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材料分析题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材料分析题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材料分析题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材料分析题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材料分析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材料分析题

语言创作类:编拟广告、宣传语

对联知识及创作赏析活动参与类:活动策划

活动建议

材料整理类:语段压缩

材料整合与探究图表转述类:表格分析

图画理解综合性学习试题类型:第2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定义

所谓材料探究,就是要求考生通过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然后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结果。而发现、探究就是要让考生通过比较、分析,找到几则材料之间存在的关系。

探究题实际上就是材料比较题。一般由一则或2-3则相互之间有关系的材料或漫画组成。第3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边走边看请阅读下面一道材料探究题思考:你得到了怎样的探究结果?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第4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材料三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第5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解题三步走:提炼分论点母虎强迫幼虎自己觅食

凡成功人士必先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大学生对父亲为自己背行李熟视无睹寻找共同点:环境(关爱)与成才(生存)的关系。组织语言表述结论

艰苦的环境与磨难,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成才或“残忍”的爱比溺爱更有价值

过份关爱,使子女冷漠、懒惰逆境造就人才艰难环境中学会独立、学会生存第6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请阅读以下两则材料你得出怎样的探究结论?渐入佳境第7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了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口试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2)一位青年在自行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坏的自行车,这位青年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拭得漂亮如新,其他的学徒笑他多此一举。车主将自行车领回去的第二天,这位青年被挖到他的公司上班。

良好的习惯,多一点追求,会有更多的收益。(关心并做好份外事,益人又益己)

第8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难道竟这样简单?再走走看!请阅读关于成吉思汗的三则材料,说说你从中有何发现?第9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黑格尔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他们出现在文明化了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一堆废墟。普希金描述成吉思汗的入侵: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没有给予我们什么。二、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男)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女)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女)谈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

1、历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蛮、凶残,肆意掠夺,破坏人类文明。

2、电视连续剧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视作“壮士”、英雄。

第10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由此,我们知道:

既要善于发现几则不同话题材料之间的相同点(共性)

也要善于发现几则相同话题材料之间的不同点(个性)第11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知识的彼岸是能力飞跃之间有挑战请看下面的材料有何不同?第12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的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的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狼群,它们为了生存,天天生活在一种“竞争气氛”中,反而越来越强健,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是因为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竞争造就顽强第13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豁然开朗一、善于比较和分析,发现材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注意材料之间的矛盾点,探求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而发现规律。第14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解题要领

一、平等关系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共同点)或个性(不同点)。

二、逻辑联系探究因果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材料间的关系第15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回眸一看你记住这些解题策略了吗?第16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答题前思考:答题时

平等关系:先共性(相同点),再个性(不同点)。因果关系:先写主要原因,再写其他原因、结果写答案:这几则材料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语言简洁、精练、流畅前面加上序号(条理清晰)。第17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澈秀丽。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材料三:⑴关注黄河,保护黄河,还黄河的本来面目。⑵治理黄河,让母亲河为人民造福。⑶污染生存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实战篇亲临其境2、请阅读南京中考新题,测一测自己的应变能力亲临其境,体验快乐;义无反顾,节节攀升。1.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第18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澈秀丽。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材料三: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都是污染惹的祸⑴关注黄河,保护黄河,还黄河的本来面目。⑵治理黄河,让母亲河为人民造福。⑶污染生存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第19页,共2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汶川地震后班级开展“人间有爱”的专题活动小勇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为其补充一两句议论性文字。

汶川一震,举国悲痛。各界人士都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飞人刘翔两次共捐出了350万元,还想着为灾区人民再做些实事。主持人倪萍捐出了100万元,还在带动更多的人去募捐。火炬手金晶捐献了6000元,她只是刚刚找到了一份正式的工作。有个路人给了一位卖艺人100元钱,那位艺人道谢之后,转身就将钱投入了不远的赈灾捐款箱。100元不算多,但也许已是那街头艺人平时好几天的收入……有捐款,就有数额;有数额,就有高低。此高彼低,你厚我薄,难免会有些议论。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答案示例一:1.其他东西可以明码标价,爱却无法以价格衡量;2.捐款的数额不可能一样,但每一笔捐款背后的那份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之心,却是一样的。示例二:大灾无情,人间有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