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4届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4届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4届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4届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4届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4届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联考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如图,在△ABC中,∠C=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则以下AE与CE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A.AE=CE B.AE=CE C.AE=CE D.AE=2CE2.下列函数,y随x增大而减小的是()A.y=xB.y=x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E为AB上一点,过点E作EF∥AD,与AC、DC分别交于点G,F,H为CG的中点,连接DE,EH,DH,FH.下列结论:①EG=DF;②∠AEH+∠ADH=180°;③△EHF≌△DHC;④若=,则3S△EDH=13S△DHC,其中结论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3,4 B.3,4,6 C.6,8,11 D.7,24,255.已知甲、乙、丙三个旅行团的游客人数都相等,且每个旅行团游客的平均年龄都是35岁,这三个旅行团游客年龄的方差分别是,,,如果你最喜欢带游客年龄相近的旅行团,若在三个旅行团中选一个,则你应选择()A.甲团 B.乙团 C.丙团 D.采取抽签方式,随便选一个6.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常数,且),()A.若,则方程可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若,则方程可能没有实数根C.若,则方程可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若,则方程没有实数根7.下列视力表的部分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亦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8.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A.x<2 B.x<﹣2 C.x≥﹣2 D.x≤29.在下列四个标志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10.已知y=(k−3)x+2是一次函数,那么k的值为()A.±3 B.3 C.−3 D.±111.某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因自行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学校.如图描述了他上学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了5分钟来修车 B.自行车发生故障时离家距离为1000米C.学校离家的距离为2000米 D.到达学校时骑行时间为20分钟12.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一次函数y=2x-6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4.若关于x的方程-2=会产生增根,则k的值为________15.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沿对角线BD折叠,若AD=8,AB=6,则BE=__.16.已知直线,则直线关于轴对称的直线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17.如图,∠MON=∠ACB=90°,AC=BC,AB=5,△ABC顶点A、C分别在ON、OM上,点D是AB边上的中点,当点A在边ON上运动时,点C随之在边OM上运动,则OD的最大值为_____.18.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能画5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如图,在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中,作∠ACD的平分线交AD于F,过F作直线AC的垂线交AC于P,交CD的延长线于Q,又过P作AD的平行线与直线CF交于点E,连接DE,AE,PD,PB.(1)求AC,DQ的长;(2)四边形DFPE是菱形吗?为什么?(3)探究线段DQ,DP,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探究结论;(4)探究线段PB与AE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证明探究结论.20.(8分)操作与证明:如图,把一个含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CD上,连接AC、AE、其中AC与EF交于点N,取AF中点M,连接MD、MN.求证:是等腰三角形;在的条件下,请判断MD,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21.(8分)问题背景:如图1,等腰△ABC中,AB=AC,∠BAC=120°,作AD⊥BC于点D,则D为BC的中点,∠BAD=∠BAC=60°,于是==;迁移应用:如图2,△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BAC=∠DAE=120°,D,E,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①求证:△ADB≌△AEC;②请直接写出线段AD,BD,CD之间的等量关系式;拓展延伸:如图3,在菱形ABCD中,∠ABC=120°,在∠ABC内作射线BM,作点C关于BM的对称点E,连接AE并延长交BM于点F,连接CE,CF.①证明△CEF是等边三角形;②若AE=5,CE=2,求BF的长.22.(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直线与轴的正半轴交于点,与直线交于点,若点的横坐标为3,求直线与直线的解析式.23.(10分)如图所示,在△ABC中,点O是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F.(1)请猜测OE与O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2)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写出推理过程;(3)点O运动到何处且△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写出结论即可)24.(10分)如图,某小区有一块长为30m,宽为24m的矩形空地,计划在其中修建两块相同的矩形绿地,它们的面积之和为480m2,两块绿地之间及周边有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则人行通道的宽度为多少米?25.(12分)观察下面的变形规律:,解答下面的问题:(1)若为正整数,请你猜想;(2)计算:.26.如图,△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3,2),C(1,﹣2).(1)判断△ABC的形状,请说明理由.(2)求△ABC的周长和面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D【解析】

