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一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一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一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一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一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一中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我们的落后早已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已注定.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只不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从事实上证明我们已经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材料中的“那一炮”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维克多•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这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4.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对新疆的争夺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既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又是收复新疆的“民族第一功臣”,这个人是()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6.2016年1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A.黄海大战 B.辽东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廊坊之战7.《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8.《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根据材料分析表明()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B.帝国主义对中国有瓜分完成了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9.如图所示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0.“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11.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有关的是()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汉阳铁厂④轮船招商局⑤湖北织布局。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12.戊戌变法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是()A.训练新式军队 B.创办报刊,开放言论C.改革政府机构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13.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4.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15.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失败”是指()A.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了C.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祸国殃民D.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中国16.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17.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18.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A.完善了近中国的民主制度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19.“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C.国民大革命 D.南昌起义20.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这一性质的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还我山东C.废除二十一条 D.拒绝和约签字21.“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当选为第一任党的中央局书记.”这里的“他”是指:()A.鲁迅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22.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A.北京大学 B.工农革命学校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23.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A. B. C. D.24.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A.中共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B.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C.中共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中共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25.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在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王老师的爷爷参加的应是()A.八路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C.中国工农红军 D.北伐军26.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27.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28.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学良 D.杨虎城29.“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王铭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0.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面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叙述正确的是()①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③蒋介石在此建立国民政府④日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材料题(本大题有2小题,31题11分,32题8分,共19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根据材料一,你同意费正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2)说说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内容?材料三“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3)材料三中中国奋起抗击外国剥削者的“神圣的民族战争”指什么?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4)在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32.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1)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2)材料二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材料三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3)材料三中的“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材料四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4)结合材料四,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发表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你认为日本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三、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33题8分,34题13分,共21分)3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2)图二中的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这场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3)图三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并为之奋斗不止。在111年前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名称是什么?(4)图四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宣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5)请你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34.看图学史。依据以上图片,请回答:(1)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是什么?(2)图二中的游船被人们称为“红船”,它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的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图三“第一枪”雕塑是为纪念哪一事件而修建的?在此事件后党又领导了秋收起义,之后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革命道路?(4)图四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要事件?在这一事件中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是什么军事行动?(5)图四反映的事件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哪一次重要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谁的正确领导?

2016-2017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一中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我们的落后早已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已注定.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只不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从事实上证明我们已经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材料中的“那一炮”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解答】题干中的关键词是“英国人”“只不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从事实上证明我们已经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可知,这指的是鸦片战争.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工业原料和推销工业产品,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2.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禁烟的活动.【解答】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都是林则徐禁烟的活动.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表述错误.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3.维克多•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这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和“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1856﹣1860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攻入北京,闯入圆明园,在掠夺了无数珍宝后,火烧了圆明园.故选B.4.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对新疆的争夺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遭受俄国侵略的相关史实.【解答】①、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俄国并未参与.故①项错误.②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故②项正确.③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西北领土,19世纪80年代,为收复伊犁,清政府与俄国进行交涉.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中国基本收回伊犁,但俄国侵占了中国西北的一部分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故③项正确.④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由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八国发动的,包括俄国.故④项正确.综上所述,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故选C.5.既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又是收复新疆的“民族第一功臣”,这个人是()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考点】左宗棠收复新疆.【分析】本题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知识点.【解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恭亲王奕和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这些人被叫做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占领天山南北许多地方.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新疆局势处在危机中.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所以既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又是收复新疆的“民族第一功臣”,这个人是左宗棠.故选C.6.2016年1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A.黄海大战 B.辽东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廊坊之战【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答】由题干关键词“致远舰”我们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黄海大战,因在黄海大战中,管带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黄海大战中与日舰激战,被日舰鱼雷击中,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将士壮烈牺牲.故选A.7.《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考点】《马关条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马关条约》.【解答】“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是解题的关键,《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8.《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根据材料分析表明()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B.帝国主义对中国有瓜分完成了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考点】《辛丑条约》.【分析】《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为本题主要考查点.【解答】1901年中国与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中国官员”,这都充分说明了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故选D.9.如图所示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考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解答】年代尺上的三个时间点都是中国近代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的时间.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侵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甲午战争中惨败的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三者反映了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A项“全过程”的表述错误,C项“瓦解”的表述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故选B.10.“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考点】洋务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答】据题干信息“内江外流被占”可知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是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并且是用来自强(前期),求富(后期),而材料几个关键词:轮船、运官粮客货、载援兵军火、作自强之气符合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的内容.故选B.11.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有关的是()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汉阳铁厂④轮船招商局⑤湖北织布局。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考点】洋务运动.【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明确洋务企业的创办人,即得出答案.【解答】①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②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③汉阳铁厂,张之洞创办;④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创办;⑤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创办.故选C.12.戊戌变法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是()A.训练新式军队 B.创办报刊,开放言论C.改革政府机构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考点】戊戌变法.【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解答】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主要内容: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这些措施中,对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着最为直接作用的一条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故选D.13.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考点】戊戌变法.【分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相关的历史史实.