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2科普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1分析文体特征和表达技巧课件_第1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2科普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1分析文体特征和表达技巧课件_第2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2科普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1分析文体特征和表达技巧课件_第3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2科普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1分析文体特征和表达技巧课件_第4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2科普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1分析文体特征和表达技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科普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一分析文体特征和表达技巧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链接教材】卡尔·萨根的《宇宙的边疆》是一篇科普性质的文章,主要按照镜头由远及近的顺序,从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讲述了宇宙的组成。大致顺序:宇宙的整体—星系—恒星—行星和太阳系—地球。选择这样的顺序,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从宇宙的演化来看,先有构成宇宙的原始物质,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后有行星,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宇宙构成,符合宇宙基本的演化规律;第二,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让读者先从整体上认识宇宙,打破了一般读者往往从地球视角认识宇宙的思维习惯;第三,由广袤的宇宙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地球,以此反观人类未来发展之路,表达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探索宇宙的热情及“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情怀,与“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的人文思想相契合。考向分析考向(一)分析科普文章的说明方法科普文章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方法阐释效果作用举例子举生活中人们熟悉的真实事物来说明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使之浅显易懂,让人信服类别方法阐释效果作用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喻,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问题变得浅显,使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类别方法阐释效果作用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画图表的方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欠缺对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类别方法阐释效果作用作比较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或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类别方法阐释效果作用引资料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引用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①引出说明对象;②通过引用故事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引用诗歌使文章更有趣味性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帮助读者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头绪分明类别方法阐释效果作用列数字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依据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以便读者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监测数据显示,雨燕的迁飞路线几乎和“一带一路”重叠。每年8月它们以北京为起点,经内蒙古方向往西北迁飞,从天山北部到达中亚地区,然后向南穿过阿拉伯半岛,于11月上旬到达非洲南部越冬。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的单程距离超过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在3.2万公里以上。20世纪前期,北京雨燕数量曾达到鼎盛,有5万只之多。从1950年开始,随着旧城改造和地铁修建,城门、城墙等先后被拆,北京雨燕栖息地迅速减少。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北京新建起许多

