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8-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解析版)_第1页
模拟卷8-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解析版)_第2页
模拟卷8-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解析版)_第3页
模拟卷8-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解析版)_第4页
模拟卷8-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八)

(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Mg24P31S32Cl35.5Cr52

Fe56Cu64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二期中)根据国际形势,我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

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的排放总虽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

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量,实现CO?的“零排放”。科学家提出有关甲醇

(CH,OH)的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

B.CC>2属于无机化合物、CHQH属于有机化合物

C.O.lmolCHQH中含有

D.利用CO?合成CHQH燃料能促进“碳中和”

【答案】A

【详解】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有: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风能转化为

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等,A错误;

B.有机物为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C0?属于无机

化合物、CHQH属于有机化合物,B正确;

C.1分子甲醇中含有1个0-H键,则O.lmolCHQH中含有O.lmolO—H键,C正确;

D.利用CO?合成CH30H燃料可以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资源,能促进“碳中和”,D正确;

故选Ao

2.(2022•河北・石家庄一中高三阶段练习)生活中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不慎混在一起会

产生氯气使人中毒,发生反应为NaC10+2HCl=NaCl+C12T+H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

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8gH2。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8NA

B.58.5gNaCl固体中含有NA个NaCl分子

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3.36LCE转移电子数目为0」5NA

D.ILlmol.L-1的NaCIO溶液中含有CIO数目为NA

【答案】D

【详解】A.18g水中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前言xlO=imol,故A错误;

B.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是由Na+和C「组成,不含NaCl分子,故B错误;

C.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Imol氯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Imol,则标准状况下,每

生成3.36L(0.15mol)氯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15moL故C正确;

D.NaCIO属于强碱弱酸盐,Cl。水解,ILImol/L的NaCIO溶液中CICX物质的量小于

ImoL故D错误;

答案为D。

3.(2022•北京・人大附中高三期中)m个Ag原子形成的立方体形纳米簇Agm结构如图,

立方体的顶点及各面面心处各有1个Ag原子。以Agm为模板,在x,y方向上继续结

合Ag原子,可以得到棱长(以顶点原子的原子核间距计算)分别为Agm2倍、2倍、1

倍的纳米团簇Agno

AgmAgmAg„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gm易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B.固体Agm可能呈现彩色

C.距离a处Ag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Ag原子为12个

D.〃二38

【答案】A

【详解】A.银是不活泼金属,化学性质稳定,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所以纳米簇Agm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A错误;

B.固体Agm的颗粒直径小丁10()纳米,固体的表面积大,光的吸收强度大,可能出呈

现出黄色等彩色,故B正确;

C.由图可知,距离位于的立方体面心的a处银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银原子位于小立

方体的面心,共有12个,故C正确,

D.由纳米簇结构可知,Agm的m=8+6=14,则以Agm为模板,在x,y方向上继续结合

Ag原子,可以得到棱长(以顶点原子的原子核间距计算)分别为Agm2倍、2倍、1倍

的纳米团簇Agn的n=14+24=38,故D正确;

故选Ao

4.(2022・山西吕梁•高三阶段练习)部分含N及S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含N物质含S物质

A.在催化剂的作用下,a可将c,d氧化为b

B.a分别溶于e的溶液和e,的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的a溶液和浓的e'溶液,玻谪棒靠近时有白烟产生

D.常温下,Fe能溶于浓的e溶液生成红棕色的d,也能溶于浓的e'溶液生成无色气

体c/

【答案】B

【分析】根据N、S元素的化合价及物质所属类别可推知各种物质分别是a:NH3;b:

N2;C:NO;d:NO2;e:HNO3;a':H2S;b':S;c':SO2;d':H2SO3;e':H2so4,

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分析解答。

【详解】A.a是NH3,b是N2,c是NO,d是NO?。NH3具有强的还原性,NO、N02

具有氧化性,NH3能够将NO、NO2还原为N2,同时反应产生HzO,而不能将NO、N02

氧化为N2,A不符合题意;

B.a是NH3,e是浓HNCh;e'是浓H2so4,NH3分别溶解于HNO3、H2SO4,可以反

应得到NH4NO3和(NHO2SO4,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B符合题意;

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的H2sCh溶液,H2SO4溶液不挥发,玻璃棒靠近时无

白烟产生,C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Fe遇浓H2s0八浓HNO3会发生钝化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阻止进一步反应的发生,因此常温下Fe均不溶于浓H2s。4和浓HNCh,不会反应产生

NO2气体、SO?气体,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5.(2022.北京.人大附中高三期中)某DNA分子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片段的说

