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_第1页
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_第2页
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_第3页
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_第4页
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一、溶出度基本概念二、溶出度测定法在药典中沿革三、中国药典年版溶出度内容概况四、本版药典溶出度方法制订沿用标准五、存在问题和思索六、展望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1页一、溶出度基本概念溶出度系指活性药品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要求条件下溶出速率和程度。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2页二、溶出度测定法在中国药典中沿革1、方法沿革1985年版篮法、桨法1995年版篮法、桨法、小杯法2、品种沿革1985年版7个1990年版44个1995年版128个年版205个年版275个年版418个3、仪器沿革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3页溶出仪展示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4页溶出仪展示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5页三、中国药典年版溶出度概况

内容汇总1、附录溶出度测定法

释放度测定法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指导标准2、正文

溶出度418个释放度(缓释制剂)20个(片14个、胶囊6个)释放度(肠溶制剂)16个释放度(贴片)1个共465个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6页三、中国药典年版溶出度概况

新增内容附录溶出度测定法新增内容1、明确三种测定方法名称

第一法(篮法)、第二法(桨法)、第三法(小杯法)2、文字上细化对仪器要求

转篮……均为不锈钢或其它惰性材料3、增加准确量取溶出介质量化要求

实际量取体积与要求体积偏差不得超出±1%4、增加准确量取时间量化要求

实际取样时间与要求时间差异不得过±2%5、增加小杯法采取沉降装置描述

当在正文要求需要使用沉降装置时可将片剂或胶囊剂先装入要求沉降装置内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7页三、中国药典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订内容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修订内容1、定义上明确为是对“活性”药品溶出度要求;2、修订对仪器部分参数规格要求;篮网丝径::0.25mm;:0.28mm±0.3mm网孔::0.40mm;:0.40mm±0.04mm溶出杯高::168mm±8mm;:185mm±25mm3、溶出介质量不在附录中明确;:除另有要求外,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溶出介质900ml,置各溶出杯内: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溶出介质,置各溶出杯内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8页三、中国药典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订内容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修订内容4、修订测定法中加样与开启仪器次序;

:开启仪器至要求转速至平稳→已放置样品转篮降入溶出杯中(或样品投入溶出杯中)→自供试品接触溶出介质起马上计时:已放置样品转篮降入溶出杯中(或样品投入溶出杯中)→按各品种项下要求转速开启仪器,计时;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9页三、中国药典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订内容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修订内容5、不再要求取样完成时间;

删去:应按照品种各论中要求取样时间取样,自6杯中完成取样时间应在1分钟内6、“溶出度仪校正”改称为“溶出度仪适用性及性能确认试验”,同时,“校正片”改称为“标准片”;7、溶出介质脱气方法只作为“可采取”方法;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10页三、中国药典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订内容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修订内容8、不再要求除另有要求外取样时间及程度;

删去:除另有要求外,取样时间为45分钟,程度(Q)为表示70%9、不再在注意事项中强调每个溶出杯中仅允许投入1个单元供试品;(测定法中已作明确)10、取样点由在溶出杯内壁10mm处修订为大于10mm处;11、对滤膜不做详细要求;

删去:滤孔应小于0.8μm,并使用惰性材料制成滤器,以免吸附活性成份或干扰分析测定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11页三、中国药典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订内容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修订内容12、修订对使用沉降篮要求;

:除另有要求外,如片剂或胶囊剂浮于液面,应先装入沉降篮内(桨法);如胶囊上浮,可用一小段耐腐蚀细金属丝轻饶于胶囊外壳(小杯法):当正文要求需要使用沉降篮或其它沉降装置时,可将片剂或胶囊剂先装入要求沉降装置内(桨法);当在正文要求需要使用沉降装置时,可将片剂或

只有在品种各论中要求要求使用沉降篮时,方可使用。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12页三、中国药典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订内容修订溶出度(释放度)测定品种年版对年版65个品种修订了溶出度测定项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13页三、中国药典年版溶出度概况

