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武都区九年级联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年甘肃省武都区九年级联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年甘肃省武都区九年级联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年甘肃省武都区九年级联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年甘肃省武都区九年级联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都区2024年九年级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马坝人C.蓝田人D.北京人2.下表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历史学习笔记,这些措施人物措施秦始皇推行皇帝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盐铁官营、专卖;北击匈奴A.推动了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和巩固B.不利于加强思想统一C.不利于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D.彻底消除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威胁3.三国两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下图中①处应是A.前秦B.西晋C.北魏D.北周4.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各族人民的爱戴。下列可以看出他对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视的言论是A.“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C.“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D.“致安之本,惟在得人。”5.宋元时期的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根本原因是A.政权并立、民族融合B.统治者纵情享乐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D.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6.清朝时期,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汉口镇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该材料说明清朝A.强化君主专制B.开始闭关锁国C.出现工商业市镇D.巩固统一国家7.我国明代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的记载,这一现象说明了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物种交流B.文艺复兴推动自然科学进步C.殖民扩张推动科学技术发展D.工业革命在亚洲迅速地扩展8.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该材料中的“这个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红船精神来源于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南昌起义D.中国共产党诞生10.“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七七事变B.火烧圆明园C.南京大屠杀D.旅顺大屠杀11.小琪搜集了如下几幅图片进行探究,据此判断,她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2.某班同学正在收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下列收集到的内容搭配正确的是A.王进喜——两弹元勋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C.雷锋——“铁人”D.邓稼先——解放军好战士1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A.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强国14.学会从关键词中提炼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必备的能力之一。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颁布《十二铜表法》””“斯巴达克起义”这些关键词中,能提炼出的主题是A.罗马共和国的兴衰B.罗马帝国的衰亡C.古印度文明的兴衰D.古埃及的兴衰15.“在长期的航海生涯中,欧洲水手绘制海图的技术已相当发达,14世纪就出现了标明海岸线及港口位置的航海图。”该材料描述了新航路开辟的A.影响B.性质C.条件D.目的16.1921~1923年,苏俄(联)私人出租企业从50多家增加到5000多家,可以容纳约8万名工人。上述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D.赫鲁晓夫改革的推行17.随着二战的进一步扩大,全世界受法西斯国家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事件是A.日本偷袭珍珠港B.德黑兰会议的召开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18.小刘旅行到某地区,发现那里不同国籍的人都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他所到的地区应属于A.北美洲B.欧洲C.南美洲D.大洋洲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从各自的发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之间来回移植。各种驯养的动物,尤其是马、牛和羊,是东半球的一个重要贡献。美洲印第安人还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鳄梨、白薯、花生以及若干品种的蚕豆、南瓜和笋瓜。当然,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都曾卷入这种交流。——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材料三明清时期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A、B、C三处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的变化。(3分)(3)根据材料三,简析明清时期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作物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5分)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揖美追欧”的辛亥革命试验西方式民主制度失败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也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中山也提倡‘以俄师’,主张‘联俄联共’。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摘编自王垒《论“以俄为师”》材料二正是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参照系。借鉴其成功经验,资本主义起死回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实施“新政”,摒弃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原则,在宏观层次上运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较大地调整产权关系、生产方式和生产运行体制。“新政”是一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渡过了空前大灾难。——摘编自孔根红《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简析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几次反“危机”》材料三“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可以看出,在戈尔巴乔夫的内心深处事实上不得不承认他“新思维”所鼓吹的“西方民主”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这位结束冷战、发动打破“苏联专制政权”的“民主改革”的领导人,事隔14年之后,在国内仍备受指责。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把他当作苏联解体和随后令数百万人陷入贫困窘境的经济混乱局面的罪魁祸首,指责他屈服于西方。 ——摘编自葛新生《悔悟与反思—苏联解体亲历者对改革历程的新认识》(1)材料一中的“中国改换了方向”指的是什么?(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戈尔巴乔夫鼓吹“西方民主”的危害,并指出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5分)2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6世纪中叶起,罗马帝国西半部已一去而永不复返,东半部却仿佛是一家营业中的商行,商人们经由海陆两路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从事着远距离高档奢侈品贸易……他(查士丁尼)下令以拉丁语重新汇编法律文件、补充新法,还附加学习指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804年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标志着现代民法的开端,它以罗马法为蓝本,巧妙地运用法律形式把刚刚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则直接“翻译”成法的语言,它所反映的首先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确立了民事主体的独立地位,从根本上摧毁了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度。材料三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等,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1)根据材料一,指出查士丁尼大规模汇编法律的原因。(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归纳《拿破仑法典》颁布的历史意义。(7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特点。(4分)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22.(12分)围绕下列材料,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