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应用化学书2016年模似题参考复习资料_第1页
高中应用化学书2016年模似题参考复习资料_第2页
高中应用化学书2016年模似题参考复习资料_第3页
高中应用化学书2016年模似题参考复习资料_第4页
高中应用化学书2016年模似题参考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应用化学及技能竞赛模似试卷一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个答案2分,共28分)题序1234567891011答案ADBBDBDBCADADC注:第9题必需同时答出“A”和“D”才能得分,若只答出两者之一,不给分。二.填空题(共28分)1.(共12分)英文名称缩写符号GuaranteedReagent(1分)G.R.(1分)AnalyticalReagent或AnalyticalPure(1分)A.R.或A.P.(1分)ChemicalPure(1分)C.P.(1分)LaboratoryReagent(1分)L.R.(1分)物质资源奢侈(大材小用)(1分),经费开支提高(1分);过多的杂质对试验产生干扰(1分),导致试验出现差错或失败(1分)。2.(共16分)组分含量/%作用表面活性剂,起除垢作用预防污垢再沉积软水剂,去除Ca2+、Mg2+及重金属离子填料起漂白作用使织物增加白度适合洗涤丝(1分)、毛(1分)类织物;丝、毛类织物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1分)。蛋白质怕碱(碱能促使蛋白质分解)(1分),更怕蛋白酶(因蛋白酶是促使蛋白质分解的专用催化剂)(1分)。而表列配方中回避了碱性较强的碳酸钠(一般洗衣粉中均含此物)(1分),表明设计者有意要降低洗衣粉碱度;再加配方中不含酶制剂,好像有意回避破坏蛋白质的蛋白酶(1分);可见该配方是有意为洗涤蛋白质纤维而设计,故可推想为洗涤丝、毛等高档次织物的洗衣粉(1分)。三.简答题(共44分)1.(共8分)(1)设计图(要求图中体现以下内容)①漏斗放置在铁圈上(1分)②玻璃珠放入橡皮管中部(1分)③橡皮管套在漏斗颈上(1分)④橡皮管放入烧杯,下端及烧杯底部接触(1分)(2)操作步骤①将混合液体倒入漏斗(1分);②静置分层(1分);③用手指捏橡皮管内的玻璃珠(及碱式滴定管的滴定操作类似),使下层的液体沿橡皮管流入烧杯(1分);④上层的酯从漏斗口倒出(1分)。2.(共17分)(1)SO2(1分)、NOx(1分)。燃烧煤(1分)、燃烧石油制品(1分)和汽车尾气(1分)。(2)H2CO3(1分)、H2SO4(1分)、HNO3(1分)等。H2SO4(1分)和HNO3(1分)。(3)“5.6”是地球上的水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室温下达成溶解平衡时水的pH值(1分)。“pH小于5.6的降水”的物理意义是“已经被环境污染物(不包括二氧化碳)污染的水”(1分)。“酸雨”及“非酸雨”的本质区分在于前者已被污染物(不包括二氧化碳)污染,而后者则未被污染。两者的划分界线就是“5.6”这个pH值(1分)。“7”这个pH值只能用来确定水是否酸性,不能区分是否被污染(1分)。(4)不能称为“酸雨”(1分)。①不符合酸雨的定义(1分);②“酸雨”在环境科学中指的是被污染的降水(1分),未被污染的水不能叫“酸雨”。的水属于非污染水(仅溶解了一些CO2,而且还没有饱和!)。3.(共19分)(1)合理(1分)制备硝酸的化学反应:KNO3+H2SO4──→HNO3+KHSO4(1分)×1×1×1设须要硫酸xmL30x×1.67×75%x=23.2mL(2分)依据计算,30g硝酸钾完全反应理论上须要75%硫酸23.2mL。现在取25mL,表明硫酸稍稍过量,这对保证硝酸钾完全反应有利(1分)。(2)曲颈甑既具有反应容器的作用,又附带着导气管的作用(因为出口管很长可以干脆插入接受容器)(1分),因而运用曲颈甑可以免去玻璃导管、橡皮管等连接件(1分)。由此带来的好处是:装置简洁、便利(1分);制得的硝酸更浓(1分)、更纯净(1分)(由于浓硝酸可对橡皮塞、橡皮管、乳胶管等起腐蚀作用(1分),使产物硝酸浓度降低并混进杂质)。(3)作者提示:反应温度不宜过高(1分)!因为硝酸受热简洁分解,会导致产物损失(1分)。①硝酸因温度过高而分解,造成产率降低,甚至完全得不到硝酸(1分);②因硝酸大量分解而变成氮氧化物,导致环境污染(1分)。(4)浅黄色是硝酸中溶入了少量二氧化氮(这是硝酸本身分解所产生)所致(1分)。只能以“牺牲浓度”的方法换取“脱色”,即将浓硝酸略加稀释,二氧化氮自然会转化为硝酸而褪色,但浓度会有确定程度的下降(1分)。若不愿“牺牲浓度”而使浓硝酸褪色,这是很难实现的(1分)!(5)本装置的缺点是没有交代如何防止氮氧化物(环境污染物)的外泄(1分)。