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瑶海区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瑶海区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瑶海区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瑶海区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瑶海区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瑶海区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时代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下面两幅图中,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苏关系恶化B.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侵略与反抗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下图中国近代史坐标轴上,"1856一1860"年爆发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3.下列史实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是①“百家争鸣”②商鞅变法③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④兼并战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以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说明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B.一战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当时我国的面粉产量领先世界D.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家资本雄厚5.阅读如下图文本框中的内容,判断其所描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工人运动的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垄断组织的形成6.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7.归纳和概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了《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说明()A.新政权才需要法制建设 B.法制建设必定带来民主C.三国法制建设十分完善 D.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8.1941年月12月7日对美国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正在驾车旅行的迈克听到一个惊人的新闻,它是()A.二战爆发 B.斯大林格勒战役C.法国投降 D.日本偷袭珍珠港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唱出了中国人民对共产党的无限热爱,请你算—算今年(2019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A.96周年 B.97周年 C.98周年 D.99周年10.下列哪些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1.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下列各项对此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甲午战后()A.列强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列强占领的港口和城市增加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崛起12.下图是某帝国的扩张路线图,伴随其扩张而传播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犹太教D.伊斯兰教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历史总是在不断的斗争中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容问题。请举出一例发生在古代罗马的历史事件来说明奴隶反抗奴隶主。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以谁为首的雅各宾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8世纪北美人民通过哪次战争实现国家独立?当时美国受哪国的殖民统治?1871年,法国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名称是什么?是在哪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通过对以上四组斗争的探究,你感受到了哪些精神鼓舞?14.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实质是什么?形成这一格局的两次会议,分别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美苏主导世界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的表现主要是哪一政策的实施?为此,美国采取哪些措施?“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哪些因素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你觉得我国当前应该如何应对国际格局的演变?15.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是美国全国性法定节假日“哥伦布日”,以纪念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但也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认为中华民国政府才代表中国;新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故图片一对中国贬低、妖魔化;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而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因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中,尼克松任总统后,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所以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中苏关系恶化,故A不合题意;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尼克松访华之后,故B不合题意;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不是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解题的关键,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是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2、C【解析】

依据题干"1856一1860"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90年代,A项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的时间是1898年,B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1864年,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时间"1856一1860",结合四个选项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56-1860年,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90年代,义和团运动的时间是1898年,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1864年。3、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即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我国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通过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改革,我国确立了封建制度。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导致了私田的出现,封建经济得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我国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所以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①百家争鸣②商鞅变法③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④兼并战争,题干给出的四项内容都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A。BCD均总结不全面,故选A。4、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以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说明一战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进入了“黄金时代”,故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当时我国的面粉产量领先世界、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家资本雄厚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5、C【解析】

由题干时间“1831年版《机器的成绩》等信息”结合所学,反映了1831年时英国袜子的产量显著增长,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人运动的发展是为了争取自身权益,与题干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是1688年光荣革命,故B不符合题意。1831年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实现了手工劳动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出现了题干所描述的现象,故C符合题意。垄断组织的形成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展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A【解析】

依据题干时间“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中国创业高潮点,故A项正确。B项中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是在2000年,而且没有涉及1984年的动因,故B项错误;C项中开放开发上海浦东是1990年,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中建立4个经济特区是从1980年开始,没有涉及2001年的动因,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干时间“1984年、1992年和2001年”,结合该时间相应的事件解答即可。需要掌握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7、D【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说明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都是用立法的形式来巩固革命的成果,说明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8、D【解析】

根据“1941年月12月7日”、“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之后,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9、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19-l921=98周年。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0、ABC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北京大学等校的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维护了国家的主权,ABCD四项都符合题意;故选ABCD。11、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侵略的主要目标是打开中国大门,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的方式来侵华,即商品输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根据条约,日本人可以在中国开办工厂,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也可享受在中国进行投资的特权,这样,甲午战后,列强的侵华方式就由原来的商品输出转变为了资本输出。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能够区分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12、D【解析】

依据题文所给信息:阿拉伯地区,结合所学可知,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的继承者经过一系列的扩张建立阿拉伯帝国,伴随其扩张而传播的宗教是伊斯兰教,D项符合题意;佛教创立于印度;基督教创立于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和犹太教都产生于亚洲西部地区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但早于基督教,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三大宗教的创立时间、地点、教义和影响、可以列表格复习,加深理解掌握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斯巴达克起义。(2)攻占巴士底狱。罗伯斯庇尔。(3)美国独立战争。英国。(4)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5)不畏强权敢与反抗、敢于创新等。【解析】

(1)据所学知,公元前73--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2)据所学知,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在法国大革命中,罗伯斯庇尔掌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3)据所学知,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爆发美国独立战争,通过这场战争,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1871年,法国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不畏强权敢与反抗、敢于创新等。14、(1)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巴黎和会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使中国回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2)冷战政策;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3)两极格局的结束,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4)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力推行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等。【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的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势力范围,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体系。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合法权益,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中,与会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使中国再次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支配之下。(2)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5年2月,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了会议,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二战后美苏之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冷战政策。所以,这一格局的表现主要是冷战政策的实施。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政策政治上推行杜魯门主义;经济上实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