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八年级科学暑期衔接课程第二周(华师大版)_第1页
2022年新八年级科学暑期衔接课程第二周(华师大版)_第2页
2022年新八年级科学暑期衔接课程第二周(华师大版)_第3页
2022年新八年级科学暑期衔接课程第二周(华师大版)_第4页
2022年新八年级科学暑期衔接课程第二周(华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八暑期预习第二周水教学目标:1、地球上水的三态变化2、配制溶液3、水的组成教学重难点:1、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2、配制溶液及计算3、水的电解一、热身训练1、据天文学家目前的观察和了解,下列量球中,可以说是个“大水球”的是(C)A、火星B、水星C、地球D、月球2、大气中的水虽然只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037%,却是形成复杂天气现象的主要因素,下列事例能说明大气中有水的是(D)A、西瓜中有大量水B、沙漠中的骆驼几天不饮水,仍能正常生活C、南极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D、夏天开空调时,空调排水管中有水流出3、植物体的下述部分中含水量最多的是()CA、茎B、叶C、顶芽D、风干的种子4、举出两个证据说明人体中会有大量的水(1)人每天要排出汗多尿液(2)嘴对着玻璃片呼气,玻璃片上层出现小水珠5、下列组织或器官中含水量最高的是(B)A、肌肉B、血液C、骨D、风干的种子6、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因为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相同都为0℃,同时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7、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B)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8、小明在家过周末,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场景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擦地后,开窗通风干的快,是加快空气流通,使蒸发加快。B.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流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C.看到灯丝变黑是升华后凝华D.烧开水后,看到“白气”是汽化现象9.t℃时硝酸钠饱和溶液36克,蒸发掉5克水,仍使溶液温度保持在t℃时,得滤液27克,则t℃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0克。10.下列对“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00g”的解释正确的是(D)A.2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B.20°C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C.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11.20°C时36克食盐加入100克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40°C时把63克加入100克水中也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则食盐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比(D)A.食盐溶解度大B.硝酸钾溶解度大C.一样大D.温度不同,无法比较12.把50g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需要水多少毫升?答案:195ml13.在做水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A)A.增加水的导电性B.增加产生氧气的量C.增加产生氢气的量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4.下列性质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D)A.水在通常状况下是液体B.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0℃时结冰C.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100℃时沸腾D.水电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二、知识回顾1.地球上的水(一)水的分布和分类1.水占球上全部水量的96.5%,水占总水量的3.5%,还有少量的水等。海洋陆地大气2.按化学性质可分和咸水淡水3.按状态可分、和固态水气态水液态水4.按存在空间可分、和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5.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和生物体内的水,生物体外的水(二)海洋水1、地球表面的覆盖着广阔的海洋,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海水是咸的,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g。71%96.5%35克2、海水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盐类物质35克,含盐量平均为3.5%,但是真正的海水除了咸(含有食盐外),还带有苦涩(含有其他的有苦味的氯化镁、氯化钾等),喝大量海水会。因此,海水。咸的盐类物质危及生命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三)陆地水陆地水占地球所有水量的,其中是咸水,例如中国的,只有剩余的才是陆地上的宝贵的淡水,而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结合图1.1.3),主要存在于。3.5%1%青海湖2.5%0.3%河流,湖泊和沼泽土壤中(四)大气水1.大气中的水相对于海洋水和陆地水来说,数量,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037%,而且多以形式存在,但这部分水却会,形成复杂的。不多气体成云致雨天气现象2.除了下雨和下雪以外,大气中存在着云,雾,霜,露等水3.假如我们身处远洋航轮中出现了淡水危机时,该吃海洋生物补充淡水(五)植物体内含有水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1.把黄瓜切开,撒水许盐,过一会有很多水渗出,这说明生物体内含有水。举例夏天吃西瓜时,有很多西瓜汁,吃甘蔗时,有甘蔗汁等2.种子里含有水分3.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高4.生命力旺盛的部分比生命活动不旺盛的部分含水量高例如,根尖、嫩梢、幼苗的含水量可达60%—90%,树干为40%—50%,风干的种子为10%-40%。(六)动物体和人体内含有水1.动物体内。如水母的含水量高达,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左右。含有水分98%60%2.人类、等现象可以证明人体中会有水。排尿出汗3.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中含水量。不同如肌肉中含水72%,血液中含水80%,骨中含水50%。4.一般成年人每天平均排尿约1.5升,通过呼吸和排汗散失水分约0.5~1升,每天至少应饮水2~~~2.5升。2.水的三态变化一、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熔化:物质由变成的现象。熔化时要。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固态液态吸热2、凝固:物质由变成的现象。凝固时要。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液态固态放热0℃3、物质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要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补充)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称为熔点(同种物质凝固点与熔点相同)。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仍发生变化,随着吸热温度不断地升高,非晶体逐渐软化,最后变为液态。3)、根据有无熔点可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根据熔点的高低可鉴别是什么晶体。二、汽化(蒸发、沸腾)汽化:物质由变成的现象。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液态气态1)蒸发是指发生在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液体表面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2)沸腾是指同时发生在的汽化现象。沸腾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液体表面和内部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此时的温度叫做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不变100℃3)、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蒸发和沸腾是现象的两种方式,都要。