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教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等内容。其中“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一句跟下列历史上的哪场战役有关()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2.“千祸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A.使用耒耜 B.牛耕 C.使用耧车 D.使用曲辕犁3.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4.“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5.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肯定的是()A.设立郡县制 B.推行分封制 C.实行科举制 D.废除郡县制7.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A.秦始皇 B.汉武帝 C.孝文帝 D.唐太宗8.东晋元兴三年A.秦朝 B.汉朝 C.西晋 D.隋朝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10.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再现.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 B.麦哲伦环球航行C.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D.达•伽马到达美洲11.近代社会的到来,在政治上的特征就是“法治”取代“人治”,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最早体现这一特征的文献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巴黎和约》 D.《拿破仑法典》12.华盛顿在1783年12月的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华盛顿所说的完成的使命是()A.迫使英军投降 B.取得了独立战争胜利C.完成了美国宪法的制定 D.废除了奴隶制13.历史兴趣小组编写了一个历史短剧﹣﹣《1789年7月14日,不同寻常的一天》,准备在周末晚会上演出。在设计的台词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砍掉查理一世的头! B.雅各宾派万岁!C.打到巴士底狱去! D.坚决镇压王党叛乱!14.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表的文献中,体现《人权宣言》显著特征的内容是()A.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B.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该分开,否则就会产生独裁和专制…C.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D.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15.拿破仑不无得意的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这样“东西”是指()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C.《民法典》 D.建立法兰西帝国16.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 B. C. D.17.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A.制度腐朽 B.军备落后 C.经济凋弊 D.吏治腐败18.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二一九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A.农奴成为资产阶级 B.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推行义务教育 D.农奴成为自由人19.距今150年前的元旦,是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从这天起,由总统林肯颁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重要法令开始生效了.这个法令是()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0.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日本人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措施是()①废藩置县②建立天皇制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殖产兴业④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1.明治高官木户孝允在一封信中说:(日本)最迫切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港。反映了当时日本政府主张()A.大力向西方学习 B.实行征兵制C.努力发展生产 D.向东亚邻国扩张22.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7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本原因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C.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形式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3.一战爆发后,各国为征兵发布了许多宣传海报,其中有这样一些标语:(德国)“上帝与我们站在一起!”(俄国)“为上帝和沙皇而战吧!”其实,这些国家参战的共同目的是()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D.强化封建专制统治24.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B.皇帝拿破仑C.盘剥工人的资本家 D.发动一战的同盟国25.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予和宇宙谜的开启者”。据你推断,这个“世纪人物”是()A.牛顿 B.马克思 C.爱因斯坦 D.爱迪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26题7分,第27题9分,第28题9分,共25分)26.材料一: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所提供的信息,你能判断出它们分别是哪次改革的措施吗?(2)材料一中,哪项措施对封建制度的确立意义重大?材料二的改革有何特点?(3)两次改革分别起到什么作用?(4)在我们今天56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中已经没有鲜卑族了。因此有人认为材料一的改革使得鲜卑族消失,所以他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27.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1)材料一中,煤炭和石油产量的迅速增长与哪些重大发明成果有直接关系?19世纪末还有哪一种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的提示,说明图三和图四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人。材料三近年来我国城市中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材料四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减少雾霾天气,从你我做起!请你拟一份“保护环境倡议书”,你会提出哪些倡议?28.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上世纪发生的世界大战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说明德国有什么企图,并据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材料二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在“联盟体系”中德国属于哪一集团?另一集团的核心国是哪国?最终引爆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哪一事件?材料三“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挂在树木残枝上的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某战地记者的报道(3)材料三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一战中这样的典型战例是哪一战役?在这场战争中使用了哪些新式武器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参战国持续时间卷入人口参战人员伤亡人员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个4年多15亿0.7亿0.3亿1805亿美元(4)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教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等内容。其中“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一句跟下列历史上的哪场战役有关()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考点】商朝的建立与灭亡.【分析】本题考查牧野之战.【解答】据“周武王,始诛纣”可知,材料与历史上的牧野之战有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纣王自焚,商朝灭亡.此后,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故选B.2.“千祸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A.使用耒耜 B.牛耕 C.使用耧车 D.使用曲辕犁【考点】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推广,注意识记相关的知识点.【解答】通过题目材料可知,考查的是牛耕的使用.春秋末年已经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革命.故选B.3.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考点】老子和孔子.【分析】本题考查孔子.【解答】仔细观察图片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孔子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主张“兼爱”、“非攻”的是墨家的墨子;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是法家韩非子的思想,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4.“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考点】老子和孔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老子,注意掌握道家的思想主张.【解答】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是老子和庄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故选C.5.