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模拟联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模拟联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模拟联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模拟联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考模拟联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陇南市武都区九年级联考试题语文学科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一、积累与运用(30分)学校开展“人无信不立”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生活中的诚信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7分)①2024年“3·15”晚会聚焦“共筑诚信共享安全”的主题,立足于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优化消费环境,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让消费者对富有诚信的经营永葆炽热之心。“共筑诚信”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坚守责任、公正监管、严格执法,离不开市场主体恪守正道、公平交易、以诚相待。“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②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一个人,若让“诚信”qiǎorán离开,有再大的建树也只能令人shēnwùtòngjí。无论古今,诚信都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只有懂得诚信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只有恪守诚信的人,才能领略到生活的乐趣……让我们伸出双手,以信为凭,携手前进。(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2分)qiǎoránshēnwùtòngjí(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2分)【炽热】chìrè①(形)温度高;极热:~的阳光。②(形)形容感情非常热烈:~的情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甲】让消费者对富有诚信的经营永葆炽热之心。()【乙】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画线句①中“聚焦”“安全”“于”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名词、介词。B.“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坚守责任”的短语类型不同。C.画线句②的主干是“诚信是身份证”。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顿号。典籍中的诚信2.把下面书法作品的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2分)3.下图漫画体现的关于诚信的故事是()(3分)A.立木为信B.一诺千金C.一言九鼎D.尾生抱柱诚信的意义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5分)诚信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因此,把“信”装在心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诚信待人、诚信做事,用诚信浇灌出人生最美丽。(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毫无疑问,所有人都会生活在欺骗与被欺骗的痛苦旋涡中。②如果人人诚实守信,那么人与人之间就能和谐共处,社会也会更加稳定有序。③相反,如果人人不讲诚信,那会如何?④真善美反而成为别有用心之人捞取利益的工具,人情的冷漠与社会的堕落将是社会的常态。A.③①④②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①②(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5.小林和父母在某餐馆就餐时发现,该餐馆菜品质量差,卫生条件堪忧。服务员在他们结账时表示,如果在社交平台发表好评就可以打折,小林母亲准备照做。如果你是小林,你该怎样劝说母亲?(3分)6.名句默写。(10分)(1)古诗词所用手法精妙,令人拍案叫绝。“,”(晏殊《浣溪沙》)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将旧识重来的欣喜和春日易逝的伤感交织在一起;“,”(曹操《龟虽寿》)以老马作比,写出了曹操老当益壮的意气风发;“,”(李白《渡荆门送别》)化静为动,写出了江水挣脱群山束缚,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2)同样是写“夜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虚实相生,由眼前的凄苦想到未来团聚的欢乐;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则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二、阅读(6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9分)被误读的林徽因①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有人热衷于把林徽因捧为唯美、浪漫的“民国女神”,其实,国难家愁、颠沛流离才是林徽因短暂人生的主要内容。在她短短51年人生历程中,这位中国的第一位女建筑师与丈夫梁思成在纷飞战火中潜心治学,又在病痛中殚精竭虑培养人才,竭尽一生献给挚爱的中国建筑与艺术事业,共同开创了中国古建研究体系。这才是真正的林徽因。行万里路:发现中国最大的木结构寺庙②1937年夏天,山西五台山区荒凉、崎岖的路上,出现了一对年轻的夫妻,33岁的林徽因和36岁的梁思成。经过上千年的朝代更迭与战火,学者们了解的唐代建筑实物只有砖塔结构。日本建筑学界甚至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代木结构建筑。这深深刺激了这对年轻夫妇,他们下决心要找到一处唐代的木结构建筑。③他们从敦煌壁画中得到启示:唐代佛光寺或许存在于五台山地区。走了两天崎岖山路和陡峻山崖后,正值夕阳西下,他们终于收获了惊喜。④测绘结束后,林徽因、梁思成夫妇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8年间,林徽因和梁思成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到处考察中国古建筑,不畏烈日苦寒走访乡野,不惧蚊虫瘟疫测量每一处幽古庙塔,不惜金钱精力甚至伤病缠身也要坚持到底,只为发现一处汉阙、一座宋寺、一家唐庙,只为中国能有自己完整的一部建筑史。8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纷飞战火:颠沛流离的人生⑤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林徽因和梁思成连日清点、整理研究资料。为防止这些珍贵的资料落入日本人之手,他们将其存进天津英资麦加利银行。⑥为了不做亡国奴,她同梁思成放弃北京优渥的生活,携家带口四处迁徙,避居云南的昆明、四川李庄。在李庄,居住的房间以木板和竹篾抹泥为墙,梁柱被烟熏得漆黑,房顶上有竹制顶篷,老鼠和蛇常常出没其间,木床上的臭虫成群结队。面对战时大后方的艰苦,梁思成、林徽因从未有丝毫彷徨。在李庄的4年多时间,“妈妈开始很认真地阅读《史记》与《汉书》等古籍并做笔记,这是后来爹爹主持《中国建筑史》的写作不可或缺的。”梁再冰回忆说,“在李庄如豆的灯光下,爹爹和妈妈整理出了他们多年古建筑研究的资料,后来成为中英文版本的《图像中国建筑史》,那是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换来的。这样流离的生活一过就是七八年,她所受的苦难以想象。而她的肺病也因为环境恶劣、过黉劳累而到了沉疴难起的地步。心血之作:“国徽的红色中也有妈妈的一小滴血”⑧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迎来了一个忙碌的新时期,病情再重也压不住她的工作热情。国徽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讨论、修改。当时,“我家客厅好像变成了建筑系的国徽设计‘工作间’,沙发和桌椅上到处都摆满了金、红两色的国徽图案,妈妈全神贯注地埋头工作,完全忘记了她自己是一个病人。我常觉得,那红色中也有妈妈的一小滴血。”梁再冰说:⑨1950年6月23日,在全国政协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主持通过决议,同意报送的国徽图案。林徽因作为国徽设计者代表应邀列席会议。当时,她体重只有50多斤,已经无法站起来了。⑩即便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林徽因还是和梁思成一起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座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都是她的手作。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营建系的关肇邺回忆说:“林先生不能持笔,需要我帮助她绘图和跑腿。当时,林先生完全靠记忆列出了一个书目,令我去图书馆借来。林先生的学识极广,谈论问题总是旁征博引而且富有激情。”短暂人生:“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⑪1955年4月1日,林徽因走完了51年的人生路。梁思成亲自为妻子设计了墓碑。