应用化学及技能竞赛模似试卷二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题号123456789答案ACABCBDBCD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共19分)(1)eq\o\ac(○,1)蛋白质;eq\o\ac(○,2)脂肪;eq\o\ac(○,3)碳水化合物;eq\o\ac(○,4)无机盐;eq\o\ac(○,5)维生素;eq\o\ac(○,6)水。(各1分,共6分)(2)eq\o\ac(○,1)使食物由生变熟,从而提高食物的消化汲取率。例如食物中的蛋白质经加热变性后,简洁消化汲取;eq\o\ac(○,2)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增进食欲;eq\o\ac(○,3)杀灭食物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各1分,共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eq\o\ac(○,1)食物中各种养分素协作要适当,三餐食物的品种和数量要均衡(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只重视晚餐,忽视早餐的生活习惯不利于健康)。eq\o\ac(○,2)一日三餐都应进食确定量的蛋白质,不应集中在一餐。每餐食物中应把肉类、豆制品、鱼类和蛋类和米面等合理搭配。(养分素全面搭配,可发挥“互补作用”,提高汲取率;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适当时,汲取利用效果好。)eq\o\ac(○,3)做面食品、煮粥或炒菜都不要加碱。(防止维生素B1、维生素C损失。)eq\o\ac(○,4)蔬菜要随切随烧(可防止蔬菜中维生素氧化损失),随烧随吃,不宜过夜(蔬菜存放过久,会产生亚硝胺等致癌物)。eq\o\ac(○,5)蔬菜宜急火快炒,煮时加盖(削减维生素C等被氧化而损失)。eq\o\ac(○,6)*烧肉宜用文火,不要用急火。(急火烧肉易使肌纤维变硬,不简洁煮烂,食后也难于消化。文火烧肉还可使肌溶蛋白、肌肽、肌酸等渐渐溶入汤中,不仅味道鲜美又易汲取。)eq\o\ac(○,7)*煮饭最好用开水,不用生水,(因生水中含有氯气,会使米中维生素B1、B2大量损失。)(每答出一种方法,给1分;理由也各给1分;每一题为2分,共计10分。合理答案均按同样标准给分)2.(共19分)(1)CO、H2;CH4。(各1分,共3分,多答不另给分)(2)从CO、H2和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O+O2→2CO2;2H2+O2→2H2O;CH4+2O2→CO2+2H2O不难看出,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及自然气在燃烧时,须要的空气量大相径庭。后者远远超过前者(2分)。而原有的煤气灶具的设计是按管道煤气燃烧时煤气及空气的合理比例进气的(1分),这样的进气比例用于燃烧自然气明显不能适应(1分)。燃烧时空气严峻不足(1分),自然气不能完全燃烧(1分),这不仅奢侈珍贵的能源(1分),还将产生大量剧毒的CO(1分)。(3)①减小燃气出气口孔径(1分);②扩大空气的出气口孔径(1分);③同时减小燃气的出气口孔径和扩大空气的出气口孔径(1分)。事实上采纳的是方法①,即减小燃气的出气口孔径(1分)。方法②的缺点是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过大,往往因受体来不及汲取而损失,造成燃料奢侈(1分)。方法①既然是简洁易行,没有必要采纳操作相对困难、化时又较多的方法③,何况燃气出气口孔径及空气的出气口孔径要调整到比例适当亦非易事(1分)。(4)①自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无毒气体,不会引起燃气中毒(1分);②自然气属自然燃料,不须人工制备,且运输便利(1分)。三.简答题(共40分)1.(共18分)(1)羧甲基纤维钠:抗再沉积剂,防止洗涤下来的污垢再度沉积到衣服上;三聚磷酸钠:软水剂,起软化水的作用,可防止洗涤剂及Ca2+、Mg2+作用形成沉淀;A型沸石:抗硬水作用(或“软化水的作用”);硅酸钠:抗腐蚀作用,缓冲作用。过硼酸钠:氧化、漂白和去渍作用。(各2分,共10分)(2)采纳喷雾干燥法生产的洗衣粉具有流淌性好、易溶解,且是不飞扬的空心颗粒状的粉末(2分)。(3)不适用!因为该洗衣粉含蛋白酶,这种酶会分解丝绸、羊毛等蛋白质性的织物(2分)。洗衣粉不宜长期保存(应留意保质期)(2分),超过保质期的洗衣粉,其中的酶会渐渐失效(2分)。2.