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剪纸艺术》教案方案_第1页
校本课程《剪纸艺术》教案方案_第2页
校本课程《剪纸艺术》教案方案_第3页
校本课程《剪纸艺术》教案方案_第4页
校本课程《剪纸艺术》教案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1课程纲要【编号:】课程名称剪纸艺术适用年级7年级总课时32课程类型设计应用课程简介(200字内)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美术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祖国几千年深厚的文化沉淀的精华。它经历了近20个世纪的漫长发展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本教材的内容包括剪纸艺术的概况,剪纸艺术的符号、吉祥术语、和基本纹样,生肖的临摹和其它图案设计等内容。背景分析(500字内)剪纸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产生不同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剪纸艺术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学生传承经典,弘扬祖国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对我们也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因此我们对民间剪纸艺术进行加工整理,编成校本教材。把剪纸引进校园,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最好表现。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只需一把剪刀、几张彩纸即可进行艺术创作,且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生动而受欢迎。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开展剪纸教学非常适合我校实情。初中生,只要掌握方法,剪或刻应该不难。他们在绘画上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只要引导得当,也不会有为难情绪。剪纸艺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体验剪纸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课程目标

1、了解中国剪纸的历史文化和剪纸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剪纸技法,认识一定的剪纸语言和表现手法。2、通过欣赏剪纸、绘画、剪刻等方法发展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个性,拓展其创新能力,学会欣赏与创作,会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3、

更多的体验成功的快乐,体会剪纸与生活的关系,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让传统的剪纸艺术不断得以传承和发展。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1、9月2日第一周《剪纸的起源和发展》(2课时)实施要求: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了解剪纸的概念,发展和南北画派的划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了解南北画派在剪纸作品上的区别,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最后学生归纳,在向大家介绍你的总结。2、9月9日第二周《剪纸的符号和吉祥术语》(2课时)实施要求:通过讲授、演示等方法了解剪纸的几种符号,多渠道查找美术教学资源,供学生和教师学习时使用。之后学生做练习,教师把学生做好的符号展示给大家,比比谁的作品最生动,谁的作品更精细,谁的作品更粗狂,谁的作品更规律等等。走访民间艺人,与他们交流,了解各地的剪纸特色和吉祥术语的运用,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3、9月16日——9月23日第三周——第四周《团花剪纸》(4课时)实施要求:学生上网等多方面查找资料了解团花的对称、折叠等特征,教师把团花演示的视频利用微课的形式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轻松了解团花的制作方法:先设计几折对称,然后折纸,画设计图案,再进行剪刻,最后展开折纸,一个你要的团花图案就完成了。之后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图案,制作完成一个团花作品。主要是给学生多看多动手实验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剪纸手法的灵活性。4、9月30日——11月11日第五——第十周《生肖剪纸》(12课时)实施要求:多方面关注和搜集生肖的图案设计和变化,掌握生肖的变化规律,多角度地临摹和设计制作,给自己发挥更大的创作空间。这是一个较有难度的单元,每个生肖即要生动有趣又不能太过复杂,太过复杂的图案会导致学生我无从下手,把他们给难住,从而失去对剪纸的学习兴趣。本单元一共12课时,每两课时学习一个内容的生肖剪纸,共选取有代表性的生肖6种,有龙、马、牛、虎、羊、鸡,这样选取的目的也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同时它们也是传说中与吉祥术语有关的动物,因此在课堂上作为系统学习的内容。在前几节中学生已经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本单元中只要学生能把握绘画的基本功,那么剪刻都不是难题,但是在细小的部分提示学生还是要谨慎对待,并作反复的练习,方能一次成功。5、11月18日——12月23日第十一——第十六周《单独纹样作品》(12课时)实施要求:搜集并整理单独纹样的作品,为自己的创作找素材,多积累,多看,看不同地域的剪纸风格,用网络了解历代艺术大师及其代表作的艺术欣赏、评价,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教师播放关于剪纸作品的微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挥和触动创作欲望,激发学习剪纸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每学期不少于两次。评价活动/成绩评定1.对课程的评价每学期结束时,学校要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听取任课教师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及时修正不足,完善方案;同时,要对实施的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关注学生喜好的程度,也听取学生乃至家长、社会人士的建议和意见。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强调过程评价和学习成果相结合,完成星级评级结果主要参考文献中国传统剪纸,中国金剪刀剪纸精品选,中国剪纸网备注表2教学方案1单元第一单元单元课时2主题剪纸的起源与发展总课时32第一课时背景分析《剪纸的起源与发展》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在本单元中起着引领作用,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发展未来。初一的学生只知道窗花是剪纸,还不知道怎样剪,其他方面更是知之甚少。那么了解剪纸的起源和发展作为重要。难点是剪纸的特征。教学目标1、了解剪纸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剪纸的概念和剪纸的基本特征。2、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了解剪纸发展历史及各时期的不同变化。