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泸州泸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泸州泸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泸州泸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泸州泸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泸州泸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泸州泸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必定加快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D.使用催化剂一定会加快反应速率2、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N、ClB.O、SC.H、MgD.Na、Al3、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kJ热量B.该反应的反应热ΔH=+(a-b)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放出akJ能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CH3CH(CH3)2的名称为异丁烷B.葡萄糖和蔗糖都是单糖C.乙醇和乙酸都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D.分馏汽油和裂化汽油与溴水都不反应5、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12C、13C、14C互为同位素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D.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6、下列物质有固定溶、沸点的是A.煤油 B.花生油 C.已酸 D.聚乙烯7、现有化学反应A(g)+B(g)=AB(g)

∆H(反应过程如曲线1所示),当反应体系中加入物质K后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过程如曲线2所示):①A(g)+K(g)=AK(g)

∆H1②AK(g)+B(g)=AB(g)

+K(g)

∆H2,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AK(g)是催化剂B.加入催化剂会降低反应的∆HC.∆H>0D.lmolA(g)和1molB(g)的总能量高于1molAB(g)的能量8、将反应Cu(s)+2Ag+(aq)=Cu2+(aq)+2Ag(s)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g作正极,Cu作负极B.盐桥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C.取出盐桥后,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D.工作一段时间后,Cu(NO3)2溶液中c(Cu2+)增大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10、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NaCl B.NH4Cl C.NH3 D.O211、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N2O4,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降温瞬间NO2的浓度增大D.降温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12、能用来鉴别乙醇、乙酸、苯的试剂是A.水 B.液溴 C.氯化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均正确的是A.Na2O2是碱性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出现丁达尔现象C.蔗糖溶液、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D.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14、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为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会增加B.Ag2O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ˉ+2OHˉ=Zn(OH)2D.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碱性保持不变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NH4Cl的电子式:C.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 D.COS的电子式:16、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D、E、F是六种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的短周期元素,它们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B原子的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三倍,C和E位于同一主族且它们可形成EC2、EC3两种常见化合物,D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E和F相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2)写出A、C、F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弱电解质的结构式___________;(3)能说明非金属性F比E强的两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4)化合物DA遇水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5)金属镁在BC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C是E的邻族元素;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且D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甲、乙、丙、丁是它们两两形成的化合物,其中甲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物质组成甲乙丙丁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A和C1:1B和A1:4D和E1:3B和E1:4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D的单质放到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甲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BC2、BC和乙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重mg,则BC2与乙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5)有200mLMgCl2和丙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L-1,c(Cl-)=1.3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mol·L-1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19、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1)试管A中的液体由以下试剂混合而成:①2mL乙醇;②3mL浓硫酸;③2mL乙酸.一般状况下,这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是:先加入_____(填序号,下同),再加入_____,最后加入③.(2)为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还应加入碎瓷片.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碎瓷片,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3)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反应结束后,分离B中的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_____.试管B中的导管末端不伸入液面下方的目的是_____.(4)试管A中CH3COOH与C2H518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5)该实验中用30gCH3COOH与46gC2H5OH反应,如果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26.4g,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是_____.20、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1)Ⅰ中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_。(2)Ⅱ中生成H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3)研究Ⅱ中的氧化剂①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所以没有发生反应。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不正确,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②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也能被还原,依据是_____________,进而他通过实验证实该溶液中含有,其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4)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__;试推测还可能有哪些因素影响_________(列举1条)。21、碳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态存在。I、下图A、B分别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右表为金刚石和石墨的某些性质:(1)金刚石转化为石墨属于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切割玻璃的玻璃刀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做材料。(3)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和性质推断,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___(填字母)A.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结构B.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不同C.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D.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II、碳酸盐是碳的重要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应用广泛的两种碳酸盐。(4)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现有一包白色固体,为检验该粉末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开展实验。请根据要求填写空白:实验操作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取少许粉末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粉末为碳酸氢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改变固体(或液体)反应物的质量,由于物质的浓度不变,其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故A错误;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正确;C.可逆反应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应和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二者的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如果使用的是负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答案:B。2、B【解析】N属于ⅤA族、Cl属于ⅦA族,故A错误;O、S都属于ⅥA族,故B正确;H属于ⅠA族、Mg属于ⅡA族,故C错误;Na属于ⅠA族、Al属于ⅢA族,故D错误。3、B【解析】

A.图中各物质的计量单位为摩尔(mol),则表明每生成2molAB吸收(a-b)kJ能量,A错误;B.图中a、b表示A2、B2、AB分子达到活化能所需要的能量,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反应的焓变=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ΔH=+(a-b)kJ·mol-1,B正确;C.该图表明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D.该图表明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吸收akJ能量,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B。4、C【解析】