首先连接BE,由在△ABC中,∠C=90°,∠A=30°,可求得∠ABC的度数,又由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BE,继而可求得∠CBE的度数,然后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得AE=2CE.【详解】连接BE,∵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ABE=∠A=30°,∴∠CBE=∠ABC-∠ABE=30°,在Rt△BCE中,BE=2CE,∴AE=2CE,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D【解析】试题分析:∵y=kx+b中,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A选项中,k=1>0,故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B选项中,k=1>0,故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C选项中,k=1>0,故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D选项中,k=-1<0,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选D.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3、D【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ACD=45°,则GF=FC,继而可得EG=DF,由此可判断①;由SAS证明△EHF≌△DHC,得到∠HEF=∠HDC,继而有∠AEH+∠ADH=180°,由此可判断②;同②证明△EHF≌△DHC,可判断③;若AE:AB=2:3,则AE=2BE,可以证明△EGH≌△DFH,则∠EHG=∠DHF且EH=DH,则∠DHE=90°,△EH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点H作HM⊥CD于点M,设HM=x,则DM=5x,DH=,CD=6x,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判断④.【详解】①∵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AD,∴EF=AD=CD,∠ACD=45°,∠GFC=90°,∴△C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GF=FC,∵EG=EF-GF,DF=CD-FC,∴EG=DF,故①正确;②∵△C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H为CG的中点,∴FH=CH,∠GFH=∠GFC=45°=∠HCD,在△EHF和△DHC中,,∴△EHF≌△DHC(SAS),∴∠HEF=∠HDC,∴∠AEH+∠ADH=∠AEF+∠HEF+∠ADF-∠HDC=∠AEF+∠ADF=180°,故②正确;③∵△C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H为CG的中点,∴FH=CH,∠GFH=∠GFC=45°=∠HCD,在△EHF和△DHC中,,∴△EHF≌△DHC(SAS),故③正确;④∵AE:AB=2:3,∴AE=2BE,∵△C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H为CG的中点,∴FH=GH,∠FHG=90°,∵∠EGH=∠FHG+∠HFG=90°+∠HFG=∠HFD,在△EGH和△DFH中,,∴△EGH≌△DFH(SAS),∴∠EHG=∠DHF,EH=DH,∠DHE=∠EHG+∠DHG=∠DHF+∠DHG=∠FHG=90°,∴△EH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H点作HM垂直于CD于M点,如图所示:设HM=x,则DM=5x,DH==,CD=6x,则S△DHC=×CD×HM=3x2,S△EDH=×DH2=13x2,∴3S△EDH=13S△DHC,故④正确,所以正确的有4个,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D【解析】

将两短边的平方相加,与最长边的平方进行比较,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22+32=13,42=16,13≠16,∴以2、3、4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B、∵32+42=25,62=36,25≠36,∴以3、4、6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C、∵62+82=100,112=121,100≠121,∴以6、8、11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D、∵72+242=625,252=625,625=625,∴以7、24、24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牢记“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试题解析:∵S甲2=17,S乙2=14.6,S丙3=19,

∴S乙2最小,游客年龄相近,

故选B.点睛: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6、C【解析】

求出∆=b2+8a,根据b2+8a的取值情况解答即可.【详解】∵,∴,∴∆=b2+8a,A.∵a>0,∴b2+8a>0,∴方程一定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A、B错误;C.当a<0,但b2+8a≥0时,方程有实根,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与根的关系,熟练掌握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式解答本题的关键.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7、B【解析】

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分别对各选项图形加以判断即可.【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8、C【解析】

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的知识点为: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是非负数.9、C【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0、C【解析】

根据题意直接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进行分析得出k的值即可.【详解】解:∵y=(k−2)x+2是一次函数,∴|k|-2=2,k-2≠0,解得:k=-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定义,注意掌握一次函数y=kx+b的定义条件是:k、b为常数,k≠0,自变量次数为2.11、D【解析】

观察图象,明确每一段小明行驶的路程,时间,作出判断即可.【详解】由图可知,修车时间为15-10=5分钟,可知A正确;自行车发生故障时离家距离为1000米,可知B正确;学校离家的距离为2000米,可知C正确;到达学校时骑行时间为20-5=15分钟,可知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读懂图象,能从图象中读取有用信息的数形、分析其中的“关键点”、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12、D【解析】

只含有1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依据定义即可判断.【详解】A、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B、为二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C、是分式方程,不符合题意;D、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系数不为1,是一元二次方程,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为整式方程;特别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1.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3,0).【解析】试题分析:把y=0代入y=2x-6得x=3,所以一次函数y=2x-6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3,0).考点: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14、【解析】

