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_第1页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_第2页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_第3页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_第4页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1页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临床应用1.诊疗造血系统疾病对各类白血病、再障、巨幼贫、恶组、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诊疗及判别诊疗含有决定性意义。2.帮助诊疗一些疾病帮助诊疗一些疾病,如缺铁贫、溶贫、脾亢、ITP、淋巴瘤骨髓浸润、MDS等。3.提升一些疾病诊疗率骨髓检验疟原虫、黑热病小体、LE细胞、细菌培养、染色体检验、干细胞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等,皆可提升对应疾病诊疗阳性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2页适应症凡末梢血有任何类型血细胞不明原因过多、过少或出现幼稚细胞;不明原因肝、脾、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发烧、骨痛或恶病质疑有血液恶性肿瘤或其它肿瘤转移至骨髓,有异常蛋白血症等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疗效观察骨髓活检、造血干/祖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等。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3页

禁忌证:因骨髓检验含有技术性强且对病人有一定痛苦等特点,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1.有显著出血倾向病人(血友病患者禁忌作骨髓穿刺)。2.晚期孕妇作骨髓穿刺术应尤其慎重。3.小儿及不合作患者不宜作胸骨穿刺。4.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有畸形。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4页骨髓标本采集

1.骨髓取材部位选择大都采取穿刺法采集,穿刺部位有胸骨、脊突、髂骨等处。骨髓增生程度依次为:胸骨、刺突、髂骨,临床常选取髂前或髂后上棘穿刺。3岁以下患儿可选择胫骨穿刺。2.骨髓穿刺器材消毒骨髓穿刺包:穿刺针、5ml和10ml注射器,,纱布2块,孔巾2条,碘酒、75%酒精、消毒棉签、消毒橡皮手套、镊子、2%普鲁卡因注射液或利多卡因注射液、推片、载玻片等。

3.骨髓穿刺技术主要包含髂后上棘穿刺术、髂前上棘穿刺术、胸骨穿刺术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5页骨髓取材情况判断一、取材满意1.抽吸骨髓液时,患者感到有短暂酸痛感。2.抽出骨髓液中有较多黄色小粒。3.镜下可见较多骨髓特有细胞。4.有核细胞显著增多,且杆状核与分叶核比值较外周血高。二、取材失败1.与血片完全一样2.骨髓小粒、油滴少或不见,特有细胞少。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6页制片与染色一、制片制备方法同血膜片,但速度要快,以防凝固。二、染色同血膜,瑞氏法三、镜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7页血细胞正常形态学特征1、红细胞系统原红(normoblast)早幼红(basophilicnormoblast)中幼红(polychromaticnormoblast)晚幼红(orthochromaticnormoblast)原红细胞: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22um,细胞边缘有时可见基底宽半球状或瘤状突起。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4/5。核染色质呈细砂状或细粒状,较原粒细胞着色深而粗密。核仁1~5个,呈暗蓝色,界限不甚清楚,常很快消失。胞质量少,不透明,深蓝色,有时核周形成淡染区,胞质内不含颗粒。早幼红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20um。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约占细胞直径2/3。核染色质开始凝集成小块状,核仁消失。胞质量稍多,不透明深蓝色,有时胞质着色较原红更深,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不含颗粒。中幼红细胞:细胞呈圆形,直径8~18um。胞核圆形,约占细胞1/2。染色质凝集成团块状或粗索状,似车轮状排列,其间有显著淡染区域。胞质量较多,因内含血红蛋白逐步增多,可呈着色不均匀不一样程度嗜多色性。

晚幼红细胞:圆形,直径7~12um。胞核圆形,居中,占细胞1/2以下。核染色质凝聚成大块状或固缩成团,呈紫褐色或紫黑色。胞质量多,呈均匀淡红色或极淡灰紫色。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8页2、粒细胞系统原粒(myeloblast)早幼粒(promyelocyte)中幼粒(myelocyte):中性、嗜酸、嗜碱晚幼粒(metamyelocyte)杆状核粒(stabgranulocyte,bandgranulocyte)分叶核(Segmenteelgranulocyte)原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1~18um。胞核较大,占细胞2/3以上,圆形或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淡紫红色细粒状,排列均匀平坦如薄纱。核仁2~5个,清楚易见,呈淡蓝色或无色。胞质量少,呈透明天蓝色,绕于核周,不含颗粒或有少许颗粒。早幼粒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原粒细胞大,直径12~22um。胞核大,圆形或椭圆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开始聚集呈粗网粒状分布不均。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色或蓝色,核周一侧可出现淡染区。胞质内含有大小、形态和数目不一、分布不均紫红色非特异性嗜天青颗粒。