汽化吸热异:蒸发只在液体进行,是在温度下均可发生的一种的汽化现象。表面任何缓慢而沸腾是在温度下即温度达进行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一定沸点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是一定是100℃?不一定夏天你打开冰箱门时,会看到冒出一股“白气”,水沸腾时也会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什么?前者是冰箱外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后者是汽化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三、液化液化是指物质由变为的现象,液化过程要。气态液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温度;二是压强。降低增大四、升华和凝华1、物质由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过程要吸热。固态直接变为气态2、物质由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过程要放热。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如: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是由于樟脑丸升华引起,而秋天早晨地上的霜是由近地面的水蒸气凝华生成的。物质三态间的转变关系及能量变化如下:五、水的循环看下列图表: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和。太阳辐射地心引力水循环的类型:①.小循环:a、陆上内循环:和大气。b、海上内循环:和大气。②.大循环:海陆间的水循环:–大气-。陆地海洋海洋陆地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的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滋润着土地,哺育着。水分陆地生命3.水是常用的溶剂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物质。2.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3.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4.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取用,量多用大匙,量少用小匙往试管装固体粉末:用纸槽送入5.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先把试管倾斜,用药匙把固体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4.悬浊液和乳浊液1.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悬浊液;液体小液滴悬浮在另一种液体里的混合物叫乳浊液。这两类液体统称为浊液,久置后一般会出现分层现象。2.例举你知道的悬浊液和乳浊液。泥水、血液、豆浆(悬浊液)牛奶、食用油分散在水里3.浊液和溶液最主要的区别是悬浊液中物质颗粒大。分散不均匀,久置后要分层;溶液中分散的颗粒较小,分散均匀,久置后不分层。4.常见的溶剂除了水之外,还有酒精、汽油等。油脂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易溶解;碘在水中不易溶解,在酒精中易溶解。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5.饱和溶液和非饱和溶液1.一般地,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是不同的。2.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大小主要是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也受温度的影响.3.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4.将饱和变为不饱和的方法:加溶剂,改变温度。将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方法: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6.溶解度1.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食盐,就是说20℃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3.20℃时,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是31.6克。此时,饱和溶液131.6克,溶质31.6克,溶剂100克。4.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有:①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②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③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7.溶质质量分数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是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可以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2.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1)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2)称量(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3)溶解(装瓶贴上标签)8.水的组成当水结成冰或变成水蒸气时,水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水_没有(填有或者没有)变成别的物质,这种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那么水会不会变成其它物质呢?例如:在水中通直流电,水就能变成_氢气_和_氧气_。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变成葡萄糖。像这样物质本身发生改变而生成别的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增加水的导电性_。通直流电通直流电(水)(氧气)+(氢气)H2OO2H2水是由_氢元素_和_氧元素组成的,1个水分子由一个_氧原子_和二个_氢原子_构成的。(1)氢气和氧气化合的过程中,是氧分子和氢分子各自的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被拆开了,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了水分子。(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化合物,是纯净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4.可燃性气体的爆炸:(1)纯净的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形成淡蓝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热量。(2)如果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这个范围,点燃时会发生爆炸。(3)其他可燃性气体都存在爆炸的范围。所以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确保可燃性气体的纯度不在爆炸范围内。三、经典例题例1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文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所示,则图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小文记录了下列的实验数据:时间(min)…6789101112131415…温度(℃)…95969798989895989898…(1)从记录看出,记录有明显错误的是第12min时的数据.(2)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98℃.(3)在沸腾过程中水需要吸热(填“吸”或“放”).(4)请根据记录的正确数据在图2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例2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图1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C

例3如图2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在t1℃a,c溶解度相同

。(2)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不能

