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人教高中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习题汇编_第1页
2023版人教高中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习题汇编_第2页
2023版人教高中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习题汇编_第3页
2023版人教高中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习题汇编_第4页
2023版人教高中同步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习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节反应热

第1课时反应热焰变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1.(2021安徽皖南名校期中联考)下列民俗、诗句、谚语等包含吸热

反应的是()

A.民间焰火之最——确山打铁花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

反应。将镁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请根据要求完成下

,试管中看到的现

象是。

(2)U形管中液面A(填“上升”或“下降”),原因

是,说明此反应是(填“放热”

或“吸热”)反应。

(3)由实验推知,MgCb和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Mg和HCl的总能量。

题组二熔变与反应热的概念

3.(2020吉林友好学校联合体高二上期中)“焰”是指()

A.物质所具有的内能

B.反应热的变化

C.化学键所具有的能量

D.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

4.(2020福建漳平一中高二上月考)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

△历。的是()

A.铝片与稀HzSOi的反应

B.Ba(OH)2∙8H20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木炭与CO?的反应

D.甲烷在中的燃烧反应

5.(2020陕西宝鸡金台高二上期中)对于放热反应2H2(g)+02(g)一

2昂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乩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是和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上和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是和比产物H2O稳定

6.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白磷比红磷稳定

::

C.S(g)+02(g)~SO2(g)Δ风

S(s)+02(g)=~=SO2(g)ΔH2,则ΔT¾>ΔJ⅞

D.CO(g)+H2O(g)=-CO2(g)+H2(g)ΔH>G

题组三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7.(2020湖北随州二中高二上月考)反应X+Y-M+N的能量变化关

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能量生成物

反应物

υ反应过程

A.断裂X、Y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M、N的化学键所放出的

能量

B.X、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N的总能量

C.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才可发生

D.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8.(2021山东聊城高二上期中)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

N≡N键为942kJ、0=0键为500kJ、N-N键为154kJ,O-H键

为452.5kJ,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是()

能员

2N(g)+4H(g)+2O()

假想中间物g

-1

•I

质的总能量•I

•I

ΔWJ

:Δ∕∕,=-27/2kJ-mol-'

反应物的_______ɪ1____I1

总能JrtN2H4(g)+()2(g):;

Δ∕∕,=-534kJ!∙mol1

生成物的

总能量N2(g)+2H2O(g)

A.194kJB.316kJ

C.391kJD.658kJ

9.根据键能数据计算CHKg)+4Fz(g)=~:CE(g)+4HF(g)的反应热

为()

化学键C-HC-FH-FF-F

键能/

414489565155

kJ∙moΓ1

A.-1940kJ∙moΓ'B.+1940kJ∙moΓ'

C.-485kJ∙moΓ'D.+485kJ∙molɪ

10.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裂)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

量。以下是部分共价键键能的数据:H—S键:364kJwΓ';S—S键:266

1

kJ∙molS=0键:522kJ・mol∖H-O键:463kJ∙mol-o试根据这

些数据计算下面这个反应的反应热:2H2S(g)+S02(g)

3S(s)+2H20(1)Δ氏-。kJτnoΓ',反应物SO2的1个分子中含2个S=

0键,反应产物中的S实为S8,实际分子是一个八元环状分子(即

Z<XA),则Q-o

题组四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IL量热计直接测出的是()

A.质量的变化B.能量的变化

C.温度的变化D.电流的变化

12.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进行得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B.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C.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用铜丝代替玻璃搅拌棒,会使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值偏大

13.(2021河北重点高中阶段性测试)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与稀盐

酸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时,测得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

△57.3kj∙moΓ',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

A.实验用NaOH溶液的浓度过大

B.实验时搅拌速度慢

C.分2~3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中

D,用量取完稀盐酸的量筒直接量取氢氧化钠溶液

14.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某实验小组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用同样

的实验仪器和方法步骤进行两组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实验,实验试

剂及其用量如表所示。请完成以下填空。

起始温度/℃终了

中和反应

反应物酸溶NaOH溶反应热/

液液kJ∙moΓ'

