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电闪波尔卡》初中音乐教学课件_第1页
《雷鸣电闪波尔卡》初中音乐教学课件_第2页
《雷鸣电闪波尔卡》初中音乐教学课件_第3页
《雷鸣电闪波尔卡》初中音乐教学课件_第4页
《雷鸣电闪波尔卡》初中音乐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它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蹈,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19世纪风行于欧洲各国。圆舞曲的特点: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拍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波尔卡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流传。这是一种男女对舞用的舞曲,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其典型节奏为:雷鸣电闪波尔卡约翰.施特劳斯民间舞蹈“波尔卡”

Polka

波尔卡: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一种民间舞蹈。

其特点:二拍子,快速、活泼跳跃,通常以男女对舞为主。奥地利作曲家。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誉。约翰.施特劳斯《雷鸣电闪波尔卡》

约翰·施特劳斯于1868年创作了《雷鸣电闪波尔卡》。作者意在表现:在一个令人高兴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这时,外面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请同学们欣赏音乐片段,仔细听辨作品中使用了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雷鸣电闪”?雷鸣电闪这首波尔卡舞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复三部曲式引子A—aA—bB—cB—dB—cA—aA—b尾声A段B段A‘段各部分音乐描写了什么?A-a:这是一段描绘舞会盛况的音乐。它的情绪热烈、欢快,以带休止的“附点节奏”为特色。A-b:这段音乐描绘的是正当人们舞兴正浓的时候,乌云密布、暴风雨即将来临。但是,人们并不介意,舞会依然进行。B-c:音乐舒展、妩媚、轻巧。然而在进行中却穿插了定音鼓的滚奏声和大钹的碰击声。于是它给人们带来非常有趣的想象空间。定音鼓的震音——雷鸣铜钹声——闪电B-d:音乐轻巧、活泼,好像人们除了兴高采烈地舞蹈之外,几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尾声乐曲的尾声用了两次长的颤音,后面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乐曲也在欢乐的高潮中结束。A—a:描写舞会盛况。情绪热烈、欢快,A—b:正当人们舞兴正浓的时候,乌云密布、暴风雨即将来临。但是,人们并不介意,舞会依然进行。B—c:音乐舒展、妩媚、轻巧。然而在进行中却穿插了定音鼓的滚奏声和大钹的碰击声。于是,它给人们带来了非常有趣的想象空间。B—d:音乐轻巧、灵活,好像人们除了兴高采烈地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