(填“能”或“不能”)。(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cba(填物质序号)。例4根据图3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例5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图1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C.图3中N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例620℃时,将一定质量的NH4NO3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75g水,可使溶液饱和,另一份加入36gNH4NO3也达饱和。求(1).20℃时,NH4NO3的溶解度。(2).原溶液中NH4NO3的质量。【答案】:192g/100gH2O,x=60g例7有mg15%的硝酸钠溶液,欲使其浓度增加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B)A.蒸发掉溶剂质量的 B.蒸发掉溶剂gC.加入g硝酸钠 D.加入g硝酸钠四、课堂小练1.下列四种情况下,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A)A.太平洋区B.南极大陆C.撒哈拉沙漠D.温带草原2.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A)A.太阳辐射能B.地心引力C.大气环流D.水的三态变化3.下列现象中由于凝华造成的是(B)A、放在厕所里去异味用的芳香球逐渐变小了B、冻鱼出冷库后比进冷库前重C、永久了的灯泡的灯丝比新的细D、碘受热后冒出紫色的蒸汽4.下列属于升华现象的是(B)A、“白气”的形成B、樟脑球变小C、霜的形成D、冰的熔化5.右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C)A.X溶液B.Y溶液C.Z溶液D.X、Y溶液6.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C)A.a点B.b点C.c点D.无7.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B)8.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填“A”或“B”)溶液。(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B(填“>”、“<”或“=”,下同)。(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B。(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B。答案(1)B(2)=(3)>(4)>9.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溶质M;④加水;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法判断(2)②③⑥(3)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五、课后作业1、大所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B)A、湖泊水的蒸发B、海洋水的蒸发C、江河水的蒸发D、植物的蒸腾作用2、地球上的水存在的状态有(.D)A、液态B、固态C、气态D、以上三态都有3、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为每一年的(A)A、3月22日B、4月5日C、3月12日D、5月4日4、棒冰从冰箱中取出后,会在棒冰周围看到一些“白气”,其实这些白气是态的水,它是空气中的遇到冷的棒冰而变成的。这现象说明水可以存在于中。液水蒸气大气5、把一盆菊花置于室外淋不到雨的地方,如果几天不浇水,该菊花就会死亡,这个现象表明:菊花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6、人体排出、散尽水分的途径主要有、、等三条。排尿呼吸出汗7、家住宁波的小张是一个喜欢观察生活现象的人,他发现自己房间中的木地板一到冬天,木板之间会出现较大的缝隙,而到了夏天“梅雨”季节,木板间的缝隙却会减小许多。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梅雨天和冬天相比,木地板中的含水量增加了。(√)(2)夏天装修时铺设地板,应在木板间留有较大的空隙。(×)(3)冬天气温低,大气中水分含量少。(√)(4)干燥的木地板中没有水分。(×)8、灯丝用钨来制造,而不是用铁、铜等金属,这是因为。钨的熔点高9、对容器中的冰、水混合物均匀加热,最初看到的现象是(A)A、混合物的温度不变B、混合物的温度降低C、混合物的温度升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10、t℃时,向10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A.a-溶解度,b-溶质质量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D.a-溶解度,b-溶剂质量11、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C)A.加入硝酸钾晶体B.恒温蒸发溶剂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12、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A.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B.溶剂质量增多C.海水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增多13、室温下,称取氯化钠和碳酸钠各30g放入同一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请参照氯化钠、碳酸钠两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B)温度/℃溶解度/g010203040氯化钠3535.53636.537碳酸钠6101836.550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B.20℃时,未溶解固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C.30℃时,溶液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同D.30℃时,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14、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1000克生理盐水给某病人输液,进入病人体内的氯化钠质量约为(B)A.0.9克B.9克C.90克D.18克

空气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红磷在钟罩里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3、对稀有气体用途有初步了解。4、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5、了解氧气的应用,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知道氧气的检验方法6、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7、了解二氧化碳的应用,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知道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8、初步了解大气圈的分层,知道臭氧层的作用。9、初步了解温室效应的含义,知道什么是臭氧空洞和可能产生的危害。教学重难点:1、大气压的存在2、空气的主要成分3、氧气含量测定4、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5、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6、了解大气圈分层,温室效应,臭氧层等一、热身训练1.如果没有空气,下列运动中无法进行的是(B)A.跑步B.跳伞C.打篮球D.跳远2.在冬天,载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拨出,这主要是由于(B)A.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3.将烧热的空易拉罐,口朝下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A.易拉罐被压,体积变小B.易拉罐的体积变大C.水进人易拉罐,使易拉罐破裂D.水沸腾,易拉罐体积不变4.下列不属于稀有气体的作用的是(C)A.氦气可以填充飞艇和气球B.可作为保护气C.可作为燃料气D.可以制造霓虹灯5、近年来,许多城市都作了限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其原因主要是燃放烟花爆竹会(D)A、污染水源B、产生温室效应C、污染土壤D、污染空气、产生噪音6、关于温室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B、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C、温室外效应的加剧对人类有好处,如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农作物D、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7、臭氧层分布在大气的(B)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电离层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C)A、二氧化碳由碳、氧二种元素组成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D、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的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B、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C、燃料燃烧、人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D、二氧化碳是无毒的气体10、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B)A、市政工人在清理深而长的地下污水管道前,进行灯火实验B、“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是绿色的食品C、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CO中毒D、“白色污染”是指某些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1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C)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能用于灭火B、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密度也相同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能D、用一氧化碳做一些实验实验中,不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二、知识回顾1.