/℃

①0.5mol・LHCl溶液50mL、0.55

25.125.1'H∖

mol∙L1NaOH溶液50mL

②0.5InOI・LCH3COOH溶液50②、0.55

25.125.1

mol・LTNaOH溶液50mL

⑴甲同学预计△夕≠A%其依据

是o

⑵若实验测得①中终了温度为28.4℃,则该反应的△妙

(保留一位小数)(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g∙CmT,比热

容c=4.18X103kJ・g1∙℃T)。

(3)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若温度计在测定酸溶液的温度

后未洗涤就直接测量碱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卜比(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15.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仪器a的名称是

(2)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测得起止温度差

的平均值为4.00Co近似认为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

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o则计算得△4(取小数点后一位)。

⑶上述实验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一

(填字母)o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刻度线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溶液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zSOi溶液的温度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从微观(化学键)和宏观(内能)角度理解反应热

1.(2021山东聊城期中,好)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

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下图所

示O

⅛⅛

嬴,赢,一»—洛/――掰ZJP孰荔;

ɪ∏In

。氧原子。氢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B.过程II放出能量并形成了0—0键

光照

C.总反应为2H20催化剂2乩t+02↑

D.过程m属于分解反应也是吸热反应

2.(双选)(2021山东师范大学附中第一次学业测评,不。化学能与热

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

的是()

A.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图2可表示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3.(2020天津七校高二上期中联考,4)单斜硫和正交硫是硫的两种

同素异形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过程

A.S(s,单斜)=~=S(s,正交)AA=-0.33kj/mol

B.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的能量高

D.由①可知断裂1mol0?和1mol单斜硫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

形成1molS(λ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多297.16kJ

题组二燃变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4.(*,)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如3是一种温室气

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02的12OO(T20OOO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

达740年,以下是儿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N≡NF-FN-F

键能(kj/mol)941.7154.8283.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M(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的△於O

D.NF:、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

5.(2020陕西宝鸡金台高二上期中,便)通常人们把拆开1ɪnol某化学

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用于估算化学反

应的反应热(ΔΛ0o已知H-H键键能为436kj∕mol,Cl-Cl键键能为

243kj∕mol,H-Cl键键能为431kj∕mol,贝IJHCI(g)-∣⅛(g)+∣C12(g)

的△〃为()

A.+183kj/molB.-183kj/mol

C.+91.5kj/molD.-91.5kj/mol

6.(*0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

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反应S(s)+3Fz(g)

SF6(g)的反应热△,为(…)

A.-1780kJ∙moΓ'B.-1220kJ・moΓ'

C.-450kJ∙moΓ'D.+430kJ∙molɪ

7.(2020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上期中,北,)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

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

(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P1)和Pa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

下化学键的键能:P—P键键能为198kj∙mol∖P—0键键能为360

kJInOIT、氧气分子内氧原子间的键能为498kJIlIolT,则P4(s)分O2(g)

-PO(S)的反应热△〃为()

白磷(P,)六氧化四磷(P/)«)

A.+1638kJ∙moΓ'B.-1638kJ∙moΓ,

C.-126kJ-moΓ'D.+126kJ∙moΓ1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B确山打铁花是红热的铁被锻打溅出的“铁花”,不是吸热反应,A

错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包含高温煨烧石灰石的反应,

为吸热反应,B正确;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物理变化,C错误;水

变成冰是放热过程,D错误。

2+

2.答案(l)Mg+2H-Mg+H2↑镁片溶解,有气泡产生

⑵下降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大放热

⑶小于

解析镁片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

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大,导致U形管左端液

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

3.A炮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表示反应热

的变化、化学键所具有的能量。

4.C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冷O的反应为吸热

反应。铝片与稀HzSOi的反应、甲烷在中的燃烧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但属于放热反应;Ba(OH)2∙8H20与NH1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不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灼热的木炭与CO?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

属于吸热反应。

5.B反应2Hz(g)+。2(g)—2HQ⑴是放热反应,则说明反应物氢气

和氧气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水的总能量。

6.AA项,由题图可知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因此由石墨转变为

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正确;B项,由题图可知白磷具有的能量比红磷的

高,能量越低越稳定,错误;C项,由题图可知,I△名|>|△的,由于△〃、

Δ笈均小于零,故%错误;D项,由题图可知,反应CO(g)+H2O(g)

