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凉州词唐·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你了解下列《凉州词》描述的景象吗?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运送丝绸前往西域的画面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四单元【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不同类型的商路,深入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一、开辟商路——丝绸之路1、含义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著作《中国》中将源于西汉都城长安(东汉延伸至洛阳),直达西方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条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定义: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狭义:陆上丝绸之路广义:包括欧亚大陆的其它商路,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组成。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一、开辟商路——丝绸之路2、发展概括——开辟(西汉)标志性事件:张骞通西域

建元三年,汉武帝欲联络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募人出使大月氏,张骞应募出使。……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后中西交通流畅,贸易大盛。后来印度佛教输入,就是取道西域的。张骞是西汉开辟西域交通的第一个使者,他的勇敢、坚忍的品质为后人所传颂。——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结果?◎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时间目的结果公元前138年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直接的外交目的并未实现;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有意的外交,无意的“凿空”①张骞之前已有丝绸之路,但无固定路线、断断续续、少为人知,此举实为“创举”。②张骞通西域前后,丝绸之路的交通、贸易,在规模、稳定性和影响力上不可同日而语。一、丝绸之路意义:此次出使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材料1:张骞的两次西行,引入了大批西方物品,如石榴、葡萄、胡桃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汉初由于骑兵力量不足,汉朝对匈奴的频繁入侵显得有些无能为力。而张骞从中亚引进了优良的马饲料苜蓿和优良马种大宛马,这对加强中国骑兵的作战能力无疑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此外,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所带的牛羊以万计和金帛数千万可见,他们也有经济上往来的目的。由此开始,中西方开始了长期的经济贸易往来,而汉朝每年都要“组团”出使西域,少则几人,多则数十人,由此形成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高峰。——荣新江《敦煌民族与中西交通》材料2: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後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大宛之迹,元因博望。始究河源,旋窥海上。条枝西入,天马内向。葱岭无尘,盐池息浪。旷哉绝域,往往亭障。——《史记·大宛列传》地位:开辟中西交通道路,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政治: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经济:促进丝绸之路畅通和贸易的繁荣,促进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文化: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象征一、开辟商路——丝绸之路2、发展概括——开辟(西汉)标志性事件:张骞通西域思考:根据材料,概括两汉时期陆上丝路走向兴盛的原因。材料3:前1世纪,罗马人从安息人那里认识了丝绸,并很快狂热地喜欢上了这种来自远东的神秘丝织品,成为丝绸在西方最大的主顾。丝绸质地优良,但制作工艺由汉朝垄断,神秘而复杂。“奥勒良曾抱怨一磅丝绸在罗马竟能卖到12英两黄金”,罗马为进口丝绸流失大量黄金。材料4:汉朝在汉武帝时期经济发达,中国是丝绸的故乡,经济也都得到了一定发展,商人活动频繁。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连通西域。材料5:当时,一个商队并不一定要从头到尾走完这条通商之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沿途交易设想为三段进行:在最东方的是中国人,他们一直到达蒲昌海(罗布泊),也可能只到达敦煌;在最西部的是希腊人,叙利亚人和犹太人,他们从罗马帝国到叙利亚;从叙利亚到贵霜王国,甚至一直到达帕米尔一段,则是波斯人;从波斯—印度边境穿过整个西域,一直到达甘肃边境的是贵霜人。

——[法]布尔努瓦《丝绸之路》丝绸贸易利润巨大

汉朝积极的对外政策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丝路沿线的国际参与稳定的国际关系一、开辟商路——丝绸之路2、发展概括——开辟(西汉)一、开辟商路——丝绸之路2、发展概括——发展(1)陆上丝绸之路变化:联系纲要下①2C东汉时: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②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③开辟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线路尤为复杂东段(汉代开辟):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中段(汉代开辟):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西段(唐代开辟):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④【唐中期以后】: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海路联系日益活跃,陆上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①割据(藩镇)、战乱(农民起义、安史之乱)等因素②东西方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一、开辟商路——丝绸之路2、发展概括——发展(2)草原丝绸之路①具体路线: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咸海、里海以北→欧洲或小亚细亚②作用: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多沿此路西迁(民族迁徙)②历史意义: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思考:西南丝绸之路有什么历史作用?①具体路线: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横断山麓→澜沧江、怒江→缅甸、印度→中亚、西亚;唐宋时期中原与青藏高原形成茶马互市。一、开辟商路——丝绸之路2、发展概括——发展(3)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思考:张骞提出了怎样的探险计划?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计划?计划:从四川到身毒国(古印度),再到大夏国原因:①印度距离蜀地较近;②交通方便又无干扰

