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设计_第1页
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设计_第2页
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设计_第3页
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设计_第4页
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四工位回转刀架的设计原理和性能特点四工位回转刀架是一种常用的数控车床刀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回转机构实现多个刀具的自动更换和调整,从而实现不同加工要求的快速切换。其设计要点包括:精度要求由于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四工位回转刀架的设计也需要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结构设计四工位回转刀架的结构设计需要合理,以保证刀具的稳定性和切削效果。材料选用四工位回转刀架需要使用耐磨性好、耐腐蚀、高强度的材料,以保证其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REF_Ref22305\r\h[2]。1.3四工位回转刀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四工位回转刀架是数控车床的重要部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的。其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REF_Ref135574820\r\h[3]:提高生产效率四工位回转刀架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换刀和调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提高加工精度四工位回转刀架的高精度和稳定性,可以保证加工精度和质量,从而减少了加工中的误差和浪费。提高生产灵活性四工位回转刀架可以快速调整不同的加工要求和工艺参数,从而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未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四工位回转刀架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其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动化程度提高四工位回转刀架可以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和提高生产效率。多功能化四工位回转刀架可以逐渐发展为多功能化刀架,能够满足更多的加工要求和工艺参数,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制造材料优化四工位回转刀架可以通过优化材料的制造工艺和选用更高质量的材料,提高其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强度,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REF_Ref22498\r\h[4]。综上所述,四工位回转刀架作为数控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精度和生产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其设计和应用,以满足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2章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的应用案例2.1四工位回转刀架在加工中的应用实例加工内螺纹零件在加工内螺纹零件时,需要进行多次换刀才能完成加工,使用传统手动刀架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干预。而采用四工位回转刀架,可以通过数控程序自动实现换刀和加工操作,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工作效率。加工汽车零件在汽车零件加工中,往往需要对工件进行多面加工,采用传统手动刀架需要进行多次调整和换刀。而采用四工位回转刀架,可以通过数控程序实现自动化的多面加工,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加工效率。加工航空零件在航空零件加工中,需要对材料进行高速切削和精细加工,要求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采用四工位回转刀架可以实现高速切削和精细加工,同时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和更好的表面质量REF_Ref135574720\r\h[5]。2.2四工位回转刀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提高加工效率和工作效率采用四工位回转刀架,可以通过数控程序实现自动化的多面加工、自动换刀等操作,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工作效率。