===CO2(g)+H2(g)为放热反应,△水0,错误。

反思升华

解答本题应看清起点、终点,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理解物质稳定性与

键能及物质所具有能量的关系。一般认为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

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该物质越稳定。另外应注意比较△〃大小时应

考虑正、负号。

7.B图示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为吸热反应,则断裂

X、Y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高于形成MN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A

错误;X、Y的总能量低于MN的总能量,B正确;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

加热,如氢氧化钢与氯化钱晶体的反应,为常温下发生的吸热反应,C

错误;无法判断X的能量是否低于M的,Y的能量是否低于N的,D错误。

8.C依据题图分析,反应为N2H,(g)+θ2(g)-N2(g)+2H2O(g),反应的

焙变A隹-534kJ∙moΓ',反应的焙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

-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设断裂1molN—H键吸收的能量为

XkJ,则(154+4x+500)kJ・moΓl-(942+4×452.5)kJ・moΓ'=-534

kJ∙moΓl,解得:Λ=391°

9.A由“△房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可

l

知:△庐⑷4X4+155X4-489X4-565X4)kJ∙moΓ=-l940kJ∙moΓ'0

10.答案150

解析反应可以改成:2比5(8)+502(8)—和8(5)+2压0(1)。根据公

8

式:△所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X364

kJ∙moΓ'+2×522kJ・moΓ1-3×266kJ∙mol'-4×463kJ∙moF1=-150

kJ∙mollo

11.C量热计通过测出中和反应反应前后的温度差,再利用公式计算

得到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故选Co

12.A为了使反应进行得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A正确;向

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会导致热量损失较多,使实验误差过大,B

不正确;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无关,

但是与所用酸、碱的种类有关,C不正确;用铜丝代替玻璃搅拌棒,铜

丝是热的良导体,造成热量散失过多,会使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值

偏小,D不正确。

13.ANaOH溶液浓度过大,稀释过程释放热量,导致测得生成1mol

液态水时的△水-57.3kJ∙mol∖A符合题意;实验时搅拌速度慢,导

致热量散失较多,测得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皮-57.3kJ∙moΓ1,B

不符合题意;分2~3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中,导致

热量散失较多,测得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H>-57.3kJ-moΓ',C不

符合题意;用量取完稀盐酸的量筒直接量取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

部分被反应,导致测得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於-57.3kJ∙mol',D

不符合题意。

14.答案(I)CH3COOH是弱酸,其电离过程会吸收热量

(2)-55.2kJ∙moΓ'(3)偏大

解析(I)CH3C00H是弱酸,其电离过程会吸收热量,所以测得的

≠△限

(2)反应中溶液总质量约为100g,温度变化为

28.4℃-25.1℃=3.3℃,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5

mol∙L^'×0.05L=0.025mol,则该反应的△〃=一吧空吧吧"kJ∙moΓ*

0.025

≈-55.2kJ・moΓ*0

(3)在实验过程中,温度计测定酸溶液的温度后未用水洗涤就直接测

量碱溶液的温度,则会使测得的碱溶液的温度偏高,最后测定实验中

温度差变小,△〃偏大。

15.答案⑴环形玻璃搅拌棒(2)-53.5kj/mol(3)acd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0JioX,eox,.。kj∕mol^-53.5kj/molɔ

0.025

(3)-57.3kJ∕mol<-53.5kj/mol,则△〃偏大。a项,实验装置保温、

隔热效果差,则温差偏小,△,偏大;b项,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

时仰视刻度线读数,NaOH溶液体积偏大,释放的热量偏多,△〃偏小;c

项,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在加入过程中导致

热量损失,ʌ〃偏大;d项,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

定HAO”溶液的温度,因温度计上附着的NaOH溶液与硫酸反应放热,导

致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最终温度差值偏小,△〃偏大。

能力提升练

1.D由题图可知,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水分解为氢气和氧

气,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过程II生成了0—0键,释放能量,B

正确;该过程的总反应是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C正确;由题图可知,过

程m为乩02的分解反应,放出能量,D错误。

2.BD图1所示的装置中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A错误;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

总能量,与图2相符,B正确;在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可以是

电能、光能,不一定都是热能,C错误;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旧的化学

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因此化学反

应中能量变化的主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D正确。

3.A由题图可知,单斜硫能量大于正交硫,则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放

出热量,焰变=(296.83-297.16)kj∕mol=-0.33kj∕mol,所以S(s,单斜)