典例1以玻璃和钢筋水泥为材料的高楼大厦。这些现代建筑没有给北京雨燕留下居住空间,而玻璃幕墙镜面反射天空,又会让雨燕迁飞时误认为前方开阔,撞向玻璃,每年都有不少雨燕因此伤亡。同时北京湿地迅速减少,海淀多处稻田逐渐消失,南郊三海子等处的池塘面积大大缩小,雨燕的食物来源受到极大影响。2014年7月,据中国观鸟会统计,北京雨燕数量锐减,仅剩2700多只。(摘编自高武、石河等的相关文章)举例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手法,并指明其作用。【我的分析】题干要求分析“说明手法”和“作用”,应结合实例进行分析。(1)结合实例一分析运用的说明手法及作用____________(文章采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如:“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的单程距离超过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在3.2万公里以上。”运用列数据,作用是准确、具体,富有说服力。)(2)结合实例二分析运用的说明手法及作用____________(文章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文章将20世纪前期北京雨燕鼎盛期的数量与2014年7月北京雨燕数量进行比较,其作用是让读者了解北京雨燕数量变化,认识到拯救雨燕、修复生态的必要性。)【答案】示例:文章采用了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的单程距离超过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在3.2万公里以上。”运用列数据,作用是准确、具体,富有说服力。再如,文章将20世纪前期北京雨燕鼎盛期的数量与2014年7月北京雨燕数量进行比较,其作用是让读者了解北京雨燕数量变化,认识到拯救雨燕、修复生态的必要性。考向(二)分析科普文章的结构布局1.材料安排在科普文章中,材料的选用与安排,与文章的写作目的和文章主旨有很大关系,如对大家所关心的知识应选用恰当的材料进行重点介绍,如对深奥的知识可以采用生活实例进行详细介绍;对枯燥的知识应选用生动的材料进行趣味介绍。这些不同的材料都会影响科普文章的结构布局。2.说明顺序科普文章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1)空间顺序。按照事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依次说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2)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其整体布局还有漫话式、试问式、穿插式、拟人式、问答式等多种形式,局部安排一般有引用材料、讲述故事、设置悬念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宇宙大爆炸的火球有些像核爆炸的火球,但核爆炸的火球热量在一小时,一天或一周内就会消散开来。相比之下,大爆炸的热量就无处消散了,只能在宇宙中徘徊。事实上,宇宙里也只有大爆炸的产物。时至今日,大爆炸遗留的热量仍充满宇宙,围绕着我们。在过去约140亿年的膨胀中,温度已然冷却下来,大爆炸再也无法发出可见光,只能释放出一种不可见的光,即微波辐射。微波对你而言一定不陌生,它被应用于加热食品、手机通信、传播电视节目等领域,如果你用过老式电视,当你切换频道时,中间会有画

典例2面停顿现象或者雪花出现在屏幕上,约1%的画面停顿和雪花可能来自大爆炸产生的微波辐射。这些微波在被你家电视天线捕获之前,已经在宇宙中飘荡了约140亿年,上次它们接触到的其他事物是宇宙开端的那个火球。事实让人震惊,宇宙中99.9%的“光”,也就是光子都来源于大爆炸,仅0.1%的光子源于恒星以及星系。这就是宇宙最为惊人的特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如果你有双能看见微波的眼睛,那么你眼前的世界,包括空空如也的空间都会发出白亮的光。你就像住在一个大灯泡里。科学家直到1965年才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且完全出于意外。但是,我们周围的所有事物都会发出微波,我们难以分辨哪些是大爆炸发出的,这正是1964年新泽西州霍姆德尔的两位科学家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碰上的难题。这两个人被巨型喇叭状的微波探测器吸引到贝尔实验室工作。他们想用探测器研究天文学,探测疑似围绕银河系的超冷氢气。由于他们预测该气体微波十分微弱,所以首先他们要测量其他微波源,如近处的树木、建筑、天空,甚至是探测器本身。然后他们再将这些干扰源剔除,剩下的可能就是需要的微波信号。但当他们把所有干扰源都剔除后,仍有稳定背景噪声。这样的微波应当是由一种温度比绝对零度约高3摄氏度,即约零下270摄氏度的物质辐射产生的。最开始,他们认为这是纽约市发出的微波。但是,当他们将探测器的喇叭口对着天空或者背对纽约市时,噪声依旧存在。然后他们又猜测微波源应该是太阳系中的一些会发出无线电波的天体,如木星。但几个月过去了,地球沿轨道绕太阳运转,噪声依旧稳定不变。他们甚至想过这是不是附近核弹试验产生的高速电子飞入大气产生的背景噪声。然而,这种背景噪声一直很稳定,不随时间改变,这并不符合任何猜测的特征。最后,两位天文学家将目光锁定在两只鸽子上。它们在探测器狭窄的底部建了个鸟巢。因为探测微波用的电子设备也固定在“喇叭”的底部,而这些设备会散发热量,所以鸽子们选择了这个舒适温暖的住处,这是在新泽西州度过严冬的最佳住所。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鸽子们在微波探测器的表面覆盖了一层白色的电介质,即大家熟知的鸟粪。那么,是不是鸟粪发出的微波造成了这稳定的背景噪声呢?两位天文学家捕获了鸽子,还附上推荐信把鸽子送往别处安家。然后他们穿上长筒靴,拿着扫帚钻进“喇叭口”里收拾干净鸟粪。但是结果与他们的预期相反,稳定的背景噪声仍旧存在。直到1965年的春天,他们在天文学上仍一无所获。一次彭齐亚斯给他一个科学家朋友打电话,忍不住向朋友抱怨他和威尔逊在霍姆德尔遇到的倒霉事,结果他朋友一听这事,立马来了精神。他朋友先前听过理论家詹姆斯·皮布尔斯的演讲,演讲中提到普林斯顿大学正在进行一项实验,旨在探测大爆炸余晖的热量。普林斯顿大学离霍姆德尔只有30英里的距离,彭齐亚斯一放下电话,立刻就给皮布尔斯的导师、普林斯顿大学的罗伯特·迪克打了个电话。迪克当时正在办公室里吃便餐,研究小组成员都和他坐在一起。迪克刚放下电话,他扭头对他的同事们说道:“啊哈,咱们有料啦!”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由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微波辐射与绝对零度以上2.726摄氏度发出的辐射相匹配。