中性中幼粒细胞:圆形,直径10~18um。胞核内侧缘开始变扁平,或稍呈凹陷,占细胞2/3~1/2。染色质凝聚成粗索状或小块状,核仁消失。胞质量多,淡红色,内含细小、分布均匀、淡紫红色特异性中性颗粒。

晚幼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6um。(嗜碱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稍小)。胞核显著凹陷呈肾形,但其凹陷程度普通不超出假设核直径二分之一。核染质粗糙呈粗块状,排列紧密。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含不一样特异性颗粒,可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晚幼粒细胞,特异性颗粒形态、染色及分布等特点同中幼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直径10~15um。胞核狭长,弯曲呈带状,两端钝圆。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染深紫红色。胞质中含特异性颗粒,也可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三种,颗粒特点同中幼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直径10~15um。胞核分叶状,常分为2~5叶,以分3叶者多见,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开,核染色质浓集或呈小块状,染深紫红色。胞质丰富,呈淡红色,充满细小紫红色中性颗粒。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9页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10页中幼粒>1/2晚幼粒½-1/4杆状核<1/4最窄处>1/3最宽处分叶核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11页嗜酸粒细胞(中幼、晚幼、杆状核、分叶核)嗜碱粒细胞(早幼、中幼、晚幼、杆状核、分叶核)嗜酸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5~20um。胞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同。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有折光感桔红色特异性嗜酸性颗粒。

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6um。胞核显著凹陷呈肾形,但其凹陷程度普通不超出假设核直径二分之一。核染质粗糙呈粗块状,排列紧密。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含嗜酸性颗粒。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直径10~15um。胞核狭长,弯曲呈带状,两端钝圆。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染深紫红色。胞质中含特异性嗜酸性颗粒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1~16um。胞核多分为近似对称两叶。胞质中充满密集粗大、大小均匀桔红色嗜酸性颗粒。嗜碱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um。胞核与上述细胞相同,但轮廓不清,染色质结构含糊。胞质内含数量不多、大小不一但较粗大、分布散乱紫黑色特异性嗜碱性颗粒,颗粒也可覆盖在细胞核上。

嗜碱性晚幼粒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6um稍小。胞核显著凹陷呈肾形,但其凹陷程度普通不超出假设核直径二分之一。核染质粗糙呈粗块状,排列紧密。胞质量多,呈淡红色。内含不一样特异性颗粒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细胞呈圆形,直径10~15um。胞核狭长,弯曲呈带状,两端钝圆。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染深紫红色。胞质中含特异性嗜碱性颗粒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2um。胞核分叶不显著,或呈堆积状。胞质中有稀疏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呈紫黑色嗜碱性颗粒,颗粒常覆盖在核上,致使核轮廓和结构含糊不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12页3、淋巴细胞系统原淋(Lymphoblast)幼淋(prolymphocyte)淋巴(lymphocyte)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原淋巴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8um。胞核大,圆或椭圆形,稍偏位。核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但较原粒细胞稍粗,着色较深,染色质在核膜内层及核仁周围有浓集现象,使核膜浓厚而清楚。核仁多为1~2个,小而清楚,呈淡蓝色或无色。胞质量少,呈透明天蓝色,不含颗粒。幼淋巴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6um。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可有浅切迹。核染色质较致密粗糙,核仁含糊或消失。胞质量较少,淡蓝色,普通无颗粒,或可有数颗深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大淋巴细胞:呈圆形,直径13~18um。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偏于一侧或着边。染色质常致密呈块状,排列均匀,深染呈深紫红色。胞质丰富,呈透明天蓝色,可有少许大而稀疏嗜天青颗粒。

小淋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10um。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或有切迹,核着边,染色质粗糙致密呈大块状,染深紫红色。胞质量极少,仅在核一侧见到少许淡蓝色胞质,有时几乎不见而似裸核,普通无颗粒。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13页4、浆细胞系统原浆(plasmablast)幼浆(proplasmacyte)浆细胞(plasmacyte)原浆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20um。胞核圆形,占细胞2/3以上,常偏位。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网状,紫红色。核仁2~5个。胞质量多,呈灰蓝色,不透明,核一侧可有半圆形淡染区,不含颗粒。