—S(s,正交)ΔΛξ=-O.33kj∕mol,A正确;物质所含能量越低越稳

定,相同物质的量的单斜硫所含能量大于正交硫所含能量,所以正交

硫较稳定,B、C错误;由①可知断裂1molO2和1mol单斜硫中的共

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molSO,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

297.16kJ,D错误。

4.BA项,由M(g)-2N(g)断裂化学键,需吸收能量。B

项,N(g)+3F(g)-NFs(g)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C

项,ΔΛ≡(941.7+154.8×3-283.0×6)kj∕mol=-291.9kj/moloD项,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5.C根据△沪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可得A庐431

kj∕mol-i×436kJ∕mol--×243kj/mo1=+91.5kj/molɔ

22

6.B利用△庐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进行计算。

△房280kJ・moΓ'+3×160kJ∙moΓ'-6×330kJ∙moΓ'=-l220

kJ・moL,B项正确。

反思升华

利用键能计算△,的方法

⑴计算公式:△田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2)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的关键是弄清物质中化学键的种类和数目。

7.B反应热△庐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反应

P1(s)+302(g)-PQ(s)的反应热ΔΛ≡6×198kJ∙moΓ'+3×498

11,

kJ∙moΓ-12×360kJ・moΓ=-l638kJ・mol0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热化学方程式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

的量

B.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

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

不同,△〃也不相同

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

成正比

2.(2021湖南怀化联考)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Br2(I)~=2HBr(g)

fc

ΔΛ-72.8kJ∙moΓ'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C.1mol也与1molBn反应放出72.8kJ热量

1

D.H2(g)+Br2(g)2HBr(g)Δ水一72.8kJ∙moΓ

3.(2020河南林州一中高二上月考)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

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J1

A.C+H20---CO+H2ΔΛ≡+131.3kJ∙moΓ

B.C(s)+H20(g)C0(g)+H2(g)△住+10.94kJ∙moΓ'

C.C(s)+H2O(I)CO(g)+H2(g)C代+131.3kJ∙moΓ'

D.C(s)+H20(g)^CO(g)+H2(g)ΔΛ≡+131.3kJ∙moΓ'

4.(2021河北重点高中阶段性测试)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

不同,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C0(g)+g()2(g)—CO2(g)△於-283.0

kJ∙moL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既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B.表示1molCO(g)与gmolO2(g)完全反应生成1molCO2(g)放出

283.0kJ的热量

C.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0kj∙mol1

D.CO与反应生成CO?只能实现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

题组二燃烧热

5.燃烧是人们利用热能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热所指的燃烧产物一定是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

B.含碳物质燃烧生成1molCo2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

C.实验测定出的燃烧热时与所用出量的多少无关

D.1molC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

6.(2021山西太原期中)下列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的绝对值与燃烧热数

值相同的是()

i-

A.Na(s)+∣Cl2(g)=NaCl(s)

;

B.2Na(s)+∣02(g)—Na2O(s)ΔHi

C.2Na(s)+02(g)=-Na2O2(s)ʌHi

D.CH3OCH3(g)+3O2(g)2C02(g)+3H2O(1)Δ〃(已知CH3OCH3沸点为

-24.9℃)

7.(2021北京丰台期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可用于表示甲烷的燃烧热

的是()

A.CH1(g)+2O2(g)CO2(g)+2H20(g)ʌ代-802.3kj/mol

B.CH1(g)+2O2(g)=~=CO2(g)+2H20(1)ʌ代-890.3kj/mol

i

C.CH4(g)+∣02(g)~=C0(g)+2H20(l)ΔΛ≡-607.3kj/mol

D.CH.,(g)+∣02(g)~=CO(g)+2H20(g)Δ代-519.3kj/mol

8.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中能表示燃烧热的是Gm解析)

1

A.C(s)+⅛2(g)—=CO(g)ΔΛfe-110.5kj∙mol

B.C8H18(l)+yO2(g)===8C02(g)+9⅛0(l)卜45518kj∙mol'

C.2H2(g)+02(g)=-2H20(l)ΔΛ≡-571.6kJ∙moΓ'