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考点】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分析】本题考查都江堰的相关知识.【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选B.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肯定的是()A.设立郡县制 B.推行分封制 C.实行科举制 D.废除郡县制【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的郡县制.【解答】从材料中的“秦”、“为之郡邑”、“废侯卫”不难得出,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这句话意思是说:秦统一天下之后,把诸侯们原来国都改成了郡城,废除了分封诸侯的旧制改为了任命地方官,这就是它成功的地方.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是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故选A.7.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A.秦始皇 B.汉武帝 C.孝文帝 D.唐太宗【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解答】汉武帝把各地学者召集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建议汉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位治国的指导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这个主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所以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汉武帝开始.故选B.8.东晋元兴三年A.秦朝 B.汉朝 C.西晋 D.隋朝【考点】纸的发明和改进.【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四大发明的理解.【解答】东汉的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了造纸术,而印刷术中的雕版印刷术出现于唐朝.所以纸作为重要的书写载体,它最有可能在哪个时期得到初步推广和使用汉朝时期.故选B.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考点】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析】本题考查了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原因.【解答】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故选A.10.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再现.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 B.麦哲伦环球航行C.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D.达•伽马到达美洲【考点】新航路的开辟.【分析】本题利用图片的形式考查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内容.【解答】根据图片中人物形象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反映的是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情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误认为是亚洲的印度,还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故选A.11.近代社会的到来,在政治上的特征就是“法治”取代“人治”,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最早体现这一特征的文献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巴黎和约》 D.《拿破仑法典》【考点】《权利法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权利法案》.【解答】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法治”取代了“人治”,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故选A.12.华盛顿在1783年12月的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华盛顿所说的完成的使命是()A.迫使英军投降 B.取得了独立战争胜利C.完成了美国宪法的制定 D.废除了奴隶制【考点】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分析】本题考查了华盛顿的事迹.【解答】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担任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发表了《独立宣言》,这标志着美国的诞生.直到1783年,英国才被迫承认美国的独立.所以华盛顿说“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中的使命是指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故选B.13.历史兴趣小组编写了一个历史短剧﹣﹣《1789年7月14日,不同寻常的一天》,准备在周末晚会上演出。在设计的台词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砍掉查理一世的头! B.雅各宾派万岁!C.打到巴士底狱去! D.坚决镇压王党叛乱!【考点】法国大革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解答】据“《1789年7月14日,不同寻常的一天》”可知,在设计的台词中,“打到巴士底狱去!”最有可能出现.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故选C.14.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表的文献中,体现《人权宣言》显著特征的内容是()A.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B.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该分开,否则就会产生独裁和专制…C.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D.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考点】《人权宣言》.【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权宣言》的知识点.【解答】A选项是《权利法案》的内容.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确立.B选项是1787年宪法的内容.C选项是《独立宣言》的内容.《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D选项是《人权宣言》的内容,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因此《人权宣言》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故选D.15.拿破仑不无得意的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这样“东西”是指()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C.《民法典》 D.建立法兰西帝国【考点】《拿破仑法典》.【分析】本题考查《拿破仑法典》.【解答】据题干“拿破仑不无得意的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可知第对《民法典》的描述.《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与效仿.故选C.16.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 B. C. D.【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解答】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对应图片B.珍妮机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的发明,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故选B.17.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A.制度腐朽 B.军备落后 C.经济凋弊 D.吏治腐败【考点】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解答】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皇政府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了惨败,而惨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落后,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所未有过的觉醒就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制度腐朽.故选A.18.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二一九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A.农奴成为资产阶级 B.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推行义务教育 D.农奴成为自由人【考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分析】本题考查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解答】据“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中的关键信息“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可知,此规定表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奴成为了自由人.故选D.19.距今150年前的元旦,是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从这天起,由总统林肯颁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重要法令开始生效了.这个法令是()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考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分析】本题考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主要内容.【解答】南北战争爆发后,为扭转战争局势,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北方军因此获得了大量兵源,扭转了战局.故选D.20.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日本人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措施是()①废藩置县②建立天皇制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殖产兴业④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点】日本明治维新.