根据方程有增根可得x=3,把-2=去分母后,再把x=3代入即可求出k的值.【详解】∵关于x的方程-2=会产生增根,∴x-3=0,∴x=3.把-2=的两边都乘以x-3得,x-2(x-3)=-k,把x=3代入,得3=-k,∴k=-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增根,在分式方程变形的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合原方程的根叫做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使最简公分母等于0,不适合原分式方程,但是适合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15、【解析】试题解析:∵AD∥BC,∴∠EDB=∠CBD,又∠EBD=∠CBD,∴∠EBD=∠EDB,∴EB=ED,又BC′=BC=AD,∴EA=EC′,在Rt△EC′D中,DE2=EC′2+DC′2,即DE2=(8-DE)2+62,解得DE=.16、【解析】

直接根据关于轴对称的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关于轴对称的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直线与直线关于轴对称,则直线的解析式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解析】

如图,取AC的中点E,连接OE、DE、OD,由OD≤OE+DE,可得当O、D、E三点共线时,点D到点O的距离最大,再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即可求得OD的最大值.【详解】如图,取AC的中点E,连接OE、DE、OD,∵OD≤OE+DE,∴当O、D、E三点共线时,点D到点O的距离最大,∵∠ACB=90°,AC=BC,AB=5,∴AC=BC=∵点E为AC的中点,点D为AB的中点,∴DE为△ABC的中位线,∴DE=BC=;在Rt△ABC中,点E为AC的中点,∴OE=AC=;∴OD的最大值为:OD+OE=.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出点O、E、D三点共线时,点D到点O的距离最大是解题的关键.18、1【解析】

根据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最多可以作对角线(n-3)条,求出边数即可.【详解】解:∵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5条对角线,设多边形边数为n,

∴n-3=5,

解得n=1.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掌握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8分)19、(1)AC=,QD=;(2)是菱形,理由见解析;(3)DP2+EF2=4QD2,理由见解析;(4)垂直且相等,理由见解析.【解析】

(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再证明△FDQ≌△FPA得到QD=AP,结合CD=CP求出结果;(2)先证明DE∥PF,结合EP∥DF得到四边形DFPE是平行四边形,再由EF⊥DP得到菱形;(3)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2DG=DP,2GF=EF,再证明QD=DF,最后利用勾股定理证明线段关系;(4)证明△ADE≌BAP,得到AE=BP,∠EAD=∠ABP,延长BP,与AE交于点H,利用∠EAD=∠ABP,得到∠PHA=90°,即可判定关系.【详解】解:(1)AC=,∵CF平分∠BCD,FD⊥CD,FP⊥AC,∴FD=FP,又∠FDQ=∠FPA,∠DFQ=∠PFA,∴△FDQ≌△FPA(ASA),∴QD=AP,∵点P在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CD=CP=a,∴QD=AP=AC-PC=;(2)∵FD=FP,CD=CP,∴CF垂直平分DP,即DP⊥CF,∴ED=EP,则∠EDP=∠EPD,∵FD=FP,∴∠FDP=∠FPD,而EP∥DF,∴∠EPD=∠FDP,∴∠FPD=∠EPD,∴∠EDP=∠FPD,∴DE∥PF,而EP∥DF,∴四边形DFPE是平行四边形,∵EF⊥DP,∴四边形DFPE是菱形;(3)DP2+EF2=4QD2,理由是:∵四边形DFPE是菱形,设DP与EF交于点G,∴2DG=DP,2GF=EF,∵∠ACD=45°,FP⊥AC,∴△PC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Q=45°,可得△Q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QD=DF,在△DGF中,DG2+FG2=DF2,∴有(DP)2+(EF)2=QD2,整理得:DP2+EF2=4QD2;(4)∵∠DFQ=45°,DE∥FP,∴∠EDF=45°,又∵DE=DF=DQ=AP=,AD=AB,∴△ADE≌BAP(SAS),∴AE=BP,∠EAD=∠ABP,延长BP,与AE交于点H,∵∠HPA=∠PAB+∠PBA=∠PAB+∠DAE,∠PAB+∠DAE+∠HAP=90°,∴∠HPA+∠HAP=90°,∴∠PHA=90°,即BP⊥AE,综上:BP与AE的关系是:垂直且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知识点较多,解题时应当注意各个小问之间的关系,找到能够利用的结论和条件.20、(1)证明见解析;(2)【解析】