法不F项的是

脱氧核糖腺噂吟(A)

0'O

H

-P

I一

O

)H

W较

鸟噂呛(G)胞喀咤(G)

A.图示片段包含1个胞喀咤、1个鸟喋吟

B.该片段中所有氮原子都采取sp2杂化

C.该片段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D.若脱氧核糖中3号C所连羟基被还原为H原子,其参与形成的核甘酸将无法聚合为

核酸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片段包含1个胞喀咤、1个鸟喋吟,A正确;

B.图中只连单键的氮原子形成3个◎键,此外还有1对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是4,

为sp3杂化,B错误;

C.分子中存在肽键,可以发生水解,C正确;

D.若脱氧核糖中3号C所连羟基被还原为H原子,则此处无法再形成氢键,导致其参

与形成的核甘酸将无法聚合为核酸,D正确;

故选Bo

6.(2022.山东青岛.高二期中)电渗析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选择性离子交换膜交

错排列构成多层式电渗析槽,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为不同离子交换膜)。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XYXYX

OOOOOOmO0O

OOOOOOO0O二f气体n

OOOOOOO0O

OOOOOOO0O

OOOOOOlO0O

OOOOOOO0O

OOOOOOO0O

OOOOOOO0O

^^AAAAA^

bababa

<-海水

A.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V(m):V(n)=2:l

B.a为阴离子交换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C.X为淡盐水,Y浓盐水

D.阴极区电极反应式为2Hq-4e-=OzT+4H+

【答案】C

【详解】A.阴极生成氢气、阳极生成氧气,所以m是氧气、n是氢气,同温同压下,

气体体积V(m):V(n)=l:2,故A错误;

B.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a为阳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

膜,故B错误;

C.X中的离子向Y中移动,所以X为淡盐水、Y浓盐水,故C正确;

D.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T+2OH-,故D错误;

选Co

7.(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期中)常温下,某实验小组以酚戟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H2A溶液。溶液pH、所有含A微粒的

分布分数讥如HA—的分布分数:6(HA-)=,广黑*以]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

c(忠aA假桎)

V(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b(HA-),曲线②代表3(A2-)

B.NaHA是酸式盐,其水溶液显碱性

C.常温下,HA-的水解常数KhH.Oxi。-

D.当滴定至中性时,溶液中存在:c(HAD+c(H2A)>c(Na+)

【答案】D

【分析】根据图中信息20.00mL0.1000molL1H2A溶液消耗了20mLO.lOOOmolL1

NaOH溶液,说明H2A为一元弱酸,则曲线①代表3(H2A),曲线②代表6(HA-)。

【详解】A.根据前面分析,曲线①代表6(H2A),曲线②代表b(HA-),故A错误;

B.H2A为一元弱酸,因此NaHA是正盐,故B错误;

C.曲线①和曲线②的交叉点,对应的pH为3,常温下,HA-的水解常数

/=以凡?:(产-)=C(OH)=ixl0”,故C错误;

D.当滴定至中性时,再根据电荷守恒得到,c(HA)=c(Na+),则溶液中存在:c(HA)

+

+c(H2A)>c(Na),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8.(2020•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亚氯酸钠(NaClO》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

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

计生产NaClCh的主要流程如下:

NaClO2

(1)I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一(填化学式)。

(2)n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一。

(3)HI中离子隔膜电解池的装置如下:

①A的化学式是,A在一口产生。

②m为一(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③结合化学用语和文字说明解释NaOH产生的原因:

(4)C1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5NaC102+

4HCl=5NaCl+4C1O2T+2H2O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一O

②研究表明: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12的含量越大,运用氧化还

原反应规律分析其原因是一O

(5)NaCICh变质可分解为NaCKh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ICh试样均配成

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前者(填“或“=”)

后者。

【答案】Na2sOa2C1O2+H2O2+20H-=2€102-+O21+

2H2OH2SO4e阴阴极反应为2H2O+2e-=H2T+20H,反应室中的Na卡透过

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和阴极区产生的OH生成NaOH1:4CIO2-的氧化性

或C1的还原性随溶液的酸性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因此C1被氧化得Cb=

【分析】硫酸钠溶液通入离子隔膜电解池中,C1O2和双氧水在II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NaCICh和气体a,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则O元素化合价由

-1价变为0价,所以生成的气体a是0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K)2+H2O2+2OH-=2

