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阶段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阶段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阶段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阶段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78198219841987199219951997200120022003200720122017阶段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总体概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阶段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政治上: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两岸关系逐步回暖。经济上: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城市中的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阶段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思想文化上: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期科技、文化、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外交关系上: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保护世界与周边和平环境,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新时代,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一、背景1、现实需要: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两年“徘徊”)2、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南京大学教师胡福明已经做好文章如果发表,准备坐牢的准备意义: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指导。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冤假错案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组织路线转折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转折三: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内容三、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转折一:“左”倾——实事求是归纳总结---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一、平反冤假错案①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②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政治--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1、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2、表现:

(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

(2)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3)国家还纠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落实各项政策。补充: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1)内容: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意义:①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②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背景:政治--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2、措施:(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体现了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3)1982年底,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4)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5)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正式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3、成就: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________、法律化。宪法制度化概念辨析: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是运用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将国家事务的决策与公民的行为纳入法律轨道;以德治国是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法律意识,使人民自觉遵守法律制度。政治--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3)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_》。(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组织法》。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政治--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平反大量冤假错案,调整社会关系。到1982年底,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有300多万名干群得到平反,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也由此得到解脱。材料表明()A.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得到贯彻 B.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C.新时期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D.国家长治久安的局面已经形成A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A.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B.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C.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D.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D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背景:内战后,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政治--一国两制萌芽:

酝酿:形成:保证:

确立:50年代中后期毛、周针对台湾问题提出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叶剑英发表“九条方针”1982年,写入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2、过程: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政治--一国两制

二、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2、澳门回归:________________,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政治--一国两制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租新界99年③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翻开香港历史新一页;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坚实一步;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一个中国九二共识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政治--一国两制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区别设立区域指导原则自治程度社会制度解决问题港澳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沿海特定区域“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殊经济政策“高度”自治但服从中央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服从中央无自治,中央领导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实现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视角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史料

八届全国人大以来,中国立法着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体系框架的构建①:第一,规范市场主体的法②,用以保障市场主体的权利和明确它们的义务;第二,调整市场主体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法③,用以确认市场交换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规范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第三,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法④,用以抑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因素;第四,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法⑤,用以针对市场竞争造成的破产、失业等问题,给予相应的社会救济,减少社会震动,维护社会稳定。现在,这个框架已经逐渐形成。——摘编自《当代中国立法的发展》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相关立法的主要成就。据此谈谈获得的启示。提示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体系框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展并更好地融入世界。启示:法制化是历史潮流;法律建设应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保驾护航;法律建设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民主政治是法制建设和经济持久发展的重要前提。史论:现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经验(1)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法制的阶级性决定了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2)民主法制建设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服务。(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要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抓好立法、司法、普法、执法与守法的每一环节,同时把民主法制建设与制度建设、人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5)立足中国国情,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制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视角2香港问题与香港回归史料一1982年9月24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并同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谈话。他说:“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思考(1)从史料一中找出在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上中英可谈与不可谈的问题。提示

可谈问题: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不可谈问题:香港的主权问题不可以谈判;收回香港的时间不可以谈判;中国收回香港领土的内容不可以谈判。史料二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汤应武《1976年以来的中国》思考

(2)据史料二分析“一国两制”下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如何协调的?体现出什么特点?提示

协调:中央: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地方:保持香港的稳定和高度自治。特点:既坚持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又适当兼顾地方利益;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坚持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家国情怀——全面认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照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视角3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史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反分裂国家法》思考根据史料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提示

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主要目的: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家国情怀——多角度认识台湾问题(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4)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的阻碍;国际反华势力对“台独”势力的帮助和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阻挠。史论:台湾问题解决的历史必然性(1)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2)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3)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通,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高层人士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不断增多。(4)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5)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1.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回顾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大陆方面先后发表过五次《告台湾同胞书》。阅读下列材料:历史上的五次《告台湾同胞书》完成下列要求: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反分裂国家法》,围绕"国际格局演变与对台政策调整"这一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于2020年5月8日说:“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大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继续团结台湾民众,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和平统一进程,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愿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给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摘编自仲计水《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根据材料,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合理;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示例:论题(2分):祖国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阐述(10分):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改革开放以来,从《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到金门停火,从“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到实现“三通”,从“九二共识”的达成到两岸领导人的多次商谈,伴随着民族复兴的步伐,几代华夏子孙为实现统一不懈努力,大陆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既充分照顾了台湾的现实,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的长治久安,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但是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面对“台独”分子和外部干涉势力的猖獗,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坚决予以挫败。两岸统一、民族复兴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一、背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政治—新时期的外交1、国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______上来,开始实行__________。2、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二、目标:反对__________,维护世界和平。霸权主义三、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1)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推动大国协调合作。(2)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3)对非洲关系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4)中国同欧洲、拉美的关系也在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5)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6)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7)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8)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9)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四、成就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政治—新时期的外交视角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史料