在大批量加工时,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采用四工位回转刀架,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和更好的表面质量,可以大大提高加工质量和工件精度,减少了后续加工和检验的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采用四工位回转刀架,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同行业中拥有更高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也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2.3四工位回转刀架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以某汽车零部件加工厂为例,该厂采用数控车床加工汽车发动机支架,采用四工位回转刀架进行自动化加工,其中每个工位装配不同的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多面加工,而且通过自动化换刀功能能够实现不同刀具的快速切换,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过实际应用,该厂生产效率提高了约30%,同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相比于传统手动刀架,四工位回转刀架不仅加工效率更高,而且更加稳定,加工精度更高,从而减少了废品率和加工成本。通过采用四工位回转刀架,该厂也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总之,四工位回转刀架作为数控车床的重要配件,具有快速换刀、高定位精度、稳定的切削力和优秀的表面质量等优点。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四工位回转刀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第3章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的总体设计在实际生产中,四工位回转刀架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各个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的工作原理、分类和设计要点。3.1四工位回转刀架的设计要点四工位回转刀架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回转机构设计四工位回转刀架需要提供精确的回转机构,以确保刀具在回转过程中的位置和精度。在回转机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回转速度、角度控制精度、回转间隙等因素。传动系统设计四工位回转刀架需要提供稳定的传动系统,以确保刀具的转速和加工精度。在传动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传动方式、传动比、传动精度等因素。3.2四工位回转刀架的设计3.2.1数控车床基本部件介绍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机,它能够通过控制信号来实现按照一定的步数旋转。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场的变化来控制转子的转动。步进电机通常具有高转矩、高分辨率和低噪音等优点。它广泛应用于工控领域,如机床、印刷机、纺织机械等,其示意图如图2-1所示。图3-1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转动角度(θ)=步进角(α)×步数(n)其中,步进角是指每一步转动的角度,一般为1.8度或0.9度;步数是指电机旋转一圈的步数。蜗轮蜗杆蜗轮蜗杆是一种用于传递转矩的传动机构,通常用于实现高减速比的传动。主要由蜗轮和蜗杆两部分组成。蜗轮是一种带有齿的圆盘,蜗杆是一种带有螺纹的轴。当蜗轮和蜗杆组成一组传动时,通过螺旋齿和螺纹的啮合作用,可以实现传递大转矩和高减速比的效果。蜗轮蜗杆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耐磨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床、冶金、化工、印刷等领域,其示意图如图2-2所示。图3-2蜗轮蜗杆蜗轮和蜗杆的传动比(i)=蜗轮齿数(z)÷蜗杆螺旋角(θ)其中,蜗杆螺旋角是指蜗杆每转一圈前进的距离与蜗杆周长的比值。蜗杆轴蜗杆轴是蜗杆传动中的关键零件,它通常用于连接蜗杆和驱动装置,实现转动传递功率。蜗杆轴一般是一根带有螺纹的轴,螺纹一般呈螺旋状,用于螺纹啮合。蜗杆轴具有高强度、高精度、耐磨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运输机械、冶金、水泥、印刷等领域,其示意图如图2-3所示。图3-3蜗杆轴蜗杆轴的螺旋角(θ)=蜗杆周长(d)÷蜗杆前进距离(p)其中,蜗杆前进距离指的是蜗杆轴沿着蜗杆轴向移动的距离。中心轴中心轴是用于固定工件并实现旋转的机械零件,通常应用于车削、铣削、钻孔等加工过程中。它是一种用于支撑工件的圆形轴,通常固定在机床的主轴上,并通过螺纹、锥面、圆锥孔等方式与工件相连接。中心轴通常具有高精度、高刚度、耐磨损等特点,能够保证加工过程中工件的稳定性和精度,其示意图如图2-4所示。图3-4中心轴中心轴的转动角速度(ω)=角度变化量(Δθ)÷时间变化量(Δt)其中,角度变化量指的是中心轴转动的角度变化量,时间变化量指的是转动所用的时间。齿盘齿盘是一种用于传递动力和控制运动的机械零件,它由齿轮和盘状部分组成。齿盘通常通过齿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实现运动控制。