002一+。2廿2H2。;III中发生电解,根据图知,生成氢氧化钠,阴极上生成氢气同时阴

极附近生成NaOH,所以生成的气体b是H2;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所以a

是O2,同时生成硫酸,所以A溶液是硫酸;酸性条件下,I中NaCICh、NazSCh发生氧

+22

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1O3+2H+SO3-=2C1O2T+SO4-+H2O»

【详解】(1)由图得到I中将亚硫酸钠转化为硫酸钠,S的化合价由+4升高为+6,所

以还原剂为亚硫酸钠;

(2)11中进入的ClCh转化为NaClCh化合价降低,所以是H2O2中的一1价的氧化合价升

高为。价。2,方程式为:2CIO2+H2O2+2OH-=2C1O2-+C)2T+2H2。;

(3)111中离子隔膜电解池,中间加入硫酸钠溶液,其中阴离子硫酸根离子向阳极移动,所

以m是阴离子交换膜。阳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4e-=O2f+4H+,氢离子浓度增加,结

合穿过m的硫酸根离子得到硫酸,即X为氧气,e为硫酸,加入的g为稀硫酸(主要是

为了使溶液导电)。对应的n为阳离子交换膜,以保证钠离子能向阴极移动,阴极反应

为2H2O+2e-=H2f+20H,生成的氢氧根结合钠离子得到氢氧化钠,所以Y为氢气,

Z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f为稀氢氧化钠溶液(主要为了使溶液导电)。结合如上信息

得到:

①A的化学式是H2so4,A在e口产生;

②m为阴离子交换膜;

③NaOH产生的原因:阴极反应为2H2O+2e-=H2T+20FT,生成的氢氧根结合钠离子

得到氢氧化钠;

(4)①根据相同元素的相同价态一定直接转化的原理,生成物中的NaCl一定来自反应物

的盐酸,NaCl有5个,HC1只有4个,所以有1个NaCl来自NaC102,另外4个NaC102

转化为CIO2,所以氧化剂为1个NaQCh,还原剂为4个NaQCh,所以该反应中氧化剂

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②若反应开始时盐酸浓度越大,则气体产物中CL的含量越大,说明使用浓盐酸时,会

被NaClOz氧化为CL,即随着盐酸浓度增大,NaClCh的氧化性增强,或者盐酸的还原

性增强;

(5)无论NaCKh是否变质,最后氧化亚铁离子的时候,都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C1最终都是转化为C广,变质的反应为3NaC102=2NaCK)3+NaCl,贝D3moiNaClCh转化

为2moiNaClCh,这2moiNaClCh得电子为2x6e=12mol电子。如果不变质,3mol

NaClCh得电子为:3x4e-=12mol电子,所以NaClCh变质前后能得到的电子实际是一

样的,能氧化的亚铁离子是相同的。

9.(2017•江西•南昌中学高三期中)有机物G是某种新型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

路线如下:

F

—(J—IH+/HoO।

RMgX-------->R-C-OMgX,R—c—OH

已知:।I

回答下列问题:

(1)F的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的数值是;

(2)写出反应③所需要的试剂;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3)有机物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4)写出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

(5)写出由E到F的化学方程式;

(6)A所有的链状二氯取代物同分体数目有种;

【答案】181NAOH醇溶液取代反应碳碳双键、氯原

子HOCHiCHO

C^B^HBrC^CKOtOCHiOH♦KOHKBr•H10

7种

【详解】A与氯气反应生成B(CH2=CHCH2C1),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

为:CH2=CHCH3,B与Mg在无水乙醛条件下反应生成C(CH2=CHCH2MgCl),D与

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则D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OH)CH2OH,结合题

目给予的反应原理可知,有机物X为HOCH2CHO,对比E、F的结构简式可知E分子

分子内取代反应脱去1分子HBr生成F,F发生卤代燃的消去反应生成G,反应条件为

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

(1)BrJ-----'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1,则在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的数值是

181;

(2)反应③发生卤代煌的消去反应生成G,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所

需要的试剂为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有机物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氯原子:

(4)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0;

(5)由E到F的化学方程式:

25c/\CH20H

CH2BrCHBrCH2CH(OH)CH2OH+KOH——+KBr+H20

P,r^-------

(6)CH2=CHCH3的•氯代物有CHC1=CHCH3、CH2=CC1CH_3、CH2=CHCH2CI有三种,

其中CHC1=CHCH3的二氯代物有3种,CH2=CC1CH3有2种,但有一种CHQ=CC1CH3

是重复的,实际只有一种,(存在顺反应异构)CH2=CHCH2C1的二氯代物有1种且存在

顺反应异构,则链状二氯取代物同分体数目有共7种(包括顺反异构)。

点睛: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1)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