20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东亚“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中国提供了效仿的榜样。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和联系。——摘编自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50年》思考据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8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的原因。提示

中国政府接受国际分工的理念;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调整外交政策,奉行不结盟政策;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或国家利益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国际环境的改变。家国情怀——现代中国外交的四次调整(1)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20世纪70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具体体现为与日、美建交。(3)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如加入世贸组织、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4)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秩序的重大发展,体现为“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提出。史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标。(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视角2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理大国关系的外交战略史料一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史料二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思考(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提示

(1)中苏(俄)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调整外交战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2)变:从新中国初期提出“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70年代“一条线”到新时期“不结盟”的外交政策,适应了世界形势变化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推动了新中国外交的发展。不变: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没有变;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没有变。唯物史观——国际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1)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苏冷战加剧,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2)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美苏争霸的态势互换,中国调整对外政策,同美国、日本建立起正常的友好关系。(3)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全方位”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政策。起步与开展阶段(1978年底-1984年10月-1992年)

起步阶段(70年代末):重点是进行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以扩权形式进行。1980年起,先后建立五个经济特区。

全面开展(80年代初):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国企的改革重点是增强企业活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深化改革阶段(1992年10月--21世纪初)中共十四大决定加快深化改革开放,提出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市场化),同时继续开放,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2001年加入世贸。深化改革阶段(1992年10月--21世纪初)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2002年至今,经济体制改革完善阶段。国企改革也进入纵深推进改革阶段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材料1:

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有2/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1957年是637元,1978年是644元。——林蕴辉《国史札记》材料2:1978年9月,邓小平对地方领导人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

——《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根据材料并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简析1978年底的中国为何会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国内: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明显文革激化了各种矛盾知青回流城市使待业青年剧增;70年代后期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善;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国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都在进行改革探索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契约中为什么说“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1980年5月,邓小平公开肯定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2年全国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情况1982年,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社队占全国社队总数的92%,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占78.6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材料1:包产到户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它让中国农民摆脱了遏制劳动积极性的人民公社,从而解放了生产力,它的推广在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口粮产能问题。而在另一方面,它让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土地严重缺乏而观念较为领先的东南沿海地带,大量闲散人口开始逃离土地,他们很自然地转而进入工业制造寻找生存的机会,这群人的出现直接诱发了乡镇企业的“意外崛起”。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民间公司的庞然生长,在逻辑根源上也可以从小岗村的那个冬夜开始追寻。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材料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诱发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材料乡镇企业发展概况简表(1978—1992年)年份乡镇企业数量(万个)乡镇企业职工人数(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万元)1978152.42826.6493.11980142.52999.7656.91982136.23112.9853.11984606.55208.11709.919861515.37937.13540.919881888.29545.59495.719901850.49264.88461.619922079.210581.117975.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乡镇企业发展的作用。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重要概念——乡镇企业

指由农民举办的集体、合作、个体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走向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曾用“异军突起”来形象地比喻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叛,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冲破了传统的城乡分工体系,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作用:①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②推动农业现代化③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④推动了农村商品化、城镇化⑤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并提供借鉴。材料我们是“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我国现在的农户有2.3亿户,户均经营规模7.8亩,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这是个小规模甚至超小规模的经营格局。我们户均经营面积,除了黑龙江、吉林、内蒙等以外,其他省份户均经营面积都在10亩以下。

——摘自2019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特点?其局限有哪些?特点:大国小农经营格局——小规模、分散化、细碎化。局限: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及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不利于规模经济效益;