空气的存在1、空气是_无色、__无味的。一切物质都有质量,空气作为一种物质也具有_质量。2、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个空气层叫做_大气层_,它对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会产生大气压作用;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放在空气中的所有物体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4、下列人类活动运用了大气压的是①②③⑤(填序号)。①将塑料吸盘吸在玻璃镜上挂衣服;②用钢笔吸墨水;③用吸管吸饮料;④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⑤马德堡半球实验。2.空气的成分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氧气占%,占%,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混合物21氮气780.03)2、在“红磷在钟罩里燃烧”的实验中,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有: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同时钟罩里的水面逐渐,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体积。这个实验说明红磷燃烧时消耗了空气中的,它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白烟上升1/5氧气1/5)3、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很少,现已发现的有、、、、、。由于它们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曾一度被称作惰性气体。可以用氦气来填充和。(氦氖氩氪氙氡不活泼飞艇气)4、我们用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制取液氮和液氧。在低温下加压,把空气转变为淡蓝色的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氮的沸点为-196℃,液氧的沸点为-183℃,所以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人们将液氮和液氧分别装入色和色的钢瓶。(液化空气氮气氧气黑蓝)3.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1、物质的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有质量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这些是氧气的物理性质3、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可以用来检验氧气4、物质与氧气反应有两种方式:燃烧和缓慢氧化。其中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被称为燃烧。5、氧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6、氧气的物理性质是颜色无色密度大于空气状态气态水溶性难溶于水气味无味其他液态和固态呈蓝色4.物质在氧气中燃烧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和、、、、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木炭,铁丝,白磷,硫磺,蜡烛)2.金属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1)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四氧化三铁)。(2)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3.非金属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1)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发红),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硫在纯氧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氧气)。(3)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产生浓厚的白烟。(4)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5.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1、人的生命每时每刻与二氧化碳息息相关,人在呼吸时,吸入的是氧气,其中二氧化碳含量为0.03%(体积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气体高(填“高”或“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时会吸收(填“吸收”或“排出”)二氧化碳。2、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填“气”、“液”或“固”)体,其密度比相同状况下的空气大(填“大”或“小”)。3、二氧化碳还能溶于水,通常1L水中最多能溶解1L二氧化碳,如果增大压强,可使其溶解得更多(填“多”或“少)。4、在加压和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的液体,甚至变成雪状固体,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5、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主要是_氧气和__二氧化碳__气体的含量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__(填“增加”或“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___。6、二氧化碳_不能_(填“能”或“不能”)燃烧,也不能(填“能”或“不能”)助燃。7、用嘴通过饮料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可看到变浑浊_,这里所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__氢氧化钙__碳酸钙__+_水_用这个实验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8、石蕊是一种酸碱指示剂__,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_蓝色,在中性溶液中为_紫色。6.保护大气圈1、环绕地球四周的是一层看不见的大气圈,根据气体性质和高度的不同,由低到高依次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能形成云、雾、雨、雪的是对流层,它能保持地表的温暖,这一层离地表最近(填“最近”或“最远”);能吸收大部分外来紫外线的是平流层,因为这一层中含有臭氧气体;能反射无线电短波的是电离层,这一层的存在才能实现无线电波的远距离通信。2、地球是个大温室,大气圈是它的屋顶和四壁。对流层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允许太阳的热辐射透过,却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因此地球表面才温暖湿润。3、太阳辐射除了可见光外,射向地球的还有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紫外线等。大气中的臭氧层可吸收99%以上的紫外线。因此,臭氧层被称作地球的“遮阳伞”。但是,科学研究发现,目前,在南极上空这顶“遮阳伞”已有破洞。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是由于大气中排入较多的氟利昂、氮氧化物等化学物质所引起的。4、一般认为,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污染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可吸入颗粒。可吸入颗粒物可以是固体小颗粒,如灰尘、烟尘等,也可以是液体小液滴,如云、雾等。5、现在全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空气质量,我国正采取多种措施防治空气污染,如: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条件,消烟除尘;将固体燃料煤转变为煤气或液体燃料,以减少其中污染物的产生;改变工业生产工艺,采用无污染工艺和无污染装置,以减少粉尘和有害物质对空气的污染。