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2019-2019学年其次学期高二历史其次次月考试题人教版无答案本试卷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造成中东地区斗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

①地理位置②民族、宗教冲突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团结一样的精神,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是在巴勒斯坦斗争中

B.苏伊士运输河斗争中C.“六日斗争”中

D.“十月斗争”中3在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刺杀。他们遇剌的共同缘由是中东地区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

B.在“六日斗争”中遭受严峻失败C.提倡“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D.同意接受“贝尔福宣言”4.下列关于海湾斗争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国际大背景是两极格局解体,中东地区原有力气均势失衡②干脆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拒绝从科威特撤军③“沙漠风暴”行动沉重打击了伊拉克军队,严峻减弱了其战斗力④标记着高技术局部斗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斗争观念提出了挑战高考资源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点是①都是帝国主义斗争的产物②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③都是由少数大国提议组建的④都受到美国的操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个分水岭,这次变法实现了秦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这一观点最主要的依据是变法措施中的哪一条(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嘉奖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嘉奖耕织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缘由是商鞅变法实行了(

)嘉奖军功

B.嘉奖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A.连坐法

B.嘉奖军功

C.嘉奖耕织

D.重农抑商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指责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反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基本治国要领。下列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②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③什伍连坐法;④焚烧诗书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商鞅变法实行“嘉奖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这一措施所产生的主动影响有(

)①使统治集团的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更

②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③减弱了宗室贵族的旧势力

④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对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结束分裂,走向统一②一些措施有利于商业活动的开展③使郡县制度在中国各地普遍推行④一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干脆变更这一状况的措施是

)实行均田制

B、推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①整顿吏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行汉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通过孝文帝改革,鲜卑族社会快速向封建化发展,这主要体现在(

)①“北语断绝,皆习正音,典章国制一如南朝(这里的南朝指于北魏并存的南方政权)②迁居洛阳的鲜卑劳动者接连成为中原的农夫

③鲜卑的贵族广置良田,成为中原地主

④解散原来部落,实行编户,督促农夫纳税服役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①为国家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②缓和了北方的民族冲突,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使农夫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复原和发展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

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③实行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7.从社会发展和进步、顺应历史潮流的角度看,以下改革事务最符合这一标准的一组是(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

B.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C.管仲改革和魏文侯变法

D.商鞅变法与庆历新政北魏为强化对地方限制,取代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政策是(

)A.均田制

B.俸禄制

C.三长制

D.租调制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详细措施有(

)①迁都洛阳

②实行宗主督护制

③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④改汉姓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①民族融合的潮流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的缘由是

)①社会冲突尖锐,统治危机加深②王安石主动主见变法③宋神宗希望变更积贫积弱局面

④庆历新政夭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气

B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

C减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25.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对秦国的发展而言商鞅变法具有确定性历史意义的是(

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实力日渐强大

C.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发展2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变更了单一的生产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加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提高少数民族的素养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C.适应农耕文化的须要

D.抵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下列现象能反映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进内容的是

①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②中原地区广泛流行吃烧烤

③洛阳商业发达,成为贸易中心

④中原地区农田大量得到开发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下面资料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状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收入15085万余贯,

支出2677万余贯;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收入12625万余贯

“所出无余”;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收入11613万余贯支出

13186万余贯。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

B.“积贫”“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峻的社会危机C.冗兵、冗官开支浩大,是北宋国库空虚的主要缘由D.对辽和西夏的斗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31.(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安排500斗级

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供应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骑士级

有实力供应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当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需达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双牛级

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当重武器装备步卒的公民,大约须要年收入200~~300斗农产品。享有除担当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雇工级

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当任何公职,但可参与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请回答:(1)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详细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质是什么(4分)?如何评价这一措施?(4分)材料二

商鞅变法时期:嘉奖耕织,对生产粮食布帛的人减免徭役赋税,……。(2)据材料二,史学家一般认为这是农夫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材料三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3)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4)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对待旧势力阻力的手段各不相同,试举例加以说明。(6分)32.(20分)细致阅读下面材料,依据所学学问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志愿,不做庸碌无为的书生,而要学以致用,为时代和社会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毅,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变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人称“拗相公”。在了反对派的剧烈抨击,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却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争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学问,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