A.按习惯命名法CH3CH(CH3)2的名称为异丁烷,按系统命名法CH3CH(CH3)2的名称为2—甲基丙烷,A错误;B.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B错误;C.乙醇和乙酸都是极性分子,都能与水形成氢键,都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C正确;D.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故选C。5、D【解析】

A.12C、13C、14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则这三个原子互为同位素,选项A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B正确;C.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之一,所以二者是不同的物质,由一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正确;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酸性很弱,不会形成酸雨,选项D错误;答案选D。6、C【解析】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沸点,混合物因含多种成分没有固定的沸点。【详解】A项、煤油是石油分馏的产品,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溶、沸点,故A错误;B项、花生油属于油脂,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溶、沸点,故B错误;C项、已酸属于羧酸,为纯净物,有固定溶、沸点,故C正确;D项、聚乙烯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溶、沸点,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性质,根据物质有固定的沸点判断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是解题关键。7、D【解析】分析:A.根据催化剂催化原理判断;B.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活化能;C.根据图示判断∆H的大小;D.根据图示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能量判断。详解:根据①A(g)+K(g)=AK(g)和②AK(g)+B(g)=AB(g)

+K(g)的反应,K是催化剂,AK(g)是催化剂的中间产物,所以A选项错误;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活化能,但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所以B选项错误;根据图示,反应物具有较高能量,生成物具有降低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0,C选项不正确;从题干的图示观察得反应物A和B生成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AB的总能量,D选项正确;正确选项D。8、B【解析】

根据电子流动的方向,铜棒为负极,Ag棒为正极,然后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详解】A、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根据装置图,铜棒为负极,Ag棒为正极,故A说法正确;B、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K+移向AgNO3溶液,故B说法错误;C、取出盐桥后,该装置不是闭合回路,即不属于原电池,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故C说法正确;D、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因此工作一段时间后,Cu(NO3)2溶液中c(Cu2+)增大,故D说法正确;答案选B。9、B【解析】

A.稀有气体的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多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分子内一定含有共价键,故A错误;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共价化合物,也可能为离子化合物,如HCl为共价化合物,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非极性键可存在与单质、化合物中,如氧气、过氧化氢、过氧化钠中均存在,故C错误;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可能含非极性键,如H−O−O−H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D错误;故选B.10、B【解析】

A.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中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A错误;B.氯化铵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B正确;C.氨气分子中氢原子和氮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C错误;D.氧气分子中氧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单质,D错误;答案选B。11、A【解析】升高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加深,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此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NO2浓度降低,N2O4浓度增大,故A正确。12、D【解析】

A.乙醇、乙酸都和水互溶,所以无法用水鉴别乙醇和乙酸,A错误;B.液溴易溶于乙醇(参考碘酒)和苯中,所以无法用液溴鉴别乙醇和苯,B错误;C.乙醇、乙酸和水互溶,那么它们也和氯化钠溶液互溶,所以无法用氯化钠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C错误;D.乙醇呈中性,不会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乙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苯和紫色石蕊溶液混合后,会出现分层,上层的苯呈无色,下层的石蕊溶液依旧是紫色;D正确。故合理选项为D。13、D【解析】

A.Na2O2是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A错误;B.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直径不同,不是能否出现丁达尔现象,B错误;C.蔗糖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非电解质,硫酸钡和水分别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错误;D.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D正确;答案为D;【点睛】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直径不同,可通过丁达尔现象区别溶液与胶体。14、D【解析】分析:原电池反应Zn+Ag2O+H2O=Zn(OH)2+2Ag中,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正极反应为Ag2O+H2O+2e-=2Ag+2OH-,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以此来解答。详解:A、活泼金属Zn为负极,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A正确;B、Ag2O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为Ag2O+H2O+2e-=2Ag+2OH-,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C、活泼金属Zn为负极,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C正确;D、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虽然不变,但水的量减少,KOH的浓度增大,pH增大,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电极反应、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池反应的关系,注意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15、D【解析】

A.次氯酸的结构式应当把氧写在中间,即H-O-Cl,A项错误;B.氯离子作为阴离子,应加上方括号,并标出8个电子,B项错误;C.氯原子的半径应该比碳原子的半径大,而题图所给的明显原子半径大小不符,C项错误;D.COS的电子式与CO2的电子式相似,只是将O换成同主族的S,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择D项。16、C【解析】