:=1

D.H2(g)+102(g)~H2O(g)ΔΛ≡-241.8kJ∙moΓ

9.(2020福建龙岩六校高二上期中联考)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

述,正确的是()

A.⅛2C(s)+02(g)-=2C0(g)A於-221kJ∙moL,贝IJlmol碳完全

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kJ

B.若CHKg)+202(g)-C02(g)+2H20(g)ΔΛ≡-812.3kJ∙moL,则甲

烷的燃烧热为812.3kj∙mol^1

C.若2N02(g)^^N204(g)△於+56.9kJ∙moL,则2molNO2(g)置于

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吸收的热量为56.9kJ

+i

D.⅛H(aq)+OH^(aq)-----H2O(I)△层-57.3kJ∙moL,含1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为57.3kJ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7)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焙变称为键焙。已

知H—H键、H-O键和0-0键的键焙△〃分别为436kJ∙moΓ's463

kj∙mol”和495kJ∙moΓ'o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1

A.⅛0(g)-H2(g)+∣02(g)ΔΛ≡-485kj∙mol

1

B.H2O(g)=-H2(g)+∣02(g)△隹+485kj∙mol

l

C.2H2(g)+02(g)2H20(g)Δ氏+485kJ∙moΓ

1

D.2H2(g)+02(g)=-2H20(g)Δ隹-485kJ∙moΓ

2.(蜡)化学反应N2(g)+3H2(g)-2NL(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Q度解析)

|ɪ1ɪnolN(g)+3molH(g)

,l,

加∆∆1=βkJ

1ɑΔE、=bkJ

ɪmolN,(g)+ynioɪH,(g)

ImθɪNHj,(g)∣.

Δt,3=ckJ

ɪmolNHλ(l)

1

A.N2(g)+3⅛(g)2N⅛(1)Δ^2(a-Zr-c)kj∙mol

i

B.N2(g)+3H2(g)-----2NH3(g)ΔN2(%)kJ∙moΓ'

C.∣N2(g)+∣H2(g)=~=NH3(I)△层(M∙5a)kJ-moΓ'

:

D.⅛2(g)+∣H2(g)="NH3(g)△庐(Ab)kJ∙moΓ'

3.(双选)(2021山东滕州一中阶段训练,始)已知:①2H2(g)+O2(g)

2H20(l)ΔΛfc-571.6kJ∙moΓ';(2)H^(aq)+0H(aq)H2O(I)

ΔΛ≡-57.3kJ∙moΓ,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式表示25°C、101kPa时,2molH?和1molO2完全燃烧生成2

mol乩0(1)放热571.6kJ

B.①式表示25℃、101kPa时,1molH?和1molO2完全燃烧生成2

mol乩0(1)放热571.6kJ

C.由②式可推测含1molNaOH的稀溶液与50g98%的硫酸混合后放

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②式表示含1molNaoH的稀溶液与含1molHCl的稀盐酸混合后

吸收的热量等于57.3kJ

题组二燃烧热的理解与应用

4.(2021山东师范大学附中第一次学业测评,母)甲醇质子交换膜燃

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如下:

1

(DCH3OH(g)+H2O(g)=~=CO2(g)+3H2(g)Δ氏+49.0kJ∙moΓ

1

②QWH(g)+∣02(g)=—CO2(g)+2⅛(g)Δ代-192.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⅛OH的燃烧热Δ代-192.9kJ∙moΓ'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过程

C.CH3OH转变成乩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AOH⑴+扣㈤CO2(g)+2H2(g)的ΔΛ0-192.9

kj∙moli

5.(2021河北邢台期中,北,)镀是高效率的火箭燃料,已

知:2Be(S)+02(g)-=2Be0(s)△代T087.2kj∙mol∖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用粉碎后的Be作原料,该反应的△〃会减小

C.当消耗3.2g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瓜

D.Be(s)的燃烧热Δ代-543.6kJ∙moΓ'

6.(双选)(2020河南顶级名校高三上摸底考试,*7)下列依据热化学

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正丁烷(g)—异丁烷(g)△水0,则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