6、我国从2001年6月5日起,发布47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预报,预报内容是当日时至次日时各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AQI),包括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和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三、经典例题例1.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D)A.①③B.①②③⑥C.①⑤⑥D.①②③④例2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擦拭干净,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好处是增大受热面积.(3)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炸裂,其原因可能是集气瓶底部没放水或铺细沙.(4)描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一种黑色的固体(5)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具有支持燃烧(或助燃)的性质.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而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说明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例3据《焦点访谈》报道,2006年11月22日,北京市有多家居民发生煤气中毒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请回答问题:(1)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2)煤气中毒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缺氧.(3)据民警调查,居民发生煤气中毒多数是由于使用了“土暖气”(即在室内用煤炉取暖).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为避免煤气中毒,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给煤炉装上烟囱或保持室内通风例4、目前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已经超出了0.03%,这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人们一方面想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又想对它进行再利用.(1)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2)超临界流体(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CO2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超临界流体,可用作某些物质的溶剂,以替代一些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有机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流体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CD(填序号).A.超临界流体CO2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B.超临界流体CO2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不同C.超临界流体CO2替代有机溶剂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超临界流体CO2的物理性质与二氧化碳气体有所不同例5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10mL.(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装置漏气等(合理即可).例6、材料一:生长钟乳石和石笋的岩洞,是石灰岩溶洞,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的,它在地下深处受热分解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含二氧化碳的地下水,会溶解石灰岩中碳酸钙,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当含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渗出地面时,由于压力降低,碳酸氢钙就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它从水里逸出后积聚在地面附近,形成半米左右高的气层。材料二:在意大利一个“死狗”洞,狗一进去就会死亡,人走进去却安然无恙。有一天,科学家波曼尔来到这个洞,想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专杀狗的妖怪。他进入洞里,只见岩洞的顶上倒悬着各种形状的钟乳石,一敲就会响,地下丛生着石笋,湿湿地泥土里冒着气泡。波曼尔将火把接近地面,火焰慢慢变小,最后熄灭。波曼尔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妖怪是……(1)波曼尔认为妖怪是。他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二氧化碳(2)说明“死狗”洞“死狗不死人”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四、课堂小练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C)A、二氧化锰B、过氧化氢C、空气D、纯水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国体的是(B)A.木炭B.铁丝C.蜡烛D.硫磺3.氧气的化学性质(A)A.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B.很活泼,在常温时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C.不活泼,常温时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很不活泼,高温时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4、如果地球上没有了大气,那仍存在的是(A)A、火山喷发B、碧海蓝天C、狂风暴雨D、雷电交加5、生活中的下列事例可以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B)A.人从杯中喝开水B.人用吸管吸牛奶C.水能从杯中倒到地上D.用胶水粘信封6、在教科书中覆杯实验中,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原因是(B)A.硬纸片被水吸住了B.硬纸片被大气压给托住了C.硬纸片与杯口有粘性D.硬纸片会吸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的质量占78%C.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D.空气中除了氮气和氧气外,没有其他物质8、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这些烟是(C)A.红色的B.黄色的C.白色的D.黑色的9、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A、每天定时打扫街道;露天焚烧垃圾;减少垃圾的体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D、在公共场所吸烟并且奉劝别人吸烟10、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部正在着力推进以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A)A、大力发展煤炭发电B、大力植树造林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11、以下物质不作为空气污染物计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测的是(A)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PM2.5、PM1012、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C)A、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B、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D、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13、检验集气瓶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D)A、加澄清的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B、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C、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浅红色D、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14、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D)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C、喷空气清新剂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15、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为了控制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下列措施可行的是(D)A、减少汽车数量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C、停止含碳燃料的燃烧D、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五、课后作业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A)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D)A.