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上岗考试试卷_第1页
上海2017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上岗考试试卷_第2页
上海2017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上岗考试试卷_第3页
上海2017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上岗考试试卷_第4页
上海2017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上岗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2017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上岗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

事最符合题意)

1、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时可见几个区带

A.二B.三C.四D.五E.六

2、5q-的含义是

A.5号染色体长臂易位B.5号染色体短臂丢失C.多了一个

5号染色体短臂D.5号染色体短臂易位E.5号染色体长臂丢失

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的特异性染色体异常是

A.t(8;21)B.t(15;17)C.t(9;22)D.t(6;9)E.t(8;

16)

4、Boyden小室法常用于测定

A.白细胞吞噬功能B.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C.白细胞杀伤

功能

D.淋巴细胞抑制功能E.白细胞调理功能

5、与血中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A.氟化钠B.枸椽酸钠C.双草酸盐D.EDTAE.肝

6、CD4细胞是指

A.辅助性T细胞亚群B.抑制性T细胞亚群C.效应性T细

胞亚群

D.细胞毒性T细胞亚群E.记忆性T细胞亚群

7、三酰甘油升高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

A.三酰甘油也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B.TG升高时也应

该给予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C.TG升高可见于各种高脂蛋白血症、糖

尿病D.TG升高可见于痛风、梗阻性黄疸E.甲状腺功能低下、胰

腺炎TG不升高

8、下列哪种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A.原始红细胞B.原始浆细胞C.幼稚巨核细胞D.原始

淋巴细胞E.原始粒细胞

9、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A.血磷降低,血钙升高B.血磷正常,血钙升高C.血磷正

常,血钙降低D.血磷升高,血钙降低E.血磷降低,血钙降低

10、临床血液学的研究对象来源于

A.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和非血液病所致的继发性血液病

B.多器官衰竭C.呼吸系统疾病D.神经系统疾病E.消化系

统疾病

11、产生渗出液最多见的原因是

A.细菌感染B.外伤C.胃液刺激D.胆汁刺激E.胰

液刺激

12、尿17-羟皮质类固醇是何种激素的代谢产物

A.醛固酮B.雌酮C.皮质醇D.皮质酮E.脱氢异

雄酮

13、临床上Rh血型的定义是根据红细胞上是否含有

A.D抗原B.C抗原C.E抗原D.C抗原和E抗原E.以

上都不是

14、关于均相酶免疫测定,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其反应是非竞争性的,多用于大分子物的测定B.常利用酶标

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的空间位阻降低酶活性C.酶标抗原与待测抗原竞

争结合抗体,故

反应终信号与待测抗原量呈负相关D.不需分离结合的与游离标

记物,简化操作,提高灵敏度E.要预先用固相载体吸附抗原或抗体

15>Burkitt淋巴瘤的特异标记染色体是

A.t(9;22)B.t(15;17)C.t(8;14)D.t(ll;17)E.t(8;

19)