性差

l

B.Ξ^zC2H4(g)+302(g)------2CO2(g)+2H20(g)△后一1478.8kJ∙moΓ,

则C2H4(g)的燃烧热△层T478.8kj∙mol1

C.已知:FΓ(aq)+0H(aq)-=H2O(I)△氏-57.3kj∙mol∖则稀

Ba(OH)2溶液和稀HzSOi完全反应生成1mol比0(1)时,放出57.3kJ

热量

:

D.已知:S(s)+02(g)=~=SO2(g)D";S(g)+02(g)="SO2(g)ΔH2,

7.(*;)已知25℃、101kPa时某些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

化学式及

名称Δ//(kj∕mol)

状态

石墨C(s)-393.5

金刚石C(s)-395.0

乙烷C2H6(g)-1560

乙烯C2H1(g)-1411

乙快C2H2(g)-1300

氢气H2(g)-285.8

一氧化碳CO(g)-283.0

乙醇C2H5OH(I)-1367

⑴相同质量的上述八种物质,完全燃烧放热最多的是(写名

称)O

⑵石墨与金刚石互为O

A.同位素B.同素异形体C,同分异构体D.同系物

常温常压下,二者更稳定的是(写名称)。

(3)在标准状况下,22.4LCO和CzH?的混合气体在过量的氧气中完全

燃烧放出1096.6kJ的热,则燃烧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为

molo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B标准状况是指O℃、IOlkPa,而热化学方程式如果没有注明温

度和压强,则指的是25℃、IOlkPa,B错误。

2.D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但不是全部的化学能都转化为热

能,还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A错误;题给反应的△代-72.8

kj∙mol'<0,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B错误;能

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物质的状态不同,放出或吸收的能量不同,应指

明物质的状态,1molHz(g)与1molBn(I)完全反应生成2molHBr(g)

放热72.8kJ,C错误;△代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B∙(g)的能

量大于Bn(I)的能量,则△米-72.8kJ∙moΓ∣,D正确。

3.D碳和水蒸气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大于0。根据题意可知1

mol碳即12g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的热量是10.94kj×12≈131.3kJ,

因此选项D正确。A没有注明物质的状态,B中反应热不正确,C中水

的状态不是气态。

4.D热化学方程式既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表示化学反应

中的能量变化,A正确;热化学方程式CO(g)+⅛(g)—CO2(g)

△代-283.0kj∙mol'表示1molCO(g)与;mol(λ(g)完全反应生成1

molCO2(g)放出283.0kJ的热量,B正确;在25°C、101kPaT,1mol

CO(g)与;molO2(g)完全反应生成1molC(λ(g)放出283.0kJ的热量,

则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0kJ∙moΓ∣,C正确;CO与。2反应生成CO2

为氧化还原反应,可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D错误。

5.C燃烧热所指的燃烧产物不一定是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如S

元素对应的产物为SO%A错误;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

成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B错误;实验测定的燃烧热时测定生成1

mol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与所用出量的多少无关,C正确;1molC燃

烧生成1molCO2(g)时放出的热量是C的燃烧热,D错误。

6.D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molNa在氯气中燃烧,A不符合题意;该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2molNa燃烧,且Na燃烧应生成过氧化钠,B不符

合题意;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2molNa燃烧,C不符合题意;该热化学

方程式表示1molCLOCL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所放

出的热量,D符合题意。

7.B甲烷的燃烧热指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

放出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H“g)+202(g)——CO2(g)+2H2O⑴

△代-890.3kJ∕mol,B正确。

8.BA项,C(s)燃烧未生成稳定氧化物CO2(g),故其反应热不能表示

燃烧热;B项,符合燃烧热的定义;C项,压虽然转变成了稳定的氧化物

乩0(1),但由于其反应热表示的是2mol乩完全燃烧时的热量变化,故

不能表示燃烧热;D项,压虽然是ImoI,但其生成IW(g),而不是旗⑴,

故它的反应热不能表示此的燃烧热。

反思升华

“四看法”检查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一看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是否为Io

二看碳元素完全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否为CO?(g)。

三看氢元素完全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否为H2O(I)o

四看△〃是否为“-”及单位是否正确。

9.A燃烧热是指在25℃、IOl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C(s)的指定产物为CO2(g),所以1mol碳完全

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21XLkJ放10.5kJ,A正确;CH(g)+20(g)—

