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_第1页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_第2页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_第3页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_第4页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课程标准: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共和两大基本特征:

1、政府机构和最高首脑由选举产生

2、民众参与国家事务——摘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从晚清到民国军制改革清末新政新式教育鼓励工商法制改革预备立宪预备立宪皇族内阁重臣凋谢列强威胁铁路国有辛亥革命←引爆立宪派与革命派合流王朝覆灭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南京临时政府:1912.1.1中华民国成立没有经过议会选举只是联合各种反清力量的临时管治机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1912.2清帝逊位《清帝退位诏书》材料1: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大总统誓词》(P14第1段)(P14第2段)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南京临时政府:1912.1.1中华民国成立1912.2.15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3.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五色旗(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2.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5.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3.4.6.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45.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专权独裁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反对专制制度参议院总统总理内阁法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体制示意图参议院多数党选举弹劾对参议院立法有一次否决权经参议院同意任免经参议院同意任命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P14-15)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二)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年):1912.3.10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1912.8国民党成立Ø历史纵横(P14)民国初期的党派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共和党拥戴袁世凯,统一共和党接近同盟会。1912.12-1913年初国会议席分配表党派名称发起人议会所占席位政治派别国民党宋教仁392革命派共和党黎元洪176旧官僚统一党程德全24旧官僚民主党汤化龙24立宪派1913.3宋教仁案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被镇压1913.10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P15思考点: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有什么特点?①政治倾向分野明显:政治倾向基本可归位两大类:同盟会类政党和非同盟会类政党。②多为寿命短的泡沫政党:政党数目虽多,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少,且多半在二次革命后名存实亡。③政党的政治纲领趋同明显:几乎所有的政党在其政治纲领中都公开宣称实行民主共和、实现民主统一,主张建立统一的有实力的政府。④不具有政党政治的实质:在袁世凯实际掌控国家政权的情况下,政党政治不过是袁世凯的傀儡,仅有形式,没有实质。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P15)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二)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年):1913.10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1913.11解散国民党1914.1解散国会1914.5.1废除《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总统制取代内阁制行政大权归总统不必经由参政院立法大权由参政院代行参政员由总统委任外交大权归总统不必经由参政院紧急命令权紧急处分权总统权力无限扩大超长任期10年无限连任提名下任总统变相世袭材料2:(中国)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中国人)无研究政治之能力……(辛亥革命)由专制一变为共和,此诚大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的结果……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美]古德诺《共和与君主论》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二)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年):1915.12袁世凯复辟帝制(P15倒数2段)材料3:(袁世凯亲信梁士诒)收买各方,组织各种请愿团,如京师请愿团、教育会请愿团、妇女请愿团、乞丐代表请愿团、人力车夫代表请愿团……和筹安会的各省请愿团一起,同时向参政院投递请愿书,掀起了请愿实行君主制的风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北洋军阀(后盾和基础)尊孔复古思潮(思想武器)列强的介入中华帝国洪宪元年1916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二)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年):1915.12袁世凯复辟帝制(P15倒数2段)1915.12护国战争1916.3取消帝制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二)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年):1916.6袁世凯去世(P15倒数2段)1916-1928军阀混战和割据派系代表人物势力范围依靠列强军阀混战直系冯国璋直隶及苏、赣、鄂等省英美北京政权实际由不同的军阀控制皖系1916-1920直系1920-1924奉系1924-1928皖系段祺瑞皖、浙、闽、鲁、陕日本奉系张作霖东北三省日本材料4: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二)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年):1926-1927国民革命(P15倒数1段)1927.4.12