16、糖化血清清蛋白可反映多长时间的血糖水平

A.1〜2周B.2〜3周C.3〜4周D.4〜6周E.6-

8周

17、以下可以在无细胞培养基上生长的是

A.普氏立克次体B.莫氏立克次体C.恙虫病立克次体D.Q

热立克次体E.罗沙利马体

18、粪便显微镜下形态多种多样,细胞可呈多角形、圆形、长圆形、

双层胞壁等,细胞内有时含有淀粉颗粒或叶绿素小体的是

A.脂肪B.淀粉颗粒C.肌肉纤维D.结缔组织E.植

物纤维

19、渗出液的产生多见于

A.细菌感染B.外伤C.血液刺激D.胆汁刺激E.恶

性肿瘤

20、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测定

A.被检者红细胞表面是否吸附有不完全抗体B.被检者血清中是

否有相应的血型物质C.A+BD.被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不完全抗

体E.被检者红细胞表面是否吸附相应抗原

21、杂交瘤细胞株常用的保存方法是

A.4℃冰箱保存B.37℃保存C.-20℃保存D.-30℃保存

E.液氮卜190℃)保存

22、成人血清中LD含量的顺序是

A.LD1>LD2>LD3>LD4>LD5B.LD2>LD1>LD3>LD4>LD5

C.LD3>LD1>LD2>LD4>LD5D.LD4>LD1>LD2>LD3>LD5

E.LD5>LD1>LD2>LD3>LD4

23、出现柏油样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至少已达

A.25-50mlB.50-75mlC.75-100mlD.100-150ml

E.150ml以上

24、A、B、H抗原存在于

A.红细胞B.白细胞C.组织细胞D.唾液E.以上

都是

25、糖原分子中主要的化学键是

A.3,5-糖昔键B.2,6-糖昔键C.1,牛糖昔键D.1,

6-糖昔键E.1,5-糖昔键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

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

每个选项得0.5分)

1、下列哪项不符合漏出液形成机制

A.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升高B.肿瘤压迫C.水钠潴留D.静

脉栓塞E.淋巴回流受阻

2、红细胞大小不一最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失

血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

3、血液系统疾病合并非血液病的是

A.感染合并类白血病B.伤寒合并白细胞减少C.巨幼细胞

性贫血合并

周围神经炎D.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E.严重感染合并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

4、酶促反应进程曲线可用于确定

A.测定线性范围B.适宜的pHC.适宜的酶量范围D.反

应线性时间E.底物的浓度

5、区带电泳可用于

A.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初步检测B.确定1g的类型C.排

除多发性骨髓瘤D.淀粉样变性的测定E.骨损害程度

6、关于胆汁酸分子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疏水性基团和亲水性基团B.能降低水/酯两相之间的表

面张力

C.能乳化脂肪D.分解蛋白质E.由胆固醇转变而来

7、抗线粒体抗体与下列哪种疾病最相关

A.桥本甲状腺炎B.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C.SLED.类

风湿关节炎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8、有关病原菌致病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致病菌毒力强弱有关B.与致病菌进入机体的数量有关

C.毒力愈强,致病所需茵量愈多D.病原菌要经过适当侵入门户,到

达一定的器官和组织细胞才能致病E.机体的防御能力也影响病原茵

的致病作用

9、最有助于贫血原因的初步确定的是

A.血清铁代谢检查B.各种溶血检查C.骨髓细胞检查

D.骨髓涂片检查E.染色体检查

10、免疫比浊法中,最敏感的方法是

A.终点透射比浊法B.乳胶比浊法C.速率散射比浊法

D.速率透射比浊法E.火箭免疫电泳

11、对清道夫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清道夫受体分布于胎盘、肝、脾等处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B.对

氧化型LDL具有高亲和力C.是LDL受体途径以外的脂质摄取途径

D.促使脂蛋白之间转移胆固醇E.受体具有跨膜结构域

12、Coombs'试验是检测不完全抗体,临床上可用于诊断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沙门菌抗体C.类风湿抗体

D.Rh(D)抗体E.ABO血型抗体

13、哪种酶的升高反映出肝细胞的严重坏死

A.m-ASTB.c-ASTC.CKD.ALPE.CGT

14、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

A.骨髓穿刺涂片形态学检查B.外周血涂片检查C.血沉测

定D.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测定E.尿常规测定

1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

A.MRSAB.MRSC.SPAD.MRSEE.MRCNS

16、抗A标准血清的效价要求在

A.1:64以上B.1:256以上C.1:16以上D.1:32以上

E.1:128以上

17、胆红素结晶见于

A.肺结核B.肺吸虫病C.肺脓肿D.支气管扩张E.脓

18、诊断肝病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必备指标是

A.血小板计数100X109/LB.血浆纤维蛋白含量低于1.5g/L

C.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超过2011g/LD.3P试验阳性E.血浆因子

vm活性低于so%

19、乙型血友病缺乏的因子是

A.因子XIB.因子IXC.因子WID.因子xnE.因子

x

20、酶催化活性浓度单底物连续监测法,底物浓度一般为

A.IKmB.2KmC.3KmD.5KmE.lOKm

21、男性,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