3、传承经典,尊重并热爱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创造的剪纸艺术。评价设计通过学习,你对祖国传统的剪纸文化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请你根据所学,把不同时期剪纸的发展变化列在一张表格上。包括1、汉,2、唐,3、宋,4、明清时期学与教活动设计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放一段剪喜字,贴窗花,挂门笺等活动的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喜欢吗?。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学习这一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吧。三、讲授新课师:剪纸又称刻纸,是中国汉代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历久弥新今天依然散发出时代的光彩。师:播放课件展示:汉、唐、宋、明清时期剪纸作品师:分析这些作品的不同特点和时代特征。掌握不同时期剪纸的变化特点。生:小组内讨论分析,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完善。师:再放课件,文字总结不同时期剪纸特点生:看大屏,从中了解不同时代剪纸的区别。四、学生练习教师给出图片,学生到前面给对号入座。再次复习,重点是唐宋及明清时期的作品欣赏五、小结:剪纸凝聚浓郁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联合国保护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可以这样说,剪纸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兼顾。如今,剪纸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她也走向世界,名扬四海,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在导入环节我采用放一段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结婚时贴的大红喜字,过年时贴的窗花等以此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剪纸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新授部分采用课件,播放大量图片,了解不同时期剪纸作品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剪纸历史的深刻印象;在练习环节,更是让学生把图片对号入座。这样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有一定的帮助。备注页数表2教学方案2单元第二单元单元课时2主题剪纸的符号和吉祥术语总课时32第三课时背景分析本课在本单元乃至本教材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剪纸艺术的精神所在。剪纸作品之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发展壮大,是它寓意吉祥、喜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学生在小学阶段在这方面的知识可能知之甚少。本课的重点是吉祥术语的掌握,难点是知道并熟练掌握剪纸符号。教学目标了解剪纸艺术的吉祥术语,并能应用到实际作品中。通过观看,教师演示及自身练习,掌握剪纸艺术的符号语言。3、增强学生对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评价设计请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8种剪纸符号,并能说出6种以上的吉祥术语。学与教活动设计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到一起,借物抒情,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这种美好而朴素的愿望,借剪纸艺术表达出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并了解这些符号和吉祥术语吧。三、讲授新课播放课件民间剪纸《鹤鹿同春》《吉祥富贵》《抓吉娃娃》等剪纸作品。分析作品:1、《鹤鹿同春》是民间传统主题的纹样,民间鹿和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鹤与鹿放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2、《吉祥富贵》,主体是鸡与牡丹,鸡与吉谐音,牡丹象征富贵,因此二者放在一起就有了一个吉祥的名字。3、《抓吉娃娃》,主题是一个童男或是童女手上拿着鱼或是鸡,象征多子多孙,吉祥有余之意。这些精美的作品是由哪些符号组成的,请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出示结论。他们是:锯齿纹、水滴闻、月牙纹、柳叶纹、云纹、眼纹、太阳纹、方形纹。自己试着剪这些符号,怎样剪更好更快呢?看一小段视频四、学生练习自主练习8种剪纸符号语言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作品把作品展示在黑板前,学生评价,教师点评。六、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古老的剪纸艺术的精髓和它存在的原因及价值,知道了劳动人民朴素而美好的愿望,以及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的行为,希望我们能努力学习,强大自己去战胜一切困难。通过本课剪纸符号的学习,学生对古老的中华民族朴素而美好的愿望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吉祥符号和术语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其实教与学是一个整体,作为教师的我在教学生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学习和发现。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好学生,发展自己。备注页数表2教学方案3单元第三单元单元课时12主题生肖剪纸——龙总课时32第二十课时背景分析《龙》这一主题在本单元乃至本册书中都是一个较难的形象,能突破这一难题,对我们以后几节课将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学生对龙的形象有一个肤浅的认识,但还不能得心应手的画出来,更别说剪出来,本课的重点是龙的形象的把握,难点是龙头的剪刻。教学目标1、了解龙的文化内涵,与我们中国人的情结。2、通过构图、画、剪刻的方法,表现一只生动有趣的龙的形象。3、热爱剪纸艺术,珍视祖国文化遗产。评价设计作品构图是否合理,造型是否生动有趣,刀法和剪法是否流畅,有无毛边。学与教活动设计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龙是传说中的动物,说说看,龙是由哪些动物组成的?头似驼,角似鹿,耳似牛,身似蛇,脚似鹰,尾巴似鱼尾我们中国人有一种爱龙的情节,把自己说成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可见龙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有关龙的剪纸。三、讲授新课1、看课件分析龙的造型,更有气势的龙是头上扬,张大嘴巴,瞪眼立须的形象。2、讨论一下它的造型、动态。3、分析它是怎样刻成的(先设计画形象,再印到刻纸上,最后剪刻完成)4、按评价要求,怎样完成的更完美?剪刻顺序: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细后粗的顺序进行操作,里面用刀子刻,而不能用手来撕,否者会影响美观。四、学生练习1、根据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龙的图形,自己临摹或设计一条龙的造型。2、用剪或刻的方法,完成以龙为主题的作品。3、按评价要求来完成作品。五、展示作品展示个人的作品,学生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