清新、洁净的空气中只有一种物质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空气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生命活动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3.下列反应的产物不会污染大气的是(C)A.煤燃烧B.汽油燃烧C.氢气燃烧D.硫磺燃烧4.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和氮气是利用了它们(C)A.凝固点不同B.熔点不同C.沸点不同D.颜色不同5.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

②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④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气体肥料

⑤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A.②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⑤6.空气的成分是: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按体积分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7.实验室不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主要原因为(B)A.制取太慢B.需要低压、低温条件,实验室难以实现C.原料不易得到D.制相同体积的氧气成本太高8.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D)A加热固体药品前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9.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③火星上钢铁不容易生锈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A)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10.下列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是(B)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11.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D)A.燃煤发电 B.燃放烟花爆竹C.焚烧垃圾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种群和群落,了解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2、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类型及组成成分3、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食物链能量积累、物质的变化规律4、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的组成及范围教学重难点:1、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区分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一、热身训练1、在一个池塘中的下列生物可看成是一个种群的是(D)A、所有水生植物B、所有水生动物C、所有鱼类D、所有鲳鱼2、草原上有很多成群的野狼,所有这些野狼就是一个(C)A、群体B、团体C、种群D、群落3、一位生物学家说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研究的对象是(B)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4、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A)A、植物B、动物C、病毒D、微生物5、生活在一片森林里的所有植物属于(D)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一个种D、一片植被6、从生态学的角度讲,植树造林的意义是(D)A、美化环境B、增强环境的自动调节能力C、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率D、以上三点都是7、在一个草原上,生产着各种牧草,还生活着多种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我们可以把这里看成一个(D)A、群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D)A、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鱼和水B、一块草原上全部的动、植物和微生物C、一个森林中的全部生物D、一条河流中的全部生物以及生存环境9、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D)A、阳光和温度B、温度和盐度C、阳光和盐度D、阳光、盐度和温度10、群落内的生动有多种多样的关系,但最重要的关系是(D)A、种内互助B、种间斗争C、互利互生D、食物关系11、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D)A、大米→鼠→蛇→人→米B、土壤→米→鼠→蛇→人C、阳光→青草→鼠→蛇→人D、水稻→鼠→蛇→鹰12、在食物链“植物→鼠→蛇”中,倘若蛇突然消失,则鼠的数量会(C)A、急剧增加B、迅速减少C、先急剧增加后迅速减少D、先迅速减少后急剧增加13、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地位是(B)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不是14、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是人与(C)A、粮食的关系B、能源的关系C、生物圈的关系D、气候的关系15、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科学依据是(D)A、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是有限的B、人口过度增长会加剧环境污染C、生物圈可提供的食物和资源是有限的D、以上都是二、知识回顾1.种群和群落1、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种群2、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称群落3、许多生物种群并不是简单的凑合在一起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各个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多种生物的家族群,这就是生物群落。4、在森林里往往会出现分层现象,上面是乔木层,中间是灌木层,最下面是草本层,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联系。5、根据群落的基本特性及其生活环境,可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为陆生生物群落和水生生物群落在陆地上又由于不同环境下出现不同的生物群落,可以分为六大类型:热带雨林群落、常绿阔叶林生物群落、针叶林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和沼泽生物群落6、在群落中结构最复杂、种类最多、层次多的是热带雨林群落7、人们把覆盖在地面上的植物群落统称为植被8、天然森林的形成过程: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群落→出现乔木→乔木群落9、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位于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最多的国家是巴西。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芬兰,森林保护最好的国家是德国。10、森林的功能有净化空气、防风固沙、防洪保土、美化环境、涵养水分、调节气候等。2.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的综合称生态系统。a、一定区域是指生物生存的地方,范围可大可小,如一个水池、花丛、草原、森林、一片农田、一个城市。