A.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无法判断是否漏气,若松开手后导管中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则不漏气;B.长颈漏斗中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C.向右拉动活塞后,长颈漏斗中液面高度不变或无气泡产生,说明橡皮塞处漏气;D.玻璃管中形成了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综上所述,能确定装置漏气的是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第二周期ⅣA族H—O—Cl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条件比氢气和硫反应的条件简单,硫离子还原性比氢气强,高氯酸酸性比硫酸强,硫化氢和氯气反应生成硫和氯化氢,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而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等NaH+H2O=H2↑+NaOH2Mg+CO22MgO+C【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B的原子的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三倍,因为是短周期元素,因此B为C,短周期指的是1、2、3周期,它们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即A为H,C和E位于同一主族且它们可形成EC2、EC3两种常见化合物,则C为O,E为S,F为Cl,D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D为Na,(1)C位于第二周期IVA族;(2)H、O、Cl组成的弱电解质为HClO,结构式为H-O-Cl;(3)比较非金属性,可以通过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即H2S溶液中通入氯气,有淡黄色沉淀析出,也可以是与变价金属反应,看变价金属的化合价,化合价越高,说明非金属性越强等等;(4)DA的化合物是NaH,与水反应剧烈,NaH中H为-1价,H2O中H显+1价,有中间价态0价,因此反应方程式为NaH+H2O=NaOH+H2↑;(5)金属镁在CO2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2Mg+CO22MgO+C。点睛:本题易错点是次氯酸结构式的书写,学生经常会写成H-Cl-O。18、第三周期第VIIA族2Al+2NaOH+2H2O=2NaAlO2+3H2↑1:180mL【解析】

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氢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则B碳元素,D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且D的原子序数大于B,同D为铝元素,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则E为氯元素,C是E的邻族元素,即为第Ⅵ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介于B、D之间,则C为氧元素,甲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根据表格中各物质中的原子个数比可知,甲为双氧水,乙为甲烷,丙为氯化铝,丁为四氯化碳,据此进行答题。【详解】(1)E为氯元素,原子序数为17,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VII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VIIA族;(2)把铝的单质放到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3)甲为双氧水,双氧水为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故答案为:;(4)由2CO2+2Na2O2═2Na2CO3+O2可知,固体增重为与CO2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由2Na2O2+2H2O=4NaOH+O2,可知固体增重为与H2O等物质的量的H2的质量,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CO、CH4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g,则系列反应后CO2、CO、CH4混合气体中所有元素均被吸收,故原混合物中CO2与CH4相对于CO、H2混合,则CO2与CH4的体积之比为1:1,故答案为:1:1;(5)有200mL

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L-1,c(Cl-)=1.3mol•L-1,则c(Al3+)=0.3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此时Al3+要生成AlO2-,需要NaOH

物质的量为0.3×0.2×4+0.2×0.2×2mol=0.32mol,所以NaOH溶液的体积为0.32mol4mol/L=0.08L=80

mL,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应用,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元素为解题的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本题的难点为(4),要注意根据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判断出固体质量的变化本质。19、①②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加入碎瓷片,再重新加热饱和Na2CO3溶液分液漏斗防止倒吸CH3CH218OH+CH3COOHCH3CO18OC2H5+H2O60%【解析】(1)制取乙酸乙酯,为防止浓硫酸被稀释放出大量热导致液滴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2)为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可加入碎瓷片。若加热后发现未加入碎瓷片,可补加,方法是: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加入碎瓷片,再重新加热。(3)试管B中盛放饱和Na2CO3溶液接收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同时除去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乙酸乙酯难溶于水溶液,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为了防止倒吸,试管B中的导管末端不能伸入液面以下。(4)根据酯化反应原理:“酸失羟基醇失氢”可得CH3COOH与C2H518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18OH+CH3COOHCH3CO18OC2H5+H2O。(5)30gCH3COOH(0.5mol)与46gC2H5OH(1mol)反应,理论上生成乙酸乙酯44g(0.5mol),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26.4g,故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是:26.4g÷44g×100%=60%。点睛: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及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易错点,注意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20、NO或一氧化氮Fe+2H+=Fe2++H2↑硝酸浓度相同,铜的还原性弱于铁,但Ⅰ中溶液变蓝,同时没有氢气放出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取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金属的种类、硝酸的浓度温度【解析】

(1)铜与硝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为一氧化氮;(2)Ⅱ中铁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3)①如硝酸根离子没有发生反应,则Ⅰ溶液不会变蓝,溶液变蓝说明铜被氧化;②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具有氧化性,铵根离子的检验可以加强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通过湿润红色石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