不利于农业的商品化和专业化。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从当时来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2)从长远来看:恢复了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机械化;小块田地分散经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关系混乱。(3)启示:制定经济政策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背景概念内容经营方式的改变行政机构的改变产业结构调整特点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势的责任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1983)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五次调整?原因核心内容意义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8-1983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体制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2008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土地流转能够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状态,是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城市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了。结合材料和所学,思考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农村的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对企业管的太死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城市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背景展开中心环节主要内容(政策性调整阶段)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挫伤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98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心环节为增强企业活力中央于1980年8月宣布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适当发展。1984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允许农民私人办企业,雇工经营超过八人的,允许试行。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经济改革目标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通过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城市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背景展开中心环节主要内容(政策性调整阶段)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体制深化(制度创新阶段)中共十四大中公十五大影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挫伤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背景国际国内过程解放思想明确目标确立框架完善理论初步建立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1)经济增长:年均9%的增长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3)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视角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特点史料

市场经济是指借助于市场交换关系,以市场作为基础手段,依靠供求、竞争、价格机制组织社会经济运行、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①。简单地说,市场经济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方式,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一种经济体制②。——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同之处。提示

基本特点: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不同之处: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基础上的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国家应当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史论1: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的转型(1)从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3)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以来: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史论2:多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在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4)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1980年,将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1、过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

什么是经济特区?“特”在哪里?①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②“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1)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2)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4)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珠海深圳汕头厦门澳门香港④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丰富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⑤广东、福建两省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请思考: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1980年,将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1、过程2、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2、影响(1)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外向型经济:广义上是指贸易、技术、资本、劳动力等在全球的经济交流活动。狭义上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主要有三种类型(1)出口导向型,如韩国、台湾;(2)资本贸易型,如美国、日本;(3)完全外向型,如香港。“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邓小平在经济特区取得巨大成就后,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又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一、经济特区的创办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2、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及环渤海地区相继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塔城伊宁瑞丽河口东兴满洲里黑河珲春乌鲁木齐拉萨昆明贵阳长沙西宁银川呼和浩特长春西安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3、经济技术开发区

(1)设立:从1988-2002年,国务院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特点:①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②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③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3)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1992年,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1991年,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199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共批准建立了10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高新技术开发区◆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天津高新技术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宝鸡高新技术开发区◆杨凌高新技术开发区◆温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本溪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三、对外开放的新发展—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0年)

进入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4月18日,李鹏同志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1、目的:尽快把上海建成国民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____________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2、表现: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3、成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__________的重点和标志。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③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②交通优势【思考】中央决定开发浦东地区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1.浦东开发的目的:2.浦东开发的有利条件:①地理优势③人才、技术和产业优势④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上海南京杭州(目的、有利条件、成就意义)乌鲁木齐昆明贵阳长沙西宁呼和浩特长春西安银川成都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四、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沿江和沿边开放城市塔城伊宁瑞丽河口东兴满洲里黑河珲春点线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视角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特点及影响史料一

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史料二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思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近代有何不同。提示(1)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浦东)。(2)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扭曲发展,具有被动性。古今贯通—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近代对外开放现代对外开放背景内容(方式)影响性质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主动实行的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

1.原因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而言,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上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2.具体形式

(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

(2)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3)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家国情怀——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历史意义(1)经济上: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3)科学文化上:加强对外科技、教育、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快我国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3.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一阶段实际上是一个以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这一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这一阶段中国加入WTO,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一、邓小平理论1、背景(1)1978年底,邓小平发表讲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2)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一、邓小平理论2、过程阶段时间内容明确提出1982年十二大提出建设__________社会主义系统概括1987年十三大提出__________________理论走向成熟1992年“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____________”的工作是非标准形成体系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党章1997年十五大把____________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_____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3、地位: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重要概念——“三步走”发展战略

中共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____________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3、作用与地位①进一步回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②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先进生产力最广大人民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三、科学发展观1、背景:(1)2002年,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2)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地位(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2007年,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背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4)国际局势的变化。

(5)2012年,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

2、主要内容: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基本问题。

3、地位: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阶段理论领导人解决问题写入党章意义/地位形成邓小平理论发展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提出: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形成:1987年党的十三大;理论深化:1992年南方谈话;江泽民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2002年中共十六大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胡锦涛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007年中共十七大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习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