此时,人民英雄纪念碑尚在施工中,“碑建会”决定,将她亲手设计的一块纪念碑底座雕饰刻样放到她的墓上。追悼会上,两位挚友金岳霖和邓以蛰联名写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⑫1987年,林徽因、梁思成都已逝世多年,他们及助手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份迟到的荣誉,是对坚毅者的告慰。(有删改)7.为了向读者展示“真正的”林徽因,作者记叙了关于林徽因的哪几个事件?请简要概括。(4分)8.阅读人物传记要学会关注细节,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分)(1)8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从传记“真实性”特点的角度赏析该句中数字的妙处。)(2)追悼会上,两位挚友金岳霖和邓以蛰联名写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结合课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说说该挽联有何深意?)9.阅读人物传记要关注引用的材料,作者在“心血之作”部分分别引用了梁再冰和关肇邺的话,其作用有何异同?(4分)10.小博打算将本文推荐给校刊的传记栏目,你觉得本文最适合被收录进下面的哪个专辑?请说明理由。(5分)A.领袖风采B.家国情怀C.躬行典范(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3分)经历风雨增长才干沈童睿①前不久,笔者采访中了解到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故事。他本是一名青年教师,驻村数年,和村民共同经历了很多考验,遭遇许多讲台上没见过的难题,当了多次“热锅上的蚂蚁”。而也就是在这几年间,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跃升到1.2万元,获评市级“文明村”……风风雨雨.固然让这位曾经的教书匠着急过、犯难过,却也给了他更多磨砺,让他强筋壮骨、增长才干、干出实绩。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代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经历风雨、增长才干。③在风雨中增长才干,要筑牢坚定的理想信念。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如果跌了一跤就打退堂鼓、畏缩不前,就无法从经验教训中获得滋养,成事、成才更无从谈起。而百折不挠的意志,需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浇铸。“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从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到千难万险的长征路,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到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九死一生、千难万险,不但没有阻挡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步伐,反而令我们变得愈益强大。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前行路上的灯塔。④在风雨中增长才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躲在“舒适圈”中坐而论道、驰于空想,是难以收获成长的。到现实中、在奋斗中摸爬滚打,研究现实矛盾,实践胸中所学,才能不断提高本领、积累经验。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挺膺担当,投身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线,锤炼意志、磨炼本领。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苗家女孩施林娇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村里创业,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家乡的风景、民俗为更多人所知;科技攻关前沿,广大青年竭智尽力,青年工程师曾耀祥,在而立之年改变了半个多世纪的“火箭弹性载荷设计方法”,让火箭更轻、运载能力更强……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实现了个人价值,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榜样。⑤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生逢伟大时代,青年要增强紧迫感,经风雨、见世面、成大器,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有删改)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可以用原文中的话语回答)(3分)1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用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故事,既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又激发了读者兴趣。B.文章第③、④段,分别从坚定信念和付诸行动两个方面,论证了应如何在风雨中增长才干。C.文章告诉我们: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应勇于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收获成长。D.文章整体采用了递进式结构,论证思路纵向展开,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13.文章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4.小林因遭遇重大挫折而丧失了进取心,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劝她重拾信心。(4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欤?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选自张孝祥【江】《观月记》,有删改)【注释】张孝祥:南宋人,政治家,为人刚正,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作此文时,他在静江府(今广西桂林)任上遭谗罢职,北归过洞庭湖,正当中秋,登金沙堆赏月。15.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2)余拏一小舟(3)去人远者又胜也(4)独往而远人16.翻译下列句子。(5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17.请回答问题。(6分)(1)【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四美者”具体指什么?(2分)(2)【甲】文中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乙】文中张孝祥“独往”金沙堆观月,两人的“独往”有哪些相同之处?(4分)(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5分)【甲】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乙】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②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⑶,双照泪痕干。【注释】①廓(fū)州:今陕西省窑县。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②未解:尚不懂得。③虚幌:透光的帷幔。18.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5分)小语:月以朦胧、感伤、皎洁等独特的内涵,颇受诗人们的喜爱,诗人们常常用它来抒发情怀。小文:是的,【甲】诗就是一首这样的诗歌。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诗人客居秦州,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分散各地。杜甫在边塞秋夜,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自然倍感凄凉。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却觉得“月是故乡明”,之情油然而生。小语:【乙】诗同样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诗人借“月”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但是两首诗表达的方法不同,【乙】诗主要运用了的手法,借助妻子的担忧焦虑,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甲】诗颔联则是在对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小文:此外,【甲】诗中“况乃未休兵”一句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五)名著阅读。(8分)阅读方法助读资料阅读任务插图识文此图为《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插图,该篇名为①_______。关注人物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选段中“他”的名字是②________。他有一条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