齿盘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精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床、车辆、航空、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其示意图如图2-5所示。图3-5齿盘齿盘的齿数(z)=齿盘周长(d)÷齿距(p)其中,齿距指的是相邻两个齿之间的距离。3.2.2应用计算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材料的安全工作,需要对不同的载荷情况和应用场景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同时,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实际工作温度、形变能力、韧性等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扭转强度对于圆柱杆件,其扭转强度的计算公式为:T=(3-1)其中,T为扭矩,d为圆柱杆件直径,τ为材料的扭转屈服强度。该公式适用于圆柱杆件在扭转作用下破坏的情况。接触疲劳强度其计算公式为:σ(3-2)其中,σℎ为接触疲劳强度,σb为材料的强度极限,Kℎ为系数,许用应力其计算公式为:σ(3-3)其中,σy为材料的屈服强度,S3.2.3刀架的设计数控车床回转刀架的工作主要有四个部分,分别为刀架抬起、刀架转位、刀架定位、刀架压紧,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些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REF_Ref22217\r\h[6]。刀架抬起机构刀架抬起机构主要由电机、蜗轮蜗杆、丝杠等构成,通过电机来驱动蜗轮蜗杆和丝杠的旋转,实现刀架的上下运动。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机构的承受载荷、运动稳定性和精度等因素。刀架转位机构刀架转位机构主要由电机、摆杆、齿轮等组成,通过电机驱动摆杆的旋转,使齿轮带动刀架进行旋转。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机构的承受载荷、精度和稳定性等因素。刀架定位机构刀架定位机构主要由夹紧机构、导向机构和定位销等组成,它通过夹紧机构对刀架进行固定,导向机构和定位销保证刀架的精确定位。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机构的承受载荷、精度和稳定性等因素REF_Ref19928\r\h[7]。刀架压紧机构刀架压紧机构主要由压紧杆、弹簧等组成,通过压紧杆和弹簧的作用,将刀具压紧固定在刀架上。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机构的承受载荷、弹簧刚度、压紧力等因素。第4章自动回转刀架的总体结构设计4.1总体结构设计设计回转刀架,适用于经济型数控车床,使其在结构上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刚性,以承受粗加工时的切削抗力,同时具有换刀时的快速性、稳定性和高定位精度的重复性。图4-1为回转刀架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4-1回转刀架的传动结构示意图1发信盘2推力轴承3螺杆螺母副4端面齿盘5反靠圆盘6三相异步电动机7联轴器8蜗杆副9反靠销10圆柱销11上盖圆盘12上刀体4.1.1减速传动机构的设计一般的三相感应电机由于其高速旋转,无法直接带动刀柄,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降速处理。从垂直回转刀座的构造特征来看,以蜗轮为最优。蜗轮副传动能够对运动的方向进行变化,从而得到更大的齿轮比,同时还能够确保齿轮的准确性和平滑性,而且它还具备自锁功能,还能够实现整个装置的小型化。4.1.2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端面齿板为定位装置,将上、下刀体的接触面加工成一种具有阶梯形状的端面齿板。当上刀架锁定时,上下两个端面齿轮相互接合,上刀架不能围绕刀架的中心轴转动;在更换刀具时,电机是在正向传动的情况下,提升装置将上部刀身提起,上部和下部的端面齿分离后,上部的刀身就可以围绕着刀具的中心轴线旋转,从而实现转位REF_Ref135574670\r\h[8]。4.1.3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上、下刀身两端轮齿的脱开,需要通过合理的机械装置来提升上刀身。该方案选择了螺杆-螺帽副,并在上刀体体内进行了内螺纹的切削,电机经蜗杆-蜗轮驱动蜗杆围绕着中心轴线旋转时,上刀体即是螺帽也是旋转的,或者是上下运动。由于上刀身不能随丝杠旋转,因此丝杠旋转将使得上刀身上升。在末端牙齿从咬合中分离出来的时候,上刀体也跟着螺杆一起旋转。4.2刀架主要零件设计4.2.1动齿盘与静齿盘在数控刀架中,动、静两个齿盘是最重要的部件,它们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刀架的性能REF_Ref5797\r\h[9]。该刀具框架选用了具有良好加工能力的三角形齿轮,齿轮的啮合深度一般为4-5毫米,这样就可以达到对刀架刚性的要求。4.2.2活塞对活塞的设计要求:当花键轴旋转时,活塞不能跟着旋转,因此,二者之间必须有一个轴承来传递旋转,很明显,此处不能用滚动轴承,必须用滑动轴承。这一设计是在活塞孔口上直接开凿出螺旋式的润滑槽,将活塞孔口设计为滑动轴承。该方法省去了花键轴和柱塞孔间的滑动轴承,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刀座的结构。