【解答】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故①正确;宣传维新思想的是《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民报》宣传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主张的,故②不正确;戊戌变法持续103天,又称“百日维新”,故③正确;提倡民主、提倡科学的是新文化运动,故④不正确.故选A.14.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考点】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解答】“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可知是强调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A.15.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失败”是指()A.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了C.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祸国殃民D.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中国【考点】辛亥革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辛亥革命的“失败”的理解.【解答】我们之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是因为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而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失败”是指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选A.16.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考点】新文化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解读材料和对历史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但其主张中体西用,只学习西方的器物,而不学制度,所以说其只是“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两百多年的清朝统治,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以说“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指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挖掉“树墩”,也可以说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1915年,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批判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故选B.17.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是()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分析】本题考查了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贡献.【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故选B.18.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A.完善了近中国的民主制度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考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解答】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器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制度,新文化运动﹣﹣思想.故选D.19.“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C.国民大革命 D.南昌起义【考点】五四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五四爱国运动.【解答】“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则消息反映的是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随后,北京的爱国学生举行示威游行,上海等地的工人相继罢工呼应,这是我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该事件被称为五四爱国运动.故选A.20.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这一性质的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还我山东C.废除二十一条 D.拒绝和约签字【考点】五四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口号的性质.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广场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解答】“外争国权”体现了反帝的性质,“内惩国贼”体现了反封建的性质;“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均只体现了反帝的性质.故选A.21.“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当选为第一任党的中央局书记.”这里的“他”是指:()A.鲁迅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考点】新文化运动;中共一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新青年》的创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考点的理解.【解答】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改名为《新青年》,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故选D.22.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A.北京大学 B.工农革命学校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考点】黄埔军校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建立的知识点,应把握黄埔军校建立的有关知识.【解答】依据题干信息: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结合所学知识: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故有“蒋校长”和“周主任”之称.故选D.23.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A. B. C. D.【考点】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共合作的相关史实.【解答】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大革命运动.国民大革命中最突出的是北伐战争.故选C.24.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A.中共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B.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C.中共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中共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考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材料中“1927年”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建立自已的军队和政权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为此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A理解片面,CD与题意无关.故选B.25.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在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王老师的爷爷参加的应是()A.八路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C.中国工农红军 D.北伐军【考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革命队伍在不同时期的称呼,重点识记中国工农红军.【解答】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928年冬天王老师的爷爷在井冈山入伍,应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队伍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和现在军队的名称,北伐军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队伍.故选C.26.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考点】红军长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有关知识的认识.【解答】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长征.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拼死英勇冲杀,冲过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红军人员损失过半.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1935年10月,红军在吴起镇会师.故选C.27.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考点】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相关内容.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侵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开始;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由此开始.【解答】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东北人民积极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迫蒋介石抗日而实行的“兵谏”;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八一三事变是日军进犯上海,进而攻占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而发动的一次战役.故选C.28.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学良 D.杨虎城【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解答】据所学知,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最终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选B.29.“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王铭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点】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史实.【解答】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日双方在卢沟桥的反复争夺时,日本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二三师师长赵登禹指挥部队奋起反抗,先后为国捐躯,为了纪念两位民族英雄,在北京设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据此B符合题意.故选B.30.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面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叙述正确的是()①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③蒋介石在此建立国民政府④日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京大屠杀.【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解答】①1842年,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南京签订,①正确.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1912年在南京宣告成立,②正确.③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③正确.④1937年日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④正确.故选D.二、材料题(本大题有2小题,31题11分,32题8分,共19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根据材料一,你同意费正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2)说说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内容?材料三“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3)材料三中中国奋起抗击外国剥削者的“神圣的民族战争”指什么?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4)在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2)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3)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本题主要考查在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大多以失败而告终的根本原因及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启示.【解答】(1)据材料一“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可知,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掩盖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或市场这一真实原因,因此是错误的.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是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领土与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不同意费正清的观点.(2)据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可知,日本取得了在华设厂以及运送货物的各种特权,据此可以判断其是《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条款.《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由于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而被迫签订的.(3)据“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可知是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在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大多以失败而告终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落后,政府腐败等.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等.故答案为:(1)不同意.理由: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或市场.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马关条约》.(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社会制度落后,政府腐败等.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等.(言之有理即可)32.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1)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2)材料二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材料三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3)材料三中的“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材料四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4)结合材料四,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发表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你认为日本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考点】甲午中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西安事变;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影响.(2)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及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对日本的态度.(3)本题考查西安事变.(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及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做法的认识、日本政府应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解答】(1)依据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可知,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2)依据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可知,当时中国发生了”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3)材料三中的“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放弃围剿红军,共同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因发生在12月12日,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奔赴西安积极协调,最终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4)根据材料五中日本右翼势力伤害中国和其他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行主要有: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可知,日本右翼势力的这些言行,势必伤害了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这是我们应当坚决抵制的;至于日本政府应当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不外乎是希望日本政府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等.故答案为:(1)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2)九一八事变;不抵抗.(3)事件: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4)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史实,美化侵略战争;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等错误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要坚决抵制.希望日本政府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等.三、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33题8分,34题13分,共21分)3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2)图二中的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这场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3)图三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并为之奋斗不止。在111年前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名称是什么?(4)图四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宣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5)请你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