b、生物群落是指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包括生活在该环境中的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c、非生物因素是指无机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2、生态系统的分类自然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a、按是否天然形成分半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鱼塘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宇宙飞船海洋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种类最多b.按生态栖息环境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又称“地球之肾”陆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3、一级消费者:以生产者为食的食草动物,又称初级消费者。消费者又分二级消费者:以一级消费者为食的食肉动物,又称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以二级消费者为食的食肉动物。4、“水鸟吃鱼,鱼吃虾蟹,虾蟹吃水藻”,这种以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锁链,我们称为食物链,其中水藻是生产者,虾蟹是一级消费者,水鸟是三级消费者5、在自然界中,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相当复杂,食物链也常常相互交错,连接成网状,我们把这种网称为食物网,而这又把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流动紧密的联系起来。6、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是一种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7、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提高有机物质的利用率,和农业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因地制宜的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农林木牧副渔得到综合发展。8、生态系统中能量来源于太阳能;物质与能量随食物链流动时,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的。9、生态系统的破坏和调节a、生态系统中不可随意引进外来物种,或任意捕杀某一类生物,容易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的结构,打破生态平衡。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超出了它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生态系统也将受到破坏。3.生物圈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2、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综合圈称为生物圈。3、生物圈1号是指地球,生物圈2号是指人造生物圈,生物圈2号的实验最终是以失败而告终,说明到目前为止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只能是地球4、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层的下层(对流层)、岩石圈的上层(土壤层)和水圈的一部分。它大约包括从海平面下12km到海平面以上10km范围内的海洋、陆地和空中,其中海平面上下100m左右的范围内是生物最活跃的区域。5、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个种群: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人类的不合理的开发模式和生活方式:易造成对生物圈的损害。目前,人口剧增,导致对生物圈过度的消耗a、由于人类对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导致生态平衡破坏,造成人类生存环境恶化。b、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严重损害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存。因而,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6、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通过诸如燃烧矿物燃料,砍伐森林和生产各种合成化学药品等活动,人类在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甲烷、氟利烃等,他们吸收地球上的红外线辐射,阻止它进入空间,该过程将热量聚集在地表附近,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使用冰箱、空调等制冷剂,产生大量的氟利昂,这类物质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造成臭氧层空洞。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容易造成皮肤癌。酸雨: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含硫量高的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含酸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酸雨会使土壤酸化,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酸雨也会加速许多古建筑的腐蚀和风化。三、经典例题例1如图为渤海生态系统简化食物网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浮游植物,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2)图示食物网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有浮游动物和较小型的底栖动物.(3)若游泳动物食性鱼类的食物1∕2来自浮游动物食性鱼类,1∕4来自虾蟹类,1∕4来自底栖动物食性鱼类,则游泳动物食性鱼类的能量每增加1千焦,最多消耗浮游植物1000千焦.(4)2011年渤海湾发生严重溢油事故,原油中的有害重金属如镍、钒、铅等进入此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事故对渤海湾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例2下图示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1)该生态系统中,草和灌木属于生产者,图中没有画出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2)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共有6条,请写出最长的一条:草→蝗虫→麻雀→鹰.(3)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根据这一特点,图中总能量最少的一种生物是鹰.(4)若人们为保护草籽而大量捕杀麻雀,草反而会减少.其原因是:食物链遭到破坏.例3如图所示,A为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B为根据生态系统原理模拟制作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生态瓶(材料:有盖玻璃瓶、螺蛳、鱼、水草、洗净的细沙、经纱布虑过的池塘水).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连续长时间没有光照,生态瓶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因生态瓶中的水草(生产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中的各种生物因缺乏食物和氧气而死亡,进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崩溃.(2)两个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类必不可少的、看不见的生物在起作用,它们是分解者.(3)在A、B生态系统中虽然螺蛳、虾和鱼都属于消费者,但在分类学上却分属不同的类群,螺蛳和虾同属于无脊椎动物而鱼不是.(4)生态瓶与池塘生态系统相比较,稳定性差的是生态瓶.原因是生态瓶成分少,结构简单,自动调节的能力弱.例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CO2)的形式进行循环.(2)图中的①是指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填生理过程),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细菌、真菌等(或分解者).(3)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是从乙到二氧化碳(CO2).(4)近些年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这与图中④(填序号)过程加强有关.(5)低碳生活意味着低成本、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从低碳生活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多吃B食物.A.甲

B.乙

C.丙