(共22分)(1)采纳节能技术;削减化石燃料的用量;激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少开私家车,提倡低碳生活;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各1分,共3分;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均给分)。(2)C2H4(g)+H2O(l)→C2H5OH(l)+44.2kJ/mol(2分);该方案可以把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应用特别广泛的酒精,它不仅可以作为燃料,还是消毒剂和制造饮料、香料等的原料(1分)。必需使循环中的“化学合成”过程所需的能量采纳(至少部分采纳)“不排碳”的能源(最好是利用太阳能)来供应(2分)!(3)a处的电极是负极(1分),应加入乙醇(1分);b处的电极是正极(1分),所加的物质是氧气(1分);CH3CH2OH+16OH--12e→2CO32-+11H2O(负极)(2分)2H2O+O2+4e→4OH-(正极)(1分)CH3CH2OH+4NaOH+3O2→2Na2CO3+5H2O(总反应)(2分)应用化学及技能竞赛模似试卷三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个答案2分,共22分)题序123456(2)6(3)7答案DAADDBADACD二.填空题(共43分)1.(共10分)〈1〉常量元素(2分);〈2〉H、C、N、O、Na、Mg、P、S、Cl、K、Ca等(答出4种以上者给2分,答出2~3种者给1分,其他不给分);〈3〉微量元素(2分);〈4〉F、Si、V、Cr、Mn、Fe、Co、Ni、Cu、Zn、Se、Mo、Sn、I等(给分标准同〈2〉);〈5〉Pb、Hg、Cd、Al等(答出3种,给2分;答出1~2种,给1分)2.(共4分)〈6〉美军为了阻挡敌方的渗透和军事行动,用喷潇洒叶剂的方法,使沿途森林变成光秃秃的树林(2分),美机可以看清地面目标实施打击(2分)。3.(共6分)〈7〉57(2分);〈8〉130(2分);〈9〉73(2分)。4.(共23分)(1)(6分)〈10〉1L水可溶解标准状况下的CO2的物质的量:n(CO2CO2=(0.76L/L÷22.4L/mol)=3.4×10-2mol1L水可溶解空气中CO2的物质的量:n(CO2中=3.4×10-2mol×0.03%=1.02×10-5mol(1分)这就是及空气平衡的水中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就是水中碳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分)。即c(CO2)=c(H2CO3)=1.02×10-5mol/L由于碳酸的电离度为20.7%,故水中氢离子的浓度为:c(H+)=1.02×10-5mol/L×20.7%=2.1×10-6mol/L(1分)pH=-lgc(H+)(1分)=-lg2.1×10-6=5.67(1分)〈11〉(2分)酸雨:pH<5.67的降水(2分);〈12〉(2分)因为CO2是空气的固定成分,既然水及空气处于平衡状态,那末在无污染的状况下水的pH就应当是5.67。也就是说,pH等于5.67的雨水不是酸雨,只有pH小于5.67的降水才能定义为酸雨。(2分)(2)(4分)〈13〉亚硫酸(2分),硫酸(2分);〈14〉(4分)我国的燃料结构以煤为主(1分),而煤中含硫(1分),燃烧时产生的大量SO2进入大气,SO2及大气中的水相遇变成H2SO3(1分),部分H2SO3在大气中颗粒物催化之下氧化成H2SO4(1分);〈15〉硝酸(2分);〈16〉(3分)发达国家的汽车过多(1分),汽车的排气管中温度很高,在此条件下混合气体中的O2和N2部分化合成氮氧化合物进入大气(1分),氮氧化合物在大气中及氧气、水相遇,遂形成了硝酸(1分)。三.简答题(共35分)1.(1)(每种添加剂1分,类别正确,每个1分,共6分。)(2)吊白块事务;苏丹红事务;瘦肉精事务;三聚氰胺事务等(每个答案2分,共6分,其他正确答案同样给分)(3)CH2O—COC15H31CH2O—COC17H33CH2O—COC17H33│CHO—COC15H31CHO—COC17H33CHO—COC15H31CH2O—COC15H31CH2O—COC17H33CH2O—COC15H31CH2O—COC15H31CH2O—COC17H33CH2O—COC15H31│││CHO—COC17H33CHO—COC15H31CHO—COC17H33│││CH2O—COC15H31CH2O—COC17H33CH2O—COC17H33(结构简式每个1分,共6分)C3H5OCOC17H33x(COC15H31—x(2分),(0<x<3)(1分)DEHP(4)(反应物正确2分,反应条件1分,配平1分,共4分)DEHP(5)可让塑料分子更匀称散布,从而增加塑料制品的延展性、弹性及松软度(只要求答出一项,2分)。