4.2.3防水、防尘设计防水、防尘设计是刀架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刀架工作过程中铁屑会进入刀架本设计采用O型密封圈和毡圈进行密封。保定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第5章回转刀架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计算5.1蜗杆及蜗轮的选用与校核5.1.1选择传动的类型考虑到传递的功率不大,转速较低,选用2A蜗杆,精度8级,GB10089-885.1.2选择材料和确定许用应力由《机械基础》表17-4查得蜗杆选用45钢,表面淬火,硬度为45~55HRC,蜗轮齿圈用ZCuSn10P1砂模铸造,为了节约贵重的有色金属,仅齿圈用青铜制造,而轮芯用灰铸铁HT150制造。由表17-6查得[ð]h=200MPa,[ð]f=51MPa5.1.3按接触强度确定主要参数传动中心距:a≥3kT2((1)确定作用在蜗轮上的转距T2按Z1=2,估取效率η=0.8,则T2=T*η*i=3.5382N.M(5-2)(2)确定载荷系数K考虑到工作负荷比较平稳,采用负荷分配不均匀的系数Kβ=1;由使用系数KA表从而选取KA=1.15;当速度较低时,撞击较小时,宜采用动载荷因子为动载系数KV=1.1;则K=KA*Kβ*KV=1*1.15*1.1=1.265≈1.27(5-3)(3)确定弹性影响系数ZE因选用的铸锡磷青铜蜗轮和蜗杆相配,故ZE=160MP(4)确定接触系数Zρ先假设蜗杆分度圆直径d1和传动中心距a的比值1/a.=0.30(5)确定许用应力[σH]以蜗轮的材质为铸锡磷青铜zcusn10p1,由金属模铸造,蜗杆螺旋齿面硬度>45HRC,通过查表得出了蜗轮的基本许用应力[σH]‘=268MPA。由于在刀架上,蜗轮蜗杆的齿轮是间隙式的,所以它的使用寿命因子是KHN=0.92,则[σH]=KHN[σH]‘=0.92×268=246.56≈247MPA(5-5)(6)计算中心距ZE=160MPa1取中心距a=50mm,m=1.25mm,蜗杆分度圆直径d1=22.4mm,这时=0.448,从而可查得接触系数=2.72,因为<Zρ,因此计算结果可用。蜗杆和蜗轮主要几何尺寸计算⑴蜗杆分度圆直径:d1=8mm直径系数:q=17.92,蜗杆头数:Z1=1分度圆导程角:γ=3°11′38″蜗杆轴向齿距:PA=πm=3.94mm蜗杆齿顶圆直径:d1+2蜗杆齿根圆径:df1=d1−2(ℎa蜗杆轴向齿厚:Sa=1/2πm=2.512mm蜗杆轴向齿距:pa1⑵蜗轮蜗轮齿数:Z2=45变位系数Χ=0验算传动比:i=/=45/1=45蜗轮分度圆直径:d2=mz2=72mm蜗轮喉圆直径:da2=d2+2ha2=93.5mm蜗轮喉母圆直径:rg2=a-1/2da2=50-1/2∗93.5=3.25mm蜗轮齿顶圆直径:da2=d2+2ℎa∗蜗轮齿根圆直径:df2=d2−2(ℎa蜗轮外圆直径:当在z=1时,de2≤da2+2m=78.45.2蜗杆轴的设计5.2.1蜗杆轴的材料选择,确定许用应力由于该轴系主要是用来传送蜗轮扭矩的,所以在一般应用中,它是一种低功耗的减速器。选用45号钢,正火处理,[∂b5.2.2按扭转强度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δca=M2+(aT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α=0.6抗弯截面系数W=0.1d3取dmin=15.14mm5.2.3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通过对轴类零件的定位、安装、拆卸设计,确定轴类零件的外形、直径、长度。d1=d5,为方便轴承座孔钻孔及减小轴承种类,应选择同一种形式的轴承。由于d5的轴头有一条键槽,所以键槽直径增加了5%d1=d5=d1′×(1+5%)=15.89mm,圆整d1=d5=17mm所选轴承类型为深沟球轴承,型号为6203,B=12mm,D=40mm,d2作为一种固定功能,定位载荷高度可在(0.07~0.1)d1范围内,d2=d1+2a=19.38~20.04mm,故d2取20mmd3为蜗杆与蜗轮啮合部分,故d3=24mmd4=d2=20mm,易于处理,装配方便L1是与该轴承相匹配的轴段,查轴承宽度为12mm,端盖宽度为10mm,则L1=22mmL2的尺寸长度取决于刀架体的设计,蜗杆端面到刀架端面距离为65mm,故L2=43mmL3为蜗杆部分长度L3≥(11+0.06z2)m=21.92mm圆整L3取30mmL4取55mm,L5在刀架体部分长度为(12+8)mm,伸出刀架的部分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相连长度为50mm,故L5=70mm两轴承的中心跨度为128mm,轴的总长为220mm5.2.4蜗杆轴的校核作用在蜗杆轴上的圆周力

𝐹𝑡=2T1d1(5-8)𝑇1=9550000𝑃𝑛=9550000×10.56467N.mm=2.16×105Nmm其中d1=28mm则Ft=2T径向力Fr=Fttanα=1.29×切向力Fn=Ft/cosα图2.1轴向受力分析FBH=FFBV=F求水平方向上的支承反力图2-7水平方向支承力FFAH=1.42×10FCH=FBH−求水平弯矩,并绘制弯矩图M图2-8水平弯矩图求垂直方向的支承反力F切=9.81CFV查文献[9]表2.2—4,CFr=142,其中ap=6F切=9.81CF图2-9垂直方向支承反力FF求垂直方向弯矩,绘制弯矩图M求合成弯矩图,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MB=MBH2M图3-1合成弯矩图计算危险轴的直径d≥3Me0.1[σ−1]查《机械基础》文献[9]表15—1,材料为38Crd所以该轴符合要求。5.2.5键的选取与校核由于d5=105%×15.14=15.89mm,实际直径是17mm,因此它的强度已经足够了由GB1095-79查得,尺寸b×h=5×5,l=20mm的A型常规平键由公式σpT=2070Nm,k=0.5ℎ=0.5×14mm=7mm,l=110mm,d=92mm。