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燃的水解反应。(2)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堤的消去

反应。(3)在浓H2s。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酸反

应或硝化反应等。(4)能与澳水或澳的CCL溶液反应,可能为烯烧、焕煌的加成反应。

(5)能与H2在Ni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烯煌、焕煌、芳香烬、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

反应。(6)在02、Cu(或Ag)、加热(或CuO、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氧化反应。(7)

与。2或新制的Cu(0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一CHO的氧化反应。

(如果连续两次出现则为醇一醛一竣酸的过程)。(8)在稀H2sCU加热条件下发生酯、

低聚糖、多糖等的水解反应。(9)在光照、XM表示卤素单质)条件下发生烷基上的取代

反应;在Fe粉、X2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

10.(2019•云南普洱•高二期末)二氧化钛(TiC>2)广泛应用于各类结构表面涂料、纸张

涂层等,二氧化钛还可作为制备乙酸、钛单质的原料

I,二氧化钛可由以下两种方法制备:

方法1:TiCk水解生成TiCh-xEhO,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再烘干、焙烧除去水

分得到胶体TiCh,此方法制备得到的是纳米二氧化钛。

(1)①TiCL水解生成TiO?xH2O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检验TiO2xH2O中C「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

方法2:可用含有Fe2C>3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Ch,其中Ti元素化合价为+4价)

制取,其主要流程如下:

(2)溶液甲中加入Fe的作用是

(3)若要加热FeSCh.7H2O晶体得无水硫酸亚铁,除酒精灯、玻璃棒外,还要用到的

两种硅酸盐质仪器是

II.二氧化钛的用途:

(4)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

率O

1

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的是催化剂的催

化效率,虚线表示的是乙酸的生成速率),250〜300°C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

降低的原因是。

(5)TiCh直接电解法生产钛是一种较先进的方法,电解质为熔融的氧化钙,原理如图

所示,二氧化钛电极连接电源(填“正极”或"负极”),该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极上石墨参与反应产生的气体是o

【答案】TiCL+(x+2)H2O-TiO2xH2O+4HC1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I〜2mL

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Ch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沉淀已洗

涤干净。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用埸泥三角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

的催化效率降低负极TiO2+4e=Ti+2CP-CO?(或CO)

【分析】I.二氧化钛可由两种方法制备,方法一将TiCL水解得到,由元素守恒得方程

式;方法二是将钛铁矿含FezCh与过量H2s。4混合,得到TQ2+含Fe3+,再加入过量铁,

将Fe3+转化成Fe?+,冷却结晶得到TiO?+和FeSOQH?。,制取TQ;II.TiCh直接电解

法生产钛是一种较先进的方法,可根据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

应,据此解答。

【详解】I.11)①设TiC14的系数为1,根据元素守恒,TiO2・xH2O的系数为1,HC1

的系数为4;再根据O元素守恒,可知H20的系数为(2+x),方程式为TiC14+(x+2)

H2O=TiO2«xH2Ol+4HCl;答案为TiCI4+(x+2)H2O=TiO2・xH2OJ+4HCl。

②沉淀吸附溶液中的cr,根据发生反应:cr+Ag+=AgCij来判断是否洗净,取最后一次

的洗涤滤液1〜2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

生,则表明沉淀已洗涤干净;答案为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滤液1〜2mL于试管中,向其中

滴加硝酸酸化的AgNCh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2)该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加入Fe能将铁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且不引进新的杂质,所

以铁的作用是:将Fe3+转化为Fe,答案为将溶液中的Fe?+转化为Fe?+。

(3)加热FeSO4.7H2O晶体得无水硫酸亚铁,操作为灼烧,需要酒精灯加热,需要用

瑞盛放FeSO4.7H2O晶体,需要泥三角稳定以烟,需要玻璃棒搅拌,需要用烟钳转移生

烟,除酒精灯、玻璃棒外,还要用到的两种硅酸盐质仪器是用烟、泥三角;答案为:地

埸、泥三角。

II.(4)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在250C〜300C

之间,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温度在25(rc升至30(rc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降低了,虽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要加大,但催化剂催化效率降低的因素超过了温度升

高使速率增大的因素,所以乙酸生成速率降低;答案为催化剂催化效率降低的因素超过

了温度升高使速率增大的因素,所以乙酸生成速率降低。

(5)电解时,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二氧化钛得电子生成钛和氧离子,和

电源负极相连;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石墨做阳极,失去电子,故产生二

氧化碳;答案为:负;TiO2+4e-=Ti+2O2-;C02;