“大爆炸余晖发出的微波辐射与你家的微波炉发出的微波一样,只是能量低得多,”史蒂芬·霍金这么解释道,“不过,用它来加热比萨的话,只能加热到约零下270摄氏度。呃,这连解冻都不行,更别提烹饪了!”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明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从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那两只鸽子后来怎样了呢?鸽子有归巢的习性,所以它们又飞回霍姆德尔探测器了。没办法,就只能把它们处理了。但是,它们的鸟粪却名垂科学史,广泛流传在各种天文学著作中。这个乌龙事件应该是科学史上对鸟粪最大的一次误会。(摘编自[英]马库斯·乔恩《宇宙大爆炸的余晖》,孔令稚译)文中用较多篇幅写到有关“两只鸽子”的事情,有哪些作用?【我的分析】题干要求分析文中用较多篇幅写到有关“两只鸽子”的事情的作用。(1)从结构布局方面进行分析____________(由原文“那么,是不是鸟粪发出的微波造成了这稳定的背景噪声呢?”“两位天文学家捕获了鸽子,还附上推荐信把鸽子送往别处安家。然后他们穿上长筒靴,拿着扫帚钻进‘喇叭口’里收拾干净鸟粪。但是结果与他们的预期相反,稳定的背景噪声仍旧存在”可知,两只鸽子产生的鸟粪一度被两位科学家怀疑为干扰因素,详写他们排除这一干扰的过程,能够充分体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发现的来之不易。)(2)从文体特征方面进行分析____________(这是一篇科普文章,阐释了宇宙大爆炸后释放的微波辐射,而文中用较多篇幅写到有关“两只鸽子”的事情增强了文章作为科普作品的趣味性和文学性,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案】

①两只鸽子产生的鸟粪一度被两位科学家怀疑为干扰因素,详写他们排除这一干扰的过程,能够充分体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发现的来之不易。②这些内容增强了文章作为科普作品的趣味性和文学性,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重点突破如何分析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1.分析科普文章语言特色的步骤(1)指出画线部分(或全文)的语言特点。(2)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该特色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3)立足文本特征,分析该特色对表情达意起到的效果。2.分析科普文章语言特色的方法(1)分析科普文章的科学性分析科普文章的科学性,应考虑以下方面:①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准确无误,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②引用的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实例说明典型、无误。③语言平实,用词、造句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如较多运用“如果”“假如”“可能”“将会”等预测性词语,有时也会运用“基本”“根本”“重要”“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④运用专业术语、科学解释准确无误,毫无歧义。(2)分析科普文章的生动性分析科普文章的生动性,应考虑以下方面:①标题新颖、吸引读者,让人们眼前一亮。②善于记叙和描写,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加强文章的生动性。③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活泼有趣。如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表达知识内容,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运用拟人的手法使科学小品富有情趣。④穿插趣闻、讲故事或虚构故事情节,让读者通过想象,在阅读故事中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3)分析科普文章的通俗性分析科普文章的通俗性,应考虑以下方面:①用明白晓畅的文字介绍深奥的科学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②少用或不用科学术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开始,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①发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已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寿命极短,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就会死亡。热带雨林中,许多树木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就会腐败。对这些物种来说,要掌握正确的发芽时机,得先掌握正确的结子时机,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

典例3很多种子的招数更了不起。植物可借由远古演化而来的光感受体(即光敏素分子)感知光线。光敏素分子有两种形式,可彼此转换。一种称为Pr,吸收红光后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称为Pfr,Pfr吸收远红光后再转回Pr型分子。Pr对Pfr的比率是由接收多少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而定。这种Pr对Pfr的比率提供了地方环境的讯息,对植物来说极为重要。②未被遮蔽的日光,红光/远红光的比率为1,然而,阳光穿过树叶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1。植物透过Pr对Pfr比率能预测到光的改变。由此,植物利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的位置,调整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