(1)根据正方形性质得:AB=AD=BC=CD,∠ABE=∠ADF=90°,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得BE=DF,证明△ABE≌△ADF,得AE=AF,则△AFE是等腰三角形;(2)先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得:DM=AF,再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AC⊥EF,EN=FN,同理MN=AF,则DM=MN;可证∠FMD=2∠FAD,∠FMN==2∠FAC,则∠DMN=∠DMF+∠FMN=2∠FAD+2∠FAC=2∠DAC=90°.即可得到DM⊥MN.【详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C=CD,∠ABE=∠ADF=90°,∵△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CF,∴BE=DF,∴△ABE≌△ADF(SAS),∴AE=AF,∴△AFE是等腰三角形;(2)DM=MN,且DM⊥MN.理由是:在Rt△ADF中,∵M是AF的中点,∴DM=AF,∵EC=FC,AC平分∠ECF,∴AC⊥EF,EN=FN,∴∠ANF=90°,∴MN=AF,∴MD=MN.由(1)得:△ABE≌△ADF,∴∠BAE=∠FAD,∵DM=AF=AM,∴∠FAD=∠ADM,∴∠FMD=∠FAD+∠ADM=2∠FAD,同理:∠FMN==2∠FAC,∴∠DMN=∠DMF+∠FMN=2∠FAD+2∠FAC=2∠DAC=2×45°=90°.∴MD⊥MN.【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本题还应用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要熟练掌握;本题的关键是证明△ABE≌△ADF,从而得出结论.21、迁移应用:①证明见解析;②CD=AD+BD;拓展延伸:①证明见解析;②3.【解析】

迁移应用:①如图②中,只要证明∠DAB=∠CAE,即可根据SAS解决问题;

②结论:CD=AD+BD.由△DAB≌△EAC,可知BD=CE,在Rt△ADH中,DH=AD•cos30°=AD,由AD=AE,AH⊥DE,推出DH=HE,由CD=DE+EC=2DH+BD=AD+BD,即可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①如图3中,作BH⊥AE于H,连接BE.由BC=BE=BD=BA,FE=FC,推出A、D、E、C四点共圆,推出∠ADC=∠AEC=120°,推出∠FEC=60°,推出△EFC是等边三角形;

②由AE=5,EC=EF=2,推出AH=HE=2.5,FH=4.5,在Rt△BHF中,由∠BFH=30°,可得=cos30°,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迁移应用:①证明:如图②

∵∠BAC=∠DAE=120°,

∴∠DAB=∠CAE,

在△DAE和△EAC中,

∴△DAB≌△EAC,②解:结论:CD=AD+BD.

理由:如图2-1中,作AH⊥CD于H.

∵△DAB≌△EAC,

∴BD=CE,

在Rt△ADH中,DH=AD•cos30°=AD,

∵AD=AE,AH⊥DE,

∴DH=HE,

∵CD=DE+EC=2DH+BD=AD+BD.

拓展延伸:①证明:如图3中,作BH⊥AE于H,连接BE.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120°,

∴△ABD,△BDC是等边三角形,

∴BA=BD=BC,

∵E、C关于BM对称,

∴BC=BE=BD=BA,FE=FC,

∴A、D、E、C四点共圆,

∴∠ADC=∠AEC=120°,

∴∠FEC=60°,

∴△EFC是等边三角形,②解:∵AE=5,EC=EF=2,

∴AH=HE=2.5,FH=4.5,

在Rt△BHF中,∵∠BFH=30°,

∴=cos30°,

∴BF==3=3.【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四点共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添加辅助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2、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6,直线l2的解析式为y=x.【解析】

把A(6,0)代入y=﹣x+b求得直线l1的解析式,把B点的横坐标代入y=﹣x+6得到B点的坐标,再把B点的坐标代入y=kx,即可得到结论.【详解】∵直线l1:y=﹣x+b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6,0),∴0=﹣6+b,∴b=6,∴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6;∵B点的横坐标为3,∴当x=3时,y=3,∴B(3,3),把B(3,3)代入y=kx得:k=1,∴直线l2的解析式为y=x.【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3、(1)猜想:OE=OF,理由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

(1)猜想:OE=OF,由已知MN∥BC,CE、CF分别平分∠BCO和∠GCO,可推出∠OEC=∠OCE,∠OFC=∠OCF,所以得EO=CO=FO.

(2)由(1)得出的EO=CO=FO,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时,则由EO=CO=FO=AO,所以这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

(3)由已知和(2)得到的结论,点O运动到AC的中点时,且△ABC满足∠AC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时,则推出四边形AECF是矩形且对角线垂直,所以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详解】(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