修订内容本版药典对大部分难溶性口服固体制剂进行了筛选,除增加了大量品种检验项外,同时也修改了一部分原有不合理溶出度方法。如: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小杯法:0.004mol/L盐酸溶液150ml,转速100转/分;液相检测:篮法:0.004mol/L盐酸溶液500ml,转速75转/分;液相检测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14页四、本版药典溶出方法制订沿用标准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修订稿)品种筛选标准方法选择标准转速选择标准介质选择标准本身对照法应用标准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15页品种筛选标准

活性药品在水中微溶至不溶口服制剂应进行溶出度检验因处方与生产工艺不一样轻易造成临床疗效差异制剂、活性药品治疗量与中毒量相靠近或不宜释放过快口服制剂(包含易溶性药品),应设置多个检验时间点及对应溶出量。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16页方法选择标准

溶出方法选择:主要有第一法(篮法)、第二法(桨法)和第三法(小杯法)。对于不一样药品不一样处方口服制剂,在制订溶出度检验方法时,应依据详细情况进行选择,目标是建立一个科学溶出度评价方法,既确保溶出结果准确、可靠,又对质量不一样制剂含有良好区分能力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17页方法选择标准

溶出度测定方法选择普通可参考以下标准:a:对于非崩解型药品,宜采取转篮法;b:对于崩解型药品,在进行转篮法整个试验过程中,确保转篮网孔通透性尤为主要,对于处方中主药或辅料(如胶性物质)影响转篮通透性固体制剂,普通应采取桨法。c: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成份,普通应采取桨法。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18页方法选择标准

d:对于漂浮于液面制剂,普通应采取转篮法。如辅料堵塞网孔,则应选择桨法,将供试品放入沉降篮中,并在正文中加以要求。采取小杯法时不能采取沉降篮;e:小杯法主要用于在转篮法和桨法条件下,溶出液浓度过稀,即使采取较灵敏方法仍难以进行定量测定品种。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19页转速选择标准

转速选择:在质量研究基础上,尽可能选择低转速,转篮法推荐100转/分,最低不得低于50转/分;桨法推荐50转/分,最高不超出75转/分;小杯法推荐35转/分,最高不超出50转/分。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20页介质选择标准

溶出介质体积普通应符合漏槽条件。漏槽条件是指药品在溶出(释放)介质中浓度远小于其饱和浓度,普通溶出(释放)介质体积为药品饱和溶液所需介质体积3~10倍。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21页介质选择标准

溶出介质应依据制剂特征选取水、0.01~0.1mol/L盐酸溶液或适宜缓冲液(pH值普通不超出7.6),应临用新制并经脱气处理。对于极难溶出品种,可加适量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0.5%以下),如确需使用有机溶剂,可加适量,如异丙醇、乙醇等(通常浓度在5%以下),但应有依据,并尽可能选择低浓度。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22页本身对照法应用标准

溶出量测定采取本身对照法仅限于没有化学对照品多组分药品,在制订方法时,应对对照溶液制备方法进行验证,以确保其有效成份尽可能完全溶解,在质量标准中应详细列出使有效成份完全溶解处理方法,程度普通程度为75%以上。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订概况专家讲座第23页其它要求应注意胶囊壳对测定产生干扰,应取同批不少于6粒空胶囊(或尽可能完全除尽内容物空胶囊),置同一溶出杯内,用溶出度测定试验条件下溶出介质溶解空胶囊壳,并按溶出度测定试验一样分析方法测定每个空胶囊壳空白值,做必要校正。如校正值大于标示量25%,试验无效;如校正值小于标示量2%,可忽略不计。拟用加酶法测定溶出度时,首先应有符合溶出度测定要求试剂酶,对试剂酶应有活力和纯度要求,其空白校正值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囊壳胶联现象:罗红霉素中国药典溶出度增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