(6)①对人体平安无害;②对食品养分成分不起破坏作用;③食品添加剂必需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其有害杂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每答出一项给2分,共6分。合理答案均给分)(7)A(2分)应用化学及技能竞赛模似试卷四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一个答案2分,共16分)题号123456答案BABBCCDA二.填空题(每一空格2分,共36分)1.(12分)〈1〉反应中浓硫酸“身兼二职”—氧化剂和溶剂。不符合绿色化学“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纳无毒、无害的原料”的要求。因为浓硫酸的这两个身份都不称职。〈2〉由于运用了浓硫酸作氧化剂,不符合绿色化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的要求。〈3〉不符合“提高原子的利用率”的要求(原子利用率仅为61.5%)。〈4〉因有SO2排放,不利于环境爱护。〈5〉改用免费的氧气(来自空气)做氧化剂;〈6〉改用稀硫酸做溶剂,既减小毒性,又可减碳。2.(24分)<7>可供选择的内容如下:占地面积过大;塑料难以降解,破坏土壤的结构和功能;废电池中的重金属元素,如Hg、Mn、Pb等对环境危害很大;一些医院垃圾,其病菌、病毒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等特征;某些垃圾还会产生二次污染,严峻影响四周环境和地下水源;等等<8>可供选择的内容如下:塑料制品会在焚烧过程中产生危害极大的二噁英等毒物;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烟雾,毒害环境;塑料、废纸等可利用物质被烧掉造成资源奢侈;等等。<9>可供选择的内容如下:有害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不能降解,往后就混入肥料,毒害农作物;等等。<10>特性;<11>厨余果皮;<12>其它垃圾。<13>“减量化”(削减垃圾数量);<14>“资源化”(变废为宝);<15>“无害化”(有害垃圾得到适当的处理);<16>可回收垃圾;<17>有害垃圾;<18>少量:其他垃圾;大量:可回收垃圾。三.简答题(共48分)1.(24分)(1)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2分);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2分),顺式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2分),饱和脂肪酸甘油酯(2分);(2)顺式:┃┃CHCH2C=CCH2COOH(2分)反式:┃CHCH2C=CCH2COOH(2分)┃H(3)┃┃+H2→CHCH2CH2CHCH2COOHCHCH2C=CCH2COOH(2分)┃┃┃CHCH2C=CCH2COOH→CHCH2C=CCH2COOH┃(2分)(4)自然植物油在氢化过程中不饱和程度降低(在加成反应中部分“双键”变成了“单键”),因此抗氧化的实力有所增加。(2分)(5)自由发挥,酌情给分。(2分)(6)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一个现成的方法是使氢化反应进行完全,不饱和脂肪酸全部转化成饱和脂肪酸,产物中就不存在反式脂肪酸了。(2分)还可以对顺式脂肪酸异构化反应的动力学特性进行探讨,摸索出异构化反应的速度相对最小的条件,再按此条件实施氢化,就可降低产物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2分)2.(24分)(1)有关汽车产生的污染物,请填表(每格0.5分,共12分):污染物如何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一次污染物CO汽油燃烧不完全毒气,使人健康受损NO高温的排气管导致N2、O2干脆化合产生二次污染物NO2SO2汽油中含硫有机物燃烧导致酸雨;产生二次污染物SO3VOC部分汽油挥发产生二次污染物O3PM部分汽油碳化所致导致人们罹患呼吸系统疾病二次污染物NO22NO+O22NO2导致酸雨;对人体有毒性SO3,H2SO42SO2+O22SO3导致酸雨;对人体有毒性O3在阳光、VOC和NO2联合作用下,O2转化成O3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2)①乙醇本身含氧,有助于燃烧完全,产生的CO会削减;②乙醇的挥发性低于汽油,故尾气中VOC会削减,进而削减大气中O3的含量;③因为汽油的含量较低,由汽油产生的污染物(如SO2、苯蒸汽等)都会相应削减。(每个理由2分,共4分)(3)关于污染:确定较汽油大幅度降低(1分)。假如做成氢电池来供能,可以做到零污染(2分)。