幼浆细胞:细胞多呈椭圆形,直径12~16um。胞核圆形,占细胞1/2,偏位。核染色质开始聚集,染深紫红色,可呈车轮状排列,核仁基础消失。胞质量多,呈不透明灰蓝色,近核处有淡染区,有时可见空泡或少数嗜天青颗粒。浆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8~20um。胞核圆形,偏位。核染色质凝聚块,深染,排列呈车轮状。胞质丰富,呈不透明深蓝色或蓝紫色,核一侧常有显著淡染区。常可见小空泡,偶见少数嗜天青颗粒。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14页5、单核细胞系统A.原单(monoblast)B.幼单(promonocyte)C.单核(monocyte)D.吞噬(maerophage)ABC原单核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25um。胞核较大,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纤细疏松呈网状,染淡紫红色。核仁1~3个,大而清楚。胞质丰富,呈浅灰蓝色,半透明如毛玻璃样,边缘常不整齐,有时可有伪足突出,不含颗粒。

幼单核细胞: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5~25um。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形,可有凹陷、切迹、扭曲或折叠。染色质较原单核细胞稍粗,但仍呈疏松丝网状,染淡紫红色。核仁含糊或消失。胞质量多,呈灰蓝色,边缘可有伪足突出,浆内可见许多细小、分布均匀淡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2~20um,边缘常见伪足突出。胞核形状不规则,常呈肾形、马蹄形、笔架形、“S”形等,并有显著扭波折叠。染色质疏松细致,呈淡紫红色丝网状。胞质丰富,呈淡灰蓝色或淡粉红色,可见多数细小、分布均匀、细尘样淡紫红色颗粒。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15页6、巨核细胞系统原巨(megakaryoblast)幼巨(promegakaryocyte)颗粒巨(granularmegakaryocyte)产板巨(thrombacytogenousmegakaryocyte)裸核(nakednucleous)原巨核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大,直径15~30um。胞核大,占细胞极大个别,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呈深紫红色,粗粒状,排列紧密。可见淡蓝色核仁2~3个,核仁大小不一,不清楚。胞质量较少,呈不透明深蓝色,边缘常有不规则突起。

幼巨核细胞: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胞体显著增大,直径30~50um。胞核开始有分叶,核形不规则并有重合。染色质凝聚呈粗颗粒状或小块状,排列紧密。核仁含糊或消失。胞质量增多,呈蓝色或灰蓝色,近核处可出现淡蓝色或淡红色淡染区,可有少许嗜天青颗粒。

颗粒型巨核细胞:胞体显著增大,直径50~70um,甚至达100um,外形不规则。胞核显著增大,高度分叶,形态不规则,分叶常层叠呈堆集状。染色质粗糙,排列致密呈团块状,染深紫红色。胞质极丰富,呈淡紫红色,其内充满大量细小紫红色颗粒,有时可见边缘处颗粒聚集成簇,但周围无血小板形成。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成熟型巨核细胞):胞质内颗粒显著聚集成簇,有血小板形成,胞质周缘个别已裂解为血小板,使细胞边缘不完整,其内侧和外侧常有成簇血小板出现。其余特征均与颗粒型巨核细胞相同。巨核细胞裸核: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胞质裂解成血小板完全脱落后,仅剩细胞核时,称为裸核。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16页其它细胞A.网状细胞(reticulumcell)B.内皮细胞(endotheliedcell)C.纤维细胞(fibrocyte)D.组织嗜碱细胞(tissulbasophiliccell)E.成骨细胞(osteoblast)F.破骨细胞(osteoclast)G.退化细胞EDA吞噬细胞:单核细胞逸出血管进入组织后转变成吞噬细胞(原称组织细胞、巨噬细胞)。胞体大小变异甚大,直径15~50um,有时可至80um。细胞外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呈圆形、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偏位。核染色质较粗、深染,或疏松、淡染,呈网状结构。可见核仁或无核仁。胞质丰富,呈不透明灰蓝色或蓝色,不含颗粒或有少许嗜天青嗜天青颗粒,常见有小空泡。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17页骨髓细胞学检验方法