蒋介石上海反革命政变1927.7.15

汪精卫武汉“分共”革命失败1927.9宁汉合流1928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东北易帜后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五色旗成为民国国旗1928.12.29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三)南京国民政府:1928“训政”开始(P15倒数1段-P16)Ø历史纵横(P15)“革命程序”论三民主义政治学说:主张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最后做到“主权在民”。“军政”:军政府,由军队暂时管理国家;“训政”:由政府派出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开启民智;“宪政”:依据宪法,还政于民。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托付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指导监督国民大会代表领导总览大权——《训政纲领》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三)南京国民政府:1935借口拖延“训政”结束时间193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8“宪政”:召开“国民大会”1946解放战争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就任摄影民国37年5月20日(P16)材料5:1948年3月,“行宪国大”在南京召开,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规定在“戡乱时期”,总统“得经行政院会议之决定,为紧急处分”,而“动员戡乱时期之终止,由总统宣告”。——《中国近代史》坚持独裁和内战实质: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为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归纳整合政府统治宪法政治特点南京临时政府1912.1.1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民国x年=公元1911+x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北洋军阀政府二次革命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复辟帝制军阀混战和割据《中华民国约法》政党统治袁世凯独裁统治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宪政时期:“国民大会”《训政纲领》《中华民国宪法》训政、宪政口号下蒋介石政府的独裁统治认识:资产阶级不能带领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毛泽东与黄炎培大凡初起之时,都是艰难困苦,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力求从万死中求得一生,因而无不显得生气勃勃、气象一新。及至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变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也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或政怠宦成,或人亡政息,或求荣取辱,总之没有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国民党初起时,不也是一个万众瞩目的革命政党嘛!……共产党会不会重蹈前人的覆辙?希望贵党能够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的支配。——黄炎培我们共产党已经找到了新路,能够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一)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927.8.1南昌起义1927.9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1927.10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向井冈山进发1928.4井冈山会师井冈山会师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一)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1、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各级苏维埃政权2、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宪法大纲: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人民革命政权(P16第3-4段)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二)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年)——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设:(P16倒数2段)1937.7.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二)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年)——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设:(P16倒数2段-P17)1、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

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根据地2、政权建设:①设立边区政府;②设置各级参议会:

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③实行“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民主合作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参议会“三三制”原则民主选举中间分子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共产党员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民主合作抗日民主政权P17思考点: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②革命主要任务的变化:推翻国民政府↓团结一切力量,实现全民族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③中国共产党理论认识的深化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工农武装割据“三三制”原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三)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解放区人民政权的建设: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9.2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6.6解放战争爆发材料6:共产党要把抗日战争的胜利变为人民的胜利,变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国民党要把抗日战争的胜利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胜利。——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三)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解放区人民政权的建设:(P17第2-3段)材料7:截至1945年底,原伪满各省均接收完毕,东北解放区共成立10个省和2个特别市……1947年5月至1948年末是东北解放区不断扩大和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政治建设中,明确提出了解放区政权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田茂纯《东北解放区的建立与发展》1、设置行政区: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2、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史料阅读(P17)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战时特点过渡性质理论基础归纳整合时期地区制度建设意义土地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开辟人民政权的重要实践抗日战争抗日根据地边区政府参议会三三制原则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解放战争解放区行政区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基础时期制度建设地区意义土地革命苏维埃政权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开辟人民政权的重要实践,积累了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抗日战争边区政府参议会三三制原则抗日根据地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解放战争行政区解放区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定基础。【合作探究】比较中共在革命时期的制度建设二、走向共和:艰辛探索——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18第1段)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普选民主集中制产生方式组织原则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高度集中权利广泛人民主权职能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49年《共同纲领》初步确立1954年一届人大颁布宪法正式建立1957年以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左”倾思想影响“文革”十年遭到破坏“文革”结束1982年宪法进一步完善恢复完善(P18-19)1、发展历程:2、内容:人民当家作主(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2.发展过程:1949195419571966-19761982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其正式建立的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文革”结束后逐渐恢复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三、实现共和: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共和的光辉历程1.概念: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二)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正式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后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1956年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改革开放后制度化:提出一整套理论与政策;写入宪法1982年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唯一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彼此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P19-20)194919561978198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进一步明确这一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并提出了一整套与之相关的理论与政策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改革开放后中共十二大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三、实现共和: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共和的光辉历程2.地位:1954年以前代行人大职能。1954年以后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存在。1.过程:归纳整合比较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不同点性质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职能立法、任免、决定和监督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监督权具有法律约束力民主监督,不具有约束力产生方式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相同点①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都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工作效率。Ø历史纵横(P2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二)基本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20)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013.1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019.10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P20第2段第1句)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P20第2段最后1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P20第3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