212

fc

C02(g)+2H20(g)ΔΛ-812.3kJ∙moL,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放热,所

,

以甲烷的燃烧热大于812.3kJ-moΓ5B错误;可逆反应有限度,不可能

进行完全,2N0z(g)=N2O1(g)△庐+56.9kJ∙moL,贝∣J2molNO2(g)

充分反应吸收的热量小于56.9kJ,C错误;醋酸为弱酸,电离吸热,氢

氧化钠和醋酸反应生成1mol10(1)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D错误。

能力提升练

1.D1mol的气态水分解产生1mol的氢气和2mol的氧气的能量变

化是2X463kJ-436kj[X495kj=242.5kJ,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

H2O(g)=—H2(g)+⅛(g)△代+242.5kj∙mol',A、B错误;2mol的气

态水分解产生2mol的氢气和1mol的氧气的能量变化是485kJ,同

种化学键断开所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所放出的能量相等,所以氢气燃烧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⅛0(g)△代-485kJ∙mol∖C错

误,D正确。

2.A由题图可以看出molN2(g)#molH2(g)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

能量为akj,形成1molNL(g)需放出能量力kJ,所以;Nz0+^^-

NlMg)ΔΛ≡(a-Z?)kJ∙moΓ,而ImoI的N⅛(g)转化为1mol的NH3(I)

放出的能量为CkJ,所以有;Wg)+弛(g)i-NA⑴

Δ代(a-^c)kJ∙moΓ*,即N2(g)+3H2(g)—2NH3(1)

Δj^2(a-Zr-c)kJ∙moΓo

反思升华

根据已知信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思路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标明各物质的状态。

(2)根据题中一定量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或生成)时对应的热量变

化,求出1mol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或生成)时对应的热量变化。

(3)标明该反应的△儿

(4)注意特殊要求。如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

量数必须是I0

3.BD①式表示25℃、IOlkPa时,2mol乩和1mol(λ完全燃烧生

成2mol乩0(1)放出的热量为571.6kJ,A正确、B错误;浓硫酸稀释

时放出热量,则由②式可推知含1molNaOH的稀溶液与50g98%的

硫酸混合后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正确;②式表示含1molNaOH

的稀溶液与含1molHCl的稀盐酸混合后放出的热量为57.3kJ,D错

误。

4.D由②知CRQH并不是完全燃烧,1molCH3OH(g)完全燃烧生成液

态水和气态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才是其燃烧热,A错误;反应①的

卜H>0,而图示的bK0,B错误;由题给反应可知,反应①为吸热反应,

而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错误;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气态时所具有

的能量高于液态时所具有的能量,由②推知反应:CH30H(l)+;02(g)—

C02(g)+2H2(g)的△殳一192.9kJ∙mol∣,D正确。

5.D该反应的△水0,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反应物的形状不会改变

反应的焙变,因此△,不变,B项错误;3.2g的物质的量为0∙Imol,

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当消耗3.2g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傲C项

错误;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

⅛2Be(s)+02(g)2BeO(s)△氏T087.2kj∙mol∣可知,Be(s)的

燃烧热ΔΛ≡-543.6kJ∙moV,D项正确。

6.AD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等质量异丁烷的

能量比正丁烷的低,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则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A

正确;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应为液态,B错

误;Ba"(aq)+S0f(aq)——BaSO4(s)△水0,所以稀Ba(OH)2溶液和稀

H2SO1完全反应生成1molH2O(l)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错

误;①S(g)——S(s)Δ水0,②S(s)+02(g)_SO2(g)

ΔJ¾<0,(3)S(g)+02(g)^—SO2(g)△笈<0,S(g)具有的能量高于等质

量的S(s),因此∆J¾>A%D正确。

7.答案⑴氢气(2)B石墨(3)1.8

解析(1)结合表格中数据比较相同质量的题给八种物质,氢气的物

质的量最大,完全燃烧放热最多。(2)石墨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质量相同时,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石墨更稳定。(3)在标准状况