1.低倍镜观察

①判断取材、涂片及染色是否满意;②预计全片巨核细胞数;③观察有没有体积较大或成团特殊细胞这类细胞多分布在骨髓涂片边缘和尾部,如:转移癌细胞、戈谢细胞、尼曼-匹克细胞、Reed-Sternberg细胞、海蓝组织细胞等。在观察中须以油镜确证;④判断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选择细胞分布均匀处,依据骨髓片中有核细胞密度或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百分比来预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18页骨髓增生程度分级

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占全部细胞百分率有核细胞/1000个成熟红细胞常见原因范围平均范围平均极度活跃1:0.5~2.01:1>50238.96~521.07351.96白血病显著活跃1:5~121:10>1043.78~230.77114.51增生贫血增生活跃1.16~321:201~11021.53~63.6735.34正常骨髓增生减低1:35~701:500.5~17.41~19.6110.53慢性再障极度减低1:3001:200<0.51.96~7.414.85急性再障下一页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19页骨髓增生程度分级(高倍镜)极度减低1~5/HP增生减低5~20/HP增生活跃20~50/HP显著活跃50~100/HP极度活跃>100/HP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20页2.油镜观察①骨髓细胞分类因粒细胞、单核细胞及体积较大细胞大多分布在骨髓片尾部或上下边缘,淋巴细胞多在体部。计数时,应从体尾交界处开始,迂回向尾端移动涂片。如有核细胞尤其多,可选择涂片染色最好部位分类计数200个或500个有核细胞(不包含分裂象、巨核和破碎细胞),按各细胞种类、发育阶段分别计数;②各细胞系形态学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21页(2)观察内容1.粒细胞系统:增生程度、占有核细胞百分比、各阶段细胞百分比,各期粒细胞大小、形态,核染色质结构、核仁(包含大小、数量、颜色、清楚度)、核形,胞质量、浆色、颗粒等,有没有分叶过多或过少、双核、核浆发育不平衡、中毒颗粒、杜勒氏小体、空泡和棒状小体等。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22页2.红细胞系统:增生程度、占有核细胞百分比、各阶段细胞百分比,幼红细胞大小、形态,核染色质结构、核仁、核形,胞质量、浆色,有没有核畸形核、多核、核碎裂、核固缩、核浆发育不平衡、幼红细胞岛、豪周小体和嗜碱性点彩等。同时观察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颜色、中央淡染区,有没有豪周氏小体、卡玻氏环、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多色性红细胞、大红细胞等其它异常红细胞。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23页3.单核细胞系统:占有核细胞百分比、各阶段细胞百分比,细胞大小、形态,核染色质结构、核仁、核形,胞质量、浆色、颗粒,有没有原始、幼稚细胞和有没有异常结构等。4)淋巴细胞系统:同上5)浆细胞系统:同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24页6)巨核细胞系统:全片巨核细胞数量、分类一定数量巨核细胞中各阶段细胞百分比,巨核细胞大小、形态、核形、核染色质、核仁、胞质量、颗粒等,有没有空泡、微小巨核细胞、小巨核细胞、单核巨核细胞、多核巨核细胞和分叶过分巨核细胞等。同时观察血小板数量、大小、形态、聚集性、浆中颗粒等,有没有畸形血小板、巨大血小板等。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25页7)其它细胞:如退化细胞、肥大细胞、组织细胞、吞噬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内皮细胞、分裂象细胞等量改变。8)骨髓小粒结构:其中有核细胞量、有核细胞成份、油滴等。9)有没有寄生虫、其它显著异常细胞,如疟原虫、恶性组织细胞、恶性淋巴瘤细胞、戈谢细胞、尼曼-匹克细胞、转移性肿瘤细胞等细胞计数、分类完成后,还要再一次全片进行观察,注意其它部位有没有异常细胞、分裂象细胞、非造血细胞等情况,全片细胞分类情况与分类区域是否一致,必要时要重新计数。假如涂片中异常细胞少话,应观察全部送检骨髓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26页3.结果计算(1)计算各系细胞总百分比及各期细胞百分比:(2)计算粒红比值(granulocyte/erythrocyte,G/E):所谓粒红比值是指各阶段粒细胞(包含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总和与各阶段有核红细胞百分率总和之比。(3)计算各期巨核细胞百分比或各期巨核细胞个数。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27页4.结果汇报及分析