但若用氢气干脆燃烧来供能,那末排气管中难免还会生成NO,不能说完全不产生污染(1分)。关于节能:用氢气倒底节能不节能,这完全取决于氢气的制法(因为大气中没有现成的氢气,必需制取)!又因为氢气通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因此电能的来源就成为关键。假如电能是通过太阳光照耀光电池得到的,那末氢气制造实现了能源的零消耗,将来氢气供应的能量事实上是太阳能。这种节能是无及伦比的!(2分)但是,如若用市电作能源进行电解,那末可以明确地说,你一点也没有节能!依据能量守恒定律,电解得到的氢气所能释放的能量,就等于电解生成这些氢气所消耗的能量。不客气地说,假如算上电解时的能量损失,你还要“得不偿失”呢!(2分)应用化学及技能竞赛模似试卷五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个答案2分,共28分)题序123456789101112答案BDBCCBCCDCCDBC二、填空题(共42分,每一空格为2分,除〈10〉〈15〉为4分)1.(共12分)〈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4A―沸石或三聚磷酸钠;〈3〉羧甲基纤维素钠(CMC);〈4〉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5〉过硼酸盐;〈6〉硫酸钠。(每空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按同样标准给分)2.(共18分)步骤1:〈7〉坩埚〈8〉坩埚钳步骤2:〈9〉氨水;〈10〉取最终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其他合理的答案等均可),若无沉淀产生,则已洗净。步骤3:〈11〉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改变和滴定管内液体流出速率;〈12〉0.001;〈13〉0.4%(或0.004);〈14〉④3.(共12分)〈15〉[Cu(H2O)4]2+〈16〉[Cu(H2O)4—x(NO3)x](2—x)+(1<x<2)或[Cu(H2O)4—x(NO3)x](x—2)-(2<x<4)〈17〉可能是还原产物NO2溶入溶液中引起的。〈18〉方案①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大量的NO2气体;〈19〉方案②将浓硝酸及铜丝反应后的溶液加热或方案③用水稀释也可得分。三、简答题(共30分)1.(12分)(1)(每格0.5分,共6分)中文名称分析纯试剂化学纯试剂试验试剂英文名称guaranteedreagentChemicalpureLaboratoryreagent英文缩写GRARLR标签颜色绿色红色蓝色(2)吸湿、见光、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单质碘等。(2分)①用坩埚加热法,去潮、去杂质单质碘。(2分)②萃取法(用苯或四氯化碳),去杂质单质碘。(2分)=3\*GB3③如为KI溶液可用KOH滴定至黄色褪尽(少量KIO3可以忽视)。2.(18分)=1\*ROMANI.一方面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限制温室效应;另一方面不用氟里昂作致冷剂,可爱护臭氧层(2分);=2\*ROMANII.(1)K2CO3+CO2+H2O=2KHCO3(2分);(2)CO2(g)+3H2(g)=CH3OH(g)+H2O(g)+49.47kJ;(2分)(3)醇、CH3OH;(2分)(4)5/16≤V(CO2)/V(H2)≤8/25。(2分)=3\*ROMANIII.(1)0.225mol/(L·mim)(2分);(2)C、D。(4分)使n(CH3OH)/n(CO2)比值增大,化学平衡应向正方向移动。题意没有指明该反应的热效应,所以方案A不能确定平衡移动方向;在恒容条件下,加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所以方案B错;将水蒸气移走,即减小产物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所以方案C正确(2分);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由于是恒容,即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所以方案D正确。(2分)3.(20分)(1)中和滴定(2分);被测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1分);被测溶液中生成CaCO3沉淀的质量(1分)。