《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臣在大夏(今阿富汗)时,见邛(今四川成都)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yuāndú,即古印度)。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一、开辟商路——丝绸之路2、发展概括——发展(3)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开辟商路——丝绸之路2、发展概括——发展(4)海上丝绸之路①西汉,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②宋元时期,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都十分频繁③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不差,生死系矣。——【宋】赵汝适《诸蕃志》

在宋代,同中国保持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以往……外商来到中国,“许其在蕃坊居止”,并允许与中国女子通婚。政府在沿海港口置市舶司,“掌蕃货贸易之事”……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国际化的宋代与海上丝绸之路》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手工业发达;科技: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优势:陆上交通运输瓷器易破损、不安全、运量小,

海路比陆路更安全,载重量更大,成本更低。政治: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交通;政府重视对外贸易,设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

精美的华瓷外销,陆上交通,晓行夜宿,辗转搬运,极易破损;而靠海路运输,则不虞路途之遥。而且,海路运输比之陆上运输,不仅安全、安稳,载量也大得多。据估计,一支由30头骆驼组成的沙漠商队,只能装载9000公斤货物,而一艘海船则可载船货60-70万公斤,相当于两千头骆驼的运输量。二者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一、开辟商路——丝绸之路2、发展概括——发展(4)海上丝绸之路一、开辟商路——丝绸之路2、发展概括——发展(5)汉志商道①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③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④瓷器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

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瓷器,反映出在审美等方面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1)中国物质和技术西传学习任务:阅读教材,梳理中国物质和技术西传的史实二、商路影响——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1、物质和技术交流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17世纪意大利可悬挂罗盘与宋代执罗盘陶俑①西汉引进了中亚的良种“汗血马”、饲草苜蓿及葡萄等水果。②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胡桃、胡萝卜等带有“胡”字的物种,

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④棉花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⑤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2)西方物质和技术东传中国黄瓜(胡瓜)胡萝卜苜蓿葡萄学习任务:阅读教材,梳理西方物质和技术东传中国的史实二、商路影响——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1、物质和技术交流二、商路影响——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西方传入中国:

①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

丝绸之路沿线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

②祆(xian)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③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外传: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特点:交流内容丰富,交流具有双向性、竞争性、互惠性学习任务:阅读教材,梳理中西精神文化交流的史实【问题探究】p54白居易《胡旋女》1、物质和技术交流2、精神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兴起鼎盛衰弱起点途经地终点货物主要意义陆上丝绸之路西汉隋唐明清长安西北中亚欧洲非洲丝绸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技术、文化交流草原丝绸之路夏商蒙元明清漠北南西伯利亚咸海里海北欧洲小亚细亚民族迁徙西南丝绸之路夏商隋唐宋明之后长安成都四川缅甸印度中亚西亚茶、马海上丝绸之路春秋战国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沿海南海印度洋东海西亚北非朝鲜日本瓷器思考:根据上表,概括古代商路的特点及认识。起源早,历史悠久线路多,覆盖面广先陆路为主,后海路为主时间长,历时千年重经济,互利互惠以和平为主注重平等贸易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由开放到闭关锁国朝贡体制逐渐形成

特点:(1)起源早,历史悠久;(2)时间长,历时千年;(3)线路多,覆盖面广;(4)重经济,互利互惠;(5)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6)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7)以和平往来为主,注重平等贸易(8)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锁国,朝贡体制逐渐形成

认识: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交流的重要条件。②包容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③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了中外物质技术和精神文化的交流,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三、拓展——古代商路的特点及认识【谈古论今】结合历史上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你觉得今天“一带一路”有何价值?对中国:有利于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对世界: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实现各国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有利于各国消除分歧,增进友谊,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三、拓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