(1)填写病人相关信息。(2)填写骨髓涂片取材、制备与染色情况。(3)填写骨髓汇报单中各期细胞结果、骨髓增生程度和粒红比值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28页(4)骨髓象特征描写简练、突出重点地描述出骨髓象特征,①分别描述各系细胞情况,普通粒、红两个主要系应说明其增生情况(总数多少)、成熟情况和细胞形态有没有异常(必要时作简明描述,对成熟红细胞形态一定要描述)。淋巴单核系只需简述,但如有显著异常改变,则应如粒、红系一样描述;②巨核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应从全片来评定;③是否见到特殊病理细胞和寄生虫。(5)填写血象特征。(6)细胞化学染色特征。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29页(5)填写诊疗意见①必定性诊疗:有特征性细胞学改变疾病,其临床表现与细胞学特征都经典时,或是细胞改变既特异又非常经典,而无对应临床表现者,可作出必定性细胞学诊疗;②符合性诊疗:有特征性细胞学改变但特异性不强疾病,其临床与骨髓象符合,或骨髓象有其个别改变,又能够解释其临床表现时,可提出支持某病诊疗意见。③排除性诊疗:常见于临床已初步诊疗为某种血液病,但骨髓象不支持;。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30页④疑是性诊疗:骨髓发觉少许病理细胞,但临床表现尚不经典,或骨髓象较为经典,但临床完全不符时,应考虑是否系疾病早期,可作动态观察,或提醒作其它辅助性诊疗试验;⑤描述骨髓象特征:骨髓象确有一些改变,但对临床诊疗提不出支持或否定性意见,也不能与临床表现相符时,可简述其特点,提出深入检验提议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31页骨髓象检验注意事项(1)因为细胞形态改变各种多样,故观察细胞时不能抓住某一、二个特点就轻易地做出必定或否定判断。而应全方面观察细胞胞体大小、形态;胞核大小、形态、位置、核染色质、核仁(包含数量、大小、清楚度);胞质量、浆色、颗粒、空泡等;同时要注意于周围细胞进行比较。(2)同一病人骨髓涂片,如涂片制备、染色、观察部位等不一样,其显微镜下细胞形态相差较大。如染色偏深,其细胞核染色质结构及颗粒偏粗,浆色偏深;如染液偏酸或偏碱,其涂片上细胞偏红或偏蓝;如涂片制备偏厚,其细胞变小、浆量变少、细胞结构不清楚。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32页(3)血细胞发育是一个连续不停过程,为了便于识别,通常将各系细胞人为地划分若干阶段,但实际观察中常会碰到一些细胞,既含有上一阶段一些特征,又有下一阶段一些特征,因为血细胞是向成熟方向发育,故普通将这种细胞归入下一阶段。(4)对于个别细胞界于两个系统之间细胞难以判断时,可采取大数归类法(即将这类难以识别细胞归入细胞多细胞系列中)。比如在红系较多骨髓片中,将介于浆细胞与幼红细胞之间细胞归入红系细胞;介于原粒细胞与原淋巴细胞之间细胞,普通情况原粒细胞较原淋巴细胞易见,故应归入原粒;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应归入原淋细胞;如急性白血病时,原始细胞经常有形态异常,这给判定带来了很大困难,此时不能完全依据细胞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否者将会出现单一细胞系列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分类出各种原始细胞(如原粒、原淋、原单等)现象。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33页(5)急性白血病时,各系统原始细胞虽各有特征,但有时极为相同,极难判别,这时应注意观察伴随出现幼稚细胞、成熟细胞,并与其比较,推测原始细胞归属。并要结合细胞化学染色、血象细胞形态等。(6)有时可见到难以识别细胞,可参考涂片上其它细胞后做出判断,如仍不能确定可归入“分类不明”细胞,但不宜过多,若有一定数量,则应经过细胞化学染色、集体读片或会诊等方法搞清类别。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34页(7)骨髓涂片中血小板少也能够是人为造成。假如患者血小板数量正常骨髓涂片出现凝固现象,则显微镜下呈条索状,其间夹有一些有核细胞和大量聚集血小板,而使其它部位血小板显著降低或不见。所以涂片中血小板少患者,要排除标本凝固可能性。(8)做骨髓细胞学检验时应同时,做血象细胞学检验,这有利于疾病诊疗及化疗后疗效判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35页血片检验主要性在不一样疾病情况下,血象或骨髓象存在着不一样或相同之处。1.骨髓象相同而血象有区分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急性失血骨髓象非常相近,但血象确有显著区分;一些恶性肿瘤所致类白血病反应,其骨髓象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同,但血象中白细胞增多不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显著;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时,骨髓象显示弥散性瘤细胞增多,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同,但前者血象中中性粒细胞增多伴左移,后者白细胞增多伴原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增多。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36页2.骨髓象有区分而血象相同如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简称传淋)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血象中皆有小淋巴细胞增多,但传淋骨髓象中淋巴细胞稍增多,而慢淋骨髓中淋巴细胞却显著增多。3.骨髓象改变不显著而血象有显著异常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骨髓中异型淋巴细胞远不及血象中显著。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37页4.骨髓象有显著异常而血象改变不显著如多发性骨髓瘤、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三者骨髓象分别可见到特异性骨髓瘤细胞、戈谢细胞、尼曼-匹克细胞,但血象中甚少见到。5.骨髓象细胞难识别而血象细胞易识别血象中血细胞起源于骨髓,所以白血病时血象中白血病细胞分化程度较骨髓中为好、易识别,故结合血象可辅助白血病细胞类型诊疗。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38页低倍镜观察(取材涂片有核细胞增生巨核细胞病理细胞)油镜观察骨髓有核细胞分类计数200-500个细胞系形态学观察粒系红系单核系淋巴系浆系其它细胞计算结果(各细胞系百分比粒红比值)观察血片组织化学染色填写骨髓图文结果汇报单(骨髓细胞特征血片细胞特征组化特征)骨髓片存档保留骨髓象分析步骤示意图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39页正常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情况: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百分比为2~4﹕1