依据a=0.0192mol/L,则(OH-=(0.0192mol/L/50.0×10-3L)×500mL/50.0mL=0.0958mol依据b=0.417则(Ca2+)=(0.417g/100g/mol)×500mL/50.0m[C(OH2]=0.0417mol×74.1g/mol=3.09g(1分,式中“74.1”若写为“∵(OH-=n(Na+)+2(Ca2+)(1分)则n(Na+)=(OH-2Ca2+)=0.0958mol-2×0.0417mol=0.0124mol(1分)∴m(NaOH)=0.0124mol×40.0g/mol=0.496g则m[C(OH2+NaOH]=3.09g+0.496g=3.59g<4.00g(1分,“3.59”若写“3.586”属有效数字错误,扣2分)“m[C(OH2+NaOH]<4.00g”可说明两点:①碱石灰中不含CaO(1分)。②碱石灰样品中除C(OH2、NaOH外,还含有水(1分)。水的含量m(H2O)为:m(H2O)=4.00g-3.09g-0.496g=0.41g(1分,若答“0.414g”∴碱石灰的化学组成是:C(OH2、NaOH和H2O。结论:《化工辞典》中对碱石灰的叙述是正确的,而中学用的某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的叙述是错误的,应在再版时加以订正!(1分)[注:本题属定量分析,有效数字作为一项要求,凡有效数字出现错误(不管出现几次),如C(OH2的式量定为74者、计算所得数据有效数字取位错误者,一律扣2分。](3)只要取数克碱石灰放入大试管,另外在干燥管中放入一些无水硫酸铜,两个容器用橡皮塞和导管相连接。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碱石灰。只要1~2分钟就可看到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证明碱石灰中含水。而水和生石灰是确定不能共存的,这就否定了碱石灰中含有氧化钙的说法。(2分)勤思索,提倡多用试验来解除疑问。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以误传误,做错误观念的传声筒。(1分)应用化学及技能竞赛模似试卷六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填空题(共52分)1.(共10分)<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4A―沸石;<3>羧甲基纤维素钠;<4>蛋白酶;<5>过硼酸盐。(各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按同样标准给分)2.(共6分)<6>IO3-+5I--+6CH3COOH=3I2+3H2O+6CH3COO--(2分)〈7〉:〈8〉:〈9〉:〈10〉=6:15:30:5(各1分,共4分)3.<11>25a%;<12>2a;<13>不变;<14>4.(共4分)<15>氯气溶于水时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光照时2HClO2HCl+O2↑,产生氧气,同时使氯气及水反应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消耗Cl2,使溶液颜色变浅(2分)<16>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当心地将烧瓶移出水槽,瓶口向上正放于桌面上,移开玻璃片,快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其它方案若合理均给分)。(2分)5.(共18分)<17>106(2分);<18>A、C;(各1分,共2分)<19>聚四氟乙烯(2分);<20>CF2=CF2(2分)

<21>(2分);<22>2nSF6+CF2-CF2→2nSF5-CF3(2分)<23>CF3COOH>CH3COOH>H2CO3>C6H5OH(2分)

<24>大气中SF5-CF3和SF6的同步增长曲线;(2分)<25>SF5-CF3和SF6在空气中的含量遂年增大(合理即可)(2分)6.(共10分)<26>关闭a、b,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看到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当滴下,说明气密性好,反之,则气密性好不好(合理即给分)<27>废铁屑中混有的铜及铁形成了原电池,使铁更简洁被氧化,所以反应要比纯铁粉还要快。<28>由于氯化铁是由强酸弱碱组成的盐,在加热条件下,易发生水解而得到氢氧化铁或氧化铁。<29>双氧水或氯水<30>56V/22.4m×100%二、简答题(共48分)1.