D.丁.四、课堂小练1、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群落的是(D)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牧草B、一块稻田中所有的草本植物C、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鱼类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2、森林中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大型哺乳动物栖息场所主要在(B)A、乔木层B、灌木层C、草本植物层D、苔藓地衣层3、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群落的是(C)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蝗虫B、一块稻田的水稻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马尾松4、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从生物学角度看,森林如此受保护是因为其在环保境中有(D)A、吸收灰尘、降低噪音的作用B、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的作用C、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D、以上三项都是5、下列有关森林的叙述错误的是(B)A、森林对调节气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破坏植被会使气候恶化B、森林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各种植物分布在各自最适宜的空间内彼此独立生活C、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各种动物由于食物关系,也垂直分布D、森林的形成需漫长的历史,即使是形成后稳定的天然森林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6、在我国,下列群落类型由南到北排列的是(C)A.热带雨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C.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针叶林7、善于挖洞或能快速奔跑的动物一般生活的生态系统是(B)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8、在生态系统中,食虫性鸟类属于(D)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D、次级消费者9、下列各组生物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D)A、海带、梨树、酵母菌B、蘑菇、水绵、洋葱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10、生物圈中的主要成分是(A)A.绿色植物B.各种动物C.微生物D.人11、下列生态名词的排列顺序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组是(A)A.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B.物种→种群→生态系统→群落C.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D.种群→群落→物种→生态系统12、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D)A.阳光→草→兔→狐B.田鼠→蛇→猫头鹰C.植物→大象→鼠D.植物→鼠→蛇→猫头鹰13、某海岛的兔子因疾病大量死亡,下列最先受害的是(C)A.生产者B.一级消费者C.二级消费者D.分解者14、图8-3是一张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填空:(1)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2)该食物网中的最高消费者是鹰。(3)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五、课后作业1、下列不能看做一个种群的是(C)A、一个虾塘中养殖的对虾B、一块稻田里所有的水稻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D、西湖中所有的睡莲2、就一个湖泊而言,群落是指该地域中(D)A、所有鲫鱼B、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C、所有动物和植物D、所有生物3、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C)A、一座山上的全部昆虫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类C、一块稻田里的所有青蛙和蝌蚪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浮游植物4、热带雨林有许多独特的特征,下列不是热带雨林特征的是(C)A、物种非常丰富B、结构非常复杂C、乔木以松杉为主D、森林的季节变化不明显5、苔藓植物适合生活在(A)A、阴湿的井边B、小溪中C、干燥的土壤中D、阴暗潮湿的地下室6、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A、植物B、动物C、病毒D、微生物7、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D)A、生产者的消费者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D、生产者和分解者8、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有鱼类、浮游动物、绿色水生植物、真菌类等生动,试问:流经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从哪类生物开始的(A)A、绿色水生植物B、浮游动物C、鱼类D、真菌9、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棵长满苔藓的植树聚集着蚂蚁、蚯蚓等动物,还长着一些蘑菇,这里形成了一个(D)A、生物种群B、生物群落C、生物群体D、生态系统10、食物链的起点为(B)A、微生物B、绿色植物C、动物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C)A、生物间的竞争关系B、生物间的互利关系C、食与被食的关系D、生物间的共栖关系12、科学家命名的“生物圈Ⅰ号”、“生物圈Ⅱ号”分别是(B)A、模拟生物圈、地球B、地球、模拟生物圈C、两者都是模拟生物圈D、两都都指地球1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C)A、回收处理垃圾,变废为宝B、污水处理后排放C、保护鱼类,不捕捞不食用鱼类D、开发新能源,逐渐减少使用大污染传源

动植物生殖发育教学目标:1、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方式2、识别花的结构,了解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3、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和条件4、知道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5、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特点6、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教学重难点:1、花的结构,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种子萌发的过程和条件2、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一、热身训练1.为了进一步认识樱桃花的结构,小明结合课本插图(如图所示)对樱桃花实物进行认真观察,下列不可行的是(D)A.数清花瓣、花萼的数量B.准确描述樱桃花各结构的颜色C.利用放大镜辅助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D.利用高倍显微镜直接对樱桃花做整体观察2.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属于雌蕊的组成部分是(C)A.花瓣B.花药C.子房D.萼片3.早春播种以后,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C)A.种子萌发需要避光B.防止风沙C.保湿、保温有利种子萌发D.防止鸟类取食种子4.我国在泥炭层中发掘出已有千年之久的古莲子,1951年对其进行育苗试验,1953年夏首次开花。古莲子在泥炭层中未萌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D)A.缺乏充足的氧气B.缺乏适宜的温度C.缺乏充足的水分D缺乏充足的光照5.在上海世博园内,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日光将透过亚克力杆照亮“种子殿堂”的内部,并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些有生命力的种子保存在亚克力杆中不萌发,被控制的种子萌发条件是(A)A.空气、水B.温度、光C.空气、光D.温度、水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能吐丝的时期是(B)A.①B.②C.③D.④7.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其发育过程是(B)A.卵→若虫→成虫B.卵→幼虫→蛹→成虫C.卵→蛹→成虫D.卵→蛹→幼虫→成虫8.如图所示为宋代《存真图》中一幅人体解剖图的部分信息。其中所标注的各器官,都没有涉及到的是(B)A.神经系统B.生殖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