粒细胞系:在骨髓全部有核细胞中占最大百分比,约1/2左右(50%~60%),其中原粒细胞小于2%,早幼粒细胞小于5%,原+早小于10%。以后各阶段依次增多,但分叶核又少于杆状核。嗜酸性粒细胞普通小于5%,嗜碱性粒细胞小于1%,各阶段细胞形态无异常。

红细胞系:幼红细胞在全部有核细胞中约占1/5左右(20%),其中原红细胞普通小于1%,早幼红细胞小于5%,中、晚幼红细胞各约为10%。幼稚和成熟红细胞无形态异常。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40页

巨核细胞系:通常在一张骨髓片(1.5cm×3cm)骨髓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35个,主要是颗粒性和产血小板性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或成簇,无异常和巨大血小板。淋巴细胞系:约占1/5左右(20%),小儿骨髓偏高,可达40%,主要是成熟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其它细胞:单核细胞普通不超出5%,浆细胞普通不超出2%,通常都是成熟阶段。其它细胞如组织细胞、巨噬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可少许存在。无其它异常细胞及寄生虫。总之,正常骨髓象应具备4项条件:①有核细胞增生活跃;②各系各阶段细胞所占有核细胞百分比大致在参考范围内;③各系各阶段细胞形态上无显著异常;④无特殊病理细胞及血液寄生虫。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41页3、各系列细胞百分比改变临床意义⑴、粒细胞系与红细胞系百分比(粒/红百分比)1)、粒红百分比正常:见于:①正常骨髓象;②粒、红两系平等增多或降低,前者如红白血病,后者如AA;③粒、红两系细胞基础不改变造血系统疾病,如MM、骨髓转移癌、ITP等。2)、粒红百分比增高:指粒/红百分比大于5:1。可由粒细胞系增多,或由红细胞系降低所致。常见于:①急性或慢性粒白血病;②急性化脓性感染、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③纯红再障。3)、粒红百分比减低:指粒/红百分比小于2:1。可由粒细胞系降低,或由红细胞系增多所致。常见于:①粒细胞降低,如粒缺;②红细胞系增多,如各种增生性贫血、真红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42页⑵、粒细胞系统:1)、粒系细胞增多:见于:①各型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原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CML以中性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②大个别急性炎症和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胞性类白反应等,以中性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2)、粒细胞降低:见于AA、粒细胞缺乏症或粒细胞降低症。⑶、红细胞系统:1)红系增多:见于:①各类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以中幼红及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②巨幼细胞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第43页贫血,以巨幼红细胞增多为主;③急性红白血病,以原红及早幼红细胞增多为主,并常伴幼红细胞巨幼样变。2)、红系降低:见于AA(包含PRCA),但个别CAA,骨髓呈灶性增生者,有时可见红系细胞百分比增多。⑷、淋巴细胞系统: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