(1)由于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如加入浓硫酸、浓硝酸或稀硝酸氧化金属铜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等污染空气的气体,而没有氧化性的酸在通常条件下不能氧化金属铜,而双氧水在中性溶液中氧化性较弱,所以还需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原理是Cu+H2O2+H2SO4=CuSO4+2H2O(2)由于双氧水的不稳定性,只要加热至沸,就能达到除去多余双氧水的目的。(3)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的量,试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该探讨小组设计的部分试验方案为:精确量取确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并调整溶液pH=3~4,再加入过量的K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白色)↓+I2……①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32-+I2=2I-+S4O62-(2分)②淀粉溶液;蓝色褪去③会偏高,由于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多余的双氧水会氧化I-,而使Na2S2O3标准溶液用量偏多。(4)不纯,因为锌灰中含有杂质铁及其氧化物,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会使铁及其氧化物最终转化为金属铁而混在海绵铜中。把海绵铜加入适量稀硫酸或稀盐酸中,即可除去其中的铁。2.(1)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不会出现BaSO3沉淀。缘由是弱酸不能制强酸。即使有BaSO3沉淀生成,也会因遇盐酸而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BaSO3=H2O+SO2↑+BaCl2(2)二氧化硫气体、氯化钡溶液中可能混有氧气,因此部分亚硫酸根会被氧化成硫酸根,从而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BaSO4(3)可用煮沸的方法除去BaCl2溶液中溶有的氧气,用注射器制取没有氧气的二氧化硫气体等。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即可应用化学及技能竞赛模似试卷七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CDBCCDCABDA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1)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阴离子(3)脱脂(4)表面张力(5)润滑(6)渗透(7)乳化2.(8)中性(酸性或碱性均可)(9)电荷守恒(10)物料守恒(11)质子守恒(12)滴加稀盐酸(13)用干法制取(硫及铝粉混合加热)(14)玻璃瓶(15)水解产生的HF会腐蚀玻璃(16)6NaHCO3+2KAl(SO4)2·12H2O→K2SO4+3Na2SO4+2Al(OH)3↓+6CO2↑+12H2O3.(17)物质的循环利用(18)废物处理(19)原子利用率(20)能量的充分利用三、简答题(共32分)1.(共8分)(1)加成反应(1分);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1分)(2)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1分);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1分)(3)爱护碳碳双键不被氧化(1分)(4)CH2=CHCH2Br+HBr→BrCH2CH2CH2Br(1分)(5)OHCCH2CHClCHO(1分);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1分)2.(24分)(1)没有钾离子(1分),因为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视察无紫色火焰(1分)(2)确定有硝酸根离子(1分),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说明确定有一氧化氮气体生成(1分),依据原子守恒溶液中确定有硝酸根离子(1分);确定有亚铁离子(1分),硝酸根离子变成一氧化氮气体,溶液中确定有还原性离子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