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资料2_第1页
中医学基础资料2_第2页
中医学基础资料2_第3页
中医学基础资料2_第4页
中医学基础资料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基础资料2

药学二班总结,编辑人:张路、张雅婷

中医学基础资料

1.名词解释

2.阴阳: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特性:相关

性、普通性、相对性、规定性;相互关系:对立制约、相跟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3.虚证:指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包括:精、气、血、阴阳、津液不足以及脏

腑各种不同的虚损。

4.实证:邪气抗盛所表现的证候,本证为邪实而正气未虚,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

点。

5.正治:指采用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

6.反治:只采用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

7.相乘:即相克太多,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

8.相侮:即反向克制,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9.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与之相关的自然界应像。

10.淤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包括离经之血存于体内或血经不畅,阻滞

11.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转归的机制,是局部和全身的综合病理过程。

12.诊法:指医生对病人整体神色形态和局部表现及排出物,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

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

13.血.:运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之一。

14.病因: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的原因。

15.七情: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

正常的情志活动。

16.七情内伤:由于突然强烈火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的调节范围,使气机紊

乱,脏腑损伤,阴阳失调而引起疾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17.津液:是机体•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8.经络: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功能的边路系统。

19.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

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20.风邪:是指自然界中致病使人产生具有开泻、善行、主动升发等特性病状的外邪。

21.寒邪:是指自然界中致病使人产生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病状的外邪。

重要知识点

药学二班总结,编辑人:张路、张雅婷

1.中医学基础的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

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有系统的

理论体系。

2.四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五脏:心(主血脉、主神明、为阳脏而喜通明)、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

朝百脉,肺为华盖、为娇脏、肺气宣降)、脾(主运化、主升、主统血,以升为健、喜燥

恶湿)、肝(主疏泄、主藏血,肝性生升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肾

(肾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主蛰守位)。

4.六腑:胆(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主通降、喜润恶

燥)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和主液)、大肠(传化糟粕与主津)、膀胱(贮存和排

泄尿量)、三焦(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5.奇恒之腑:脑(主宰生命活动、主司精神活动、主持感觉运动)、髓(充养脑髓、

充养骨骼、化生血液)、骨(主司运动、支撑形体、保护内脏)、脉(雍遏营血、运行血

液、防止出血.)、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O

6.脏腑之间的关系:心脾(血液生成与运行)、心肾(济及精、神互用)、心肺(气

和血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心肝(血液运行、精神情志调节)、肺脾(气的生成、津液

代谢中的协调配合)、肺肝(气机的升降调节)、肺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的协同、阴

液互资)、肝脾(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肝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

母子阴阳相协)、脾肾(先后天相互资生、水液代谢过程中的相互协同)

7.五脏与五行相对应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脏:肝心脾肺肾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华:爪面

唇毛发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泪汗涎涕唾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

青赤黄白黑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气:风暑湿燥

寒五化:生长化收藏五音:角徵宫商羽五官:目舌口鼻耳

8.五行

定义: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特征:木日曲直、水曰炎上、土曰稼稽、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生克关系:相生、相克、制化(分析正常事物)。母子相乘、相及、相侮(特殊事物)

9.精

指体内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生成:先天之精(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后天之精(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来源于饮食)

功能:繁衍生殖、促进生长发育、生髓化血、濡养脏腑。

10.气

是具有很强活力、极其精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功能:推动、温熙、防御、固摄、气化作用

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1.血

指运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

生成:水谷精微化血、肾精化血。

功能:营养滋润、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药学二班总结,编辑人:张路、张雅婷

12.津液

功能:滋润濡养、参与血液化生、调节阴阳平衡、协助废物排泄。

13.阴阳失调

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表现

为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

14.淤血

形成原因:外伤、气湿、气滞、血寒、血热

致病特点:阻滞气机、淤寒经脉、伤及脏腑

15.七情内伤

特点: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肝脏气机、情志波动影响伤情

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痰饮、痰血、结石

16.六淫

风、寒、暑、湿、燥、热

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

16.风邪

指自然界中致病使人产生具有开泄、善行、主动升发等特性病状的外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17.寒邪

指自然界中致病使人产生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特性病状的外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18.暑邪

指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火热外邪。暑为阳邪、其性

炎热,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多夹湿。

19.湿邪

指自然界中致病使人产生具有水湿之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病状的外邪。湿为阴邪、

易伤阳气、阻滞气机,湿性重浊,湿性黏滞。

20.燥邪

指自然界具有干燥、涩滞等特性的外邪。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1.热邪

指自然界中致病使人产生燔灼、炎上等特性病状的外邪。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扰心神,易致阳性疮痈。

22.疫气

泛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和致病性的外感病邪。

疫气致病、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23.八纲

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24.阳虚证

指体内阴液不足,阴不治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多表现的虚热性质的证候。形体

消瘦,口燥咽干,(缺濡养)五心燥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阳亢,虚火

内盛)25.阳虚证

药学二班总结,编辑人:张路、张雅婷

指体内阳气不足,阳不制阴,温熙、推动、气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性质证候。

精神萎靡、少言懒语、(阳气之推动等功能减退之象)胃寒肢冷、面色胱白、口淡不渴或

喜热饮、大便稀澹、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弱(阳气虚亏,温

熙、气功等功能减退的征象)

26.气虚

指人体之气不足,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神疲乏力,少言懒语,声低息弱,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或面白少华,头晕目眩,舌

淡苔白,脉虚弱。

三.简答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

的统一性)

(2)辩证论治(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

原则,是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

2.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身头四问便五间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

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迅速崩闭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

3.痰饮

定义:机体的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