【分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解答】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面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日本在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资本主义文明,努力发展教育,仿照欧美建立了新式学校;在制度上改革封建制度,创办近代军队.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21.明治高官木户孝允在一封信中说:(日本)最迫切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港。反映了当时日本政府主张()A.大力向西方学习 B.实行征兵制C.努力发展生产 D.向东亚邻国扩张【考点】日本明治维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解答】“最迫切之事,在军务方面…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港”的材料反映了当时日本政府主张向东亚邻国扩张.故选D.22.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7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本原因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C.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形式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考点】阐述见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世界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的特征.【解答】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17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据所学知,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日本和俄国的改革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故A项正确.B项,具有民族解放斗争性质的是美国的独立战争.C项日本和俄国不是通过革命的方式,而是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D项,建立共和国的是美国和法国.英国、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BCD都可排除.故选A.23.一战爆发后,各国为征兵发布了许多宣传海报,其中有这样一些标语:(德国)“上帝与我们站在一起!”(俄国)“为上帝和沙皇而战吧!”其实,这些国家参战的共同目的是()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D.强化封建专制统治【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相关知识.【解答】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分别形成了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以一战中各国参战的共同目的就是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故选A.24.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B.皇帝拿破仑C.盘剥工人的资本家 D.发动一战的同盟国【考点】启蒙运动.【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解答】据题干“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敌人”是指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他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他激烈抨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行径,指出教皇的势力是建立在成见和无知的基础上.他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兽.故选A.25.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予和宇宙谜的开启者”。据你推断,这个“世纪人物”是()A.牛顿 B.马克思 C.爱因斯坦 D.爱迪生【考点】近代科学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科学家的有关内容.【解答】分析题干,给出了许多有效信息,说这一人物是“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之谜的开启者”,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选项中其他科学家没有这方面的发现.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26题7分,第27题9分,第28题9分,共25分)26.材料一: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所提供的信息,你能判断出它们分别是哪次改革的措施吗?(2)材料一中,哪项措施对封建制度的确立意义重大?材料二的改革有何特点?(3)两次改革分别起到什么作用?(4)在我们今天56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中已经没有鲜卑族了。因此有人认为材料一的改革使得鲜卑族消失,所以他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考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考查商鞅变法.(2)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3)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作用.(4)本题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辩证认识.【解答】(1)据“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可知,这是商鞅变法的措施;据“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型的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它通过这种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秦朝确立了封建制度.据“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可知,材料二的改革最突出的特点是向汉族学习.(3)材料一中材料二提到的汉化措施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富兵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不同意或不同意都可,只要回答合情合理即可;如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所以不同意上述观点.故答案为:(1)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2)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向汉族学习.(3)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4)不同意.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或理由答:从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看,: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同意,从鲜卑族的立场上看,他的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弱和鲜卑族的消亡.一个民族在学习其它民族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保存本民族的优良传统.27.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1)材料一中,煤炭和石油产量的迅速增长与哪些重大发明成果有直接关系?19世纪末还有哪一种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的提示,说明图三和图四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人。材料三近年来我国城市中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材料四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减少雾霾天气,从你我做起!请你拟一份“保护环境倡议书”,你会提出哪些倡议?【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以煤炭和石油产量的迅速增长为切入点,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及动力机器.(2)本题以火车和飞机的发明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3)本题以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为切入点,考查“科技是一把双刃剑”.(4)本题考查了英国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解答】(1)据所学知,图一中煤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煤炭是蒸汽机利用的最要能源.图二中石油产量的增加是由于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石油是内燃机利用的主要能源.19世纪末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是这一时期的出现并被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2)观察材料二可知,图三是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图四是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改变了我们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具;但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威胁.(4)据材料四“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可知,英国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建立起完整的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多步行少开车、少放烟花、不抽烟等.故答案为:(1)改良的蒸汽机、内燃机;电力、(2)史蒂芬孙、莱特兄弟.(3)科技改变了我们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具;但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威胁.(4)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来治理环境.(5)多步行少开车、少放烟花、不抽烟等.28.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上世纪发生的世界大战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