T,22.4LCO和C2H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上上∙=1mol,设CO

22.4L/mol

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283.0kj/mol×Λmol+l

300kj/mol×(l-ɪ)mol=l096.6kJ,解得Λ=0.2,则CO的物质的量

为O.2mol,C2H2的物质的量为(1-0.2)mol=0.8mol,生成二氧化碳的

物质的量为0.2mol+0.8mol×2=1.8molɑ

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

第1课时盖斯定律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对盖斯定律的理解

1.(2020辽宁朝阳凌源高二上期中联考)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图所示

的物质转变过程中焙变的关系正确的是()

A.∆d=△侬八砧4〃

B.XH∖+卜Hk卜H计卜出

C.XH∖+卜HBbHFbHA

D.bHE、HK卜卜HA

2.(2021北京丰台期中)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

成,反应热都是一样的,该定律称为盖斯定律。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

法于E州的是()

Δ∕∕l=-393.5kj/mol

A.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

B.1molC(石墨)和1molCo分别在足量(λ中燃烧,全部转化为CO2,

后者放热多

C.C(石墨,s)+∣02(g)===CO(g)

D.化学反应的△〃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3.(2021河南豫西九校联考)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

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02的催化氧化。钢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

量变化如图所示,V2O5(s)与SO2(g)反应生成VOSO4(s)和V2O1(s)的热化

学方程式为()

i

B.2V205(s)+2S02(g)^2V0S01(S)+V20,(S)△代+351kJ∙moΓ'

i1

C.V205(s)+2S02(g)^=2V0S04(s)+V204(s)C庐-351kJ∙moΓ

D.2V205(s)+2S02(g)^^2V0S04(s)+V204(s)ΔΛ≡-351kJ∙moΓ'

4.灰锡(粉末状)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白,s)+2HC1(aq)=­SnCl2(aq)+H2(g)ΔH1

②Sn(灰,s)+2HC1(aq)—SnCl2(aq)+H2(g)ΔH2

>13.2℃、

③Sn(灰,s)<13.2℃Sn(白,s)△/=+2.1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C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5.(2020辽宁朝阳建平第二中学高二上月考)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金

刚石,s)+O2(g)^=CO2(g)△〃;

:=

C(¾B,s)+02(g)CO2(g)Δ)⅞;

=

C(石墨,s):C(金刚石,s)ΔΛζ=+1.9kj∕mol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金度解析)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卜H)卜Hz

C.1即卜HL1比

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题组二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6.(2020海南中学期末)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乩0(1)=2H2(g)+02(g)Δ^=+571.6

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0(g);-C0(g)+H2(g)Δ)¾=+131.3

kj∙mol'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田(g)+H2O(g)—=CO(g)+3H2(g)

△A=+206.1kJ∙moΓ'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减小

D.反应CH/g)^C(s)+2H2(g)△层+74.8kJ∙moΓ'

7.(2021河北重点高中阶段性测试)S0z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合成硫酸的

重要步骤,下面是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已知:SO3(g)+H2O(1)

H2SO4(aq)△幻-dkj∙mol且a、b、c、d均为正值。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2S(g)、40(gf-T-20(g)

,l

∆∕∕l=αkJ∙moΓ;;∆∕∕1=6kJ∙moΓ

2SO2(g)^-—^02(g)

Δ∕∕,=-ekJ∙moΓ,

,—2S0,(g)

A.SO?催化氧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一2S03(g)

ΔH^=~ckj∙moll

B.2S02(g)+02(g)^^2S6(s)的ΔΛKΔΛζ

C.由S(g)和0(g)形成ImolS(Ug)中所含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誓

kJ

:

D.2S02(g)+02(g)+2⅛0(D=~2H2S0,l(aq)△氏一(》中kj-molɪ

8.(2019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氧化亚铜常用于制船底防污漆。用CuO

与Cu高温烧结可制取Cu2O,已知反应:

:

2Cu(s)+02(g)=~2CuO(s)ΔΛt-3l4kJ∙moΓ'

2Cu20(s)+02(g)^4CuO(s)ΔΛt-292kj∙mol^*

贝IJCUo(S)+Cu(s)CU2。(S)的△〃等于(深度解析)

A.-llkj∙moll

B.+Ilkj∙moll

C.+22kJ∙moΓ'

D.-22kJ∙moΓ'

9.(2020山西长治二中高二上月考)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铜

墙铁壁、铜心铁胆、金戈铁马、百炼成钢等成语向人传递正能量。工

业上,冶炼铁的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