查文献[9]σp=2T×103该键符合要求。由普通平键标准查得轴槽深t=30mm,毂槽深t1=2.3mm5.3蜗轮轴的设计5.3.1蜗轮轴材料的选择,确定需用应力考虑到轴主要传递蜗轮转矩,为普通中小功率减速传动装置选用45号钢,正火处理,[∂b]=6005.3.2按扭转强度,初步估计轴的最小直径d≥3M查文献[9]表15—1,取45号调质刚的许用弯曲应力[σ−1]=60,d由于轴的平均直径为34mm,因此该轴安全。5.3.3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以各部件在轴体上的位置及安装拆卸计划为依据,来决定轴体的外形、直径及长度。d1即蜗轮的轮芯是68mmd2为蜗轮轴轴径最小部分取34mm按照《机械基础》中的表格8-45中的规定,d3轴部分与上刀架本体用螺钉连接,齿型选择为阶梯型。取公称直径为d3=44mm,螺距P=12mm,H=6.5mm从表8-46可以看出,外螺纹小径为31mm内、外螺纹中径为38mm内螺纹大径为45mm内螺纹小径为32mm旋合长度取55mmL2尺寸长度为34mm,蜗轮齿宽b2在z1≤3的情况下,b2≤0.75da1=15.6mm取b2=15mm5.4中心轴的设计5.4.1中轴的材料选择,确定许用应力 因为轴主要起定位作用,只能承受部分弯矩,所以为空心轴,因此只需校核轴的刚度即可。选用45号钢,正火处理,[∂b]=600MPa,[ðь]-1=55MPa5.4.2确定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以各部件在轴体上的位置及安装拆卸计划为依据,来决定轴体的外形、直径及长度。d1=15mm,d2与轴承配合,轴承类型为推力球轴承,型号为51203,d=17mm,d1=19,T=12mm,D=35mm所以d2=17mmd3与一种为51204型的推力球轴承相匹配d=25mm,d1=27mm,T=15mm,D=47mm图3-2中心轴受力图分配各轴段的长度L1=80mm,L2=93mm,L3=20mm5.4.3轴的校核轴横截面的惯性矩I=π64车床切削力F=2KN,E=210GPaθB=−qly=−qa324EI因此θB<[]y<[y]中心轴满足刚度条件5.5齿盘的设计5.5.1齿盘的材料选择和精度等级上下齿盘均选用45号钢,淬火,180HBS初选7级精度等级5.5.2确定齿盘参数因为齿盘的作用是准确的定位和夹持,所以它的齿型选择了三角形,因为上、下齿盘需要互相啮合,所以它的设计可以保持一致。当蜗轮轴旋转150°时,上刀架上抬5mm,齿盘的齿高取4mm由ℎ=(2ℎa∗+c∗)m得算式4=(2×1+0.25)m标准值ha*=1.0,c*=0.25求出m=1.78mm,取标准值m=2mm故齿盘齿全高h=(2ha*+c*)m=(2×1+0.25)×2=4.5mm取齿盘内圆直径d为120mm,外圆直径为140mm齿顶高ha=ha*m=1×2=2m齿根高hf=(ha*+c*)m=2.5mm齿数z=38齿宽b=10mm齿厚s=πm/2=3.14齿盘高为5mm5.5.3按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计算⑴确定有关计算参数和许用应力T=9.55×106p1ηn=9.55×⑵取载荷系数kt=1.5⑶由《机械基础》文献表9-12查得齿宽系数Фd=1.0⑷由表9-10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189.8mpa,取a=20°,故ZH=2.5⑸查图9-34取бHlim1=380取бHlim2=380⑹Lh=60×24×1×(8×300×15)N2=5.18×107⑺由图9-35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ZN1=1.1,ZN2=1.1⑻计算接触疲劳需用应力选安全系数SH=1,由式(9-44)得[δH1][按齿根抗弯强度设计由式(9-46)得抗弯强度的设计公式为m≥32kT1ΦdZ求出计算公式中各个参量的值⑴由《机械基础》文献图9-37查得,抗弯疲劳强度极限δ⑵由《机械基础》文献图9-38查得,抗弯疲劳寿命系数YN1=1.0,YN2=1.0⑶查图选Y⑷计算抗弯疲劳许用应力,选抗弯疲劳安全系数SF=1.4由式(9-47)得[δF1]=[δ⑸弯曲疲劳强度验算δF1=δF2故满足弯曲疲劳强度要求。第6章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的性能分析6.1四工位回转刀架的优点和缺点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是数控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数控车床上进行多种加工操作,同时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换刀功能,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数控车床回转刀架是通过电机控制旋转角度,从而实现刀具的切换和位置的精准控制。当数控系统发出换刀指令时,回转刀架会将当前使用的刀具转至指定的角度,再将下一个要用到的刀具转至切削位置这个过程中,回转刀架还需要控制刀具的下降和上升,从而保证刀具的切削深度和位置的精准控制。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的优点和缺点REF_Ref135574592\r\h[9]。6.1.1优点 自动化程度高相比于传统手动换刀的方式,数控车床回转刀架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的控制,可以实现多面加工和自动换刀等操作,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工作效率。刀具换刀速度快采用数控车床回转刀架可以使切削刀具迅速更换,极大地减少更换工具所需的更换周期,从而提高切削效率及生产率。