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宋对于“祖宗之法”的重视与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离开对于“祖宗之法”的深切认识,则难以揭开宋代政治史之奥秘;同时也难以真正把握宋代制度史之精髓。——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目录壹祖宗之法的确立祖宗之法的困境贰祖宗之法的突破叁祖宗之法的余响肆壹祖宗之法的确立与唐全盛时期的地图相比,五代十国的地图有何特点?小国林立各国割据一、祖宗之法的确立1.背景五代十国的又一特点是什么?军事将领,手握重兵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一、祖宗之法的确立1.背景“天下自唐季以来……生民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雪夜访谱图》太祖赵匡胤宰相赵普一、祖宗之法的确立2.内容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政事堂侍卫马军司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台谏(统兵)(调兵)三司二府财政行政军事监察枢密院三衙皇帝一、祖宗之法的确立2.内容

(1)分化事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集权分权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中央路府州军监县安抚司(帅司)转运司(漕司)提点刑狱司(宪司)提举常平司(仓司)知州(或知府等)通判知县(或县令)四监司制衡一、祖宗之法的确立2.内容

(2)守内虚外文官掌枢密更戍法分散军权“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柳诒徵:《中国文化史》时代时间(年)科举次数(次)录取进士总数(人)平均每榜(人)唐朝290268744828宋太祖171518813宋太宗2181487186宋真宗25121760147宋仁宗41134561351抑武崇文一、祖宗之法的确立2.内容

(3)抑武崇文一、祖宗之法的确立

3.评价材料一:主要是因为宋代完善了文官制度,中国政府相当稳定。赵匡胤960年的篡位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只中国在唐代穷兵黩武之后仍没有垮台,中国的历史文化依然持续。这还是宋代人的功劳。——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一官未缺,十人竞逐,纡朱满路,衣紫(代指官员)成林,州县之地广于前,而陛下之官五倍于旧。——宋祁《上三冗三费疏》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随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弱,虏骑所过,莫不溃散。——[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二八一、祖宗之法的确立

3.评价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分化事权——结束了武将割据的局面,保证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强干弱枝——控制地方,地方无兵无权无钱,地方虚弱难以抗敌滥用文官——行政组织臃肿,效率低下,养官过多,财政开支巨大崇文抑武——庶族上升,形成良好的文化风气,文化繁荣,传承文化贰祖宗之法的困境二、祖宗之法的困境1.边防压力《北宋、辽、西夏形势图(111年)》二、祖宗之法的困境1.边防压力北宋的募兵制度

通过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的做法开始于唐玄宗时期。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的“养兵”政策,希望通过广泛募兵稳定社会治安、消除社会消除动乱因素,即所谓“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纺民之道,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募兵过滥致使军队数量不断增加,累增至120余万,军费随之恶性膨胀,成为财政支出的大宗。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滥用文官募兵过滥冗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不得不变二、祖宗之法的困境2.财政危机叁祖宗之法的突破富国之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强兵之法保甲法裁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将兵法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52页三、祖宗之法的突破——王安石变法

(1)内容材料一: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钱修《国史大纲》材料二: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日: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三、祖宗之法的突破——王安石变法

(2)评价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利益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北宋国力有所提高,积弱局面有所改观。强兵方面,成果甚微三、祖宗之法的突破——王安石变法

(2)评价肆祖宗之法的余响南宋、金、西夏形势图(1142年)南宋建立:同年5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改年号为建炎,是为宋高宗。后来又定都临安(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北宋灭亡: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俘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四、祖宗之法的余响1.南宋建立四、祖宗之法的余响2.岳飞抗金

南宋绍兴时,宋金战争已持续了10余年之久,宋金战争对峙的局面逐渐形成,南宋小朝廷已无流亡之虞。赵构君臣手中有些与金讨价还价的资本,对于战争中形成的韩家军、岳家军等,忌惮之心越来越重。认为“诸将权太重”,“天下之权不再庙堂,而在诸将”。

此时,赵构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甚至先于忧外。战争旷日持久,再打恐兵连祸结,太阿倒持,不知半壁江山落入谁家。

为了收回兵权,办法之一,就是祖宗之法,以文制武。

——李昌宪:《也谈岳飞之死》四、祖宗之法的余响3.宋金议和绍兴和议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①称臣臣构言: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②“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年③划界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一线

隆兴和议孝宗隆兴二年(1164)①改称臣为称侄②减少“岁贡”银20万两、绢20万匹/年③各守旧疆

嘉定和议宁宗嘉定元年(12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