛被夹在两个电极中间,这些二氧化钛又被分成两个部份,一半是正常的二氧化钛,另一半进行了“掺杂”,少了几个氧原子。因此“掺杂”的那一半带正电,电流通过时电阻比较小,而且当电流从“掺杂”的一边通向正常的一边时,在电场的影响之下缺氧的“掺杂物”会逐渐往正常的一侧游移,使得以整块材料来言,“掺杂”的部份会占比较高的比重,整体的电阻也就会降低。反之,当电流从正常的一侧流向“掺杂”的一侧时,电场会把缺氧的“掺杂物”从回推,电阻就会跟着增加。整个器件就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一样。忆阻器最简单的应用就是作为非易失性阻抗存储器(RRAM),当前的动态随机存储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当你关闭PC电源时,动态随机存储器就忘记了那里曾有过什么,所以下次打开计算机电源,你就必须坐在那儿等到所有需要运行计算机的东西都从硬盘装入到动态随机存储器。有了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那个过程将是瞬间的,并且你的PC会回到你关闭时的相同状态。研究人员称,忆阻器可让手机在使用数周或更久时间后无需充电,也可使笔记本电脑在电池电量耗尽后很久仍能保存信息。忆阻器也有望挑战数码设备中普遍使用的闪存,因为它具有关闭电源后仍可以保存信息的能力。利用这项新发现制成的芯片,将比闪存更快地保存信息,消耗更少的电力,占用更少的空间。忆阻器还能让电脑理解以往搜集数据的方式,这类似于人类大脑搜集、理解一系列事情的模式,可让计算机在找出自己保存的数据时更加智能。比如,根据以往搜集到的信息,忆阻器电路可以告诉一台微波炉对于不同食物的加热时间。当前,许多研究人员正试图编写在标准机器上运行的计算机代码,以此来模拟大脑功能,他们使用大量有巨大处理能力的机器,但也仅能模拟大脑很小的部分。研究人员称,他们能用一种不同于写计算机程序的方式来模拟大脑或模拟大脑的某种功能,即依靠构造某种基于忆阻器的仿真类大脑功能的硬件来实现。其基本原理是,不用1和0,而代之以像明暗不同的灰色之中的几乎所有状态。这样的计算机可以做许多种数字式计算机不太擅长的事情———比如做决策,判定一个事物比另一个大,甚至是学习。这样的硬件可用来改进脸部识别技术,应该比在数字式计算机上运行程序要快几千到几百万倍。忆阻器的优异性能,已经展现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这种基础元器件,将从根本上颠覆现有的硅芯片产业。2012年,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邀约3位国际知名学者共同撰写了一篇长文《超越摩尔》,其中专章讲述了忆阻器。这引起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闵应骅的注意,他在科学网上连续发表5篇博文进行译介。闵应骅曾说,未来半导体工业有可能从“硅时代”进入“碳时代”,而忆阻器这种可记忆电流的非线性电阻,凭借其优越的特性,将成为未来极有希望的存储元件。不只是存储。2010年惠普实验室再次宣布,忆阻器具有布尔逻辑运算的功能,这一发现震动了计算机学界。曾领衔研制“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的国防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在跟踪调研后认为,“理论上可以通过忆阻器完全替代现在所有的数字逻辑电路”。“在很大程度上,我同意忆阻器有可能代替晶体管这种说法,其自动记忆能力和状态转换特性,还将推动人工智能和模拟存储的发展。”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段书凯认为。与蔡少棠之间的学术渊源,使段书凯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忆阻器非线性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微电子学系教授缪向水则表示,忆阻器的确具有给微电子领域带来强大变革的能力,但要彻底取代晶体管,此时看来还不太现实。“还不太现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忆阻器的实际应用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研究。不过几乎所有科学家,学者均认为,这正是一个历史机遇,我国研究者应有所作为。“就在忆阻器的机理尚未完全探明时,国外商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了。”提及当前国内外研究态势,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晖表示。自惠普忆阻器原型问世以来,国际研究迅速升温,已有百余所研究机构参与。不仅英、德、韩等国相继加入,Intel、IBM等工业巨头也在美国军方支持下砸下重金。2009年,科技部启动国际合作项目“忆阻器材料及其原型器件”,缪向水是项目负责人。他也坦承,“国内忆阻器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国内学术界在正式场合引介忆阻器大约在2010年。在该年的中国电子学会第16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上,一个重要环节即是由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周济介绍忆阻器。尽管这只是一个介绍性报告,却为与会者打开了一扇窗口。随后几年,该篇会议论文的下载量激增,显示出国内同行的极大热情。2009年,只有徐晖团队的一篇硕士论文专门介绍忆阻器;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增至11篇。“我们必须在国外厂商实现忆阻器产业化之前,‘强强联合,共同攻关’,取得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以免将来受制于人。”缪向水表示。华中科技大学历经四年研究,已经能够制备出纳米级性能稳定的忆阻器原型器件。并由该校牵头,联合清华、北大、国防科大、中科院微电子所等单位已在联合申报一个“973”计划项目,一旦获批,将拉开我国忆阻器研发“协同作战”的序幕。湖南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尤志强曾前往美国交流,亲眼目睹惠普等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密集互动。不料回国后,他却接连遭遇在计算机期刊发表忆阻器论文被拒评的尴尬。他推测,评审专家对忆阻器缺乏了解,特别是计算机专家不熟悉半导体领域进展可能是原因之一。“忆阻器属于影响长远的应用基础问题,存在大量学科交叉,做计算机的往往很难申请到课题,而做半导体的又太着急出成果。”闵应骅说。2013年,在教学体系设置上,几乎所有理工科大学生必修的本科基础课程《电路原理》,仍未将“忆阻器”纳入,以致于不少师生对于忆阻器都普遍感到陌生。威廉姆斯的固态的忆阻器可以组合成所谓交叉开关锁存器的设备,这可能会取代晶体管建造未来的电脑,占用面积小得多。2007年惠普公司资讯与量子系统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理查德·斯坦利·威廉姆斯的领导下成功研制了固态的忆阻器-它是由一片双层的二氧化钛薄膜所形成,当电流通过时,其电阻值就会改变。固态的忆阻器的制造需要涉及物料的纳米技术。这个忆阻器并不像其理论般涉及磁通量,或如电容器般储存电荷,而是以化学技术来达至电阻随电流历史改变的性质。三星集团却有一项正申请专利的忆阻器,采用了类似惠普公司的技术。故此谁是忆阻器的创始人则有待澄清。在电子工程领域,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是三种基本无源电子元件,它们在电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无源电子元件——忆阻器,被认为是第四种无源电子元件。本文将介绍忆阻器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忆阻器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被动电子元件,其电阻值能够被连续且可逆地改变。这种元件的工作原理基于各种物理或化学效应,如磁滞、热电、光电等,来改变其内部的物理状态,从而实现电阻值的调节。忆阻器的出现,为电子工程师提供了一种新的电子元器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展和改进现有的电路设计。自忆阻器概念提出以来,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材料方面,人们发现了一些具有优异忆阻特性的材料,如过渡金属氧化物、有机材料等。在器件结构方面,人们设计出了多种结构的忆阻器,如叠层结构、平面结构等。在性能方面,忆阻器的电阻值可调范围、稳定性、可靠性等性能得到了不断提高。由于忆阻器具有独特的记忆功能和可编程特性,使其在许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例如,在非易失性存储器领域,忆阻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存储单元,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快的读写速度。在逻辑电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