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词典:江汉平原_第1页
地理词典:江汉平原_第2页
地理词典:江汉平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汉平原概况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由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因而得名。其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介于29°26′N~31°10′N、111°45′E~114°16′E之间,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为“两湖平原”。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西起枝江,东至武汉,北达钟祥,南连洞庭湖平原,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城市有武汉、荆州、潜江、天门、仙桃等。江汉平原自古物产丰饶,人杰地灵,该地区是我国少有的稻、麦、粟、棉、麻、油、糖、鱼、菜都能大量出产的地区,而且质量优良,市场广阔。江汉平原地理气候江汉平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江汉断拗,地势较为低缓,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米以下,大体上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与中国整体上西高东低的地势变化特点一致。平原内部湖泊很多,包括洪湖、长湖、排湖、大同湖等,各水域相互交错,地表以河流的冲积物和湖泊的淤积物为主,与其他平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汉江、东荆河的地势一般在8~38米之间,江河之间形成凹地,并且地下水位距地表深度在0.5~1.0米之间,因此几乎每遇暴雨,必有涝灾。江汉平原内的山地江汉平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有70%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4~9月份。农业资源江汉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农产品的重要产区,至今还有着不可替代的经济和社会作用。据记载,江汉平原出产的粮食和棉布自明朝起就已经闻名全国,特别是在清代中期,几乎每年都有超过3600万石稻谷进入市场流通,其中3000万石为商品粮。如今的江汉平原地区以物产丰饶而闻名,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这里还是中国优质高产的棉区之一。另外,江汉平原水产丰富,盛产包括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以及鲤、鲫、桂、乌鳢等鱼类,同时还盛产虾、蟹、贝类、莲、藕、菱、芦苇和水禽等水产品。江汉平原农业河流改造由于地势低洼,江汉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区。长江流经江汉平原时,河道弯曲,有“曲莫如汉”之说,泥沙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汛期时过洪能力低,加上内湖水位上涨,很容易发生严重的涝灾。据记载,1644年到1949年间,荆江大堤共决口19次,仅1931年的决口就造成超过3000平方千米的良田被淹没,死亡人数达到12万之多,并造成300多万人无家可归,洪灾的危害可见一斑。为加强水利建设,中国政府从1949年开始对荆江、汉江、东荆河等河流的堤坝进行了加固和整修,并于1952年建成荆江分洪工程,之后的1956年又建成了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这些工程措施大大加强了当地防洪防涝的能力。1968年,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与沿江堤坝相配合,不仅大大减轻了洪水对江汉平原的威胁,提高了防洪标准,并且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相关文化江汉平原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饶的物产养育了当地勤劳聪慧的人们,也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地域文化。饮食方面,江汉平原的人们有每逢端午吃黄鳝的习惯。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说法。每逢三月三,当地人会用地米菜煮鸡蛋,相传为华佗治病之方,不仅美味,还能预防疾病。江汉地区还流传有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