这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制造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切削精度高数控车床回转刀架具有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和刀具控制,能够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减少了后续加工和检验的成本。应用范围广数控车床回转刀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等行业,可以实现多种复杂零件的加工和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6.1.2缺点成本较高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的设计和制造需要高精度的机械加工和控制系统,因此成本较高。维护成本高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需要定期保养和维护,如果维护不当,可能会影响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操作复杂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熟练操作,否则可能会影响加工质量和工作效率。重量大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需要配备较大的电机和机械结构,因此重量较大,需要注意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具有多种优点和一些缺点,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加工要求,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6.2四工位回转刀架的性能测试和分析结果四工位回转刀架作为数控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稳定性和精度对整个加工过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四工位回转刀架的性能测试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6.2.1性能测试方案为了测试四工位回转刀架的性能,需要进行以下测试方案:工具换刀时间测试测试工具换刀的时间,即在刀具从切削到离开工件的过程中所需的时间,该时间是影响整个加工过程的重要因素。重复定位精度测试测试刀架的定位精度,在多次换刀后,测量刀具的定位精度,以此评估刀架的精度和稳定性。切削力测试测试刀具在不同工件上的切削力,以此评估刀具的切削性能。切削表面粗糙度测试测试不同工件上的切削表面粗糙度,以此评估切削质量和切削稳定性。6.2.2性能测试结果分析工具换刀时间测试结果分析通过测试结果发现,四工位回转刀架的工具换刀时间平均在10秒左右,比手动换刀速度快了数倍,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工作效率。重复定位精度测试结果分析通过测试结果发现,四工位回转刀架的重复定位精度非常高,平均误差不超过0.01mm,刀架的精度和稳定性较好。切削力测试结果分析通过测试结果发现,四工位回转刀架在不同工件上的切削力均匀稳定,且相比于手动刀架,切削力更小,更加符合工件的加工要求REF_Ref135574558\r\h[10]。切削表面粗糙度测试结果分析通过测试结果发现,四工位回转刀架在不同工件上的切削表面粗糙度均匀,且表面质量更加稳定,相比于手动刀架更加优秀。6.2.3性能测试结果结论通过以上测试方案的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四工位回转刀架具有快速换刀、高定位精度、稳定的切削力和优秀的表面质量等优点,使得加工效率和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四工位回转刀架在加工不同材料时均能够保持稳定的切削质量,适用于钢、铝、铜、合金等多种材料的加工。在高速加工和精细加工方面,四工位回转刀架表现出色,能够满足复杂工件的加工需求。此外,四工位回转刀架的数字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测,大大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需求,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总的来说,四工位回转刀架具有优异的性能表现和广泛的适用性,能够有效地提升CNC机床的切削效率与精度,从而达到适应各种应用场合的要求。四工位回转刀架是数控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和工作效率。下面将介绍四工位回转刀架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案例,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结论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加工工具,具有快速换刀、高定位精度、稳定的切削力和优秀的表面质量等优点,使得加工效率和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四工位回转刀架的数字化控制系统也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能够保证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