【点睛】本题应注意(3)小问,加热FeSO/7H2O晶体得无水硫酸亚铁时,不能直接加

热,因为Fe?+很容易在空气中被氧化成Fe3+,所以应用N2作保护气,即在N2环境中加

热制无水硫酸亚铁。

11.(2021•陕西・西安中学模拟预测)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

减少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I.⑴已知:N2(g)+O2(g)2NO(g)AW=+180.5kJ-mor'

l

C(s)+O2(g)CCO2(g)A//=-393.5kJ-mol

2C(s)+O2(g)=2CO(g)AH=-221kJ-mol-'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代嗨端),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一

n.利用NH-3的还原性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其中除去NO的主要反应如下:

4NH3(g)+6NO(g)U5N2(g)+6H2O(l)AH<0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NH3):〃(N0)=2:3充入反应物,发生上述反

应。下列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NH3):c(NO)=2:3

B.n(NH3):〃(N2)不变

C.容器内压强不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E.ImolN—H键断裂的同时,生成ImolO—H键

⑶某研究小组将2moiN%、3moiNO和一定量的O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在Ag2。催化

剂表面发生上述反应,N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

S

C

N

O

N

温度/K

①在5min内,温度从420K升高到580K,此时段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②在有氧条件下,温度580K之后NO生成N2的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o

III.NO氧化反应:2NO(g)+O2(g)U2NO2(g)分两步进行,其反应历程能量变化如图所

反应历程

(4)写出决定NO氧化反应速率的化学方程式:

(5)将物质的量分数为2m%N0(g)、m%02(g)和q%He(g)的气体通入反应器,在温度T、

压强p条件下进行反应。平衡时,若NO转化率为a,则该反应平衡常数Kk_(假设

体系中无N2O4;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用含p、m、a的代数式表示

IV.用尿素[(NH2)2CO]水溶液吸收氮氧化物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NO和NO?不同配比

混合气通入尿素溶液中,总氮还原率与配比关系如图。

W

M

M

(6)用尿素[(NH2)2CO]水溶液吸收体积比为1:1的NO和NO?混合气,可将N元素转变

为对环境无害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随着NO和NO2配比的提高,总氮还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2NO(g)+2CO(g);

N2(g)+2CO2(g)A//=-746.5kJ-mol-'AE0.IVlmobL'min-1平衡逆向移

动2N2O2(g)+O2(g)

a-

2NCh(g)(NH2)2CO+NO+NO2=2N2+CO2+2HONO在尿素溶液

(1-a)3X12

中的溶解度较低,未参与反应的NO增多

【分析】先依据平衡常数表达式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根据盖斯定律计算书写此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各

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决定NO氧化反应速率是

反应速率较慢的步骤,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据此分析解答;将物质的量分数为

2m%NO(g),m%Ch(g)和q%He(g)的气体通入反应器,在温度T、压强p条件下进行反

应,平衡时,NO转化率为a,根据三段式计算解答。

【详解】(1)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曝/%、,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厂(CO)・c(NO)

2NO(g)+2CO(g)=N2(g)+2CC)2(g)。@N2(g)+O2(g)=2NO(g)A//=+180.5kJ・moN,

②C(s)+O2(g)=CO2(g)AH=-393.5kJ・mol」,(3)2C(s)+O2(g)=2CO(g)A//=-221kJ*mol_,,根据

盖斯定律,将②x2-③.①得到2NO(g)+2CO(g)=N2(g)+2CO2(g)Zk〃=-746.5kJ・mol3故答

案为:2NO(g)+2CO(g)^N2(g)+2CO2(g)A//=-746.5kJ・mo「;

(2)A.根据方程式可知氨气与一氧化氮按2:3反应,且按H(NH3):n(NO)=2:3充入

反应物,所以任意时刻都满足c(NH3):c(N0)=2:3,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故A选;B.反应正向移动时氨气的物质的量减小,氮气的物质的量增多,所以

〃(NH3):“(N2)会变小,当该值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选;C.平

衡正向移动时压强减小,逆向移动时压强增大,所以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故C不选;D.生成物中有液态水,所以气体的总质量为变量,但总体积不变,所以密

度是变量,所以当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选;

E.ImolN-H键断裂即消耗;mol氨气,则生成/mol水,形成ImolO-H键,描述的都

是正反应速率,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选;故答案为:AE;

(3)①420K时一氧化氮的转化率为2%,此时消耗的“(NO)=3molx2%=O06mol,580K时

一氧化氮的转化率为59%,此时消耗的n(NO)=3molx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